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从什么角度来欣赏舞蹈,欣赏舞蹈 是从什么角度

从什么角度来欣赏舞蹈,欣赏舞蹈 是从什么角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00:04:1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所以,一部舞蹈作品,要首先在韵律韵味上做足功夫,一靠编创者的创意,二靠演员渲染的淋漓尽致,受众者一定能和舞蹈表现的主题一起分享审美的情趣。三,舞蹈作品和大众舞蹈,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时代碰撞。一个具有时代感,进步感,创意感,创新感的经得起各个不同年代考验的舞蹈或者舞剧才称得上作品。这些作品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正是美感。

这样的美感不仅仅指好看与不好看,而在于舞蹈全方位的美感。有人把舞蹈的美感称之为一首诗,是说舞蹈和诗歌有一个共同点“诗情画意”。两者所不同的是 舞蹈用身体抒发“诗情画意”,诗歌用文字。说到此,那“大众舞蹈”算不算作品,有无美感呢?回答是 ,不算作品,也称不上美感。现代社会进入了智能化数字时代,各种各样的大众舞蹈应运而生。

如“广场舞”,各自媒体“自我创新”的“鬼步舞” 等等,充斥在互联网上,像繁星又像春笋 ,显得新鲜又包含着“怪异”。她们谈得上美感吗?答案,谈不上也谈得上。我们只要抱着肯定这个,也不否定那个一分为二的态度来看待新事物,那些被大众肯定的优秀的舞蹈作品,才显得更加突出更加优美。所谓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在舞蹈这个百花园里会竞相绽放,她们的美感只要被大众审美所接受,都会香气扑鼻,留香百里。

为什么说舞蹈是文化艺术之母,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从诗经对舞蹈的高度评价,可以看出舞蹈艺术是所有表达中的最高形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序言中说:诗歌是为了表达内心的志趣。当诗歌不能完全表达的时候,就放声高歌,当歌咏还不能完全表达内心的志趣的时候,那就跳舞吧!这就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志趣。由此可以看出舞蹈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最高级的形式。

二.我国美学大师宗白华对舞蹈做过专门的论述,舞蹈是形式美、意蕴美的完美结合。宗白华说:舞蹈在回旋流转间,产生空间意识。这句话高度肯定了舞蹈的美学价值,舞蹈通过有限的肢体语言,表现无限的空间意识,能激发人的想象力。舞蹈具有律动节奏的美,是形式美与情感美的结合。因为舞蹈表演,都有一定的主题,能够传达难以言说的情感。

比如说在《诗经.宛丘》这首诗描述的就是舞蹈的场面:“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翻译成现代文,基本意思是女子披着白色鹭羽,手持神杖,在鼓声激越中舞蹈,通过姿势腾挪变化,行云流水的舞姿,在祭祀大典上,表现的是庄严肃穆,将人的舞蹈与原始时代所崇拜的神灵相连接,就有了神秘的色彩。

一段舞蹈如此的令人印象深刻,即使跨越千年,也能让人感受到那段舞蹈,美不胜收,这便是艺术的魅力。 三.通过具体动作表达抽象的美,这就是虚实结合。这是中国所有艺术创造的美的形式之一。随着不断的发展,舞蹈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化、多样化,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舞蹈形式与意境的完美融合,就是虚实结合,是中国传统艺术美的境界之一,以有限的表达形式表现无限的意趣。

都说艺术是共通的!那么,你能从从摄影构图的角度,谈谈怎么欣赏书法作品吗?

艺术是有灵魂的,所追求的目的是相通的。都是在追求一个字一一“美”。摄影讲究构图,构图不能离开主体、陪体、环境三大因素。这三大因素各施其责:主体一摄影构图的中心,是主题、目的的再现,是摄影之中心。陪体一摄影构图的参考系,为主体中心服务。环境一对整个构图起作渲染的作用。这三者有机集合,是作品取得成败的关键因素。

书法作品讲章法。成功的书法作品,不只要求点画精到、结构优美,而是要求章法完整、通篇和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是由正文、款识、印记三部分组成,这就是书法的章法。除章法外,用笔、结构、布白,就是书法作品的三大要素。由此看来摄影作品和书法作品都有共同之处一一那就是讲章法、讲结构(构图)、只有这样才能让主体(主题)之美达以跃然人们的眼前。

文章TAG:舞蹈角度是从从什么角度来欣赏舞蹈欣赏舞蹈是从什么角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