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白先勇,白先勇有哪些戏剧作品在大陆演出过

白先勇,白先勇有哪些戏剧作品在大陆演出过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7-05 17:26:21 编辑:教育管理 手机版

1,白先勇有哪些戏剧作品在大陆演出过

到目前为止,我知道的有:  《游园惊梦》《牡丹亭》青春版;  请你参考!

白先勇有哪些戏剧作品在大陆演出过

2,白先勇的作品有哪些

白先勇主要著作如下:《树犹如此--纪念亡友王国祥君》--一九九九年一月廿六日《联合报》《夜曲》--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一九七九年。《孽子》--长篇小说“孽子”开始连载于《现代文学》复刊号第一期,一九七七年。《秋思》--刊中国时报,一九七一年。《国葬》--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三期,一九七一年。《花桥荣记》--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二期,一九七〇年。《冬夜》--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一期,一九七〇年。《孤恋花》--刊现代文学第四十期,一九七〇年。《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八期,一九六九年。《思旧赋》--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七期,一九六九年。《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六期,一九六九年。《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四期,一九六八年。《梁父吟》--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三期,一九六七年。《岁除》--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二期,一九六七年。《游园惊梦》--刊现代文学第三十期,一九六六年。《一把青》--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九期,一九六六年。《谪仙记》--“纽约客”首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五期。《火岛之行》--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三期,一九六五年。《永远的尹雪艳》--“台北人”首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四期,一九六五年。《安乐乡的一日》--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二期,一九六四年。《香港:一九六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一期,一九六四年。《上摩天楼去》--刊现代文学第二十期,一九六四年。《芝加哥之死》--刊现代文学第十九期,一九六四年。《那晚的月光》--又名“毕业”,刊现代文学第十二期,一九六二年。《寂寞的十七岁》--刊现代文学第十一期,一九六一年。《藏在裤袋里的手》--刊现代文学第八期,一九六一年。《青春》--刊现代文学第七期,一九六一年。《小阳春》--刊现代文学第六期,一九六一年。《黑虹》--刊现代文学第二期,一九六〇年。《玉卿嫂》--刊现代文学第一期,一九六〇年。《月梦》--刊现代文学第一期,一九六〇年。《闷雷》--刊笔汇革新号一卷六期,一九五九年。《骨灰》--收录于《纽约客》。《等》《谪仙怨》--收录于《纽约客》。《我们看菊花去》《Danny Boy》──收录于《纽约客》《tea for two》──收录于《纽约客》白先勇,回族,1937年7月11日出生于广西南宁,籍贯广西桂林,美籍华人作家,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毕业于台湾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

白先勇的作品有哪些

3,怎么看待白先勇说红楼梦后四十回就是曹雪芹的原著

他自己叫自己昆曲义工,自己做这个事情完全是为了文化,希望保护其中一部分。他觉得他自己一生的追求其实最重要的是文学。自己觉得一个人要认识一件事情是经过一些痛苦的历程的,到了最后的时候可能会得到一颗安静的心。2010年1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新版昆曲《玉簪记》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蜂拥而至,人们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著名作家白先勇。白先勇七十三岁了,这个年纪本该在美国享受着加州大学荣休教授的安逸生活,然而一贯低调的他却在这几年频频亮相,这一切都是为了昆曲,一个看上去和他作家并不相干的东西。自己在2000年心脏开过一次刀,那是蛮大的手术,那让自己觉得好像有一种急迫感,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其实这个之前自己也制作过昆曲的,制作过两次,都是《牡丹亭》,不过只是小规模的、只是折子戏。可是自己一直觉得好像《牡丹亭》这么了不得的一个作品,自己是觉得好像它的美都还没有做出来,《牡丹亭》又叫《还魂记》,自己说这朵牡丹一直还没有还魂,所以那是自己的一个心愿,可以做得非常美的。昆曲被誉为百剧之祖,从明朝流传至今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包含了诗词、音乐、舞蹈、戏剧等元素,是中国最优雅的文学和最精致艺术的结合,曾有过家家户户传唱的鼎盛时期,由于各种原因,那一段辉煌的历史现在几乎被人遗忘,一起被遗忘的是一种曾经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种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安宁。因为现在的人,自己觉得因为社会变动太快,我们的文化转换太快,大家心里面、内心自己觉得有一种不安、一种焦虑,要找一种文化的认同,自己想我们昆曲是代表之一。2004年7月由白先勇担任策划和制作人,两岸文化精英集体打造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横空出世,人们惊奇的发现,这出古老的剧目,它有了首秀的全套武装、柔美的灯光、轻松逗趣的念白和靓丽的偶像,不再只是一桌两椅。六年来,杜丽娘和柳梦梅在国内外共谢了一百八十四次,看昆曲仿佛成为了一种时尚。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周泰说:“他的动机,很明确,用青春的演员、相对年轻的演员,来演一个青春的故事,吸引青春的观众。”2006年4月,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上了三天九个小时的全本大戏,青年学子趋之若鹜,在白先勇看来,昆曲是精致文化,自古就是以文化人为主,所以全国各地高校都是他竭力推广的地方。我们这个照片是在台北交通大学,我们上演的时候、谢幕,那时候学生反应非常热烈,所以这是男女主角,自己跟他们一起谢幕的照片,每次我们在谢幕的时候都有几百个学生拥到前头来跟我们拍照,其实这是自己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到那些学生们看完了戏、十一点钟还不走,自己觉得他们脸上都发光的,因为自己觉得他们真的被这个戏,被昆曲的美跟情这两股力量感动、深深感动。《 牡丹亭》讲述的是官府小姐杜丽娘因梦生情、因情而死、死而复生的爱情故事,对于白先勇来说昆曲同样也是他心中一个不愿醒来的梦。青春版的《牡丹亭》,自己希望把大家的青春梦统统唤回来,我自己好像也觉得年轻起来。这个是白先勇他在桂林的时候、他那时候大概五岁吧,四、五岁跟他大姐先智、他三姐先明他们在桂林照的,这可能是他最小的一张照片,还没有开始逃难,这个照片也很珍贵的。白先勇出生于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是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抗战时辗转各地的逃难令他至今记忆犹新。1946年白先勇到上海看了一出特别的昆曲,那是抗战胜后梅兰芳回国首次公演。他记得那时候人都快挤爆了,外面是玻璃门,那时候美琪大戏院是弧形的玻璃门,还有很亮的铜栏杆、很漂亮的铜栏杆。还有很漂亮的地毯,那时候戏院很豪华,那时候万人空巷,而且听说那时候票价、黄牛票,据说是一根金条、黑市票,自己感觉那个气氛非常热闹,非常兴奋、激动,因为梅兰芳抗战后第一次回来上海公演。自己最深的印象,很奇怪,因为自己看不懂、十岁的时候,那个音乐很奇怪的,一根笛子的音乐《皂罗袍》那一段很美的音乐,有一点点哀伤,有一点点凄美有一点那个味道,那个旋律一直在自己脑子里面。幼年时的旋律在日后回报出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他用诗意和悲鸣看待周遭事件,196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书的白先勇创作了他生平写得最艰难、也是最精致的小说《游园惊梦》,铺石于一个晚上,浓缩了昆曲名伶蓝田玉的一生经历,在60年代的台北落寞的他回想当年南京的风光,写作时白先勇一直放着梅兰芳的唱片,那曲婉转低回的《皂罗袍》让他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家中。那时候自己写《游园惊梦》的时候,写一个昆曲名伶她的命运、她的生涯,可是呢自己觉得昆曲的节奏、昆曲的音乐给自己很大的灵感,那自己怎么去表现它。那时候他自己也念西方文学、念了看了很多,自己觉得那时候西方文学里的回忆是一种意识流打破时空限制,哎、自己想这个很有音乐的节奏感跟昆曲合起来,所以自己就运用这种技巧,自己写了很多遍、最后找到了感觉。所以现在无形中,那个等于说是西方跟中国最传统的结合,古典跟最现代的这种东西结合起来。自己现在想想,可能自己一生的追寻,就是追寻这个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游园惊梦》一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半出戏还没唱完嗓子先就哑掉了,当时昆曲在大陆已经停演,而更让白先勇焦虑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自己刚到美国的时候,自己是二十五岁,正是人生一个转戾点的时候,那加上自己母亲过世了,人生有很大的变动,那么到外国去,也给自己带来一种所谓的文化震撼、真正接触了西方文化了,这启发自己很多的思考,就说看看人家的文化、然后再回头看自己的,让自己多了一种视野上的比较。那时候在文革期间,外国的记者拍到的一些片子,自己看到一些红卫兵把我们的一些佛像一锤打下去,那是几百年的文物一下子毁掉了,那时候自己觉得糟了,我们的文化要给摧毁掉了,所以那时候自己就非常着急、非常痛心。1987年,在阔别近半个世纪之后白先勇又重返故土,回到上海和南京。台上张继青扮演的杜丽娘还是唱的同一只《皂罗袍》,台下白先勇早已听得魂飞天籁。1988年他和昆曲的情缘又从纸面延伸到了舞台,根据他的小说《游园惊梦》改编的舞台剧在大陆成功上演。这个戏本来在台北就非常轰动,到了广州那也非常轰动,演戏的人很特殊,自己我们的女主角是那时候上海昆剧团的当家花旦,华文漪做女主角,很特殊的我们把昆曲大师俞振飞请去看了,就坐在自己旁边,在看的时候、自己戏里的那个台词,当时自己写的时候,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跟俞振飞坐在一起看自己的戏,自己的台词里面说,当年俞振飞跟梅兰芳在美琪大戏院演《游园惊梦》,这样的好戏一个人一生只能看到一回罢了,讲这话。俞振飞就坐在自己旁边,哎呀,人生如戏,简直是料不到。
他自己叫自己昆曲义工,自己做这个事情完全是为了文化,希望保护其中一部分。他觉得他自己一生的追求其实最重要的是文学。自己觉得一个人要认识一件事情是经过一些痛苦的历程的,到了最后的时候可能会得到一颗安静的心。2010年1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新版昆曲《玉簪记》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蜂拥而至,人们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著名作家白先勇。白先勇七十三岁了,这个年纪本该在美国享受着加州大学荣休教授的安逸生活,然而一贯低调的他却在这几年频频亮相,这一切都是为了昆曲,一个看上去和他作家并不相干的东西。自己在2000年心脏开过一次刀,那是蛮大的手术,那让自己觉得好像有一种急迫感,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其实这个之前自己也制作过昆曲的,制作过两次,都是《牡丹亭》,不过只是小规模的、只是折子戏。可是自己一直觉得好像《牡丹亭》这么了不得的一个作品,自己是觉得好像它的美都还没有做出来,《牡丹亭》又叫《还魂记》,自己说这朵牡丹一直还没有还魂,所以那是自己的一个心愿,可以做得非常美的。昆曲被誉为百剧之祖,从明朝流传至今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包含了诗词、音乐、舞蹈、戏剧等元素,是中国最优雅的文学和最精致艺术的结合,曾有过家家户户传唱的鼎盛时期,由于各种原因,那一段辉煌的历史现在几乎被人遗忘,一起被遗忘的是一种曾经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种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安宁。因为现在的人,自己觉得因为社会变动太快,我们的文化转换太快,大家心里面、内心自己觉得有一种不安、一种焦虑,要找一种文化的认同,自己想我们昆曲是代表之一。2004年7月由白先勇担任策划和制作人,两岸文化精英集体打造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横空出世,人们惊奇的发现,这出古老的剧目,它有了首秀的全套武装、柔美的灯光、轻松逗趣的念白和靓丽的偶像,不再只是一桌两椅。六年来,杜丽娘和柳梦梅在国内外共谢了一百八十四次,看昆曲仿佛成为了一种时尚。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周泰说:“他的动机,很明确,用青春的演员、相对年轻的演员,来演一个青春的故事,吸引青春的观众。”2006年4月,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上了三天九个小时的全本大戏,青年学子趋之若鹜,在白先勇看来,昆曲是精致文化,自古就是以文化人为主,所以全国各地高校都是他竭力推广的地方。我们这个照片是在台北交通大学,我们上演的时候、谢幕,那时候学生反应非常热烈,所以这是男女主角,自己跟他们一起谢幕的照片,每次我们在谢幕的时候都有几百个学生拥到前头来跟我们拍照,其实这是自己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到那些学生们看完了戏、十一点钟还不走,自己觉得他们脸上都发光的,因为自己觉得他们真的被这个戏,被昆曲的美跟情这两股力量感动、深深感动。《 牡丹亭》讲述的是官府小姐杜丽娘因梦生情、因情而死、死而复生的爱情故事,对于白先勇来说昆曲同样也是他心中一个不愿醒来的梦。青春版的《牡丹亭》,自己希望把大家的青春梦统统唤回来,我自己好像也觉得年轻起来。这个是白先勇他在桂林的时候、他那时候大概五岁吧,四、五岁跟他大姐先智、他三姐先明他们在桂林照的,这可能是他最小的一张照片,还没有开始逃难,这个照片也很珍贵的。白先勇出生于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是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抗战时辗转各地的逃难令他至今记忆犹新。1946年白先勇到上海看了一出特别的昆曲,那是抗战胜后梅兰芳回国首次公演。他记得那时候人都快挤爆了,外面是玻璃门,那时候美琪大戏院是弧形的玻璃门,还有很亮的铜栏杆、很漂亮的铜栏杆。还有很漂亮的地毯,那时候戏院很豪华,那时候万人空巷,而且听说那时候票价、黄牛票,据说是一根金条、黑市票,自己感觉那个气氛非常热闹,非常兴奋、激动,因为梅兰芳抗战后第一次回来上海公演。自己最深的印象,很奇怪,因为自己看不懂、十岁的时候,那个音乐很奇怪的,一根笛子的音乐《皂罗袍》那一段很美的音乐,有一点点哀伤,有一点点凄美有一点那个味道,那个旋律一直在自己脑子里面。幼年时的旋律在日后回报出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他用诗意和悲鸣看待周遭事件,196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书的白先勇创作了他生平写得最艰难、也是最精致的小说《游园惊梦》,铺石于一个晚上,浓缩了昆曲名伶蓝田玉的一生经历,在60年代的台北落寞的他回想当年南京的风光,写作时白先勇一直放着梅兰芳的唱片,那曲婉转低回的《皂罗袍》让他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家中。那时候自己写《游园惊梦》的时候,写一个昆曲名伶她的命运、她的生涯,可是呢自己觉得昆曲的节奏、昆曲的音乐给自己很大的灵感,那自己怎么去表现它。那时候他自己也念西方文学、念了看了很多,自己觉得那时候西方文学里的回忆是一种意识流打破时空限制,哎、自己想这个很有音乐的节奏感跟昆曲合起来,所以自己就运用这种技巧,自己写了很多遍、最后找到了感觉。所以现在无形中,那个等于说是西方跟中国最传统的结合,古典跟最现代的这种东西结合起来。自己现在想想,可能自己一生的追寻,就是追寻这个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游园惊梦》一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半出戏还没唱完嗓子先就哑掉了,当时昆曲在大陆已经停演,而更让白先勇焦虑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自己刚到美国的时候,自己是二十五岁,正是人生一个转戾点的时候,那加上自己母亲过世了,人生有很大的变动,那么到外国去,也给自己带来一种所谓的文化震撼、真正接触了西方文化了,这启发自己很多的思考,就说看看人家的文化、然后再回头看自己的,让自己多了一种视野上的比较。那时候在文革期间,外国的记者拍到的一些片子,自己看到一些红卫兵把我们的一些佛像一锤打下去,那是几百年的文物一下子毁掉了,那时候自己觉得糟了,我们的文化要给摧毁掉了,所以那时候自己就非常着急、非常痛心。1987年,在阔别近半个世纪之后白先勇又重返故土,回到上海和南京。台上张继青扮演的杜丽娘还是唱的同一只《皂罗袍》,台下白先勇早已听得魂飞天籁。1988年他和昆曲的情缘又从纸面延伸到了舞台,根据他的小说《游园惊梦》改编的舞台剧在大陆成功上演。这个戏本来在台北就非常轰动,到了广州那也非常轰动,演戏的人很特殊,自己我们的女主角是那时候上海昆剧团的当家花旦,华文漪做女主角,很特殊的我们把昆曲大师俞振飞请去看了,就坐在自己旁边,在看的时候、自己戏里的那个台词,当时自己写的时候,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跟俞振飞坐在一起看自己的戏,自己的台词里面说,当年俞振飞跟梅兰芳在美琪大戏院演《游园惊梦》,这样的好戏一个人一生只能看到一回罢了,讲这话。俞振飞就坐在自己旁边,哎呀,人生如戏,简直是料不到。 白先勇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的儿子,他从小就喜爱中国的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民间故事和古典作品。 在大学时代,由于受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白先勇开始阅读和介绍西方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在创作上也开始模仿西方文学。但是毕业后,他在美国爱荷华创作班学习班,他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的研究。 对中国民间故事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使他具有比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学的素养,这就是为什么自先勇长期生活在台湾和美国,沐浴在欧风美雨之中,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却仍能保持着比较鲜明的民族风格的原因。白先勇从小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对祖国和民族有较深厚的感情。 我最喜欢的,还是白先勇在昆曲方面的研究,对昆曲的传承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昆曲是一种集合歌、舞、诗、戏的精致优美表演形式,一种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艺术,一出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悲喜剧,白先勇先生集合两岸三地一流的创意设计家,联手打造文化工程青春版《牡丹亭》先后在台湾、香港和苏州、北京、上海等地上演,场场爆满,而且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被称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以曲调优雅,唱腔悠扬,唱词华丽,四百年来一直是昆曲传统经典曲目。《牡丹亭》的火热,使久已低迷的昆曲舞台骤然升温,这和白先勇的努力密不可分。曾笑称自己是昆曲义工的白先勇,为了昆曲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昆曲的魅力,不惜暂停自己的本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精心打造《牡丹亭》,并在校园进行公益演出,为昆曲争取了更多的年轻观众,这是昆曲艺术存续的肥沃土壤。 白先勇说,"希望看过这些(昆曲)的年轻人,在他们心中播下那么一个种子,有一天他们可能也来制作昆曲,也成为昆曲的推广人,或者是至少成为昆曲的忠实观众"。 2012年11月,白先勇以他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获得“太极传统音乐奖”,该奖意在奖励白先生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昆曲传播方面所做的贡献。
他自己叫自己昆曲义工,自己做这个事情完全是为了文化,希望保护其中一部分。他觉得他自己一生的追求其实最重要的是文学。自己觉得一个人要认识一件事情是经过一些痛苦的历程的,到了最后的时候可能会得到一颗安静的心。2010年1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新版昆曲《玉簪记》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蜂拥而至,人们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著名作家白先勇。白先勇七十三岁了,这个年纪本该在美国享受着加州大学荣休教授的安逸生活,然而一贯低调的他却在这几年频频亮相,这一切都是为了昆曲,一个看上去和他作家并不相干的东西。自己在2000年心脏开过一次刀,那是蛮大的手术,那让自己觉得好像有一种急迫感,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其实这个之前自己也制作过昆曲的,制作过两次,都是《牡丹亭》,不过只是小规模的、只是折子戏。可是自己一直觉得好像《牡丹亭》这么了不得的一个作品,自己是觉得好像它的美都还没有做出来,《牡丹亭》又叫《还魂记》,自己说这朵牡丹一直还没有还魂,所以那是自己的一个心愿,可以做得非常美的。昆曲被誉为百剧之祖,从明朝流传至今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包含了诗词、音乐、舞蹈、戏剧等元素,是中国最优雅的文学和最精致艺术的结合,曾有过家家户户传唱的鼎盛时期,由于各种原因,那一段辉煌的历史现在几乎被人遗忘,一起被遗忘的是一种曾经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种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安宁。因为现在的人,自己觉得因为社会变动太快,我们的文化转换太快,大家心里面、内心自己觉得有一种不安、一种焦虑,要找一种文化的认同,自己想我们昆曲是代表之一。2004年7月由白先勇担任策划和制作人,两岸文化精英集体打造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横空出世,人们惊奇的发现,这出古老的剧目,它有了首秀的全套武装、柔美的灯光、轻松逗趣的念白和靓丽的偶像,不再只是一桌两椅。六年来,杜丽娘和柳梦梅在国内外共谢了一百八十四次,看昆曲仿佛成为了一种时尚。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周泰说:“他的动机,很明确,用青春的演员、相对年轻的演员,来演一个青春的故事,吸引青春的观众。”2006年4月,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上了三天九个小时的全本大戏,青年学子趋之若鹜,在白先勇看来,昆曲是精致文化,自古就是以文化人为主,所以全国各地高校都是他竭力推广的地方。我们这个照片是在台北交通大学,我们上演的时候、谢幕,那时候学生反应非常热烈,所以这是男女主角,自己跟他们一起谢幕的照片,每次我们在谢幕的时候都有几百个学生拥到前头来跟我们拍照,其实这是自己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到那些学生们看完了戏、十一点钟还不走,自己觉得他们脸上都发光的,因为自己觉得他们真的被这个戏,被昆曲的美跟情这两股力量感动、深深感动。《 牡丹亭》讲述的是官府小姐杜丽娘因梦生情、因情而死、死而复生的爱情故事,对于白先勇来说昆曲同样也是他心中一个不愿醒来的梦。青春版的《牡丹亭》,自己希望把大家的青春梦统统唤回来,我自己好像也觉得年轻起来。这个是白先勇他在桂林的时候、他那时候大概五岁吧,四、五岁跟他大姐先智、他三姐先明他们在桂林照的,这可能是他最小的一张照片,还没有开始逃难,这个照片也很珍贵的。白先勇出生于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是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抗战时辗转各地的逃难令他至今记忆犹新。1946年白先勇到上海看了一出特别的昆曲,那是抗战胜后梅兰芳回国首次公演。他记得那时候人都快挤爆了,外面是玻璃门,那时候美琪大戏院是弧形的玻璃门,还有很亮的铜栏杆、很漂亮的铜栏杆。还有很漂亮的地毯,那时候戏院很豪华,那时候万人空巷,而且听说那时候票价、黄牛票,据说是一根金条、黑市票,自己感觉那个气氛非常热闹,非常兴奋、激动,因为梅兰芳抗战后第一次回来上海公演。自己最深的印象,很奇怪,因为自己看不懂、十岁的时候,那个音乐很奇怪的,一根笛子的音乐《皂罗袍》那一段很美的音乐,有一点点哀伤,有一点点凄美有一点那个味道,那个旋律一直在自己脑子里面。幼年时的旋律在日后回报出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他用诗意和悲鸣看待周遭事件,196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书的白先勇创作了他生平写得最艰难、也是最精致的小说《游园惊梦》,铺石于一个晚上,浓缩了昆曲名伶蓝田玉的一生经历,在60年代的台北落寞的他回想当年南京的风光,写作时白先勇一直放着梅兰芳的唱片,那曲婉转低回的《皂罗袍》让他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家中。那时候自己写《游园惊梦》的时候,写一个昆曲名伶她的命运、她的生涯,可是呢自己觉得昆曲的节奏、昆曲的音乐给自己很大的灵感,那自己怎么去表现它。那时候他自己也念西方文学、念了看了很多,自己觉得那时候西方文学里的回忆是一种意识流打破时空限制,哎、自己想这个很有音乐的节奏感跟昆曲合起来,所以自己就运用这种技巧,自己写了很多遍、最后找到了感觉。所以现在无形中,那个等于说是西方跟中国最传统的结合,古典跟最现代的这种东西结合起来。自己现在想想,可能自己一生的追寻,就是追寻这个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游园惊梦》一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半出戏还没唱完嗓子先就哑掉了,当时昆曲在大陆已经停演,而更让白先勇焦虑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自己刚到美国的时候,自己是二十五岁,正是人生一个转戾点的时候,那加上自己母亲过世了,人生有很大的变动,那么到外国去,也给自己带来一种所谓的文化震撼、真正接触了西方文化了,这启发自己很多的思考,就说看看人家的文化、然后再回头看自己的,让自己多了一种视野上的比较。那时候在文革期间,外国的记者拍到的一些片子,自己看到一些红卫兵把我们的一些佛像一锤打下去,那是几百年的文物一下子毁掉了,那时候自己觉得糟了,我们的文化要给摧毁掉了,所以那时候自己就非常着急、非常痛心。1987年,在阔别近半个世纪之后白先勇又重返故土,回到上海和南京。台上张继青扮演的杜丽娘还是唱的同一只《皂罗袍》,台下白先勇早已听得魂飞天籁。1988年他和昆曲的情缘又从纸面延伸到了舞台,根据他的小说《游园惊梦》改编的舞台剧在大陆成功上演。这个戏本来在台北就非常轰动,到了广州那也非常轰动,演戏的人很特殊,自己我们的女主角是那时候上海昆剧团的当家花旦,华文漪做女主角,很特殊的我们把昆曲大师俞振飞请去看了,就坐在自己旁边,在看的时候、自己戏里的那个台词,当时自己写的时候,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跟俞振飞坐在一起看自己的戏,自己的台词里面说,当年俞振飞跟梅兰芳在美琪大戏院演《游园惊梦》,这样的好戏一个人一生只能看到一回罢了,讲这话。俞振飞就坐在自己旁边,哎呀,人生如戏,简直是料不到。 白先勇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的儿子,他从小就喜爱中国的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民间故事和古典作品。 在大学时代,由于受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白先勇开始阅读和介绍西方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在创作上也开始模仿西方文学。但是毕业后,他在美国爱荷华创作班学习班,他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的研究。 对中国民间故事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使他具有比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学的素养,这就是为什么自先勇长期生活在台湾和美国,沐浴在欧风美雨之中,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却仍能保持着比较鲜明的民族风格的原因。白先勇从小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对祖国和民族有较深厚的感情。 我最喜欢的,还是白先勇在昆曲方面的研究,对昆曲的传承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昆曲是一种集合歌、舞、诗、戏的精致优美表演形式,一种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艺术,一出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悲喜剧,白先勇先生集合两岸三地一流的创意设计家,联手打造文化工程青春版《牡丹亭》先后在台湾、香港和苏州、北京、上海等地上演,场场爆满,而且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被称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以曲调优雅,唱腔悠扬,唱词华丽,四百年来一直是昆曲传统经典曲目。《牡丹亭》的火热,使久已低迷的昆曲舞台骤然升温,这和白先勇的努力密不可分。曾笑称自己是昆曲义工的白先勇,为了昆曲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昆曲的魅力,不惜暂停自己的本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精心打造《牡丹亭》,并在校园进行公益演出,为昆曲争取了更多的年轻观众,这是昆曲艺术存续的肥沃土壤。 白先勇说,"希望看过这些(昆曲)的年轻人,在他们心中播下那么一个种子,有一天他们可能也来制作昆曲,也成为昆曲的推广人,或者是至少成为昆曲的忠实观众"。 2012年11月,白先勇以他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获得“太极传统音乐奖”,该奖意在奖励白先生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昆曲传播方面所做的贡献。台湾作家白先勇,生于广西桂林。是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在当代散文和小说领域都做出了极大地贡献,并获得了极高的成就。旅美学人夏志清教授曾经说:"旅美的作家中,最有毅力,潜心自己艺术进步,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值得给后世朗诵的作品的,有两位:于梨华和白先勇。"他甚至赞誉白氏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这是对白先勇的一份价值颇高的肯定。因为笔者非常喜欢白先勇的《台北人》,所以本文主要结合《台北人》来谈一谈白先生的文学成就。1.真实的故事塑造《台北人》顾名思义,是指生活在台北的一群人,他们之所以生活在台北,完全是因为国共交战,国民党战败后,逃难迁居所致。这和作者白先勇的个人经历也颇有相似之处。他的父亲白崇禧曾是国民党高官,内战后全家迁往台北。从1965年到1971年的几年间,在美国执教的白先勇先后在台北的《现代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十余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的大部分篇章后来被编辑成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所以《台北人》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它们的写作技巧各不相同,长短也不相同,每篇都能独立存在。由于作者生长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加之家庭环境的特殊性,所以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观,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一种淡淡的感伤与失落。在描写台北人时也流露出自我对时间及青春的无限留恋。在这十几篇小说里面,主要角色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出生于中国大陆,都是随着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来的。刚刚离开大陆时,他们有的或许是年轻人,有的或许是壮年人,而十五、二十年过去之后,岁月无情的将他们变为中年人,或是老年人。他们都有过一段难忘的"过去",而这"过去"的重负直接影响到他们现在的现实生活。他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台北,但并不是台北人,还是大陆人。即便被称为台北人,骨子里都还是大陆人。所以他们时常想着过去在大陆上生活的一切,而这些过去,这些记忆,与国民党迁台湾的历史分不开。他们身上难免会因循守旧,固执保守中国旧传统。他们之间存在着阶级差异,贫富悬殊,行业差异,这些使得他们很多人,无法面对现在的生活,只有不断的回味过去的辉煌。而在他们现在的生活境遇中,总是会遇到与自己过去所遇到的人中很相似的一个人,就会心生思念,让自己陷入无限悲伤之中。他们不能摆脱过去,总觉得现在仍是过去的幻影,企图在抓回了过去的自欺中,寻找生活的意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里面描写的是曾经叱咤风云的金大班,在二十年后,年已四十的她,即将下嫁六十大几的富商陈发荣。她是一个拜金主义者,在金钱面前已经不相信爱情。这篇小说就是写金大班在"夜巴黎"的最后一夜。第二天,她就要摇身一变,成为老板娘。当她看到朱凤的经历时,想起了二十年前的自己,也像朱凤那样爱过一个男子,为他怀过孕,寻过短见,这份轰轰烈烈的爱情的记忆分量是很重的。使唯利是图的她脱下了手上一克拉半的火油大钻戒,给了朱凤,她对朱凤的这颗善心是感性的,对她富于同情心,好像是在祭奠她失去的爱情,更加证明了她那段忠贞的爱情。而小说的最后,她遇到了一个不会跳舞的腼腆男子,很像她的初恋情人月如。让她不由自主的向那个男人走进,想到了以前与月如在一起的甜蜜。如今,二十几年已经过去,自己年华已逝,逐渐衰老,更多的是惋惜,感叹,悲伤。这一瞬间的感受,只是幻觉,片刻就会消逝。眼前这个眉清目秀,腼腆羞涩的青年,到底不过是月如的幻影。当这一刻过去后,金兆丽还是要继续现实中的生活。第二天,要高高兴兴的当老板娘去。对于人生的不如意事,她只能接受它,适应它,从而把这些转化为享受。这是白先勇作为一个经历过历史现实的作者在真情实感的推动下所写出的一部作品,深刻反映了大量远离故土的人们在生活中的现状。2.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在这本书十几个小说中,作者都将他作为一个文人对时代、社会的敏感写了进去,大量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将忧患意识和悲剧意识,以及人生如梦、人生如戏的这些观念都写进来了文章中。《游园惊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并且,在这个文章中,作者还大量运用了西方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运用也非常成功。在《台北人》的卷首,白先勇就先引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给本书增添了一抹关于历代兴亡、感时伤逝的人生沧桑感和历史苍凉感。在《游园惊梦》中,插入了四段唱词,而这四出戏的女主角分别是杜丽娘、宓妃、杨贵妃、虞姬,他们的人生际遇都与钱夫人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昔日昆曲名角蓝田玉,今日之钱夫人在窦公馆的盛宴上遭到遗忘和冷落,后来她哑喉不能再唱,也无人在意,作家以此来象征昆曲的衰微。而昆曲这一古典戏曲中的精华呈现式微情形,则又隐喻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低迷、受冷落。小说结尾处钱夫人说台北"变得我都不认识了——起了好多高楼大厦。"这预示着工商业的蓬勃兴起,这种兴起正猛烈撞击着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他的消解。在这篇小说中,大量"过去"和"现在"镜头交错出现,传达出了厚重的历史苍凉感,从更深层次去考察,发现作者发出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传统文化失落的隐忧,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评论家欧阳子在《王谢堂前的燕子》一文中说:"这是一篇描绘极端细腻的佳作,又是声势异常浩大的巨作。"在这篇文章中,流泻着逝水似的缅怀和悠远深长的喟叹,弥漫着苍凉如雾的孤寂感、沧桑感和无常感。3.鲜明的结构白先勇在行文中有自己的逻辑,鲜明的结构,不会让文章显得凌乱不堪。如本书中《永远的尹雪艳》。开篇即就摹出尹雪艳,三两笔便将她捧成一个传奇,接着笔锋一转,麻将场上的尹雪艳左右逢源,顺带提起"曾经叱咤风云的、曾经风华绝代的客人们"。到这儿为止都是尹雪艳的泛写素描,是对每个人都一样的在云端不食人间烟火的尹雪艳,却在不知不觉将整个故事的调子和背景音定在"曾经"和"现在"的缝隙里,定在一个繁华的梦里,捕捉到了一个时代的本质。接下来理所应当的转向却描绘一个具体的尹雪艳,但说来也只有麻将和吊丧两场戏,然后故事就这样淡淡的收尾。我们永远的尹雪艳依然在尹公馆内,袅袅婷婷,浅笑吟吟。《永远的尹雪艳》里不断重复的"尹雪艳"三个字,便若有无数魔力,生生将这个女人变成了褒姒和妲己。江山易老,美人常在。仔细想想,这样的小说有点像说书,更精确的讲,是像琵琶行里那个弹完琵琶后絮絮叨叨的歌女。真真切切的故事在这里,有板有眼,容不得一点花腔和含混。白先勇的华丽不是浮于表面的修辞,也不是精细的描物,而是骨子里的盛情,在他写得最好的篇目里,这种盛情几近痴狂,饱含切肤的枯荣兴衰。一个人的气质中,藏着他走过的路和看过的书,白先勇亦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所闻所见所感造就了他的写作题材,浓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对西方理论的学习浓缩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白先勇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学者,白先勇的作品值得我们两岸人耐心咀嚼。
他自己叫自己昆曲义工,自己做这个事情完全是为了文化,希望保护其中一部分。他觉得他自己一生的追求其实最重要的是文学。自己觉得一个人要认识一件事情是经过一些痛苦的历程的,到了最后的时候可能会得到一颗安静的心。2010年1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新版昆曲《玉簪记》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蜂拥而至,人们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著名作家白先勇。白先勇七十三岁了,这个年纪本该在美国享受着加州大学荣休教授的安逸生活,然而一贯低调的他却在这几年频频亮相,这一切都是为了昆曲,一个看上去和他作家并不相干的东西。自己在2000年心脏开过一次刀,那是蛮大的手术,那让自己觉得好像有一种急迫感,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其实这个之前自己也制作过昆曲的,制作过两次,都是《牡丹亭》,不过只是小规模的、只是折子戏。可是自己一直觉得好像《牡丹亭》这么了不得的一个作品,自己是觉得好像它的美都还没有做出来,《牡丹亭》又叫《还魂记》,自己说这朵牡丹一直还没有还魂,所以那是自己的一个心愿,可以做得非常美的。昆曲被誉为百剧之祖,从明朝流传至今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包含了诗词、音乐、舞蹈、戏剧等元素,是中国最优雅的文学和最精致艺术的结合,曾有过家家户户传唱的鼎盛时期,由于各种原因,那一段辉煌的历史现在几乎被人遗忘,一起被遗忘的是一种曾经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种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安宁。因为现在的人,自己觉得因为社会变动太快,我们的文化转换太快,大家心里面、内心自己觉得有一种不安、一种焦虑,要找一种文化的认同,自己想我们昆曲是代表之一。2004年7月由白先勇担任策划和制作人,两岸文化精英集体打造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横空出世,人们惊奇的发现,这出古老的剧目,它有了首秀的全套武装、柔美的灯光、轻松逗趣的念白和靓丽的偶像,不再只是一桌两椅。六年来,杜丽娘和柳梦梅在国内外共谢了一百八十四次,看昆曲仿佛成为了一种时尚。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周泰说:“他的动机,很明确,用青春的演员、相对年轻的演员,来演一个青春的故事,吸引青春的观众。”2006年4月,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上了三天九个小时的全本大戏,青年学子趋之若鹜,在白先勇看来,昆曲是精致文化,自古就是以文化人为主,所以全国各地高校都是他竭力推广的地方。我们这个照片是在台北交通大学,我们上演的时候、谢幕,那时候学生反应非常热烈,所以这是男女主角,自己跟他们一起谢幕的照片,每次我们在谢幕的时候都有几百个学生拥到前头来跟我们拍照,其实这是自己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到那些学生们看完了戏、十一点钟还不走,自己觉得他们脸上都发光的,因为自己觉得他们真的被这个戏,被昆曲的美跟情这两股力量感动、深深感动。《 牡丹亭》讲述的是官府小姐杜丽娘因梦生情、因情而死、死而复生的爱情故事,对于白先勇来说昆曲同样也是他心中一个不愿醒来的梦。青春版的《牡丹亭》,自己希望把大家的青春梦统统唤回来,我自己好像也觉得年轻起来。这个是白先勇他在桂林的时候、他那时候大概五岁吧,四、五岁跟他大姐先智、他三姐先明他们在桂林照的,这可能是他最小的一张照片,还没有开始逃难,这个照片也很珍贵的。白先勇出生于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是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抗战时辗转各地的逃难令他至今记忆犹新。1946年白先勇到上海看了一出特别的昆曲,那是抗战胜后梅兰芳回国首次公演。他记得那时候人都快挤爆了,外面是玻璃门,那时候美琪大戏院是弧形的玻璃门,还有很亮的铜栏杆、很漂亮的铜栏杆。还有很漂亮的地毯,那时候戏院很豪华,那时候万人空巷,而且听说那时候票价、黄牛票,据说是一根金条、黑市票,自己感觉那个气氛非常热闹,非常兴奋、激动,因为梅兰芳抗战后第一次回来上海公演。自己最深的印象,很奇怪,因为自己看不懂、十岁的时候,那个音乐很奇怪的,一根笛子的音乐《皂罗袍》那一段很美的音乐,有一点点哀伤,有一点点凄美有一点那个味道,那个旋律一直在自己脑子里面。幼年时的旋律在日后回报出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他用诗意和悲鸣看待周遭事件,196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书的白先勇创作了他生平写得最艰难、也是最精致的小说《游园惊梦》,铺石于一个晚上,浓缩了昆曲名伶蓝田玉的一生经历,在60年代的台北落寞的他回想当年南京的风光,写作时白先勇一直放着梅兰芳的唱片,那曲婉转低回的《皂罗袍》让他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家中。那时候自己写《游园惊梦》的时候,写一个昆曲名伶她的命运、她的生涯,可是呢自己觉得昆曲的节奏、昆曲的音乐给自己很大的灵感,那自己怎么去表现它。那时候他自己也念西方文学、念了看了很多,自己觉得那时候西方文学里的回忆是一种意识流打破时空限制,哎、自己想这个很有音乐的节奏感跟昆曲合起来,所以自己就运用这种技巧,自己写了很多遍、最后找到了感觉。所以现在无形中,那个等于说是西方跟中国最传统的结合,古典跟最现代的这种东西结合起来。自己现在想想,可能自己一生的追寻,就是追寻这个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游园惊梦》一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半出戏还没唱完嗓子先就哑掉了,当时昆曲在大陆已经停演,而更让白先勇焦虑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自己刚到美国的时候,自己是二十五岁,正是人生一个转戾点的时候,那加上自己母亲过世了,人生有很大的变动,那么到外国去,也给自己带来一种所谓的文化震撼、真正接触了西方文化了,这启发自己很多的思考,就说看看人家的文化、然后再回头看自己的,让自己多了一种视野上的比较。那时候在文革期间,外国的记者拍到的一些片子,自己看到一些红卫兵把我们的一些佛像一锤打下去,那是几百年的文物一下子毁掉了,那时候自己觉得糟了,我们的文化要给摧毁掉了,所以那时候自己就非常着急、非常痛心。1987年,在阔别近半个世纪之后白先勇又重返故土,回到上海和南京。台上张继青扮演的杜丽娘还是唱的同一只《皂罗袍》,台下白先勇早已听得魂飞天籁。1988年他和昆曲的情缘又从纸面延伸到了舞台,根据他的小说《游园惊梦》改编的舞台剧在大陆成功上演。这个戏本来在台北就非常轰动,到了广州那也非常轰动,演戏的人很特殊,自己我们的女主角是那时候上海昆剧团的当家花旦,华文漪做女主角,很特殊的我们把昆曲大师俞振飞请去看了,就坐在自己旁边,在看的时候、自己戏里的那个台词,当时自己写的时候,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跟俞振飞坐在一起看自己的戏,自己的台词里面说,当年俞振飞跟梅兰芳在美琪大戏院演《游园惊梦》,这样的好戏一个人一生只能看到一回罢了,讲这话。俞振飞就坐在自己旁边,哎呀,人生如戏,简直是料不到。 白先勇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的儿子,他从小就喜爱中国的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民间故事和古典作品。 在大学时代,由于受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白先勇开始阅读和介绍西方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在创作上也开始模仿西方文学。但是毕业后,他在美国爱荷华创作班学习班,他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的研究。 对中国民间故事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使他具有比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学的素养,这就是为什么自先勇长期生活在台湾和美国,沐浴在欧风美雨之中,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却仍能保持着比较鲜明的民族风格的原因。白先勇从小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对祖国和民族有较深厚的感情。 我最喜欢的,还是白先勇在昆曲方面的研究,对昆曲的传承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昆曲是一种集合歌、舞、诗、戏的精致优美表演形式,一种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艺术,一出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悲喜剧,白先勇先生集合两岸三地一流的创意设计家,联手打造文化工程青春版《牡丹亭》先后在台湾、香港和苏州、北京、上海等地上演,场场爆满,而且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被称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以曲调优雅,唱腔悠扬,唱词华丽,四百年来一直是昆曲传统经典曲目。《牡丹亭》的火热,使久已低迷的昆曲舞台骤然升温,这和白先勇的努力密不可分。曾笑称自己是昆曲义工的白先勇,为了昆曲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昆曲的魅力,不惜暂停自己的本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精心打造《牡丹亭》,并在校园进行公益演出,为昆曲争取了更多的年轻观众,这是昆曲艺术存续的肥沃土壤。 白先勇说,"希望看过这些(昆曲)的年轻人,在他们心中播下那么一个种子,有一天他们可能也来制作昆曲,也成为昆曲的推广人,或者是至少成为昆曲的忠实观众"。 2012年11月,白先勇以他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获得“太极传统音乐奖”,该奖意在奖励白先生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昆曲传播方面所做的贡献。台湾作家白先勇,生于广西桂林。是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在当代散文和小说领域都做出了极大地贡献,并获得了极高的成就。旅美学人夏志清教授曾经说:"旅美的作家中,最有毅力,潜心自己艺术进步,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值得给后世朗诵的作品的,有两位:于梨华和白先勇。"他甚至赞誉白氏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这是对白先勇的一份价值颇高的肯定。因为笔者非常喜欢白先勇的《台北人》,所以本文主要结合《台北人》来谈一谈白先生的文学成就。1.真实的故事塑造《台北人》顾名思义,是指生活在台北的一群人,他们之所以生活在台北,完全是因为国共交战,国民党战败后,逃难迁居所致。这和作者白先勇的个人经历也颇有相似之处。他的父亲白崇禧曾是国民党高官,内战后全家迁往台北。从1965年到1971年的几年间,在美国执教的白先勇先后在台北的《现代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十余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的大部分篇章后来被编辑成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所以《台北人》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它们的写作技巧各不相同,长短也不相同,每篇都能独立存在。由于作者生长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加之家庭环境的特殊性,所以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观,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一种淡淡的感伤与失落。在描写台北人时也流露出自我对时间及青春的无限留恋。在这十几篇小说里面,主要角色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出生于中国大陆,都是随着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来的。刚刚离开大陆时,他们有的或许是年轻人,有的或许是壮年人,而十五、二十年过去之后,岁月无情的将他们变为中年人,或是老年人。他们都有过一段难忘的"过去",而这"过去"的重负直接影响到他们现在的现实生活。他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台北,但并不是台北人,还是大陆人。即便被称为台北人,骨子里都还是大陆人。所以他们时常想着过去在大陆上生活的一切,而这些过去,这些记忆,与国民党迁台湾的历史分不开。他们身上难免会因循守旧,固执保守中国旧传统。他们之间存在着阶级差异,贫富悬殊,行业差异,这些使得他们很多人,无法面对现在的生活,只有不断的回味过去的辉煌。而在他们现在的生活境遇中,总是会遇到与自己过去所遇到的人中很相似的一个人,就会心生思念,让自己陷入无限悲伤之中。他们不能摆脱过去,总觉得现在仍是过去的幻影,企图在抓回了过去的自欺中,寻找生活的意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里面描写的是曾经叱咤风云的金大班,在二十年后,年已四十的她,即将下嫁六十大几的富商陈发荣。她是一个拜金主义者,在金钱面前已经不相信爱情。这篇小说就是写金大班在"夜巴黎"的最后一夜。第二天,她就要摇身一变,成为老板娘。当她看到朱凤的经历时,想起了二十年前的自己,也像朱凤那样爱过一个男子,为他怀过孕,寻过短见,这份轰轰烈烈的爱情的记忆分量是很重的。使唯利是图的她脱下了手上一克拉半的火油大钻戒,给了朱凤,她对朱凤的这颗善心是感性的,对她富于同情心,好像是在祭奠她失去的爱情,更加证明了她那段忠贞的爱情。而小说的最后,她遇到了一个不会跳舞的腼腆男子,很像她的初恋情人月如。让她不由自主的向那个男人走进,想到了以前与月如在一起的甜蜜。如今,二十几年已经过去,自己年华已逝,逐渐衰老,更多的是惋惜,感叹,悲伤。这一瞬间的感受,只是幻觉,片刻就会消逝。眼前这个眉清目秀,腼腆羞涩的青年,到底不过是月如的幻影。当这一刻过去后,金兆丽还是要继续现实中的生活。第二天,要高高兴兴的当老板娘去。对于人生的不如意事,她只能接受它,适应它,从而把这些转化为享受。这是白先勇作为一个经历过历史现实的作者在真情实感的推动下所写出的一部作品,深刻反映了大量远离故土的人们在生活中的现状。2.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在这本书十几个小说中,作者都将他作为一个文人对时代、社会的敏感写了进去,大量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将忧患意识和悲剧意识,以及人生如梦、人生如戏的这些观念都写进来了文章中。《游园惊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并且,在这个文章中,作者还大量运用了西方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运用也非常成功。在《台北人》的卷首,白先勇就先引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给本书增添了一抹关于历代兴亡、感时伤逝的人生沧桑感和历史苍凉感。在《游园惊梦》中,插入了四段唱词,而这四出戏的女主角分别是杜丽娘、宓妃、杨贵妃、虞姬,他们的人生际遇都与钱夫人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昔日昆曲名角蓝田玉,今日之钱夫人在窦公馆的盛宴上遭到遗忘和冷落,后来她哑喉不能再唱,也无人在意,作家以此来象征昆曲的衰微。而昆曲这一古典戏曲中的精华呈现式微情形,则又隐喻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低迷、受冷落。小说结尾处钱夫人说台北"变得我都不认识了——起了好多高楼大厦。"这预示着工商业的蓬勃兴起,这种兴起正猛烈撞击着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他的消解。在这篇小说中,大量"过去"和"现在"镜头交错出现,传达出了厚重的历史苍凉感,从更深层次去考察,发现作者发出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传统文化失落的隐忧,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评论家欧阳子在《王谢堂前的燕子》一文中说:"这是一篇描绘极端细腻的佳作,又是声势异常浩大的巨作。"在这篇文章中,流泻着逝水似的缅怀和悠远深长的喟叹,弥漫着苍凉如雾的孤寂感、沧桑感和无常感。3.鲜明的结构白先勇在行文中有自己的逻辑,鲜明的结构,不会让文章显得凌乱不堪。如本书中《永远的尹雪艳》。开篇即就摹出尹雪艳,三两笔便将她捧成一个传奇,接着笔锋一转,麻将场上的尹雪艳左右逢源,顺带提起"曾经叱咤风云的、曾经风华绝代的客人们"。到这儿为止都是尹雪艳的泛写素描,是对每个人都一样的在云端不食人间烟火的尹雪艳,却在不知不觉将整个故事的调子和背景音定在"曾经"和"现在"的缝隙里,定在一个繁华的梦里,捕捉到了一个时代的本质。接下来理所应当的转向却描绘一个具体的尹雪艳,但说来也只有麻将和吊丧两场戏,然后故事就这样淡淡的收尾。我们永远的尹雪艳依然在尹公馆内,袅袅婷婷,浅笑吟吟。《永远的尹雪艳》里不断重复的"尹雪艳"三个字,便若有无数魔力,生生将这个女人变成了褒姒和妲己。江山易老,美人常在。仔细想想,这样的小说有点像说书,更精确的讲,是像琵琶行里那个弹完琵琶后絮絮叨叨的歌女。真真切切的故事在这里,有板有眼,容不得一点花腔和含混。白先勇的华丽不是浮于表面的修辞,也不是精细的描物,而是骨子里的盛情,在他写得最好的篇目里,这种盛情几近痴狂,饱含切肤的枯荣兴衰。一个人的气质中,藏着他走过的路和看过的书,白先勇亦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所闻所见所感造就了他的写作题材,浓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对西方理论的学习浓缩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白先勇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学者,白先勇的作品值得我们两岸人耐心咀嚼。答:首先先说明一下,考证专家胡适所说《红楼梦》作者“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曹霑曹雪芹,其实是不存在的。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和《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里曹寅的家谱,上面根本就没有曹霑曹雪芹这个人。曹寅只有曹颙一个儿子,而曹颙在曹寅病故(1712年)后两年也病故(1714年)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没记录曹顒生有儿子,应该是绝后了。《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却记曹颙有子,名“天佑,官州同”。州同是知州(州的行政长官)的佐官,分掌粮务、水利、海防、管河诸职,不可能是“举家食粥酒常赊”,在穷困潦倒中写《红楼梦》“曹雪芹”。也就是说,就算曹颙有儿子,那也不是曹雪芹,而是曹天祐。实际上,《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把曹天祐记作曹颙的儿子是错误的。因为,在《八旗氏族通谱》里,曹天祐是曹寅的兄弟曹荃的儿子,名顺,和曹顒、曹頫是同一辈人,属于曹寅的子侄(这从名字的偏旁都有“页”也可以看出来)。话说回来,曹寅没有名叫曹雪芹的孙子,并不代表这个世界上没有叫“曹雪芹”的人,因为,《红楼梦》第一回写了,“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只能说,此“曹雪芹”非“曹雪芹”也。显然,白先勇说的曹雪芹,指的就是此“曹雪芹”。关于白先勇的说法,我是赞同的。有人说,《红楼梦》是一本残书,“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即曹雪芹只写了前面八十回,就因病故去了。但是,《红楼梦》第一回写“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如果曹雪芹尚未写完全书,就把写好的前八十回翻来覆去地“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不就太奇怪了吗?另外,曹雪芹在甲戌本凡例中题有一首诗,诗中这样说:“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这分明就是全书完稿后激动、喜悦的总结性语言嘛。所以,曹雪芹所写《红楼梦》全书是完结的,只不过,后面部分在传阅过程中丢失了。乾隆五十七年,程伟元、高鹗合作以活字排印方式推出的通行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程伟元明确交待了后四十回的来源,说这四十回就是曹雪芹原稿。很长一段时间,大家也认为这是曹雪芹原稿了。但是,到了1921年,考证大师胡适提出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高鹗同年进士张船山在《赠高兰墅鹗同年诗》题解中写道:“传奇《红楼梦》后四十回俱兰墅(高鹗字兰墅)所补。”就根据这句话,胡适宣布:“后四十回是高鹗补的,这话自无可疑。”甚至,胡适自还考证出高鹗补作《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时间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之间。那么,问题来了。曹雪芹“十年辛苦”方才写成八十回,高鹗仅用一年时间就续成了后四十回,这太不可思议了!幸好,高鹗本人写过一首题为《重订〈红楼梦〉小说既竣题》的诗,诗中透露的讯息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一年时间里,自己只是对《红楼梦》全书加以整理、修辑、补笔。程伟元在程甲本卷首序中也说了:“不佞以是书既有一百二十回之目,岂无全璧?爱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二十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共前后起伏,尚属接样。然漓谩不可收拾。乃同友人(指高鹗)细加厘剔,截长补短,钞成全部,复为锦板,以公同好,《石头记》全书至是始告成矣。”高鹗则在《红楼梦序》说:“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程伟元字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日:此仆数年来株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创捌,公同好,予闲且惫矣,盖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文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裹其役。”一句话,高鹗重点整理、修辑和补笔的后四十回,还是出自曹雪芹之手。现在,有人用计算机对《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遣词用语进行了统计分析,《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在文笔、人物对话、遣词造句各个方面都有惊人的一致性,因此,《红楼梦》后四十回还是曹雪芹的笔墨。白先勇没有借助计算机分析而是通过文学鉴赏得出相同的结论,足见其文学观点和文学主张是非常有见地的。

怎么看待白先勇说红楼梦后四十回就是曹雪芹的原著

4,白先勇是哪个作家流派的

现代派。白先勇是台湾现代派中现实主义精神较强的作家。
作家不一定非得归个派吧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白先勇 蒋勋 谁的细说红楼梦好

个人比较喜欢白先勇的,比较细腻
我听过蒋勋的,正准备买白先勇的
白的就算了吧。
你好!个人比较喜欢蒋勋的,按章节分析比较清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蒋勋

6,白先勇 演的是谁 牡丹亭

白先勇是改写原版《牡丹亭》的人,外加筹集工作等,就是俗称老板的人。
他是制片人,俗称老板。
去掉白先勇,去掉青春版,牡丹亭也是南曲为主的昆曲白先勇不代表昆曲,更不代表牡丹亭,他只代表“青春版”
白先勇是著名作家作家,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的儿子,牡丹亭的制作人,青春版牡丹亭是由他发起制作,男女主演分别是苏州昆剧院小兰花班的两位演员俞玖林(饰演柳梦梅)和沈丰英(饰演杜丽娘)

7,谁看过白先勇的小说其小说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白先生的《孽子》《台北人》都不错,短篇《青春》《游园惊梦》《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也很好。他是白崇禧第五子,出身名门,文章可以看出他深厚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如女子般细腻的思维,所以看到时候须很仔细。
我觉得白先勇写的小说都是比较伤感的吧!像他写的《寂寞的十七歲》就是值得一提的,还有很的他的小说比如:《夜曲》、《孽子文学》、《秋思》、《国葬》、《花桥荣记》、《冬夜》···这些都不错。我给你个网址吧!你可以直接来看http://novel.isoshu.com/indexcn.html

8,游园惊梦白先勇总共有多少

白先勇在小说《游园惊梦》中有意识地采用了叙事学方法及互文性思路.小说在外视角叙述中加入局部人物的内视角,并把两种叙述视角相互结合、穿插,进而通过内视角的回顾性叙事,自然转入意识流中的诗意表达.与此同时,中国文学的丰厚传统给予作品互文性以极大便利,并营造了“人在戏中,戏在戏中”等多方面的艺术效果.由此,又构成了梦醒时分的宽阔的阐释空间.关键词:《游园惊梦》;叙事视角;意识流;互文性;阐释空间白先勇的小说《游园惊梦》是《台北人》系列小说中的一篇,完成于1966年.1981年改编成同名舞台剧,在美国和台湾演出均获得巨大成功.忠实于小说的意蕴,又配以演员出色的表演、优美的音乐以及服饰、舞美,共同构成了一个凄美哀婉的世界和一个人或一群人梦醒时分的痛苦.小说《游园惊梦》已经成为汉语读者非常喜爱的文学经典,本文有意识地选用一些批评方法,对《游园惊梦》进行文本分析,探寻其艺术价值形成的机制.
150段。。。。。。。

9,白先勇是如何揭示人类情感与生存状态的冲突的

白先勇是一位存在意识极强的作家,这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对存在主义的接受有着密切关系。本论文主要从白先勇早年的人生经历、他对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他从情感的维度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他对人的存在的文化境遇的思考这四点来考察白先勇对人的存在困境的探索。  全论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引言。当前学术界对白先勇的研究,主要关注他创作的艺术特色,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文本分析。而本论文则力求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深入白先勇的心灵底蕴,关注他对人的存在的困境的探索,进而探究他的存在意识,创作心态。
白先勇是一位存在意识极强的作家,他对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他从情感的维度对人的存在的探索、这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对存在主义的接受有着密切关系。本论文主要从白先勇早年的人生经历、他对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他从情感的维度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他对人的存在的文化境遇的思考这四点来考察白先勇对人的存在困境的探索。全论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引言。主要关注他创作的艺术特色,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文本分析当前学术界对白先勇的研究。而本论文则力求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关注他对人的存在的困境的探索,进而探究他的存在意识,创作心态,深入白先勇的心灵底蕴。
白先勇是一位存在意识极强的作家,这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对存在主义的接受有着密切关系。本论文主要从白先勇早年的人生经历、他对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他从情感的维度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他对人的存在的文化境遇的思考这四点来考察白先勇对人的存在困境的探索。  全论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引言
文章TAG:白先勇白先勇哪些戏剧

最近更新

  • 历史论坛,在一些论坛用历史人物的名称来命名论坛的名称犯法吗

    本文目录一览1,在一些论坛用历史人物的名称来命名论坛的名称犯法吗2,能给介绍几个有名的历史类论坛吗3,哪有比较好的历史网站4,推荐一些好的历史学术交流论坛5,历史上有哪些急功近利的人6,知名的广州论坛有哪些啊7,求中国历史较为权威的杂志和论坛8,我想知道BBS的历史1,在一些论坛用历史人物的名称来命名论坛的名称犯法吗只要内容不涉及暴,色,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元宵节为什么不放假,元宵节为什么不能够放假呢如果只能放半天假也OK啊这样和家人团

    本文目录一览1,元宵节为什么不能够放假呢如果只能放半天假也OK啊这样和家人团2,请问元宵节放假吗3,我国的元宵节为什么不放假4,同样是团圆佳节为什么元宵节没有法定放假呢5,元宵节放假吗6,元宵节为何不是法定假期7,为什么元宵节不放假元宵节假期什么时候取消的1,元宵节为什么不能够放假呢如果只能放半天假也OK啊这样和家人团呵呵,元宵节不是国家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三支一扶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1,三支一扶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2,限三支一扶及志愿服务西部人员什么意思3,三支一扶等项目生的定向报考公务员是什么意思4,三支一扶是做什么的5,三支一扶与四支一扶的区别6,三支一扶和村官的区别7,三支一扶与支教什么区别1,三支一扶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服务期第二年应该可以吧,我也不是太清楚就是你期满了,找工作,可以随便找,好像还有贷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保定黑社会,想知道保定市 保定混混多吗 在哪

    本文目录一览1,想知道保定市保定混混多吗在哪2,保定哪儿有买女大学生和黑社会老大这本书3,保定支队张何4,保定公安局通缉犯5,保定李旭1,想知道保定市保定混混多吗在哪不多2,保定哪儿有买女大学生和黑社会老大这本书向阳桥这一个书摊挺多的书可能有吧3,保定支队张何张何,保定支队一大队四中队战士,2004年入伍,中士警衔。做饭得呵呵4,保定公安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入木三分的意思,入木三分的意思五十字

    本文目录一览1,入木三分的意思五十字2,入木三分的意思3,入木三分么意思4,入木三分的含义5,入木三分的意思昰什么6,入木三分的意思是什么7,入木三分是什么意思8,入木三分的意思是什么呢9,入木三分的意思是什么10,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11,怎样解释入木三分12,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的意思1,入木三分的意思五十字〖成语〗:入木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徐州市房管局,谁知道徐州房管局在哪

    本文目录一览1,谁知道徐州房管局在哪2,徐州房管局十月几号开始上班3,徐州铜山县房管局在什么位置4,徐州市云龙区房管局所在哪里5,徐州房管局网址6,徐州市房产管理局产权监理处在哪房管局分区域吗我家属于鼓楼区7,徐州房管所在哪里1,谁知道徐州房管局在哪坝子街9号中和大厦2,徐州房管局十月几号开始上班8号搜一下:徐州房管局十月几号开始上班3,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2012福建高考理综,2012福建高考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各占几分

    本文目录一览1,2012福建高考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各占几分2,有什么2012福建高考理综冲刺练习是比较好的3,2012年福建高考状元是谁1,2012福建高考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各占几分理科综合试卷满分300分,全卷难度值为0.6左右,其中必考题共27题,共265分;选考题共5题,考生作答3题,共35分。物理试题总分120分,选考内容占10%;化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退休警察,警察退休警衔可由自己当作纪念

    本文目录一览1,警察退休警衔可由自己当作纪念2,退休警察死亡抚恤金3,最新警察退休政策出台4,已经退休的警察还可以说是警察吗5,我国警察多少岁退休6,警察退休后有那些工资7,退休的人民警察如何给予纪律处分8,退休警察好看吗1,警察退休警衔可由自己当作纪念警衔还在,待遇也还在,但是不能再佩戴警衔,不能留作纪念。是自己保留的我朋友是警察,他的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