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晋代王羲之是个用情很深的人[教育],王羲之为什么是魏晋人

晋代王羲之是个用情很深的人[教育],王羲之为什么是魏晋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17:39:4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个人认为学习魏晋书法有三条路径可以作为跳板,他们是智永,陆柬之以及赵孟頫!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这三人都是王羲之的传人,也是学王羲之比较成功的书法大家,学习魏晋书法从这三家学起,可以说是最佳的路径!再有一点必须说明,在学习魏晋书法前需要学习一种字体,那就是隶书!为什么学习隶书呢?王羲之也好,王献之也罢,这爷俩都是隶书的高手,尤其献之,历史记载是以隶书称著的。

东晋重臣郗鉴为什么要选择王羲之当他的女婿?

东晋重臣郗鉴为什么要选择王羲之当他的女婿

魏晋之人审美就我所知,其实与今人颇有接近之处,例如《晋书》称卫玠“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又说卫玠与丈人乐广一个“玉润”,一个“冰清”,再联系到卫玠虚弱的体质,让我想起了当今的“花美男”(非贬义)。不过,就我个人看来,王羲之长相还是属于端正的,我们可以看这六张画像:①南宋马远绘,《王羲之玩鹅图》②《历代古先贤画像》(大概是这个名字)③王羲之坐像④明《三才图会》,王羲之半身像⑤清任伯年绘,《羲之爱鹅》⑥“视觉中国”的王羲之像(侵删)总结其人的样貌特征,瘦长多髯,这怎么看也不丑吧。

(当然这也是后人对王羲之形象的附会创作)所以说,郗鉴择婿,无外乎三点为主:一择高第大族,二择人品德行,三择状貌气度。这三样中,王羲之怎么看也都是合适人选啊。样貌上面已经直接看过了,我们接着看这两点:出身、才德。王羲之出身就出身来说,王羲之自不必说。远的不提,“琅玡王氏”自魏末晋初再次崛起,凭借王祥之德望而跃升至新起门第。

王祥之弟、光禄大夫王览一系又发扬光大,在东晋初年王导、王敦兄弟扶立东晋元帝司马睿开创江左中兴基业时开始了一段巅峰时期,也就是历史典故中的“王与马,共天下”。王羲之正是出身在这一甲族高门之中,他是“司徒(王)导之从子也”,其祖父王正,是西晋的尚书郎;父亲王旷,则为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王)旷首创其议”。

相对于两晋之际仍在“由儒入玄”中转变的“高平郗氏”来说,“琅玡王氏”在东晋初年可谓高不可攀。当然,郗鉴以流民帅、中州名流的双重身份混迹东晋政局,历经王敦之乱、苏峻之乱,挟重镇京口之精锐兵力,屡次调和陶侃、庾亮、王导诸人之间的矛盾,地位极其特殊,故而择婿王氏,也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王羲之的才德就才德来说,王羲之也是夙负盛名。

据《晋书》记载,王羲之“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他在家族内部深受从伯(王)敦、(王)导的器重,王敦将王羲之比作“有重名”的名士阮裕(“陈留阮氏”子弟),阮裕本人也将王羲之与负有盛名的名士王承(太原王氏)、王悦(琅玡王氏,王导长子)合称为“王氏三少”。为一时清流之望的周顗也对王羲之另眼相看。

如此之人,在江左年轻才隽中,恐怕也不会有太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东床快婿”这一故事顺理成章的诞生了。位高权重的徐州刺史、太尉郗鉴让门生向身在中枢的政治盟友王导求婿,王导让这个门生在自家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回到郗府后,对郗鉴说了一番决定性的论断:“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如今人们喜欢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正是王羲之这种高卧东床,似乎全然无意的“超然”表现,使得门生必然会注意到他,郗鉴作为时势下的名臣,自然眼光毒辣,当即断论:“正此佳婿邪!”一经询访,此人果然是王羲之。先前“木秀于林”的“异样”,再加上如今得知身份的喜悦(王羲之算是青年名流的佼佼者之一),郗鉴终于同意嫁女于王羲之。

学习魏晋笔法应该从谁的书法入门并上溯到魏晋,为什么?

学习魏晋笔法应该从谁的书法入门并上溯到魏晋,为什么

魏晋书法入门不易,不可起始就学魏晋书法。个人认为学习魏晋书法有三条路径可以作为跳板,他们是智永,陆柬之以及赵孟頫!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这三人都是王羲之的传人,也是学王羲之比较成功的书法大家,学习魏晋书法从这三家学起,可以说是最佳的路径!再有一点必须说明,在学习魏晋书法前还需要学习一种字体,那就是隶书!为什么学习隶书呢?王羲之也好,王献之也罢,这爷俩都是隶书的高手,尤其献之,历史记载是以隶书称著的。

学习隶书的飘逸性,对理解魏晋书法将有莫大的帮助,所以,个人认为学习魏晋书法之前,有隶书的根基最好。有人说魏晋书法不可学,某某大家学到什么朝之后就进行不下去了,我不同意这种短薄的见识!为什么魏晋书法不可学?魏晋人能学,我们为什么不可学,你不可学,别人就不可学吗?大家不可学,就谁都不可学了吗?再说,你所谓的大家是大家吗?他学的思路与路径对吗?不要以自己的心智去推断别人,你愚蠢,别人也只能愚蠢!你说的大家不成,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成了?学书法不能从民国到清,然后再学明,之后再晋级宋唐,这样愚蠢的学习步骤当然没法学魏晋?在此,我只问你一句话,难道魏晋人学书法需要穿越到现代然后再往回一步一步地学习吗?魏晋不是不可学,而是学成魏晋后,你的眼界太高了,没法看大唐之后的书法,那些所谓的书法大家都没法立足于书法界了,所以,有些眼高手低的大家惶恐了,才有此谬论,我不信,希望所有书法人也别信!。

为什么魏晋出现了书法艺术的大爆发,王羲之的出现必然吗?

为什么魏晋出现了书法艺术的大爆发,王羲之的出现必然吗

王羲之是书法史巅峰一级的人物!如果用围棋比喻书法,王羲之就是唯一的九段,而献之是七段,余者六段以下。王羲之的书法对于魏晋,就是整个书法史都是划时代的人物,这个人物是空前绝后的,他的出现把整个魏晋书法推向顶峰,也是他的谢世,致使书法越走越式微!王羲之的出现不是必然,也不是偶然。或许王羲之诞生在别的时代可能不会取得这样的成就,而那个时代没有王羲之也绝不会产生另一个什么羲之!这就是伟大的人物诞生在伟大的年代,少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不会产生这种结果。

为什么感觉东晋南北朝时期很多人的名字后面有一个“之”字?

魏晋南北朝有些名人名字中带有“之”字大都是信奉天师道的暗语。东晋南北朝时期很多名人中带有“之”子,其实是宗教的一种暗号,隐晦的称呼,类似于佛教中“释永信”中的“释”字,法海中的“法”字、现代空昙法师中的“昙”字。著名的人物有裴松之(《三国志》注释作者)、刘牢之(东晋名将)、寇谦之(北天师道首领)、王羲之(书圣)、王献之等。

其中晋琅琊王氏一族中很多人的姓名之中带有“之”字:王羲之平辈的人中有12人;王羲之子侄辈中有22人;孙子辈中有12个人;曾孙辈中有13人;玄孙辈中有9人;五世孙中有4人。一大群带有“之”字的王家人,五代人72人带有这个特殊的字。(北天师道首领寇谦之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自为其修建新道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带有“之”字的人是不是辈分字?在中国辈分字之中,有的辈分放在了最后一个字,按照这样的模式:姓 辈分 名,或者姓氏 名 辈分;第一种比较常见,第二种也有不少,相对于第一种则少很多。

道教和佛教之中是有辈分的,这是正规弟子的辈分字。而“之”、“道”是天师道的暗示,并不是辈分字。如少林寺弟子有70个辈分:祖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清静真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宗祚,表正善喜祥,谨悫原齐度,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敕赐祖庭少林释氏源流五家宗派世谱之碑》,1782年乾隆皇帝的敕令。

自然天师道也有自己辈分字,天师道又称正一派,辈分如下: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 志诚宣玉典,忠正演金科, 冲汉通玄(元)韫,高宏(弘)鼎大罗, 三山扬妙法(愈兴振),四(福)海涌洪波。三山滴血字派,源于天师道(正一派)给弟子取名的依据: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合, 至诚宣玉典,忠正演金科, 冲汉通元蕴,高宏鼎大罗, 三山裕兴振,福海启洪波, 穹窿扬妙法,寰宇证仙都。

这是正规的天师道弟子取名辈分依据。显然一些魏晋时期名人名字中的“之”字不是辈分字(琅琊王氏五代人姓名中带有“之”字),也不是道家弟子的辈分字。这是那些信奉天师道的人,又不是弟子,则就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名字之中带有“之”、“道”等字,以和正规弟子区分,也表明信仰的程度足够深。(张道陵像,创立天师道,第一任天师)从民间到帝王——天师道崛起之路。

西汉张良的第八世孙张道陵在东汉时期来到巴蜀之地,开始创立了“天师道”,又称正一派、正一盟威道、五斗米教。五斗米教的来源主要是要进入天师道成为弟子,必须缴纳五斗米,因此得名“五斗米教”。张道陵在四川传播道教思想,将原来四川各地巫教扫荡一空,在当地民间的影响力非常大。东汉时期天师道的三代祖师分别是张道陵、张衡、张鲁,历史上赫赫有名,张鲁是天师道第三任天师,依靠众多的天师道弟子拥护割据一方,成为东汉末年的一方的小霸主。

曹操打败张鲁天师道(五斗米教)的割据政权之后,他将张鲁及其主要的教众迁徙到洛阳、长安、邺城这三个地方,都是曹魏政权的重要城市。天师道也因此得以从巴蜀之地开始向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传播。第三代天师张鲁的儿子第四代天师张盛到江西鹰潭龙虎山弘扬道教,这是天师道开辟江南传教的圣地。张盛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天师,在魏国初年就跑到吴地龙虎山传教,可以说预知魏、西晋的短暂昌盛,少数民族侵袭,北方大乱等历史混乱局面。

天师道由于曹操的迁徙行动,使得天师道在民间广泛传播,到东晋时期已经传播到司马皇室,很多世家大族一族都信奉天师道,著名的家族有:琅琊王氏、孙氏,陈郡谢氏、殷氏,高平郗氏,会稽孔氏,义兴周氏,丹阳许氏、葛氏、陶氏,东海鲍氏。这些家族绝大多数人信奉天师道,名字之中带有“之”字司空见惯,因此上文中所说琅琊王氏众多带“之”的名字并非王氏一家,其他上述东晋世家大族中的很多男性名字中也带有“之”字。

门阀士族的大家族这么多人信奉天师道,说明天师道在第三代天师张鲁之后,第四、第五、第六代天师时期,已经传播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上层建筑之中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天师道推崇有加,他对建立北天师道的寇谦之十分信任,亲自为寇谦之创立天师道道场。第六代天师张椒则和王献之等名人是好友。天师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王朝几乎通吃,都对它非常推崇。

(天师道第六代天师张椒像,和王献之等名人是好友)因此,一些世家大族都信奉天师道,名字中带有“之”子自然见怪不怪了。为何“之”字在名字之中不避讳?西晋、东晋时期对名字避讳非常看重,皇帝的名字中的字,所有臣民都需要避讳;长辈之中有的名字的字,子孙辈也要避讳。不过天师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盛行,它也享有特权,其中“之”、“道”等字是不用避讳的,是信奉天师道暗示,所有人皆可用,不用避讳。

嵇康打铁陶渊明种地,王羲之爱鹅,魏晋名士为何能把生活过成诗?

鲁迅先生说,晋朝人喜欢嗑药,所以我们所崇拜的魏晋风度,其实有着难以启齿的缘由。笔者就先从这个角度,来谈谈魏晋的名士风流。一、嗑药嗑出来的放荡不羁和如醉痴狂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著名的文章(演讲稿)里,鲁迅先生以其独到的眼光和严谨的学术思路为我们研究魏晋文学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观点。首先,魏晋时期,在服饰上流行宽袍大袖,看起来衣袂翩然,好不仙气。

服饰审美是个轮回,如今我国又开始流行这种大袖风了,不管是汉服还是常服,大袖都十分受人喜爱,许多人都觉得穿了大袖衫似乎就能感受到魏晋名士放浪不羁的潇洒情怀,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魏晋的宽袍大袖其实是嗑药嗑出来的。那时候名士何晏带头吃药,鲁迅先生称他"是吃药的祖师"。何晏是谁呢?读过《世说新语》这本名士教科书的朋友相比都认识他,这就是那位偷香娶了公主的"小白脸",是魏晋有名的风流名士之一。

吃的是什么药呢?学名叫"五石散",又有说叫"寒食散"的,总之有毒,是不能随便吃的。但是毕竟何晏是名士,跟他一起吃的那几个人也是名士,人都是喜欢跟风的,看有人吃,而且还是阔人吃,大家都想尝尝看,就像鲁迅先生小说里经常出现的"看人"的人,就比如我们在街上看热闹:看到有人围着一圈,虽然不知道里面是啥,但总想凑上去瞧一瞧……魏晋名士嗑药的风气就是这么慢慢来的。

但前面已经说了这药有毒,就好像古人喜欢吃加了少量砒霜的所谓长生不老延年益寿丹药一样,一个弄不好是要死人的。寒食散可能没这个那么恐怖,但是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有的晋人在作品中也提及吃药之苦,却又难断,实在是折磨。再说是药三分毒,药再好哪能一直嗑,总之晋朝人嗑药带来不少负面作用,比如痴狂、疯癫。吃了药还要散发,于是"行散",因此"行散"也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休闲惬意,毕竟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基本不是令人高兴的事。

而且吃药发热,皮肤怕磨损,所以衣服必须得宽大,不然受不了,所以"宽袍大袖",新衣服不如旧衣服舒服,所以有虱子,所以名士们"扪虱而谈"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再加上嗑药有时候顾忌不到太多礼教形式,毕竟性命要紧,该吃得吃,于是又"居丧无礼"。除此之外,还有脾气坏、发痴发狂,有时候甚至发疯。综上可知,魏晋名士的放荡不羁,并非一开始就有与黑暗社会干到底的豪情壮志,实在是跟嗑药关系很大,可见马克思说得没错:联系是普遍的,我们必须要时刻用联系的、发展得眼光看问题。

二、理想破灭的现实促使部分名士只能选择"任自然"《世说新语》中提到一则人物故事,说有个人白天提着灯笼在街上走,人们都觉得奇怪:这个人脑子是不是坏了?提灯人说:世道太黑了,我看不见啊!这则故事是最适合用来反映黑暗的社会环境对于魏晋人物荒诞行为的促成作用的。"魏晋时代,崇尚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

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代所谓崇尚礼教,是用以自利……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鲁迅先生的这番话,十分深刻地指出了魏晋名士放荡外表下的正统心思。魏晋是乱世,这是毋庸置疑的,此时期,国家政权频繁更替,战乱迭起,政治黑暗。

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世家大族,哪怕怀着"致君尧舜上,但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也注定难以在今生实现。而礼教又成了统治者利用的工具,一切珍视的东西似乎都变得那么荒诞和可笑。于是许多有社会关怀的文人士族看不下去了,他们早早看透了这个世界,不愿去同流合污,选择了"越名教而任自然"。代表人物就是嵇康阮籍。他们行事不守规矩,只求心适。

但同时,他们又难以完全摆脱社会的束缚,对社会的反抗程度也有所不同。比如阮籍终究还是惧怕祸端,出仕做官,写诗表达复杂难熬的心情,还必须得写得隐晦,"口不臧否人物",以免留下祸端。而嵇康算得上是反抗最为彻底的人,连好朋友山公推荐他出仕,他也直接回了一封公开信——《与山巨源绝交书》,书中说自己"嫉恶如仇",且有"七不堪"(不能忍受的事)和"而不可"(不能做的事),这些话一下子给自己招来了祸端,从此广陵曲成绝响。

但嵇康是不后悔的,他早就选好了自己的路,既然知道躲不过,也不必强迫自己去学会压制自己的性情。三、自我意识爆棚: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寻《世说新语·容止》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这说的是嵇康的长身玉立和风姿独绝。但就是这么一个有才有貌的大帅哥,竟然喜欢打铁,这反差萌实在是让人不得不倾注目光。那他真的是喜欢打铁吗?笔者觉得不管他之后是否喜欢,最初的时候应当并非因为热爱,而是为了补贴家用。毕竟《晋书》里说:"初,康居贫,常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看来嵇康是个自给自足的劳动人民,养家糊口也不在话下。

但打铁能打出风度,自然和嵇康本人脱不开关系,要是换了别人,就不一定能这么出名了。这还是要回到嵇康的人生态度上来看。嵇康不拘泥繁文缛节,喜欢任情逞性,而心中又有明确的人生观,就是把握生命,积极生活,在自然中开怀。魏晋时期,战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政治的黑暗导致哪怕是名士,也时刻面临生命终绝的威胁,就像怀揣着一个不定时炸弹,你不知道何时自己的生命就会走到尽头。

于是人们极度关注自我,尽力在有限的生命里潇洒。既然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那么我们可以增大生命的容量,提高生活的质量。因此"白日放歌须纵酒",刘伶爱酒,便终日喝得酩酊大醉,对人说:"死便埋我!"于是王子猷大雪夜突然想起朋友戴安道,不管天气阻碍,立刻动身,到了门口突然觉得已经玩儿够了,便开开心心又回去了,还留下一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如此豪情实在其他时期少有,这都是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导致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这种自我意识,不管是在魏晋还是在现代,都十分具有魅力,因此我们如今仍对那个时代的名士风度念念不忘。四、"越名教而任自然"VS"回归自然"虽说他们的生活和人生态度都是与自然关系密切,但嵇康,王羲之,陶渊明等人之间却是有着差别的。嵇康出场较早些,"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和阮籍提出的,意指超越儒家的各种伦理纲常束缚,任人之自然本性自由伸展。

他们的这种人生态度,包含着对礼教的既爱又恨的感情,痛恨统治者的虚伪和社会的荒诞。王羲之要比嵇康晚一些出场,他是世家子弟,也受魏晋风度影响,很有些气度,"东床快婿"指的就是王羲之。而王羲之爱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书法。王羲之在鹅身上体悟书法的笔法与意境,这是一种艺术上的自然倾向。但陶渊明和上述两位不同,他算得上是真正的回归自然。

《归去来兮辞》序言中,他就说了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他做官除了为家族考虑,也是为生活着想,由于家贫,不得已出仕为官,但终究数年官宦生活终于有一日使他再也无法忍受,他天性就在自然上面,完全无法委屈压制。因此他终究是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所以说他是"回归自然"。当然,陶渊明也并非不关怀社会,他也有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不过也明白这实现不了,况且他的确是真的愿意过"农家乐"生活,不想去出仕做什么无用功,本性不适合官场,回到自然是"回归",而不是逃避。

所以我们读陶翁的诗,会有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真切感,而不像别的诗人的田园诗,达不到那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结语:魏晋是个特殊的时代,既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也是个体意识蓬发的时代,在外因上,还是社会环境动乱出人才的时代,也是佛道交融玄学兴起的时代。这样的巧合,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难以复制的。

因此我们羡慕魏晋名士们的风流潇洒,但却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模仿。不过终究能通过文字体悟到那种境界,对后世读者而言也是幸运的。但不容忽略的一点是,万事万物都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我们看到了他们放荡不羁受人追捧的表面,也不应忽略他们中许多人痛苦煎熬的内心。(一往文学作者·柳暄妍)参考文献: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

嵇康打铁,刘伶裸体,王羲之高卧东床,魏晋名士为何自我意识爆棚?

魏晋名士是真名士也,有风骨,有志气!所以,竹林七贤千古传颂,永世流传。你看看嵇康,谢绝高官厚禄,宁愿散居山林,弹琴打铁。因为好哥们山涛推荐他做官,居然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著名散文《与山巨涛绝交书》。他多次拒绝司马昭的召唤,终于引来杀身之祸,谁知,他临刑之前索琴从容弹了一曲《广陵散》,叹了一口气,说了句:《广陵散》从此绝矣!这才是最有风骨的名士!千古无二。

嵇康死了,那他儿子怎么办?他有哥们啊!谁?山涛,就是你个嵇康写绝交书的那位啊!是,就是他,也就是他把嵇康的儿子抚养成人,还保举做官,唉!你想,这是什么精神啊?或许有人不觉得怎样,可是,我服,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再说刘伶,都知道杜康造酒刘伶醉!这哥们洒的也绝,他时常赤身裸体,别人指责他,他却说,我以天地为衣裤!是他们到我的衣裤里,你们不羞愧,我如何羞愧!有趣吧,还有更有趣的!这家伙弄来一辆鹿车,带着酒与童子赶车前行,别人看到他的童子手里一直握着锹,就问童子,你拿着锹做什么啊?童子回答说,主人告诉他,那天主人喝死了,在那里死,就把他埋在那里。

还有,那个赶着车狂奔的阮籍,王勃的名句就是说他的,阮籍猖狂,岂效途穷之哭!阮籍的侄子阮咸,骑驴追婢和与猪酣饮,直是妙趣横生,肆无忌惮啊!说起咱那书圣,那也是一个不羁之人物啊!当朝重量级的人物郗鑒想与王家结亲,到书圣的王家来看那个王家子弟合适,大家都精心打扮,以求博得青眼。谁知这王大书圣在籍籍无名的时期,就做出袒胸露腹在东床安然就卧的事来,这郗鑒也是长三只眼的,他放弃那些花枝招展的王家子弟,把手指向了未来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书圣王羲之。

有人觉得晋朝在历史上存在感很弱,但是出了以王羲之、献之氏父子为首的伟大书法人物,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我认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书法上的盛名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在更大程度上和他们所在的时代之外有人问我,为什么晋朝在历史上存在感这么弱,但是出了以王羲之、献之氏父子为首的伟大书法人物?我认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书法上的盛名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在更大程度上和他们所在的时代之外的东西有更多的关联,总体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一、自身的艺术努力、成就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书法齐名的书法大家。

也是堪称传奇的书法人物。他们自身的书法成就和书法艺术的水平是他们之所以这么出名的主要原因。我们都知道王羲之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而这个贵族家庭不仅掌握当时晋王朝接近一半的权力(当时流行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王,就是王羲之家族,马就是当时的皇室司马氏,王氏家族已经到了和司马家族平齐的地位上了,可见其地位之尊崇,权力之大。

)而且这样一个家族非常重视家族内部文化艺术的培养,书法就是其中之一。王羲之的叔叔、伯伯都是有名的书法大家,比如王导。而在这样传统的家学熏陶下,王羲之自幼就显露了不同于其他人的书法掌握能力。他最先是拜卫夫人为师傅学习书法,后来又广泛学习其他名家书法,涉猎广泛才取得这样的成就。而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所谓无父无犬子,自然其书法也不是太差。

二、后代人的追捧二王父子之所以受到人们认可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我们前面说到王羲之家族其实实力非常强,家族根基和背景都很厉害,我们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今天这个政权倒下了,明天那个政权又起来了。而唯一可以保持不变的是那些本来家庭氏族就很有威望的世家大夫,他们不管谁今天当上了皇帝,所有的统治者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安抚并且收买他们,虽然不至于成为自己的忠臣,但是也不至于成为敌人。

因此夸耀和推举他们的书法其实就是一个比较讨巧的方式,既会让人感觉到你在尊重他们,而且在实际的国家政治生活中又不会给你太大的权力,简直是一箭双雕。而且王羲之家族在江南士大夫心中还是很有感召力的,这样一个收买和承认,实际上也是对江南士大夫的承认和安抚。三、魏晋时期的社会特征前面我们说到,魏晋时期,就一个字——乱。

但是这样的乱也意味着国家对于艺术、思想的限制、要求的不会那么急迫,这样其实就给了文化难得的喘息之机。正如魏晋之前的“春秋战国”一样,也是一个典型的乱世,但是乱而有序,乱而有生机。而魏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合作用,又使得各种艺术文化得以快速发展。因此催生了人的觉醒,进而使得书法也开始走向了自觉的道路。

魏晋时期就是整个书法史上书法自觉、成熟的时期。因此,处于这一时期的王羲之父子自然会成为扬名书法史的人物。所以,我们认为,虽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没有生活在唐朝那样繁盛富强的国家,但是他们很幸运,他们是一群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生来就是为了艺术而生的书法家,这样的书法成就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的东西有更多的更关联,总体上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一、自身的艺术努力、成就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书法齐名的书法大家。

也是堪称传奇的书法人物。他们自身的书法成就和书法艺术的水平史他们之所以这么出名的原因。我们都知道王羲之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而这个贵族家庭不仅掌握当时王朝接近一半的权力,当时流行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王,就是王羲之家族,马就是当时的皇室司马氏,王氏家族已经到了和司马家族平齐的地位上了,可见其地位之尊崇,权力之大。

而且这样一个家族非常重视家族内容文化艺术的培养,书法就是其中之一。王羲之的叔叔、伯伯都是有名的书法大家,比如王导。而在这样传统的家学熏陶下,王羲之自幼就显露了不同于其他人的书法掌握能力。他最先是拜卫夫人为师傅学习书法,后来又广泛学习其他名家书法,涉猎广泛采取的这样的成就。而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所谓无父无犬子,自然其书法也不是太差。

二、后代人的追捧二王父子之所以受到人们认可的另外一个愿意就是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我们前面说到王羲之家族其实实力非常强,家族根基和背景都很厉害,我们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今天这个政权倒下了,明天那个政权又起来了。而唯一可以保持不变的是那些本来家庭氏族就很有威望的世家大夫,他们不管谁今天当上了皇帝,所有的统治者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安抚并且收买他们,虽然不至于成为自己的忠臣,但是也不至于成为敌人。

因此夸耀和推举与他们的书法其实就是一个比较讨巧的方式,机会让人感觉到你在尊重他们,而且在实际的国家政治生活中又不会给你太大的权力,简直是一箭双雕。而且王羲之家族在江南士大夫心中还是很有感召力的,这样一个收买和承认,实际上也是对江南士大夫的承认和安抚。三、魏晋时期的社会特征魏晋时期前面我们说到,就一个字——乱。

但是这样的乱也意味着国家对于艺术、思想的限制、要求的不会那么急迫,这样其实就给了文化以难得的喘息之机。正如魏晋之前的“春秋战国”一样,他们也是一个典型的乱世,但是乱而有序,乱而有生机。而魏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合作用又使得各种艺术文化得以快速发展。因此催生了人的觉醒,进而使得书法也开始走向了自觉得道路。

文章TAG:王羲之用情晋代魏晋教育晋代王羲之是个用情很深的人[教育]王羲之为什么是魏晋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