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中国土地》中国土地杂志社投稿,中国土地杂志怎么样

《中国土地》中国土地杂志社投稿,中国土地杂志怎么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1:03:2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2、增施有机肥,平衡耕地酸碱性。土壤有机质对土壤pH值有明显的稳定和缓冲作用,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则土壤酸化程度越轻,并呈现较好的对数关系。说明土壤有机质中的腐殖质有着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较高的阳离子代换能力,可缓冲土壤溶液中H 浓度变化;另一方面,腐殖酸及其盐类可构成缓冲体系,使土壤具有较强的缓冲性能,并且其缓冲性大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有关。

一是实施秸秆还田覆盖栽培。进行秸秆覆盖栽培,可减轻雨水对土壤的冲刷,降低盐基的淋溶,同时归还作物对土壤养分的消耗,提高土壤盐基饱和度。秸秆覆盖亩用干秸秆(或杂草)250公斤,横向盖于垄面约一寸厚,也可用山青,盖约二寸厚。秸秆覆盖还有调温保墒,压草增肥等作用。二是薰制火粪。用田边地角杂草、作物秸杆薰制大粪,是土家族农耕文化的精髓,也是土家先民平衡土壤酸碱和补充钾素的重要手段;还有提高地温,释放土壤养分,增加土壤渗透率、孔隙度和阳离子代换量,燃烧田间地角杂草和秸秆,降低了病虫基数等作用。

3、熏制火粪等农家肥。用地里的秸秆和天边地角的杂草熏制火粪,也是治理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火粪呈碱性,含钾较多,有调节土壤酸碱度和补钾的作用,土家先民就是靠施用火粪维持土壤的酸碱平衡和钾元素的平衡。4、减轻化肥施用量。众多专家认为,化肥施用过量是耕地酸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氮肥、磷肥过量施用,导致土壤养分供求失去平衡,钙、镁、钾等养分被作物大量带出土壤或被淋失。

因此,适当减少氮肥和磷肥用量,补充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能促进土壤酸碱平衡。因时因土因作物配方施肥,平衡供应作物需求养分,保持土壤和作物的供求平衡,及时补充作物带走的各种元素,可使土壤中的钙、镁、钾等离子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有效控制土壤酸化。2005年以来,全州各级农业部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逐步改变了当地农民的施肥习惯。

5、发展茶叶、兰花、杜鹃、蓝莓等喜酸耐酸作物。充分利用耕地酸化现状,在全州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实施“一村一品”或“一乡一业”,发展特种产业,既能新兴特色产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更能因地制宜,降低耕地酸化治理成本。6、施用石灰。治理耕地酸化的传统方法是运用石灰或石灰石粉,表土酸度很容易通过施用石灰得到降低,而且土壤耕层交换性Ca2 的浓度也会有所增加。

除大量应用石灰外,近十几年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些矿物和工业副产物也能起到改良酸性土壤的效果,如白云石、磷石膏、磷矿粉、粉煤灰、碳法滤泥、黄磷矿渣粉等。磷石膏不但可以用来改良盐碱地,还可以作为一种酸性土壤的心土改良剂。Sumner等提出用磷石膏改良心土的理论,可概括为“自动加石灰效应”,即土壤与硫酸钙反应后,由于表面的代换性反应而产生碱度。

Sposito把“自动加石灰具体化”,其反应为:Al(OH)3 CaSO4——Al(OH)SO4 Ca(OH)2Al2SiO3(OH)4 2CaSO4 5H2O——2Al(OH)SO4 2H2SiO4 2Ca(OH)2由于以上反应,土壤溶液的pH可以得到提高,代换性Al3 的含量下降。试验发现,亩施100公斤熟石灰,玉米和水稻施用石灰增产效果明显,水稻增产81公斤,增幅达16.07%;玉米增产69公斤,增幅达15.23%。

建议pH 5.0 以上的耕地,在秋收后,清除秸杆、杂草,结合冬耕亩撒石灰100公斤,使石灰和土壤混和;pH 4.5左右的耕地,亩撒石灰150公斤。为什么把石灰治理放在最次位置,因为会发生“次生石灰反应”,治标不治本,根本上还必须从土壤的活性的提升入手,而土壤的活性在于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因此,治理酸化土壤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生物技术(微生物肥料俗称菌肥)及增施有机肥,农家肥次之。

文章TAG:土地投稿杂志社杂志《中国土地》中国土地杂志社投稿中国土地杂志怎么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