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论《吴越春秋》中的伍子胥形象,成吴霸业说明伍子胥是什么样的人

论《吴越春秋》中的伍子胥形象,成吴霸业说明伍子胥是什么样的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1:12:2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待吴富国强兵之时,吴王倾全国兵力,交给孙武、伍子胥等伐楚。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军昼夜兼程,直扑楚国东北境,吴军因深入敌境,无不置死地而后生,最终楚军全线崩溃,孙武抓住战机,迅速强渡汉水,直捣郢都,几近将楚国覆亡。在这场战争中,孙武指挥数万吴军,以少击众,大破楚军20万,五战克郢,表现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经此一战,吴国声威大震,楚国受到了立国以来最大的打击。《中国通史》。终使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吴王阖闾“把第一大功归给孙武。”《中华上下五千年》。史评:‘’春秋之际,要盟之主。阖闾信其威,夫差穷其武。内果伍员之谋,外骋孙子之奇。胜强楚於柏举,栖劲越於会稽。‘’(3)急流勇退孙武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

待其功成名就之后,遂隐遁山林,从此史无所记。正印证了孙武自己那句名言‘’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 计篇》。反观伍子胥未听所劝,不知进退,最终落得个自杀身亡的悲惨下场!有史赞曰:孙子之才,料敌如神,大伸于楚,小挫于秦。不授爵禄,知亡知存。 身出道显,身去名成;书十三篇,兵家所尊。二、旷古烁今之《孙子兵法》孙武所著《孙子兵法》十三篇,是我国古代兵学文化最早、最杰出的代表,被誉为世界军事理论“瑰宝”而流芳百世!《孙子兵法》大体总结了春秋时代重要军事斗争经验,经过较长时间的流传和不断的加工润色,到战国中叶才整理成书。

这部军事哲学著作历来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五经七书》之首。它总结了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创立了军事理论。他认为决定战争胜败有‘’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计篇》主张‘’道‘’(即政治的修明)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

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谋攻》的战争指导原则。强调要力争战争的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通过奇正之变,因敌而致胜。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行,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虚实》。这些论述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孙子兵法》的问世,是世界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公元7世纪时,便传到日本。

伍子胥为父兄报仇,掘墓鞭尸,你觉得对吗?

天道轮回不爽,恶事必有恶报!楚平王强娶儿媳妇秦国公主,又派人诛杀儿子熊建,可谓坏事做绝。楚平王身前没得人处理他,死后被伍子胥挖坟鞭尸,可谓报应来得虽晚但总归来了;伍子胥鞭尸平王,虽然解恨出气,但是后来他被枭首悬城,也可谓没有善终。仗剑者死于剑,舞刀者毙于刀,恶事做了总是要遭报应的。话说晋国称霸中原,西阻强秦,南抗蛮楚,可谓威风凛凛;处于共同的利益,秦楚两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抗晋国。

文章TAG:伍子胥成吴霸业吴越春秋论《吴越春秋》中的伍子胥形象成吴霸业说明伍子胥是什么样的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