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为什么要注意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为什么要注意心理健康

为什么要注意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为什么要注意心理健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18:11:53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三、重要意义1.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3.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从事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多年,创办了学校心理咨询室,一直在宣传、教育、咨询的路上,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我本着自助助人原则进行探索,现就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实际工作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如何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如何教育

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心理健康必须具备如下品质:(1)对现实具有有效的直觉。(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3)能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接受自然(4)在其环境中能保持独立,能欣赏宁(5)注意基本的哲学的和道德的理论。(6)对平常的事物,能经常保持兴趣,能分辨工作的历程和结果,对两者都能欣赏。(7)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情,并有乐于助人的热心。

(8)具有民主的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9)能承受欢乐和忧愁。现在人们的交流中经常提到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但家长们往往还只是关心子女的学业和身体健康,而不去想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很多人不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心理健康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事。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理智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和其他人具有高效率的、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满足感或者是能愉快的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三者都要具备。下面来谈一下心理健康的五个标准:第一:正确的自我观念。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对自己都有比较切实的了解,有着正确的自我观念,这是健康的重要基础。因为一个人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他的行为举止才能得体,对学习和学校生活才能适应,才能努力的发展自己,主动的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

如果自我观念不正确,他可能表现出自恃清高,去做一些力不能及的事。如果做不好,就责怪环境或是把过失推给别人,他可能自己甚至对自己的命运都不在乎,可能自残,不肯以本来的面目表现自己,以致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不能坦然的面对学习生活,这当然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了。第二:满意的心境。心理健康的孩子对自己包括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感到相当满意,他们总是乐于学习,热爱生活,他们的聪明才智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没有心理障碍,其智慧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盲目的认为自己长的丑、不聪明、羞愧或者嫌弃自己命不好,没考入一所好的学校,以致把学习和生活看成是负担,这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第三: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总是乐于助人,乐于和别人交往。在与别人相处时,他们肯定的态度多于否定的态度,对于自己所属于的机体都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总是乐于做出个人牺牲去谋取集体的利益。

相反,与集体格格不入,没有伙伴,不愿意和别人来往;或者不想用诚恳、谦虚的态度对待别人,不会容忍别人的短处或过失而和别人吵闹,不尊重别人;或者没有充分的证据就轻易的怨恨,敌视他人,总认为别人是靠不住的;或者是认为别人是可以欺负的,并以此为乐,这些也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第四:统一的人格。心理健康的孩子基本都有正确的人生观,并以它为中心把需要、愿望、思想、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人生观和信念作为人格的核心,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个人具体的需要、愿望等,则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种改变,总是与其人生观和信念相一致,并受其制约的。如果不是这样,欲望背弃了信念,私欲和良心相互冲突,行动和思想互相矛盾,主体的自觉意识统一不了这一切,就会导致人格分裂。所谓人格分裂就是一个人兼有两重或多重相互对立的人格特点,随着个人心境或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交互出现,分别表现出片面的人格,这样就是不健康的心理了。

这样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一阵子慷慨大方,一阵子又吝啬小气;一会带待人温厚,一会儿又冷酷无情,而过后却又悔恨自责。第五:个人与社会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他们的思想信念、目标、行动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要求。一旦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的要求、别人的幸福发生冲突,就放弃或者修改自己的行动计划,谋求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私欲,不惜采取反社会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规范与法治约束,妄取强求,那就不是心理健康状态,就会走向犯罪,成为违法者。以上几项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家长们引导孩子改善心理状况,增进心理健康的目标。当然,并不是除了这五项之外就没有别的了,心理健康与否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的范围及其广泛,包括智能、情感、行为、性格等多方面。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最本质的问题在家庭还是学校呢?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最本质的问题在家庭还是学校呢

谢邀。通过你的实例,说明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最本质的问题在家庭。老师同一个,可学生千差万别,这说明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更重要。同样,心理问题也是如此。现在孩子从小接触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电脑,电视,智力发育提前,但心智没有同步,因此有的学生比较幼稚。之所以心智比较幼稚,是因为同学们彼此之间接触不一定多,而是都各玩各的,都接触电子产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反而少。

现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学校增设心理教育课有必要吗?

青少年心理健康如何教育

很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发生了,人们才意识到此前干预得不够,尤其是一些悲剧的发生,留下很多遗憾和教训。但是,问题发生后,很多人还是更多的指向于学生个性方面的原因,过后,各方面包括学校就不再从课程的高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目前,还有一个问题是学校的课程实施能力不足,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任教师缺乏,教师这方面的培训不够,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落实不到位,即便开设这样的课程,空洞的说教和共性的泛泛而谈作用不大。

结合学习生活的实际,举例说明怎么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最本质的问题在家庭还是学校呢

我从事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多年,创办了学校心理咨询室,一直在宣传、教育、咨询的路上,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我本着自助助人原则进行探索,现就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实际工作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定义性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二、现状分析从我咨询中看,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

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就目前状况而言,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三、重要意义1.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在咨询中我发现,现在人们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却贫瘠了,一些人的心理问题也很突出,因此,心理学的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的需要。大家都知道,青少年是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一是性需要,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由于以上的因素,所以,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3.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成长的需要。在咨询中,我发现注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4.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的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维护好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副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际的意义。切切实实抓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文章TAG:心理健康中学生为什么要注意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为什么要注意心理健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