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国立科研机构如何改革,2021年度预亏2亿元

国立科研机构如何改革,2021年度预亏2亿元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7 15:48:4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夏尔·戴高乐将军着手组建一批国立科研机构,努力建设独立自主科技创新体系,并持续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这一系列举措为日后法国在科学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层面实现"辉煌三十年"(20世纪60—80年代),以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军事和科技创新强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法国如何成为一个科技巨头?

法国如何成为一个科技巨头

一是自由的思想空间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自由的思想空间不仅是社会科学的创新源泉,也是自然科学的创新源泉。一些人总认为科技创新是某某战略“推动”出来的,但事实告诉我们,任何原创的科技创新都必须来自一颗颗的人脑,来自不受权力制约的思想。自由奔放的思想是科技创新发明的源泉,离开了思想的自由,人只会唯唯诺诺、按部就班的工作、干活。

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想象力呢?传统固执的人往往最看不惯那些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人。但可惜的是,人类的进步,靠的就是这帮有着基因突变般思维的人。缺乏创新意识的社会状态,没有思想自由的空间就没有创新的源泉。法国的自由思想由来已久,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辈出,如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自由、平等,批判天主教会。

卢梭:否定封建主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违反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盂德斯鸠: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构建独立自主科技创新体系。有了自由思想的空间,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就有了坚实的土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夏尔·戴高乐将军着手组建一批国立科研机构,努力建设独立自主科技创新体系,并持续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这一系列举措为日后法国在科学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层面实现"辉煌三十年"(20世纪60—80年代),以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军事和科技创新强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什么都说中科院是真正搞科研的地方,而不是高校?

为什么都说中科院是真正搞科研的地方,而不是高校

不同意这个说法,这个话以前这么说是对的,现在可能还真不是了。中科院现在的这种玩法,逼得很多人确实是疲于“搞科研”,但是真正在“研究科学”的人又有多少呢?这种体制,还能玩多久?中科院从一开始设立,确实是国家层面研究科学问题的主要场所(苏联模式),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二者分工定位不同,至少在90年代之前,迟至2000年前后,很多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装置都是中科院挑头研发、建设的,它对于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比如之前那一批国家实验室(不是国重)里面,中科院占了很大比重,为什么近年来地位下降、吸引力不足、人才流失了呢?我认为原因有:①PI制。

这种玩法从北京开始推向全国,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原来的研究室结构被打破,变成了一个个科研“小作坊”,形成了“大老板-小老板-博后-学生”这种金字塔层级,组里面分工基本就是大老板到处搞钱、小老板写文章追热点、博后带学生做实验、学生让你干啥你就干啥、高年级带低年级,每个人都在为PI大老板服务,没有了科研协作,只有流水线作业、生产文章。

还有一个恶果就是,真正的助研、副研等科研人员、这些应该做实验的人、善于做实验的人不做实验了,他们主要负责写文章、找idea、开会、写本子等等,一线工作都是学生来干(等技能和经验积累差不多也该毕业了),真正有实验技能和独立思维、经验的人却在干一些办公室工作、在电脑前面“做实验”“搞科研”。②唯论文。在“破四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中科院系统是一切以文章说话,追热点、炒概念、follow、idea、credit、seminar,这些东西,懂的人自然都懂,笑一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成批量制造热点、高IF文章,真正的用处和转化呢?很难说。

科研人员天天面对巨大的文章压力、升职压力、基金压力,一切以短平快出文章为主,研究基础科学问题?埋头解决“卡脖子”问题?嘿嘿嘿。③配套设施和服务不行。这是现在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原来很多大型单位,都有“办社会”的职能,比如科学院原来附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还有分房子、澡堂、理发店、卫生所等等,在原来起到了很大的“后顾无忧”的作用,现在这些都没有了,为什么人们挤破头去大学?小孩入托入学都不解决,人都没有地方住没钱买房,怎么科研?工资水平除了大老板,副研、助研跟大学的副高、中级差不多甚至更少,大学的一些隐性福利也没有(比如附属学校和食堂),实际上收入还不如大学。

利益相关,祖辈1955年开始就从兰州军区调入、参与中科院兰州分院建设,父母在中科院兰州某所工作,本人科学院家属院长大,硕士博士在中科院北京某所就读,算是“科三代”,对于中科院有很深的感情,同学邻居有很多科院子弟,但是目前很少见有子弟继续在这里工作的,中科院的吸引力在逐渐减弱,中科院科研水平吊打大学的现象也在快速消失,如果中科院还是这个玩法,未来科研主力就不会是科学院了,请看现在的重大计划、大科学工程、杰青优青、学生考研保研去向等等,这里面中科院单位还有多少优势?科学院该何去何从?。

文章TAG:国立科研机构如何改革2021年度预亏2亿元国立科研科研机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