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陈天华,陈天华和郑伊健真的拍煎饼侠了么

陈天华,陈天华和郑伊健真的拍煎饼侠了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7 23:50:48 编辑:教育管理 手机版

1,陈天华和郑伊健真的拍煎饼侠了么

是的,在煎饼侠结尾处当年的古惑仔四人组都出现了,并且建议大鹏把这个故事编成电影,希望能够帮到你。
陈小春的乱世巨星,出自专辑《97古惑仔战无不胜》

陈天华和郑伊健真的拍煎饼侠了么

2,求陈天华简介急啊

陈天华(1875~1905),原名显宿,汉族,汉民族英雄。革命家,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出色的宣传家。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清新化县知方团(今荣华乡)人。母早逝,父为塾师,幼从父识读,因家境贫寒,乃营小卖以补济,然坚持好学不辍。常向人借阅史籍之类书籍,尤喜读传奇小说,亦爱民间说唱弹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陈天华随父迁居县城,仍以提篮叫卖为生。后经族人周济,入资江书院读书,刻苦博览二十四史。二十四年,考入新化实学堂,深受维新思想影响,倡办不缠足会,成为变法运动的拥护者。二十六年春,考入省城岳麓书院,成绩名列前茅。其时,莅湘某令识其才,欲以女妻之,陈效法汉时 霍去病  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乃婉言谢绝,说:“国不安,吾不娶”(直至蹈海报国之时,终身未娶)。次年转入求实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初,入省城师范馆。是年春,获官费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不久,逢沙俄企图侵占东北三省,引发拒俄运动,祖国正处主权沦丧境况,陈破手血书寄示湖南各学堂。湖南巡抚赵尔巽亦为感动,亲临各学堂宣读,并刊登于官报,还饬令各府、州、县开设武备讲习所,使湖南全省拒俄运动士气更加高涨。陈天华在日本积极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还“日作书报以警世”。同年,先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两 猛回头陈天华书,以血泪之声,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风行于世,影响甚大。次年初,回到长沙,参与组织华兴会,与黄兴等密谋准备长沙起义,事泄未成,又被迫流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此时,陈结识孙中山。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陈天华为重要发起人之一,在书记部工作 ,任会章起草员,又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编辑,发表《最近政见之评决》、《中国革命史论》,《狮子吼》等政论和作品,引起强烈反响。十一月八日(1905年12月4日),陈天华在东京参加了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的斗争,十一日写绝命书,决心以死来激励国人“共讲爱国”。十二日,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以死报国,时年三十岁。次年闰四月初一,其灵柩经黄兴、禹之谟倡议筹办运回长沙,各界不顾官方阻挠,决定公葬于岳麓山。初七(5月29日)举行葬仪,长沙全城各校师生纷纷参加,送葬队伍达数万人,绵延十余里,凄凄哀歌,湘江为之悲鸣,麓山为之低垂。送葬队伍由朱张渡、小西门两处渡河,“适值夏日,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望之,全山为之缟素”。军警站立一旁,亦为之感动,不加干涉。   陈天华的文章,旨在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痛斥清朝政府是“洋人朝廷”。认为“革命者救世救人之圣药也”,力主拿起武器,号召“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仇人方罢手”。在《猛回头》、《警世钟》里,大声疾呼“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雪国耻,驱外族,复我冠裳”;高呼“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那投降洋鬼子的二毛子”,“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其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猛回头陈天华  母早逝,父亲陈善是乡村塾师。陈天华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曾辍学在乡间做小贩,喜爱小说唱词,常仿其文体作通俗小说或山歌小调。后入资江书院学习。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热心新学的邹沅帆等在新化创办求实学 岳麓书院堂,陈天华入该学堂后,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后又曾到省城的岳麓书院求学。1903年春,以官费生被送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师范科。不久,拒俄事件发生,他积极投入这个爱国运动,加入了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后回国准备策动武装起义。他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部浅近通俗的宣传作品。这两部书以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勇气,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已迫在眉睫,指出清朝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号召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实行排满,“杀那洋鬼子”,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不久,在湖南长沙参与发起秘密革命团体华兴会,并到江西策动军队起义。1904年春,再到日本,入法政大学。8月,冒险回国,准备参加华兴会发动的长沙起义。因事泄失败,又去日本。1905年6月,与宋教仁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   7月,孙中山到日本,主张联合各革命团体,组织中国同盟会,陈天华积极赞成。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他任秘书,并被推为会章起草人之一。《二十世纪之支那》改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后,他在《民报》 民报上先后发表不少文章和政治小说《狮子吼》。同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歧视并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留日学生发动了抵制这个规则的强大运动。为了激励人心,陈天华在12月7日留下《绝命书》万余字,次日投海自杀。著作辑为《陈天华集》。   陈天华的死,在当时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906年的春天,当陈天华的灵柩运回上海后,中国公学为他和另一位投黄浦江自尽的同盟会员姚宏业举行了一次公葬的会议,到会千余人,会上宣读了姚宏业的遗书和陈天华的绝命辞,大家痛哭流涕,会议决定将陈姚灵柩一起送回家乡湖南,举行公葬。

求陈天华简介急啊

3,陈天华性别

陈天华,性别男陈天华(1875年-1905年12月8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

陈天华性别

4,你觉得陆秀夫陈天华蹈海而死是自杀吗为国家为集体蹈海而死有意义吗为什么

1906年5月29日,湖南长沙,一个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岳麓山行进。他们不顾清政府的禁令,自发组成。军警站立一旁,为之感动,丝毫不加干涉。送葬队大约有一万名学生和各界人士组成,他们全身缟素,远远看去仿佛山川为之缟素。他们送的就是年仅30岁的陈天华。陈天华,光绪元年(1875年)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家里排行老三,老大先天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老二早夭。老三就是陈天华,健康出生,却因天花,差点丢了命,脸上也留下一大片瘢痕,还有口吃。父亲是个村里的私塾先生,平时还兼职帮人写写状子,打打官司。按理说,家里的生活也不错,可陈天华的父亲是个非常耿直的人。他曾为了帮助邻居,舍掉半年薪水。在陈天华5岁的时候,父亲因帮人打官司,得罪了当地土豪,丢了私塾的工作,以后也不能帮人打官司写状子。陈天华,本来是在父亲工作的私塾上学,这下学也没得上,为了生计上街卖糖果。母亲去世,哥哥残疾要人照顾,父亲又没了工作,家里的日子非常困顿。走街串巷卖糖果的时候,陈天华总是带着书看,族里有人被他的学习劲头感动,让他一边帮忙放牛,一边学习。9岁的时候,陈天华就能模仿着写一些通俗小说和山歌小调,16岁的时候,他就写出了万丈豪情的对联“莫谓草庐无俊杰,须知山泽起英雄。”和父亲一样,他刚正不阿,愤世嫉俗,鄙视当时腐败的清朝,崇拜革命者。人生的转折发生在20岁那年,和父亲一同搬进县城,寄宿在资江书院。他一边做点小买卖,一边去书院旁听学习。作为旁听生,他在按时写作业,交作业。他的文章受到书院院长的大加赞赏,并允许他借阅书院藏书。据说,只用半年时间,陈天华就读完《二十四史》。族人得知陈天华是一个学习天才,决定每月资助他三斗米、一串钱,专心学习。从此陈天华正式就读资江学院,学习上一路开挂。就在陈天华埋头读书的时候,维新运动也在湖南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他被时务学堂录取,从此涉猎西方新学,之后又到新化实验学堂、长沙岳麓书院、求实书院(今湖南大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最后获得官派留学日本的名额。这时,陈天华28岁。才子配佳人,湖南巡抚赵尔巽非常欣赏陈天华,一心要把女儿嫁给他。换作旁人,这是天大的喜事,贫寒出生,其貌不扬,还有口吃,凭一己才学获得认可,如今得富家千金青睐,求之不得。但是陈天华的回答是:国不安,吾不娶!赵尔巽并不死心,说可以等上几年再成亲。陈天华留学日本,也有日本姑娘表达爱意,都被拒绝了。1903年3月,陈天华从上海出发,乘“博爱丸号”轮船东渡,赴日留学,他很快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这座学院是专对中国留学生进行初级的语言及各学科教育。毕业之后,学生可以进入日本大学或者其他学校学习。鲁迅、黄兴、胡汉民等都曾是弘文学院的学生。和陈天华同船的还有好友杨昌济,后来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他有个女儿叫杨开慧。清末公派留学的学生大多是各省选出来的尖子生,陈天华能获得留学名额,足见其实力。但是到了日本,陈天华学习上遇到了大问题,他因为口吃,无法克服语言问题,这也是留学生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同时期的同学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的时候,他连说一句都很困难。这对一直是学霸的陈天华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开始缺课,缺考,经常不去学校。他去干什么了呢?他参加了“拒俄义勇队”,日语没学会,但是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当时沙俄想永久占领东三省,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义愤填膺,组织了义勇队,准备回国参战。陈天华、黄兴都签名加入。“义勇队”成立不到一周,就遭到镇压,清政府通过驻日公使,请日本方面出面干预。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名义上是“拒俄”,实则是干革命,命令各州府严查秘密回国的学生。在日本三个月不到,黄兴就退学启程回国了,但是陈天华因没有路费暂时滞留在日本。也是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警世钟》《猛回头》,传世之作。两本小册子在东京出版,非常畅销。1903年底,陈天华终于回到了湖南,与黄兴等创办了华兴会,并任《俚语日报》编辑。他劝赵尔巽宣布湖南独立,但没有成功。他的两本小册子依然畅销,因为通俗易懂,流传非常快,目不识丁者也能背上几句。来了!来了!甚么来了!洋人来了!不好了!不好了!大家都不好了!……从今以后,都是那洋人畜圈里的牛羊,锅子里的鱼肉,由他要杀就杀,要煮就煮,不能走动半分……在文言文盛行的时代,这样的白话文,加上说唱的形式,更能被底层人民接受,宣传效果更好。报纸很快被新任巡抚查封,1904初,陈天华不得不回到日本,就读东京法政大学,第一期速成班,同样因为缺课,不考试,没毕业。几个月后,他又回湖南了,准备参加长沙起义,受黄兴指派,周游各省,“结纳绿林豪客”,最后华兴会与哥老会达成合作。革命初期,保密工作不成熟,这次起义没有成功,被朝廷派来的新任巡抚端方给围剿了。陈天华、黄兴逃到上海。在上海组织起义,还是没有成功,陈天华陷入了消沉,在同志的再三劝说下,才第三次到日本。革命道路充满艰险,有流血有牺牲,有失财,成功也是来之不易,长沙起义的失败,一直让陈天华心中无法释怀,他自责,他又悲伤,甚至整日流泪。他觉得当时的中国汇集了所有弱国的弱点,悲伤到晕厥。吾实不愿久逗此人间世也。沉沦了一段时间,陈天华见到了孙中山,再次振作精神,参与成立同盟会,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三民主义”第一次公开亮相。创刊号17篇文章中,又7篇出自陈天华。孙中山夸他是“革命大文豪”。他又找回了信心。1905年年底爆发的“取缔事件”,又再次让陈天华陷入痛苦中。事件大致就是清政府让日本方面遏制留学生发展革命,自己花钱培养的人反过来跟自己对着干,肯定不行。陈天华反对用罢课这种激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甚至拒绝宋教仁撰写檄文的要求。留学生分成两派,一些人选择罢课,一些人选择先把书读完,而日本借题发挥,污蔑中国人“特有之放纵卑劣性情所促成,惟其团结之力则颇为薄弱”。形势不可控,陈天华干着急,这次他决定用生命来唤醒大家,团结一致,共讲爱国。1905年12月7日,他连夜起草了《绝命辞》。鄙人死后,取缔规则问题可了则了,切勿固执。12月8日早上,室友并没有决定陈天华有什么异样,洗漱吃饭,态度平和,就出门了。他把遗书挂号寄给“神田区骏河台,清国留学生会馆杨度”然后,坐车到大森海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未完成的小说《狮子吼》里曾写道:他走到一处,看见“共和国图书馆”的牌子,里面不知有几十万册的书,其中“有一巨册金字标题《共和国年鉴》 ”,全国有30多万所大小学堂、6 000多万男女学生;陆军、海军,军舰、潜艇、空中战艇等,铁路、邮局、轮船……这场景不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吗?感恩先辈们的付出,陈天华用生命去,警醒当时的人们。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也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铺就的,我们永怀感念之心。
1906年5月29日,湖南长沙,一个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岳麓山行进。他们不顾清政府的禁令,自发组成。军警站立一旁,为之感动,丝毫不加干涉。送葬队大约有一万名学生和各界人士组成,他们全身缟素,远远看去仿佛山川为之缟素。他们送的就是年仅30岁的陈天华。陈天华,光绪元年(1875年)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家里排行老三,老大先天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老二早夭。老三就是陈天华,健康出生,却因天花,差点丢了命,脸上也留下一大片瘢痕,还有口吃。父亲是个村里的私塾先生,平时还兼职帮人写写状子,打打官司。按理说,家里的生活也不错,可陈天华的父亲是个非常耿直的人。他曾为了帮助邻居,舍掉半年薪水。在陈天华5岁的时候,父亲因帮人打官司,得罪了当地土豪,丢了私塾的工作,以后也不能帮人打官司写状子。陈天华,本来是在父亲工作的私塾上学,这下学也没得上,为了生计上街卖糖果。母亲去世,哥哥残疾要人照顾,父亲又没了工作,家里的日子非常困顿。走街串巷卖糖果的时候,陈天华总是带着书看,族里有人被他的学习劲头感动,让他一边帮忙放牛,一边学习。9岁的时候,陈天华就能模仿着写一些通俗小说和山歌小调,16岁的时候,他就写出了万丈豪情的对联“莫谓草庐无俊杰,须知山泽起英雄。”和父亲一样,他刚正不阿,愤世嫉俗,鄙视当时腐败的清朝,崇拜革命者。人生的转折发生在20岁那年,和父亲一同搬进县城,寄宿在资江书院。他一边做点小买卖,一边去书院旁听学习。作为旁听生,他在按时写作业,交作业。他的文章受到书院院长的大加赞赏,并允许他借阅书院藏书。据说,只用半年时间,陈天华就读完《二十四史》。族人得知陈天华是一个学习天才,决定每月资助他三斗米、一串钱,专心学习。从此陈天华正式就读资江学院,学习上一路开挂。就在陈天华埋头读书的时候,维新运动也在湖南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他被时务学堂录取,从此涉猎西方新学,之后又到新化实验学堂、长沙岳麓书院、求实书院(今湖南大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最后获得官派留学日本的名额。这时,陈天华28岁。才子配佳人,湖南巡抚赵尔巽非常欣赏陈天华,一心要把女儿嫁给他。换作旁人,这是天大的喜事,贫寒出生,其貌不扬,还有口吃,凭一己才学获得认可,如今得富家千金青睐,求之不得。但是陈天华的回答是:国不安,吾不娶!赵尔巽并不死心,说可以等上几年再成亲。陈天华留学日本,也有日本姑娘表达爱意,都被拒绝了。1903年3月,陈天华从上海出发,乘“博爱丸号”轮船东渡,赴日留学,他很快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这座学院是专对中国留学生进行初级的语言及各学科教育。毕业之后,学生可以进入日本大学或者其他学校学习。鲁迅、黄兴、胡汉民等都曾是弘文学院的学生。和陈天华同船的还有好友杨昌济,后来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他有个女儿叫杨开慧。清末公派留学的学生大多是各省选出来的尖子生,陈天华能获得留学名额,足见其实力。但是到了日本,陈天华学习上遇到了大问题,他因为口吃,无法克服语言问题,这也是留学生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同时期的同学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的时候,他连说一句都很困难。这对一直是学霸的陈天华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开始缺课,缺考,经常不去学校。他去干什么了呢?他参加了“拒俄义勇队”,日语没学会,但是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当时沙俄想永久占领东三省,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义愤填膺,组织了义勇队,准备回国参战。陈天华、黄兴都签名加入。“义勇队”成立不到一周,就遭到镇压,清政府通过驻日公使,请日本方面出面干预。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名义上是“拒俄”,实则是干革命,命令各州府严查秘密回国的学生。在日本三个月不到,黄兴就退学启程回国了,但是陈天华因没有路费暂时滞留在日本。也是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警世钟》《猛回头》,传世之作。两本小册子在东京出版,非常畅销。1903年底,陈天华终于回到了湖南,与黄兴等创办了华兴会,并任《俚语日报》编辑。他劝赵尔巽宣布湖南独立,但没有成功。他的两本小册子依然畅销,因为通俗易懂,流传非常快,目不识丁者也能背上几句。来了!来了!甚么来了!洋人来了!不好了!不好了!大家都不好了!……从今以后,都是那洋人畜圈里的牛羊,锅子里的鱼肉,由他要杀就杀,要煮就煮,不能走动半分……在文言文盛行的时代,这样的白话文,加上说唱的形式,更能被底层人民接受,宣传效果更好。报纸很快被新任巡抚查封,1904初,陈天华不得不回到日本,就读东京法政大学,第一期速成班,同样因为缺课,不考试,没毕业。几个月后,他又回湖南了,准备参加长沙起义,受黄兴指派,周游各省,“结纳绿林豪客”,最后华兴会与哥老会达成合作。革命初期,保密工作不成熟,这次起义没有成功,被朝廷派来的新任巡抚端方给围剿了。陈天华、黄兴逃到上海。在上海组织起义,还是没有成功,陈天华陷入了消沉,在同志的再三劝说下,才第三次到日本。革命道路充满艰险,有流血有牺牲,有失财,成功也是来之不易,长沙起义的失败,一直让陈天华心中无法释怀,他自责,他又悲伤,甚至整日流泪。他觉得当时的中国汇集了所有弱国的弱点,悲伤到晕厥。吾实不愿久逗此人间世也。沉沦了一段时间,陈天华见到了孙中山,再次振作精神,参与成立同盟会,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三民主义”第一次公开亮相。创刊号17篇文章中,又7篇出自陈天华。孙中山夸他是“革命大文豪”。他又找回了信心。1905年年底爆发的“取缔事件”,又再次让陈天华陷入痛苦中。事件大致就是清政府让日本方面遏制留学生发展革命,自己花钱培养的人反过来跟自己对着干,肯定不行。陈天华反对用罢课这种激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甚至拒绝宋教仁撰写檄文的要求。留学生分成两派,一些人选择罢课,一些人选择先把书读完,而日本借题发挥,污蔑中国人“特有之放纵卑劣性情所促成,惟其团结之力则颇为薄弱”。形势不可控,陈天华干着急,这次他决定用生命来唤醒大家,团结一致,共讲爱国。1905年12月7日,他连夜起草了《绝命辞》。鄙人死后,取缔规则问题可了则了,切勿固执。12月8日早上,室友并没有决定陈天华有什么异样,洗漱吃饭,态度平和,就出门了。他把遗书挂号寄给“神田区骏河台,清国留学生会馆杨度”然后,坐车到大森海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未完成的小说《狮子吼》里曾写道:他走到一处,看见“共和国图书馆”的牌子,里面不知有几十万册的书,其中“有一巨册金字标题《共和国年鉴》 ”,全国有30多万所大小学堂、6 000多万男女学生;陆军、海军,军舰、潜艇、空中战艇等,铁路、邮局、轮船……这场景不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吗?感恩先辈们的付出,陈天华用生命去,警醒当时的人们。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也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铺就的,我们永怀感念之心。陈天华(1875年-1905年12月8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1896年入新化资江书院,1898年入新化实学堂。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筹备发动长沙起义。 1905年,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民报》创刊后任编辑,参与对康、梁保皇派的论战。陈天华一生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矢志不移,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所著《猛回头》和《警世钟》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 陈天华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的人。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来到了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岸边。他望了一眼大海,随即便从海边的浅处,一步步走向了深水区域,直至身影彻底消失。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在陈天华自杀的前一个月,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陈天华在激烈抗议无效后,最终决定以自己的死,来唤醒沉睡的人们。不过,陈天华在他长达万言的《绝命辞》中,却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但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问题而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请大家不要误会我,我并不是因为抗议条例而跳海自杀的。1898年,维新运动在全国搞得轰轰烈烈。陈天华也开始在本地倡办不缠足会,并成为了维新运动的坚决拥护者。后来,“戊戌变法”失败,陈天华进入了省城岳麓书院继续深造学习。在学习期间,曾有一当地官员非常赏识陈天华的才华,并想将自己女儿嫁给他。然而陈天华却婉言谢绝说道:“国不安,吾不娶。”一直到他投海自杀,陈天华始终都没有娶妻。1903年,陈天华获官费留学日本。同年,沙俄想侵占中国东三省,国内爆发了“拒俄事件”,以学生为主的爱国人士,开始自发地组织集会和游行活动。远在日本的陈天华得知此事后,对祖国备受欺凌的处境,感到悲痛万分。当夜,他咬破手指,接连写下数封血书,并寄回到了湖南的各个学堂之中。时任湖南巡抚的赵尔巽被陈天华的行为所感动,他亲临各学堂宣读血书,并将此事刊登到了官报上。湖南全省拒俄士气随之高涨。同年,陈天华又先后撰写了《猛回头》和《警世钟》两书。他在书中痛斥清政府已经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并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拒外敌。这两本书一经刊印,便在社会上造成了强烈的反响。1904年,陈天华与宋教仁、黄兴在长沙创立了革命团体华兴会,并准备到江西发动起义。不过此事很快泄露,陈天华不得不返回日本避难。同年8月,陈天华冒险回国,准备在长沙发动起义。但消息却再次泄露,陈天华不得不又潜到日本。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陈天华担任秘书,并被推为会章起草人之一。也就在同年底,日本颁布了歧视和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条例。《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规定,中国留学生进行任何活动,都必须要到日本学堂或清朝驻日公使处进行登记。甚至连给国内的亲友写信,也必须要登记。并且,留学生只能住在学生宿舍里,不准在任何其他地方留宿。在这个规则颁布之后,广大留学生发起了抗议活动。但就斗争方式的选择上,中国留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一派以宋教仁和秋瑾为代表,主张全体同学立即罢课回国。另一派以汪兆铭和胡汉民为代表,主张继续在日本忍辱负重。两派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后来干脆所有留日学生会干事全部辞职了。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在报上描述中国学生为“乌合之众”,指责中国人缺乏团结。而这个消息,成为了陈天华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陈天华决定以自己的死,来达到三个目的。其一,抗议《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陈天华希望通过自己的死,来让这件事情的影响扩大,引起日本政府和清政府的注意。其二,对日本媒体“乌合之众”说法的回击。陈天华在《绝命辞》中提到,中国人绝不是缺乏团结的乌合之众,他愿意以生命进行抗争。其三,以死明志、以死报国。陈天华希望以自己的死,唤醒更多中国人麻木的意志。他想要成为谭嗣同那样的革命流血者,为中华的振兴献出最后一份力量。1905年12月8日晨,陈天华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以示用自己的死让中国人在羞愤中意识到族人的缺陷与陋习,督促、劝戒、警醒国人务必正视这些缺陷与陋习并加以改变。1905年12月25日,黄兴为《绝命书》作跋,孙中山称赞其为“热心血性的革命党”。陈天华的死,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906年春天,当陈天华的灵柩被运回上海之后,数千学生到场哀悼,并为他举行了公葬。这件事唤醒了更多沉睡的中国人,也为后来辛亥革命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在满清政府统治中国二百余年的当时,在一大批封建奴才在高喊主子的英明仁厚的当时,在西方列强帝国主义把中国当成狩猎场和后花园的当时,在中国大部分国民还沉睡不醒,茫然不知亡国灭种将至的当时,陈天华用自己的作品大声呼喊,用自己的生命警醒中国国人与同胞,让他们清楚自己的缺点、陋处,树立新志、努力勤奋、艰苦奋斗、强大中华。
1906年5月29日,湖南长沙,一个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岳麓山行进。他们不顾清政府的禁令,自发组成。军警站立一旁,为之感动,丝毫不加干涉。送葬队大约有一万名学生和各界人士组成,他们全身缟素,远远看去仿佛山川为之缟素。他们送的就是年仅30岁的陈天华。陈天华,光绪元年(1875年)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家里排行老三,老大先天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老二早夭。老三就是陈天华,健康出生,却因天花,差点丢了命,脸上也留下一大片瘢痕,还有口吃。父亲是个村里的私塾先生,平时还兼职帮人写写状子,打打官司。按理说,家里的生活也不错,可陈天华的父亲是个非常耿直的人。他曾为了帮助邻居,舍掉半年薪水。在陈天华5岁的时候,父亲因帮人打官司,得罪了当地土豪,丢了私塾的工作,以后也不能帮人打官司写状子。陈天华,本来是在父亲工作的私塾上学,这下学也没得上,为了生计上街卖糖果。母亲去世,哥哥残疾要人照顾,父亲又没了工作,家里的日子非常困顿。走街串巷卖糖果的时候,陈天华总是带着书看,族里有人被他的学习劲头感动,让他一边帮忙放牛,一边学习。9岁的时候,陈天华就能模仿着写一些通俗小说和山歌小调,16岁的时候,他就写出了万丈豪情的对联“莫谓草庐无俊杰,须知山泽起英雄。”和父亲一样,他刚正不阿,愤世嫉俗,鄙视当时腐败的清朝,崇拜革命者。人生的转折发生在20岁那年,和父亲一同搬进县城,寄宿在资江书院。他一边做点小买卖,一边去书院旁听学习。作为旁听生,他在按时写作业,交作业。他的文章受到书院院长的大加赞赏,并允许他借阅书院藏书。据说,只用半年时间,陈天华就读完《二十四史》。族人得知陈天华是一个学习天才,决定每月资助他三斗米、一串钱,专心学习。从此陈天华正式就读资江学院,学习上一路开挂。就在陈天华埋头读书的时候,维新运动也在湖南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他被时务学堂录取,从此涉猎西方新学,之后又到新化实验学堂、长沙岳麓书院、求实书院(今湖南大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最后获得官派留学日本的名额。这时,陈天华28岁。才子配佳人,湖南巡抚赵尔巽非常欣赏陈天华,一心要把女儿嫁给他。换作旁人,这是天大的喜事,贫寒出生,其貌不扬,还有口吃,凭一己才学获得认可,如今得富家千金青睐,求之不得。但是陈天华的回答是:国不安,吾不娶!赵尔巽并不死心,说可以等上几年再成亲。陈天华留学日本,也有日本姑娘表达爱意,都被拒绝了。1903年3月,陈天华从上海出发,乘“博爱丸号”轮船东渡,赴日留学,他很快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这座学院是专对中国留学生进行初级的语言及各学科教育。毕业之后,学生可以进入日本大学或者其他学校学习。鲁迅、黄兴、胡汉民等都曾是弘文学院的学生。和陈天华同船的还有好友杨昌济,后来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他有个女儿叫杨开慧。清末公派留学的学生大多是各省选出来的尖子生,陈天华能获得留学名额,足见其实力。但是到了日本,陈天华学习上遇到了大问题,他因为口吃,无法克服语言问题,这也是留学生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同时期的同学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的时候,他连说一句都很困难。这对一直是学霸的陈天华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开始缺课,缺考,经常不去学校。他去干什么了呢?他参加了“拒俄义勇队”,日语没学会,但是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当时沙俄想永久占领东三省,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义愤填膺,组织了义勇队,准备回国参战。陈天华、黄兴都签名加入。“义勇队”成立不到一周,就遭到镇压,清政府通过驻日公使,请日本方面出面干预。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名义上是“拒俄”,实则是干革命,命令各州府严查秘密回国的学生。在日本三个月不到,黄兴就退学启程回国了,但是陈天华因没有路费暂时滞留在日本。也是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警世钟》《猛回头》,传世之作。两本小册子在东京出版,非常畅销。1903年底,陈天华终于回到了湖南,与黄兴等创办了华兴会,并任《俚语日报》编辑。他劝赵尔巽宣布湖南独立,但没有成功。他的两本小册子依然畅销,因为通俗易懂,流传非常快,目不识丁者也能背上几句。来了!来了!甚么来了!洋人来了!不好了!不好了!大家都不好了!……从今以后,都是那洋人畜圈里的牛羊,锅子里的鱼肉,由他要杀就杀,要煮就煮,不能走动半分……在文言文盛行的时代,这样的白话文,加上说唱的形式,更能被底层人民接受,宣传效果更好。报纸很快被新任巡抚查封,1904初,陈天华不得不回到日本,就读东京法政大学,第一期速成班,同样因为缺课,不考试,没毕业。几个月后,他又回湖南了,准备参加长沙起义,受黄兴指派,周游各省,“结纳绿林豪客”,最后华兴会与哥老会达成合作。革命初期,保密工作不成熟,这次起义没有成功,被朝廷派来的新任巡抚端方给围剿了。陈天华、黄兴逃到上海。在上海组织起义,还是没有成功,陈天华陷入了消沉,在同志的再三劝说下,才第三次到日本。革命道路充满艰险,有流血有牺牲,有失财,成功也是来之不易,长沙起义的失败,一直让陈天华心中无法释怀,他自责,他又悲伤,甚至整日流泪。他觉得当时的中国汇集了所有弱国的弱点,悲伤到晕厥。吾实不愿久逗此人间世也。沉沦了一段时间,陈天华见到了孙中山,再次振作精神,参与成立同盟会,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三民主义”第一次公开亮相。创刊号17篇文章中,又7篇出自陈天华。孙中山夸他是“革命大文豪”。他又找回了信心。1905年年底爆发的“取缔事件”,又再次让陈天华陷入痛苦中。事件大致就是清政府让日本方面遏制留学生发展革命,自己花钱培养的人反过来跟自己对着干,肯定不行。陈天华反对用罢课这种激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甚至拒绝宋教仁撰写檄文的要求。留学生分成两派,一些人选择罢课,一些人选择先把书读完,而日本借题发挥,污蔑中国人“特有之放纵卑劣性情所促成,惟其团结之力则颇为薄弱”。形势不可控,陈天华干着急,这次他决定用生命来唤醒大家,团结一致,共讲爱国。1905年12月7日,他连夜起草了《绝命辞》。鄙人死后,取缔规则问题可了则了,切勿固执。12月8日早上,室友并没有决定陈天华有什么异样,洗漱吃饭,态度平和,就出门了。他把遗书挂号寄给“神田区骏河台,清国留学生会馆杨度”然后,坐车到大森海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未完成的小说《狮子吼》里曾写道:他走到一处,看见“共和国图书馆”的牌子,里面不知有几十万册的书,其中“有一巨册金字标题《共和国年鉴》 ”,全国有30多万所大小学堂、6 000多万男女学生;陆军、海军,军舰、潜艇、空中战艇等,铁路、邮局、轮船……这场景不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吗?感恩先辈们的付出,陈天华用生命去,警醒当时的人们。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也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铺就的,我们永怀感念之心。陈天华(1875年-1905年12月8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1896年入新化资江书院,1898年入新化实学堂。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筹备发动长沙起义。 1905年,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民报》创刊后任编辑,参与对康、梁保皇派的论战。陈天华一生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矢志不移,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所著《猛回头》和《警世钟》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 陈天华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的人。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来到了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岸边。他望了一眼大海,随即便从海边的浅处,一步步走向了深水区域,直至身影彻底消失。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在陈天华自杀的前一个月,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陈天华在激烈抗议无效后,最终决定以自己的死,来唤醒沉睡的人们。不过,陈天华在他长达万言的《绝命辞》中,却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但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问题而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请大家不要误会我,我并不是因为抗议条例而跳海自杀的。1898年,维新运动在全国搞得轰轰烈烈。陈天华也开始在本地倡办不缠足会,并成为了维新运动的坚决拥护者。后来,“戊戌变法”失败,陈天华进入了省城岳麓书院继续深造学习。在学习期间,曾有一当地官员非常赏识陈天华的才华,并想将自己女儿嫁给他。然而陈天华却婉言谢绝说道:“国不安,吾不娶。”一直到他投海自杀,陈天华始终都没有娶妻。1903年,陈天华获官费留学日本。同年,沙俄想侵占中国东三省,国内爆发了“拒俄事件”,以学生为主的爱国人士,开始自发地组织集会和游行活动。远在日本的陈天华得知此事后,对祖国备受欺凌的处境,感到悲痛万分。当夜,他咬破手指,接连写下数封血书,并寄回到了湖南的各个学堂之中。时任湖南巡抚的赵尔巽被陈天华的行为所感动,他亲临各学堂宣读血书,并将此事刊登到了官报上。湖南全省拒俄士气随之高涨。同年,陈天华又先后撰写了《猛回头》和《警世钟》两书。他在书中痛斥清政府已经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并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拒外敌。这两本书一经刊印,便在社会上造成了强烈的反响。1904年,陈天华与宋教仁、黄兴在长沙创立了革命团体华兴会,并准备到江西发动起义。不过此事很快泄露,陈天华不得不返回日本避难。同年8月,陈天华冒险回国,准备在长沙发动起义。但消息却再次泄露,陈天华不得不又潜到日本。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陈天华担任秘书,并被推为会章起草人之一。也就在同年底,日本颁布了歧视和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条例。《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规定,中国留学生进行任何活动,都必须要到日本学堂或清朝驻日公使处进行登记。甚至连给国内的亲友写信,也必须要登记。并且,留学生只能住在学生宿舍里,不准在任何其他地方留宿。在这个规则颁布之后,广大留学生发起了抗议活动。但就斗争方式的选择上,中国留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一派以宋教仁和秋瑾为代表,主张全体同学立即罢课回国。另一派以汪兆铭和胡汉民为代表,主张继续在日本忍辱负重。两派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后来干脆所有留日学生会干事全部辞职了。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在报上描述中国学生为“乌合之众”,指责中国人缺乏团结。而这个消息,成为了陈天华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陈天华决定以自己的死,来达到三个目的。其一,抗议《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陈天华希望通过自己的死,来让这件事情的影响扩大,引起日本政府和清政府的注意。其二,对日本媒体“乌合之众”说法的回击。陈天华在《绝命辞》中提到,中国人绝不是缺乏团结的乌合之众,他愿意以生命进行抗争。其三,以死明志、以死报国。陈天华希望以自己的死,唤醒更多中国人麻木的意志。他想要成为谭嗣同那样的革命流血者,为中华的振兴献出最后一份力量。1905年12月8日晨,陈天华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以示用自己的死让中国人在羞愤中意识到族人的缺陷与陋习,督促、劝戒、警醒国人务必正视这些缺陷与陋习并加以改变。1905年12月25日,黄兴为《绝命书》作跋,孙中山称赞其为“热心血性的革命党”。陈天华的死,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906年春天,当陈天华的灵柩被运回上海之后,数千学生到场哀悼,并为他举行了公葬。这件事唤醒了更多沉睡的中国人,也为后来辛亥革命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在满清政府统治中国二百余年的当时,在一大批封建奴才在高喊主子的英明仁厚的当时,在西方列强帝国主义把中国当成狩猎场和后花园的当时,在中国大部分国民还沉睡不醒,茫然不知亡国灭种将至的当时,陈天华用自己的作品大声呼喊,用自己的生命警醒中国国人与同胞,让他们清楚自己的缺点、陋处,树立新志、努力勤奋、艰苦奋斗、强大中华。当时的他也许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再坚硬的钢铁也有崩溃的时候。他是个人,他不是钢铁不是不知道疲倦,也许他的精神当时就已经崩溃了。自杀的人不是害怕死亡,是害怕活下去没有希望。
1906年5月29日,湖南长沙,一个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岳麓山行进。他们不顾清政府的禁令,自发组成。军警站立一旁,为之感动,丝毫不加干涉。送葬队大约有一万名学生和各界人士组成,他们全身缟素,远远看去仿佛山川为之缟素。他们送的就是年仅30岁的陈天华。陈天华,光绪元年(1875年)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家里排行老三,老大先天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老二早夭。老三就是陈天华,健康出生,却因天花,差点丢了命,脸上也留下一大片瘢痕,还有口吃。父亲是个村里的私塾先生,平时还兼职帮人写写状子,打打官司。按理说,家里的生活也不错,可陈天华的父亲是个非常耿直的人。他曾为了帮助邻居,舍掉半年薪水。在陈天华5岁的时候,父亲因帮人打官司,得罪了当地土豪,丢了私塾的工作,以后也不能帮人打官司写状子。陈天华,本来是在父亲工作的私塾上学,这下学也没得上,为了生计上街卖糖果。母亲去世,哥哥残疾要人照顾,父亲又没了工作,家里的日子非常困顿。走街串巷卖糖果的时候,陈天华总是带着书看,族里有人被他的学习劲头感动,让他一边帮忙放牛,一边学习。9岁的时候,陈天华就能模仿着写一些通俗小说和山歌小调,16岁的时候,他就写出了万丈豪情的对联“莫谓草庐无俊杰,须知山泽起英雄。”和父亲一样,他刚正不阿,愤世嫉俗,鄙视当时腐败的清朝,崇拜革命者。人生的转折发生在20岁那年,和父亲一同搬进县城,寄宿在资江书院。他一边做点小买卖,一边去书院旁听学习。作为旁听生,他在按时写作业,交作业。他的文章受到书院院长的大加赞赏,并允许他借阅书院藏书。据说,只用半年时间,陈天华就读完《二十四史》。族人得知陈天华是一个学习天才,决定每月资助他三斗米、一串钱,专心学习。从此陈天华正式就读资江学院,学习上一路开挂。就在陈天华埋头读书的时候,维新运动也在湖南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他被时务学堂录取,从此涉猎西方新学,之后又到新化实验学堂、长沙岳麓书院、求实书院(今湖南大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最后获得官派留学日本的名额。这时,陈天华28岁。才子配佳人,湖南巡抚赵尔巽非常欣赏陈天华,一心要把女儿嫁给他。换作旁人,这是天大的喜事,贫寒出生,其貌不扬,还有口吃,凭一己才学获得认可,如今得富家千金青睐,求之不得。但是陈天华的回答是:国不安,吾不娶!赵尔巽并不死心,说可以等上几年再成亲。陈天华留学日本,也有日本姑娘表达爱意,都被拒绝了。1903年3月,陈天华从上海出发,乘“博爱丸号”轮船东渡,赴日留学,他很快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这座学院是专对中国留学生进行初级的语言及各学科教育。毕业之后,学生可以进入日本大学或者其他学校学习。鲁迅、黄兴、胡汉民等都曾是弘文学院的学生。和陈天华同船的还有好友杨昌济,后来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他有个女儿叫杨开慧。清末公派留学的学生大多是各省选出来的尖子生,陈天华能获得留学名额,足见其实力。但是到了日本,陈天华学习上遇到了大问题,他因为口吃,无法克服语言问题,这也是留学生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同时期的同学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的时候,他连说一句都很困难。这对一直是学霸的陈天华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开始缺课,缺考,经常不去学校。他去干什么了呢?他参加了“拒俄义勇队”,日语没学会,但是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当时沙俄想永久占领东三省,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义愤填膺,组织了义勇队,准备回国参战。陈天华、黄兴都签名加入。“义勇队”成立不到一周,就遭到镇压,清政府通过驻日公使,请日本方面出面干预。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名义上是“拒俄”,实则是干革命,命令各州府严查秘密回国的学生。在日本三个月不到,黄兴就退学启程回国了,但是陈天华因没有路费暂时滞留在日本。也是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警世钟》《猛回头》,传世之作。两本小册子在东京出版,非常畅销。1903年底,陈天华终于回到了湖南,与黄兴等创办了华兴会,并任《俚语日报》编辑。他劝赵尔巽宣布湖南独立,但没有成功。他的两本小册子依然畅销,因为通俗易懂,流传非常快,目不识丁者也能背上几句。来了!来了!甚么来了!洋人来了!不好了!不好了!大家都不好了!……从今以后,都是那洋人畜圈里的牛羊,锅子里的鱼肉,由他要杀就杀,要煮就煮,不能走动半分……在文言文盛行的时代,这样的白话文,加上说唱的形式,更能被底层人民接受,宣传效果更好。报纸很快被新任巡抚查封,1904初,陈天华不得不回到日本,就读东京法政大学,第一期速成班,同样因为缺课,不考试,没毕业。几个月后,他又回湖南了,准备参加长沙起义,受黄兴指派,周游各省,“结纳绿林豪客”,最后华兴会与哥老会达成合作。革命初期,保密工作不成熟,这次起义没有成功,被朝廷派来的新任巡抚端方给围剿了。陈天华、黄兴逃到上海。在上海组织起义,还是没有成功,陈天华陷入了消沉,在同志的再三劝说下,才第三次到日本。革命道路充满艰险,有流血有牺牲,有失财,成功也是来之不易,长沙起义的失败,一直让陈天华心中无法释怀,他自责,他又悲伤,甚至整日流泪。他觉得当时的中国汇集了所有弱国的弱点,悲伤到晕厥。吾实不愿久逗此人间世也。沉沦了一段时间,陈天华见到了孙中山,再次振作精神,参与成立同盟会,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三民主义”第一次公开亮相。创刊号17篇文章中,又7篇出自陈天华。孙中山夸他是“革命大文豪”。他又找回了信心。1905年年底爆发的“取缔事件”,又再次让陈天华陷入痛苦中。事件大致就是清政府让日本方面遏制留学生发展革命,自己花钱培养的人反过来跟自己对着干,肯定不行。陈天华反对用罢课这种激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甚至拒绝宋教仁撰写檄文的要求。留学生分成两派,一些人选择罢课,一些人选择先把书读完,而日本借题发挥,污蔑中国人“特有之放纵卑劣性情所促成,惟其团结之力则颇为薄弱”。形势不可控,陈天华干着急,这次他决定用生命来唤醒大家,团结一致,共讲爱国。1905年12月7日,他连夜起草了《绝命辞》。鄙人死后,取缔规则问题可了则了,切勿固执。12月8日早上,室友并没有决定陈天华有什么异样,洗漱吃饭,态度平和,就出门了。他把遗书挂号寄给“神田区骏河台,清国留学生会馆杨度”然后,坐车到大森海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未完成的小说《狮子吼》里曾写道:他走到一处,看见“共和国图书馆”的牌子,里面不知有几十万册的书,其中“有一巨册金字标题《共和国年鉴》 ”,全国有30多万所大小学堂、6 000多万男女学生;陆军、海军,军舰、潜艇、空中战艇等,铁路、邮局、轮船……这场景不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吗?感恩先辈们的付出,陈天华用生命去,警醒当时的人们。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也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铺就的,我们永怀感念之心。陈天华(1875年-1905年12月8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1896年入新化资江书院,1898年入新化实学堂。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筹备发动长沙起义。 1905年,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民报》创刊后任编辑,参与对康、梁保皇派的论战。陈天华一生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矢志不移,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所著《猛回头》和《警世钟》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 陈天华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的人。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来到了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岸边。他望了一眼大海,随即便从海边的浅处,一步步走向了深水区域,直至身影彻底消失。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在陈天华自杀的前一个月,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陈天华在激烈抗议无效后,最终决定以自己的死,来唤醒沉睡的人们。不过,陈天华在他长达万言的《绝命辞》中,却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但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问题而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请大家不要误会我,我并不是因为抗议条例而跳海自杀的。1898年,维新运动在全国搞得轰轰烈烈。陈天华也开始在本地倡办不缠足会,并成为了维新运动的坚决拥护者。后来,“戊戌变法”失败,陈天华进入了省城岳麓书院继续深造学习。在学习期间,曾有一当地官员非常赏识陈天华的才华,并想将自己女儿嫁给他。然而陈天华却婉言谢绝说道:“国不安,吾不娶。”一直到他投海自杀,陈天华始终都没有娶妻。1903年,陈天华获官费留学日本。同年,沙俄想侵占中国东三省,国内爆发了“拒俄事件”,以学生为主的爱国人士,开始自发地组织集会和游行活动。远在日本的陈天华得知此事后,对祖国备受欺凌的处境,感到悲痛万分。当夜,他咬破手指,接连写下数封血书,并寄回到了湖南的各个学堂之中。时任湖南巡抚的赵尔巽被陈天华的行为所感动,他亲临各学堂宣读血书,并将此事刊登到了官报上。湖南全省拒俄士气随之高涨。同年,陈天华又先后撰写了《猛回头》和《警世钟》两书。他在书中痛斥清政府已经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并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拒外敌。这两本书一经刊印,便在社会上造成了强烈的反响。1904年,陈天华与宋教仁、黄兴在长沙创立了革命团体华兴会,并准备到江西发动起义。不过此事很快泄露,陈天华不得不返回日本避难。同年8月,陈天华冒险回国,准备在长沙发动起义。但消息却再次泄露,陈天华不得不又潜到日本。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陈天华担任秘书,并被推为会章起草人之一。也就在同年底,日本颁布了歧视和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条例。《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规定,中国留学生进行任何活动,都必须要到日本学堂或清朝驻日公使处进行登记。甚至连给国内的亲友写信,也必须要登记。并且,留学生只能住在学生宿舍里,不准在任何其他地方留宿。在这个规则颁布之后,广大留学生发起了抗议活动。但就斗争方式的选择上,中国留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一派以宋教仁和秋瑾为代表,主张全体同学立即罢课回国。另一派以汪兆铭和胡汉民为代表,主张继续在日本忍辱负重。两派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后来干脆所有留日学生会干事全部辞职了。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在报上描述中国学生为“乌合之众”,指责中国人缺乏团结。而这个消息,成为了陈天华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陈天华决定以自己的死,来达到三个目的。其一,抗议《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陈天华希望通过自己的死,来让这件事情的影响扩大,引起日本政府和清政府的注意。其二,对日本媒体“乌合之众”说法的回击。陈天华在《绝命辞》中提到,中国人绝不是缺乏团结的乌合之众,他愿意以生命进行抗争。其三,以死明志、以死报国。陈天华希望以自己的死,唤醒更多中国人麻木的意志。他想要成为谭嗣同那样的革命流血者,为中华的振兴献出最后一份力量。1905年12月8日晨,陈天华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以示用自己的死让中国人在羞愤中意识到族人的缺陷与陋习,督促、劝戒、警醒国人务必正视这些缺陷与陋习并加以改变。1905年12月25日,黄兴为《绝命书》作跋,孙中山称赞其为“热心血性的革命党”。陈天华的死,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906年春天,当陈天华的灵柩被运回上海之后,数千学生到场哀悼,并为他举行了公葬。这件事唤醒了更多沉睡的中国人,也为后来辛亥革命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在满清政府统治中国二百余年的当时,在一大批封建奴才在高喊主子的英明仁厚的当时,在西方列强帝国主义把中国当成狩猎场和后花园的当时,在中国大部分国民还沉睡不醒,茫然不知亡国灭种将至的当时,陈天华用自己的作品大声呼喊,用自己的生命警醒中国国人与同胞,让他们清楚自己的缺点、陋处,树立新志、努力勤奋、艰苦奋斗、强大中华。当时的他也许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再坚硬的钢铁也有崩溃的时候。他是个人,他不是钢铁不是不知道疲倦,也许他的精神当时就已经崩溃了。自杀的人不是害怕死亡,是害怕活下去没有希望。个人认为陆秀夫大人背着宋朝幼帝跳海自杀,是为了保全大宋君臣名节,宁死不屈,是士可杀,不可辱的精神,值得尊敬!陆大人的身为朝臣,陪幼帝以身殉难是敬业尽责的表现,谈不上为国家为集体而牺牲,其意义只是伦理道德上!陈天华只是个留日学生,其自杀行为更无意义。一不是为国做贡献,二是为民谋福址,三也没有给社会提供任何帮助。陈天华自杀只是对政府不满,对前途悲观,但他又不想做任何实事。所以活得不爽就立马自杀。这种思维方式在今天的日本人中间还比较普遍,很多日本人自杀就是因为活得不爽。可以说陈天华就是一个被日式思维彻底洗脑的晚清留日学生。他自杀而死,之所以被高大上化,就是国民革命的反清需要而已。之所以后来一再被神化,也只是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宣传需要而已。时代不同了,国人应该与时俱进。对于先亡尊长的事迹和言行,可以去思考,可以去鉴赏,但是用不着去效法。危局不足惧,人言不足蓄,祖宗不足法!

5,陈天华是男是女

陈天华,男,广东籍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02表演系,曾获第一届“明日之星”全国影视新星大赛男子冠军和“港城之星”青春美大赛冠军。
搜一下:陈天华是男是女

6,陈天华简介

陈天华(1875—1905年),字星台,号思黄,又号过庭,湖南新化县人。他父亲陈善,是个贫穷的村塾教师。1901年,当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时,天华悲痛万分,决心东渡日本,寻找救国图存的道路。1903年3月,29岁的陈天华,由新化实业中学资助,作为官费留学生前往日本。到日本后,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在辛亥革命准备时期,陈天华写下了大量的宣传革命的作品,其中尤以《警世钟》、《猛回头》、《狮子吼》最为著名。陈天华的反帝爱国思想,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毛泽东在1936年与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回忆少年时代读了一本讲革命的书对自己的影响时说:“这本书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见《西行漫记》)毛泽东说的这本书,就是盛行一时的《警世钟》。1904年,策划长沙起义事败后,天华再度去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1905年,天华参加孙中山发起的同盟会,并参与制定《军政府宣言》、《革命方略》等文件。当时清政府暗中勾结日本政府,企图镇压革命活动,于1905年11月,由日本文部省颁布了一项“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这激起了8000多留日学生罢课表示抗议。但由于当时抗议斗争未能取得团结一致,天华忧时感事,便决心以死来警醒国人。12月7日深夜,他留下了近3000字的《绝命辞》等文字之后,于第二天清晨,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殉国,时年31岁。1903年秋,陈天华蘸着革命激情挥笔写下《警世钟》时,鉴于当时的形势,他未签署真名,在题目之上标有“最新新闻白话演说”八个字,署“神州痛哭人著”。《警世钟》,全书约23000字,分为30个自然段。《警世钟》全文: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万丈风潮大逼人,腥膻满地血如糜;一腔无限同舟痛,献与同胞侧耳听。嗳呀!嗳呀!来了!来了!甚么来了?洋人来了!洋人来了!不好了!不好了!大家都不好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贵的、贱的、富的、贫的、做官的、读书的、做买卖的、做手艺的各项人等,从今以后,都是那洋人畜圈里的牛羊,锅子里的鱼肉,由他要杀就杀,要煮就煮,不能走动半分。唉!这是我们大家的死日到了!苦呀!苦呀!苦呀!我们同胞辛苦所积的银钱产业,一齐要被洋人夺去;我们同胞恩爱的妻儿老小,活活要被洋人拆散;男男女女们,父子兄弟们,夫妻儿女们,都要受那洋人的斩杀奸淫。我们同胞的生路,将从此停止;我们同胞的后代,将永远断绝。枪林炮雨,是我们同胞的送终场;黑牢暗狱,是我们同胞的安身所。大好江山,变做了犬羊的世界;神明贵种,沦落为最下的奴才。唉!好不伤心呀!恨呀!恨呀!恨呀!恨的是满洲爱猫扑,爱生活不早变法。你看洋人这么样强,这么样富,难道生来就是这么样吗?他们都是从近二百年来做出来的。莫讲欧美各国,于今单说那日本国,三十年前,没一事不和中国一样。自从明治初年变法以来,那国势就蒸蒸日上起来了;到了于今,不但没有瓜分之祸,并且还要来瓜分我中国哩!论他的土地人口,不及中国十份之一,谈因为能够变法,尚能如此强雄。倘若中国也和日本一样变起法来,莫说是小小日本不足道,就是那英、俄、美、德各大国恐怕也要推中国做盟主了。可恨满洲爱猫扑,爱生活抱定一个“汉人强,满人亡”的宗旨,死死不肯变法,到了戊戌年,才有新机,又把新政推翻,把那些维新的志士杀的杀,逐的逐,只要保全他满人的势力,全不管汉人的死活。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的大祸,才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其实何曾行过,不过借此掩饰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的,那黑暗反倒加了几倍。到了今日,中国的病,遂成了不治之症。我汉人本有做世界主人的势力,活活被满洲残害,弄到这步田地,亡国灭种,就在眼前,你道可恨不可恨呢?恨的是曾国藩,只晓得替满人杀同胞,不晓得替中国争权利。当初曾国藩做翰林的时候,曾上过摺子,说把诗赋小楷取士不合道理,到了后来出将入相的时候,倒一句都不敢说了。若说他不知道这些事体,缘何却把他的儿子曾纪泽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却不敢把朝廷的弊政更改些儿呢。无非怕招满爱猫扑,爱生活的忌讳,所以闭口不说,保全自己的禄位,却把那天下后世长治久安的政策,丢了不提,你道可恨不可恨呢?恨的是前次公使随员、出洋学生,不把外洋学说输进祖国。内地的人为从前的学说所误,八股以外没有事业,《五经》以外没有文章,这一种可鄙可厌的情态,极顽极固的说话,也不用怪。我怪那公使随员、出洋学生,亲那外洋,见那外洋富强的原由,卢骚的《民约论》,美国的《独立史》,也曾看过,也曾读过,回国后,应当大声疾呼,喊醒祖国同胞的迷梦。那知这些人空染了一股洋派,发了一些洋财,外洋的文明一点全没带进来。纵有几个人著了几部书,都是些不关痛痒的话,那外洋立国的根本,富强的原因,没有说及一句。这是甚么缘故哩?恐怕言语不慎,招了不测之祸,所以情愿瞒着良心,做一个混沌汉。同时日本国的出洋人员回了国后,就把国政大变的变起来,西洋大儒的学说大倡的倡起来,朝廷若不依他们,他们就倡起革命来,所以能把日本国弄到这个地步。若是中国出洋的人,回国后也和日本一样,逼朝廷变法,不变法就大家革起命来,那时各国的势力范围尚没有如今的广大,中国早已组织了一个完完全全的爱猫扑,爱生活了,何至有今日万事都措手不及哩?唉!这些出洋的人,只怕自己招罪,遂不怕同胞永堕苦海,你道可恨不可恨呢?恨的是顽固党遇事阻挠,以私害公,我不晓得顽固党是何居心?明明足以利国利民的政事,他偏偏要出来阻挠。我以为他不讲洋务一定是很恨洋人的,那里晓得他见了洋人,犹如鼠见了猫一般,骨都软了,洋人说一句,他就依一句。平日口口声声说制造不要设,轮船铁路不要修,洋人所造的洋货,他倒喜欢用;洋人所修的轮船火车,他倒偏要坐。到了于今,他宁可把理财权、练兵权、教育权拱手让把洋人,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他倒断断不可。这个道理,那一个能猜得透哩!呵呵!我知道了。他以为变了旧政,他们的衣食饭碗就不稳了,高官厚爵也做不成了;所以无论什么与国家有益的事,只要与他不便,总要出来做反对,保他目前的利权。灭国灭种的话全然不知,就有几个知道,也如大风过耳,置之不理。现在已到了灭亡时候,他还要想出多少法儿,束缚学生的言论思想行为自由,好像恐怕中国有翻身一日,你道可恨不可恨呢?这四种人到今日恨也枉然了。但是使我们四万万人做牛做马,永世不得翻身,以后还有灭种的日子,都是被这四种人害了。唉!我们死也不能和他甘休的!真呀!真呀!真呀!中国要瓜分了!瓜分的话,不从今日才有的。康熙年间,俄罗斯已侵入黑龙江的边界;道光十八年,英吉利领兵三千六百人侵犯沿海七省,破了许多城池,到了道光二十二年才讲和,准他在沿海五口通商,割去香港岛(属广东省),又前后赔他银子二千一百万两。从此那传教的禁条也解了,鸦片烟也任他卖了。照万国公法,外国人在此国,必依此国的法律。那时中国和英国所订的条约,英国人在中国犯了罪,中国官员不能惩办他;就是中国人在租界,也不归中国管束,名为租界,其实是英国的地方了。又各国于外国进口的货物,抽税极重,极少值百抽二十,极多值百抽二百,抽多抽少,只由本国做主,外国不能阻他。独有英国在中国通商,值百抽五,订明在条约上面,如要加改,不由英国允许了不可。并且条约重还有利益各国均沾的话,所以源源而来的共有十六国,都照英国的办法。从此中国交涉的事,日难一日,一切利权都人洋人夺去。亡国灭种的祸根,早已埋伏在这个条约里了,可怜中国人好像死人一般,分毫不知。到了咸丰六年,英、法两国破了广东省城,把两广总督叶名琛活活捉去,后来死在印度。咸丰十年,英、美、俄、法四国联兵,把北京打破,咸丰帝逃往热河,叫恭亲王和四国讲和,赔银八百万两,五口之外,又加上了长江三口。以后到了光绪十年,法国占了越南国,后一年英国又占了缅甸国,那中国的势力,越发弱下去了。光绪二十年,日本国想占高丽国,中国发兵往救,连打败仗,牛庄、威海卫接连失守;遂命李鸿章做全权大臣,在日本马关和日本宰相伊藤博文订立和约,赔日本银二万万两,另割辽东(即盛京省)七城,台湾一省。后来俄国出来说日本不应得辽东,叫中国再加银三千万两赎还七城,日本勉强听从。俄国因此向中国索讨谢敬,满洲遂把盛京的旅顺、大连湾奉送俄国。各国执了利益各国均沾那句话,所以英国就乘势占了威海卫,德国在先占了胶州湾,法国照样占了广州湾。(旅顺在盛京省,威海、胶州俱属山东省;以上三处,俱是北洋第一重门户。广州湾属广东省。)那时已大倡瓜分之说;把一个瓜分图送到总理衙门(就是于今的外务部),当时也有信的,也有不信的,但不信的人多得很。到了庚子年义和团起事,八国联兵打破北京,这时大家以为各国必要实行瓜分中国了。不料各国按兵不动,仍许中国讲和,但要中国出赔款四百五十兆(每兆一百万)两,把沿海沿江的炮台拆毁,京师驻扎洋兵,各国得了以上各项利益,遂把兵退了。于是人人都说瓜分是一句假话,乃是维新党捏造出来的,大家不要信他的胡说。不知各国不是不瓜分中国,因为国数多了,一时难得均分,并且中国地方宽得很,各国势力也有不及的地方,不如留住这满洲爱猫扑,爱生活代他管领,他再管领满洲爱猫扑,爱生活,岂不比瓜分便宜得多么?瓜分慢一年,各国的势子越稳一年,等到要实行瓜分的时候,只要把满洲爱猫扑,爱生活去了,全不要费丝毫之力。中国有些人,瓜分的利害全然不知,一丝儿不怕;有些人知道瓜分的利益,天天怕各国瓜分中国。我只怕各国不实行瓜分,倘若实行瓜分了,中国或者倒能有望。这暗行瓜分的利害,真真了不得。果然俄国到今年四月东三省第二期撤兵的时候,也不肯照约撤兵,(庚子年俄国用兵把东三省尽行占了,各国定约叫俄国把东三省退回中国,分做三期撤兵。吉林、黑龙江、盛京叫做东三省,又叫做满洲,是清朝的老家。)提出新要求七款,老老实实,把东三省就算做自己的了。那时中国的学生志士,奔走叫号,以为瓜分的时候又到了。后来英、美、日本三国的公使,不准中国答应俄国七款的要求,俄国藉口中国不答应他的要求,就不肯退兵,彼此拖了许多日子。那中国的人见俄国按兵不动,又歌舞太平起来,越发说瓜分的话是假的了。那知俄国暗地里增兵,并且还放一个极东大总督驻扎在东三省,他的权柄,几乎同俄皇一样大小。俄皇又亲到德国,与德皇联盟,法国也和俄国联盟,彼此相约瓜分中国。英、美两国看见德、法都从了俄国,也就不和日本联盟,都想学俄国的样儿。日本势孤无助,不得不与俄国协商,满洲归俄国,高丽归日本,各行各事,两不相管。俄国到此没有别国掣他的肘了,就大摇大摆起来。到了八月二十八第一期撤兵的期,又违约不退。兵丁从俄国调来的,前后共有十余万,在九月中旬,派兵一千名把盛京省城奉天府占了,把盛京将军增祺囚了,各项衙门及电报局尽派俄兵驻守,东三省大小官员限一月内出境,每人只给洋银一百元,逐家挨户都要挂俄国的旗,各处的团练都要把军器缴出,大车装运的俄国兵每日有数千。于是俄国第一个倡瓜分中国,各国都画了押,只有美国没画押。近来美国也画了押,只有各国的皇帝大统领尚没盖印,极迟不过数月的事了。这个消息,日本报章也不肯载,是从日本外务省的官吏,政党的大员,学堂的教习,私自探听得的,极真极确,并不是诳话。留学生也有不信的,私向日本某舆地学家问他瓜分的事真不真。他答道:“你但问俄国占东三省的事真不真,不要问瓜分的事真不真。俄国占东三省的事倘若不虚,这瓜分的事也一定是实的了。你看德国占了胶州海口,俄国、英国、法国也就照德国的样儿,各占了一个海口。于今俄国占了东三省,请问中国有几块与东三省一样宽的地方?将来分的时候,恐怕还不够分哩!于今还来问真问假,真真不时时务了!”列位,他所说的不是正当不移的道理吗?近来各报章载道,俄国把全国的海军四份之三调到东方,英国照会两江总督魏光焘说,伊国也要照俄国派一个极东大总督驻扎江宁,长江七省重要的地方,都要修筑炮台,驻扎重兵,限四日内回信。又称英国已派兵到西藏,由西藏取四川,做首尾并举之计。德国在胶州的工厂,昼夜加工,预备开战。日本把兵尽调到台湾,法国把在越南的兵尽调到广西边界。于今好比火线相连,只要一处放火,就四处响应,遍中国二十二行省,都如天崩地坼一般,没有一块干净土了。好险呀!好怕呀!火烧到眉毛边了,还不知痛,真真是无知觉的蠢东西,连禽兽还不如哩!痛呀!痛呀!痛呀!你看中国地方这么样大,人口这么样多,可算是世界有一无二的国度了,那里晓得自古至今,只有外国人杀中国人的,断没有中国人杀外国人的,这是甚么缘故呢?因为中国人不晓得有本国的分别,外国人来了,只有稍为比我强些,遂拱手投降,倒帮着外国人杀本国人,全不要外国人费力。当初金鞑子、元鞑子在中国横行直走,没有一个敢挡住他。若问他国实在的人数,总计不及中国一县的人,百个捉他一个,也就捉完他了。即如清朝在满洲的时候,那八旗兵总共止有六万,若没有那吴三桂、孔有德、洪承畴一班狗奴才,带领数百万汉军,替他平定中国,那六万人中国把他当饭吃,恐怕连一餐都少哩!到后来太平天国有天下三份之二,将要成功,又有湘军三十万人,替满洲死死把太平天国打灭,双手仍把江山送还满洲,真个好蠢的东西呀!可恨外洋各国,也学那满洲以中国人杀中国人的奸计,屡次犯中国,都有中国人当他的兵,替他死战。庚子年八国联兵,我以为这次洋兵没有百万,也应该有几十万,谁知统共只有二万,其余的都是中国人。打起仗来,把中国人排在前头,各国洋兵奸淫掳掠,中国人替他引导。和局定了,各国在中国占领的地方,所练的兵丁,大半是中国人,只有将领是洋人。东三省的马贼很多,俄国尽数招抚,已有一万二三千人。这些马贼,杀人比俄兵还要凶悍些。俄国又在东三省、北京一带,招那中国读书人做他的顾问官,不要通洋文,只要汉文做得好,已有许多无耻的人去了,巴望做洪承畴一流的人物。将来英国在长江,德国在山东,日本在福建,法国在两广,一定要照俄国的样儿来办。各省的会党兵勇尽是各国的兵丁,各省的假志士、假国民尽是各国的顾问官;其余的狗奴才,如庚子北直的人,一齐插顺民旗,更不消说了。各国不要调一兵,折一矢,中国人可以自己杀尽。天呀!地呀!同胞呀!世间万国,都没有这样的贱种!有了这样的贱种,这种怎么会不灭呢!不知我中国人的心肝五脏是什么做成的,为何这样残忍?唉!真好痛心呀!耻!耻!耻!你看堂堂中国,岂不是自古到于今,四夷小国所称为天朝大国吗?为什么到于今,由头等国降为第四等国呀?外洋人不骂为东方病夫,就骂为野蛮贱种,中国人到了外洋,连牛马也比不上。美国多年禁止华工上岸,今年有一个谭随员,无故被美国差役打死,无处伸冤。又梁钦差的兄弟,也被美国的巡捕凌辱一番,不敢作声。中国学生到美国,客店不肯收留。有一个姓孙的留学生,和美国一个学生相好,一日美国学生对孙某说道:“我和你虽然相好,但是到了外面,你不可招呼我。”孙某惊问道:“这话怎讲?”美国学生道:“你们汉人是满洲的奴隶,满洲又是我们的奴隶,倘是我国的人知道我和做两层奴隶的人结交,我国的人一定不以人齿我了。”孙某听了这话,遂活活气死了。美国是外洋极讲公理的国,尚且如此,其余的国更可想了。欧美各国,与我不同洲的国,也不怪他。那日本不是我的同洲的国吗?甲午年以前,他待中国人和待西洋人一样。甲午年以后,就隔得远了,中国人在日本的,受他的欺侮,一言难尽哩!单讲今年日本秋季大操,各国派来看操的,就是极小的官员,也有坐位,日本将官十分恭敬。中国派来看操的,就是极大的官员,也没有坐位,日本将官全不理会。有某总兵受气不过,还转客栈,放声大哭。唉!列位!你看日本还把中国当个国吗?外国人待中国人,虽是如此无礼,中国的官府仍旧丝毫不恨他,撞着外国人,倒反恭恭敬敬,犹如属员见了上司一般,唯唯听命,这不是奇事么?租界虽是租了,仍是中国的地方,那知一入租界,犹如入了地狱一般,没有一点儿自由。站街的印度巡捕,好比阎罗殿前的夜叉,洋行的通事西仔,好比判官手下的小鬼,叫人通身不冷,也要毛发直竖。上海有一个外国公园,门首贴一张字道:“狗和华人不准入内。”中国人比狗还要次一等哩!中国如今尚有一个国号,他们待中国已是这样;等到他瓜分中国之后,还可想得吗?各国的人也是一个人,中国的人也是一个人,为何中国人要受各国人这样欺侮呢?若说各国的人聪明些,中国的人愚蠢些,现在中国的留学生在各国留学的,他们本国人要学十余年学得成的,中国学生三四年就够了,各国的学者莫不拜服中国留学生的能干。若说各国的人多些,中国的人少些,各国的人极多的不过中国三份之一,少的没有中国十份之一。若说各国的地方大些,中国的地方小些,除了俄罗斯以外,大的不过如中国的二三省,小的不过如中国一省。若说各国富些,中国穷些,各国地面地内的物件,差不多就要用尽了,中国的五金各矿,不计其数,大半没开,并且地方很肥,出产很多。这样讲来,就应该中国居上,各国居下,只有各国怕中国的,断没有中国怕各国的。那知把中国比各国,倒相差百余级,做了他们的奴隶还不算,还要做他们的牛马;做了他们的牛马还不算,还要灭种,连牛马都做不着。世间可耻可羞的事,那有比这个还重些的吗?我们于这等事还不知耻,也就无可耻的事了。唉!伤心呀!杀呀!杀呀!杀呀!于今的人,都说中国此时贫弱极了,枪炮也少得很,怎么能和外国开战呢?这话我也晓得,但是各国不来瓜分我们中国,断不能无故自己挑衅,学那义和团的举动。于今各国不由我分说,硬要瓜分我了,横也是瓜分,竖也是瓜分,与其不知不觉被他瓜分了,不如杀他几个,就是瓜分了也值得些儿。俗语说的,“赶狗逼到墙,总要回转头来咬他几口。”难道四万万人,连狗都不如吗?洋兵不来便罢,洋兵若来,奉劝各人把胆子放大,全不要怕他。读书的放了笔,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职事,做手艺的放了器具,齐把刀子磨快,子药上足,同饮一杯血酒,呼的呼,喊的喊,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投降那洋鬼子的二毛子。满人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贼官杀尽。“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仇人方罢手!”我所最亲爱的同胞,我所最亲爱的同胞,向前去,杀!向前去,杀!向前去,杀!杀!杀!杀我累世的国仇,杀我新来的大敌,杀我媚外的汉奸。杀!杀!杀!奋呀!奋呀!奋呀!于今的中国人怕洋人怕到了极步,其实洋人也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我怎么要怕他?有人说洋人在中国的势力大得很,无处不有洋兵,我一起事,他便制住我了。不知我是主,他是客,他虽然来得多,总难得及我。在他以为深入我的腹地,我说他深入死地亦可以的。只要我全国皆兵,他就四面受敌,即有枪炮,也是寡不敌众。古昔夏朝有一个少康皇帝,他的天下都失了,只剩得五百人,终把天下恢复转来。又战国的时候,燕国把齐国破了,齐国的七十余城都已降了燕国,只有田单守住即墨一城,到后来终把燕国打退,七十余城又被齐国夺回。何况于今十八省完完全全,怎么就说不能敌洋人呢?就是只剩得几府几县,也是能够独立的。阿非利加洲有一个杜兰斯哇国,他的国度只有中国一府的大,他的人口只有中国一县的多,和世界第一个大国英吉利连战三年,英国调了大兵三十万,死了一半,终不能把杜国做个怎么样。这是眼前的事,人人晓得的,难道我连杜国都不能做得吗?杜国的人,敢把这么样小的国和这么样大的国打仗,这是何故呢?因为杜国的人,人人都存个百折不回的气概,人人都愿战死疆场,不愿做别人的奴隶,所以能打三年的死仗。中国的人没有坚忍的志气,一处败了,各处就如鸟兽散了。须知各国在中国已经数十年了,中国从前一点预备都没有,枪炮又不完全,这起头几阵,一定是要败的。但败得多,阅历也多,对付各国的手段也就精了。汉高祖和楚霸王连战七十二阵,阵阵皆败,最后一胜就得天下。湘军打长毛,当初也是连打败仗,后来才转败为胜。大家都要晓得这个道理,都把精神提起,勇气鼓足,任他前头打了千百个败仗,总要再接再厉。那美国独立,也是苦战了八年才能够独立的。我如今就是要苦战八十年,也应该要支持下去。怎么要胆小!怎么要害怕!这个道理,我实在想他不透。俗语说的,“一人舍得死,万夫不敢挡。”一十八省,四万万人,都舍得死,各国纵有精兵百万,也不足畏了。各国的兵很贵重的,倘若死了几十万,他就要怕中国,不敢来了。就是他再要来,汉人多得很,死去几百万几千万也是无妨的。若是把国救住了,不上几十年,这人口又圆满了。只要我人心不死,这中国万无可亡的理。诸君!诸君!听者!听者!舍死向前去,莫愁敌不住,千斤担子肩上担,打救同胞出水火,这方算大英雄,大豪杰,怎么同胞不想做呢?快呀!快呀!快呀!我这人人笑骂个个欺凌将要亡的中国,一朝把国势弄得蒸蒸日上起来,使他一班势利鬼,不敢轻视,倒要恭维起来。见了中国的国旗,莫不肃然起敬,中国讲一句话,各国就奉为金科玉律。无论什么国,都要赞叹我中国,,畏服我中国,岂非可快到极处吗?我这全无知识全无气力要死不死的人,一朝把体操操得好好儿的,身子活活泼泼,路也跑得,马也骑得,枪也打得,同着无数万相亲相爱的同胞,到了两军阵前,一宇儿排开,炮声隆隆,角声呜呜,旌旗飘扬,鼓声雷动,一声喊起,如山崩潮涌一般,冲入敌阵,把敌人乱杀乱砍,割了头颅,回转营来,沽酒痛饮,岂非可快到极处吗?就是不幸受伤身死,众口交传,全国哀痛,还要铸几个铜像,立几个石碑,万古流芳,永垂不朽,岂非可快到极处吗?世间万事,惟有从军最好,我劝有血性的男儿,不可错过这个时代。照以上所说的,列位一定疑我是疯了,又一定疑我是义和团一流人物了。不是!不是!我生平是最恨义和团的。洋人也见过好多,洋国也走过几国,平日极要人学习洋务,洋人的学问,我常常称道的。但是我见那洋人心肠狠毒,中国若是被洋人瓜分了,我汉人一定不得了,所以敢说这些激烈的话,提醒大家,救我中国。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又有十个须知。第一须知这瓜分之祸,不但是亡国罢了,一定还要灭种。中国从前的亡国,算不得亡国,只算得换朝(夏、商、周、秦、唐、宋、明都是朝号,不是国号,因为是中国的人。)自己争斗。只有元朝由蒙古(就是古时的匈奴国),清朝由满洲(就是宋朝时候的金国)打进中国,这中国就算亡过二次。但是蒙古满洲的人数少得很,只有武功,胜过汉人,其余一概当不得汉人,过了几代,连武力都没有了,没有一事不将就汉人,名为他做国主,其实已被汉人所化了。所以中国国虽亡了,中国人种的澎涨力,仍旧大得很。近来洋人因为人数太多,无地安插,四处找寻地方,得了一国,不把敌国的人杀尽死尽,他总不肯停手。前日本人某,考察东三省的事情,回来向我说道:“那处的汉人,受俄人的残虐,惨不可言!一日在火车上,看见车站旁边,立著个中国人,一个俄国人用鞭抽他,他又不敢哭,只用两手擦泪。再一鞭,就倒在铁路上了。却巧有一火车过来,把这个截为两段,火车上的人,毫不在意。我问道:这是甚么缘故呢?一个中国人在旁答道:没有什么缘故,因为俄国人醉了。到后来也没人根究这事,这中国人就算白死了。一路上中国的人被俄人打的半死半生的,不计其数。虽是疼痛,也不敢哭,倘若哭了,不但俄国人要打他,傍边立的中国人,也都替俄国人代打。倘若打死了,死者家里也不敢哭,倘若哭了,地方官员就要当最重的罪办他,讨俄人的好。路上不许中国人两人相连而行,若有两个人连行,俄国的警察兵,必先行打死一个,恐怕一个俄国人,撞着两个中国人,要遭中国人的报复,所以预先提防。俄兵到一处,就把那处的房屋烧了,奸淫掳掠,更不消讲。界外头的汉人,不准进界,界里的汉人,不准出界。不出三年,东三省的汉人(东三省的人口共有一千六百万,有汉人十分之七),一定是没有了。将来中国瓜分之后,你们中国人真不堪设想了。”照他所说,这等境遇,不是可怕到极处吗?试看英、法、德、美、日本各国,那一国不像俄罗斯,各国瓜分中国之后,又不能相安无事,彼此又要相争,都要中国人做他的兵了。各国的竞争没有了时,中国的死期,也没有了时。或者各国用那温和手段,假仁假义,不学俄国的残暴,那就更毒了!这是何故呢?因为各国若和俄国一样,杀人如麻,人人恐怕,互相团结,拚命死战起来,也就不怕了。只有外面和平,内里暗杀,使人不知不觉,甘心做他的顺民,这灭种就一定不免了。他不要杀你,只要把各人的生路绝了,使人不能婚娶,不能读书,由半文半野的种族,变为极野蛮的种族,再由野蛮种族,变为最下的动物。日本周报所说的中国十年灭国,百年灭种的话,不要十年,国已灭了,不要百年,这种一定要灭。列位若还不信,睁眼看看从通商以来,只有五十年,已弄得一个民穷财尽;若是各国瓜分了中国,一切矿山、铁路、轮船、电线以及种种制造,都是洋人的,中

7,请问警世钟的作者陈天华是哪里人

陈天华系湖南省新化县人氏,新化县火车站`天华`广场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清新化县知方团(今荣华乡)人。
湖南省新化县

8,那个陈天华是谁

强烈鄙视楼主,连名字都没有记住还出来瞎嚷嚷,是不是工大人啊。陈秋华烈士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代表,为国防献身的烈士。记不住名字是对自己和烈士的侮辱。
38所,预警机坠了。。。。一飞机人才啊。。。。
陈天华历史书上有,民国时期的,写过《警示钟》、《猛回头》,蛮出名的。但不知此天华是彼天华不?

9,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陈天华

可以由这几个词语来赞美雕刻的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出神入化。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赞美,发自内心的对于自身所支持的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恰如其分的赞美能使我们更好的与朋友、同学交往,从而增进朋友和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友谊。

10,找一本武侠小说有左奇右怪玉玲珑这几个人物好像男主角叫陈天华

咆哮哥特王朝作者: 木木杉简介:咆哮哥,咆哮帝,一不小心咆哮过头,穿越了,来到了一片陌生的土地之上,哥特王朝,将继续我的咆哮之旅,将咆哮进行到底。
行走的空棺 作者: 董孝男 简介: 看得到、摸得到的东西一定存在,但是看不到、摸不到的东西不一定不存在,犹如空气。我们看不到,但是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存在于我们周围,覆盖我们每一寸皮肤,随我们呼吸进入身体,游走于血液,深入我们的心脏。

11,形容被打得怎样或很惨之类的成语

惨绝人寰愁云惨雾天愁地惨伤心惨目惨无人道惨淡经营惨绿愁红绿惨红愁红愁绿惨惨不忍睹惨不忍闻
不忍卒读bù rěn zú dú成语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例  句: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惨绿少年cǎn lǜ shào nián成语解释: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成语出处:唐·张固《幽闲鼓吹》:“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惨不忍闻cǎn bù rěn wén成语解释:闻:听。凄惨得叫人不忍心听。例  句:遥见何家坟中,树木阴森,哭声成籁,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惨淡经营cǎn dàn jīng yíng成语解释: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成语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指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例  句:这样惨淡经营之后,这一所房屋,在那条贫民窟的街道上简直是一所很整洁的屋子了。(邹韬奋《经历·惨淡经营之后》)肝脑涂地gān nǎo tú dì成语解释: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成语出处:《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例  句: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惨不忍睹cǎn bù rěn dǔ成语解释: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例  句:他在一场车祸中不幸遇难,那场景真是惨不忍睹。惨无人道cǎn wú rén dào成语解释: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例  句:将妃、主等人,一一剖心致祭,惨无人道。(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五十二回)断脰决腹duàn dòu jué fù成语解释:脰:颈;决:破。杀掉头,剖开腹。形容惨烈的死难。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一》:“有断脰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色若死灰sè ruò sǐ huī成语解释: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成语出处:《庄子·盗跖》:“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饿殍满道è piǎo mǎn dào成语解释: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成语出处: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坐视战士之蔬菜,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负老携幼fù lǎo xié yòu成语解释:背着老人,带着孩子。形容百姓全体出动,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邠人父子兄弟相帅负老携幼揭釜甑而归。”惨绝人寰cǎn jué rén huán成语解释:人寰:人世。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例  句:指挥着几百万美械装备的大军,向解放区进行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峻青《故乡杂忆》)头破血流tóu pò xuè liú成语解释:头打破了,血流满面。多用来形容惨败。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照道士脸上一刮,可怜就打得~身倒地,皮开颈折脑浆倾。”例  句:你若在继续顽抗下去,必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寒蝉凄切hán chán qī qiè成语解释: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成语出处: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号寒啼饥háo hán tí jī成语解释: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哭寒,年丰而凄啼饥。溃不成军kuì bù chéng jūn成语解释: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例  句:那些洋鬼子被义和团打得溃不成军。凄风苦雨qī fēng kǔ yǔ成语解释: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人仰马翻rén yǎng mǎ fān成语解释: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例  句:这么晴朗的天气,天空是湛蓝湛蓝的,真不象双方就要杀得人仰马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鲜血淋漓、头破血流
文章TAG:陈天华陈天华郑伊健真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