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阳明四句教如何理解,论述阳明四句教

阳明四句教如何理解,论述阳明四句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3-31 02:33:2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四句教,甚至可能存在误解。毕竟这四句教也是阳明先生晚年才悟到的。所以四句教并不究竟。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因此读懂四句教就读懂了阳明心学。王阳明一生所悟四句教,那些吹捧也好,真学也好。关于四句教,王阳明的两大得意门生:王畿和钱德洪曾产生了一场争论。

怎么理解王守仁的“心学”?

怎么理解王守仁的“心学”

王阳明晚年曾将自己的心学概括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因此读懂四句教就读懂了阳明心学。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四句教,甚至可能存在误解。下面我逐句解释一下,以助大家理解阳明心学的要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这句话是对“心即理”的解释,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起点。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又叫本心)是人类社会一切伦理道德的来源与依据,一个人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本心,事事依照本心去做,就不会违背道德。那么为什么说心之体无善无恶呢?因为,心之体(本心)是判别善恶的标准,符合本心的是善,违背本心的是恶。本心的层次比善恶更高,所以不能用善与恶来形容本心。比如,符合法律(本心)的是合法行为(善),不符合法律(本心)的是非法行为(恶),但是法律(本心)本身是合法(善)还是非法(恶)呢?我们只能说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无善无恶)。

因为法律(本心)本身是判断合法(善)或非法(恶)的标准。再比如,你见到一个小孩子快要掉进井里去了,第一反应一定是拉一把,这就是你的本心。你绝对不会想:救人是善的,所以我要救他。所以你的本心中根本没有善与恶,但只要遵从本心,所作所为一定是善的。假如你真的理解了这句话,也可以说心体是至善无恶的,这也是王阳明认可的说法。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如果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善无恶或者说至善无恶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做坏事呢?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私欲,比如好利、好名、好色、好货等等。这些私欲遮蔽了人的本心,所以人产生的意念,有些符合本心,有些不符合本心,有善有恶。所以王阳明常常说“存天理去人欲”(这是宋明理家们所共同认可的准则),要求人们摒弃私欲,恢复本心(天理)。

知善知恶是良知:人的本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因此每个人都知善知恶,这种能力就被称之为良知。就算一个人的本心被物欲遮蔽了,但他依然能够模模糊糊的知道善恶。很多人吵架的时候会说: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亏心不亏心。这说的就是每个人都有良知。有一次,王阳明抓到一个盗贼,他让盗贼当众脱衣服。贼脱了一件又一件,最后只剩下一条内裤,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脱了。

王阳明说,你虽然做了盗贼,但也有羞耻之心,这就是你的良知。良知不光是知善知恶,还是好善恶恶。良知之知,并非“知道1 1=2”之知,而是知饿知冷之知。你知道饿了,一定会找东西吃,知道冷了,一定会找衣服穿。同理,你知道什么是善,就一定想去做,知道什么是恶,一定不想做。这就“知行合一”。为善去恶是格物:当然,在物欲的遮蔽下,很多人可能知道什么是善但不想做,知道什么是恶但想去做。

这些人的良知如同一面锈迹斑斑的铜镜一样昏暗不堪,因此必须经过一番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才能恢复良知。王阳明说的物,指的并不是客观物体,而是人意识的对象。你想到什么,什么就是物。比如你想孝顺父亲,孝顺父亲就是一物;你注意到山上的一朵花,那朵花就是一物。因此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意识的对象当然在你心里而不在别处。

这句话并不是指客观事物不存在。所以你想到什么事情,就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想到善的事情,就去实施;想到恶的事情,就去纠正。这就是为善去恶,这就是格物。久而久之,你的物欲就被去除了,你的本心也恢复了,你的所作所为就是至善无恶的了。王阳明把这一过程比作磨镜子,磨去镜子上的锈迹、灰尘等等,使镜子恢复明亮。关于四句教,王阳明的两大得意门生:王畿和钱德洪曾产生了一场争论。

王畿是喜欢独立思考的叛逆学生,他认为,心体既然是无善无恶,那么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并不究竟。钱德洪是听老师话的乖学生,他认为,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但是人被物欲沾染得久了,就会有善恶之见,所以要为善去恶,正是为了恢复本体的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是完全正确的。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相约第二天请教老师。

第二天在天泉桥,王阳明分别听了他们二人的观点后说,你们俩说的都对。但是王畿的观点只能说给上根人听,而钱德洪的观点只能说给中下根人听。上根人一旦彻悟本心,所作所为皆出自本心,没有善恶之念,但一切行为都是善的。中下根人虽然见到了本心,但是由于物欲习气的影响,所作所为有善有不善,必须经过一番格物功夫,才能回复本心。

如何理解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

怎么理解王守仁的“心学”

王守仁是明朝的理学超级明星。因曾在绍兴阳明洞修道,所以被世人尊称“阳明先生”,即王阳明。他学习过朱熹和陆九渊的理学著作和思想,又发展和改变了宋朝的理学。并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曾经按照朱熹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格物穷理”法,认认真真“格”了七天七夜竹子,结果一无所获,还大病一场。从此认定一竹之理尚不能格,又怎能格天下之物?!于是,转了战场,开始花更多精力研读佛经和道经,和道士谈养生,与和尚说禅机。

并最终悟道,创建了理学2.0版本:“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的精髓:良知良能。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天然的知,和天能,不需要刻意造作。何为“致良知”呢? 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就是“初一念”/“是非念”,而“非良知”是“次一念”/“利害念”。其中“初一念”是善的,因为他是以“是非对错”为判断标准。而由“良知”发出的“初一念”能带来天然的,不用后天学习的“良能”。

如:儿女从小就自然懂得要孝顺父母。 虽然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良知”,但同时也存在“非良知”。这就人性的复杂面:兼容了“天使”与“恶魔”。例如有一天你看到前面的路人掉了钱包,心中的天使会鼓励你把钱包送还给他。可心里的“恶魔”也会马上出来蛊惑你留下,并罗列出种种利己的好处:1.有钱可以下馆子大吃一顿2.有钱可以买一直舍不得买的名牌衣服.......于是,恶魔和天使开始了无声而激烈的“辩论”。

如果是圣人,当然可以将心中的恶魔的一张臭嘴,牢牢粘住。但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他们的“利害念太重,私欲太多”,很容易就“高举恶魔的右手,宣布恶魔才是获胜方”。 所以,王阳明提出了“如何才能保持住良知”的问题。答案是三个字“致良知”,即不能用“次一念”去压倒“初一念”。而具体的办法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怎么理解?

怎么理解王守仁的“心学”

心外无物怎么理解?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即“吾心即宇宙 ,宇宙即吾心的观点”一.心念起生万物习传录中有句:“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之外没有事物,如果我心中产生一个孝顺父母的念头,那么孝顺父母便是一件事物。所以心念一起事物便生起二.心随境转王阳明习传录中有个著名的典故就是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不看花时,你心中并无花的模样,你看到花时这花的颜色如此明媚,那么这花就是你想要看到它的样子,所以这朵花怎么会是心外之物?你所见的一切都是你想看到的的,你的心觉得它美它便是美的,你心里觉得它丑它便是丑的了,所以万物唯心造。你所见的一切都是你内心的投影。双缝实验这就像著名的双缝实验,双缝实验是量子力学里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客观的物理实验,你观察和不观察得到的结果是两种结果。

你不观察,它结果就是第一种,然而你不管什么时候介入观察,它结果都是第二种。所以一件事物的呈现可不可以说就是由我们内心创造出来的呢?三.外求无尽,唯有内观所有的实物如果你寻找客观因素就无穷无尽,那么回到本质上来,不要向外去探寻,从自己内心寻找答案,我们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不需要向外去求,一切障碍你的都是你的认知,你认知一转变,问题就消失了。

王阳明的“心学四决”到底是什么意思?

谢邀:王守仁的四句教,是郦波老师讲的,老师的话抄一下儿:人生观,有善有恶意之动。世界观,无善无恶心之休。价值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方法论,为善去恶是格物。主张,知行合一,事上练,致良知。尊重自我,尊严生命,尊重人性。阳明曰: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祟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

如何教四年级小朋友做阅读理解和复述课文?

谢谢朋友的邀请和信任。小学四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级,上承低年级段下启小学高年级段,特别是语文,其阅读理解的题型设置更加宽泛深入,对文章的结构也有一定的设置,因此在指导四年级小朋友做阅读理解时还是要有一定的技巧和套路的,下面就请听我分析一二。一、教会孩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各段落表达的主要内容和全文的中心思想。

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是做好阅读理解的基础能力,要在第一遍速读文章时对文章有一个精准大致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抓段首、段中中心句、过渡句、还有段尾总结全文的句子的能力。1、读标题和段首段,把握记叙文写作的内容——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状物,作者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写人的文章要思考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写事的文章要思考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状物和写景的文章要思考为我们介绍景物哪些方面,哪些特点,作者对此景物的持什么样的情感。

2、读中间段,看每段有没有中心句,每一段主要写的内容是什么,有没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明确过渡句即是高度概括上下文中心内容的段落。3、读段尾,看事件的结果是怎样的,文章揭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整体感知文章是做记叙文阅读的基础,是一个长期训练提高的过程,读每一篇课外阅读时都要遵循以上几步去把文章读懂。久而久之提高阅读理解把握文意的感知能力,在做题时这一步必不可少,但用时不要过多,不要纠结一字一句,有个大体准确的认知即可。

二、了解四年级阅读理解的常见考点,把握解题思路和技巧。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常考的考点有:1、语文基础知识的渗透。例如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或填上正确的关联词;或者看拼音写出正确的字词,还有写出文中某些词语的反义词等,这些考点和平时学习密切相关,靠的是平时的积累。2、理解加点字、词的含义。这种题最重要的是体会它在文中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而不要只答它的原意。

也可以先答原意再答文中的意思,但对文中的意思的把握一定要准确。具体设题方式和解题方法如下图所示: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表达效果及作用。(1)看句子的表现手法: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对重点句子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对修辞的判定和表达效果的分析。修辞主要考查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等,具体设题方式和表达效果如下图所示:(2)看句子的表达方式:就表达方式而言,四年级多考查描写方式,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要分清该句子描写的是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哪种描写,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和性格特点。

环境描写主要考查其在文中的作用。具体解题角度和模板如下图所示:(3)看句子的位置:重点句子所在的位置不同,其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也就不同,具体解题角度如下图所示:4、概括某一段落和全文的主要内容。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中概括某一段落的主要内容,大多体现在找出这一段落的中心句,如果没有中心句,就看此段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把每句话的表述的重点叠加起来就成了这段的段意了。

全文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对于记叙文来说,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常用两种方法:(1)要素综合法:即要体现记叙的六要素,概括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即可。也(2)段意叠加法:即把文章的每一段的段意叠加组合起来,用通顺的语言表述出来。如下图所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答题语言一定要规范,其答题模板如下图所示:5、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四年级小朋友对文章中人物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的分析要求并不是很高,一般要从人物所做的事中来掌握,关键要看文章中有没有对此人性格特点及精神品质进行概括的词语,找到那个词语就是答案,而这种词语往往出现在文章的段首、段尾或文段的中心句中。也就是说要树立原文意识,树立用原文中的重点词句解答问题的意识。6、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

这种题要联系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一般要围绕文中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或者懂得了什么,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怎样做来作答就可以了。此题只要不跑题基本言之有理就不会减分。总之,四年级学生在解答语文阅读理解题时,要牢记树立三个意识:1、原文意识——即从原文中找题目答案的意识。2、语境意识——即结合上下文理解题目中给出的词、句的含义及作用的意识。

3、要点意识——即答题要规范,角度和要点要全面。不要只从一个方面来解析问题。例如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精神品质可能不只一点。听了小徐老师的解析,相信大家对阅读理解的做法有了明晰的思路了。小徐老师期待大家的关注。另外对于复述课文,要参照段意总结法和全文主要内容归纳法,要先记住文章主要表述的要素,例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写景状物的文章要先记住文章所写景、物的哪个方面的哪个特点,在叙述时最重要的是明晰文章写作的顺序,按文章顺序有条不紊的去叙述。

为什么一群吹捧阳明学的人,却从来不提阳明四句教呢?

王阳明一生所悟四句教,那些吹捧也好,真学也好。也都是在走王阳明的路。当然也有滥竽充数的。但大多数还只是在学。毕竟这四句教也是阳明先生晚年才悟到的。我们凡人又怎么能轻易学到呢?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学过佛的应该能懂一点,首先是找到本心,这本心是无善无恶的,这也就是心之体。

有谁知道许宝桢《王阳明》三部曲最后“四句教法”怎么理解?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是王阳明对一生心学的总结。不过此四句王阳明并未给出最为精确的解释,这直接导致了后来心学的分支,弟子钱德洪认为四句教是绝对正确的,心就是无善无恶,意就是有善有恶,但王汝中认为意由心生,心无善无恶,那么意理所应当无善无恶,那么良知就无用武之地了,更不需要为善去恶了啊,所以这四句话本来就是矛盾重重的混沌语。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谢谢邀请!王阳明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他有着辉煌的功绩和杰出的学说“文事武备”,成为“儒学”派一流人物,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历史影响。王阳明“四句教”就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王阳明的学术宗旨,是他一生的思想精华总结,高度思想的概括。

“四句教”也是每个学者求良知的过程,良知者行动的方式方法,不管是什么朝代,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鉴于当今社会,就是提倡分清善恶,扬善惩恶。做有道德,懂伦理道德之人。“四句教”是王阳明在其教学中提出来的,“四句教”中的心,意,知,物就是围绕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展示出来的,进一步升华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内函,对现在的社会进行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人从出生到成人为一个物体,心也是在物体本身,是没有善意和恶意。

善恶之意应重在后天是否有良知教育,良知教育才是从善的可靠保障。二,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善恶是人的意愿,是人的思想意境,是后天通过转化形成的,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三观,也就意味着社会上的良知,培养教育很重要。三,知善知恶是良知人在社会上应该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有良知之人善意可做,恶意不能做,这就是有良知良心之人。

站在伦理道德立场上,论没有良知之人,就是指没有良心之人。四,为善去恶是格物每个人在社会上是否做了善恶之事,看做出事来结果的本质好与坏,有利或无利,就知道是从善之人,还是从恶之人。知善知恶就是人分辨是非思想明确,为善去恶才是确立良知良心的目的并表现出来。综上所述,便知从善就是现实社会上有伦理道德,遵纪守法正能量之人,从恶就是现实社会上无视伦理道德观念,纪律法规观念淡薄之人。

当今社会有些人追求金钱利益至上,目无道德法规,最终沦落为从恶之人,是没有好的下场!更使人深知,人成长为良知之,为善去恶之,学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应从小养成不自私行为。传统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乃不教,性乃千”,很有家庭教养道理,应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总之,王阳明“四句教”,虽然是明朝时期的做人之教,但与当今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相吻合,应该大力提倡“四句教”,对推动当今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文章TAG:阳明四句教如何理解论述阳明四句教阳明四句教如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