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旅游形象感知是什么意思,美国形象不再正面

旅游形象感知是什么意思,美国形象不再正面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20:19:3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由此看出,旅游形象的研究已经不再从单一方面入手,而是涉及到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即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介体(旅游业)和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分别形成感知形象、服务形象和资源形象。旅游形象涉及到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即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介体(旅游业)和客体(旅游资源),分别构成感知形象、服务形象和资源形象;屏蔽现象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特征,即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旅游目的地,并且彼此产生遮挡作用。

你认为什么是旅行?

旅行和旅游。乍一听没什么大的区别,其实是有质的区分,在我们国家大部分老百姓参与的,跟团的,只能算旅游。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走马观花,也算到此一游。而真正的旅行,也称行者。有的是背包客,徒步丈量,有的行者要住在目的地,吃当地的小吃,感受当地的文化,放松心情,心灵得到释放,是升华心灵的一个过程,开拓视野,充实自己,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满。

旅游形象混淆不清该怎样解释?

旅游形象混淆不清解析欢迎关注 转发 收藏一、引言屏蔽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文社会,比如大树下的植物生长受限,月亮周边的星星不亮,奥运冠军遮蔽亚军光芒,知名品牌产品身后的无名产品,等等。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屏蔽现象也非常普遍,先开发资源级别高的旅游地往往会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知名度高,企业政府投资多,游人如织;而后开发或资源级别低的旅游地情况则有可能相反。

如谈到傣族风情和热带雨林,人们会想到西双版纳而不是德宏;谈到香格里拉会想起云南而不是四川,其实它们的资源彼此相似,只是因为受到旅游形象屏蔽作用的影响,拉大了发展差异。王衍用(1993)最早提出“热影区”概念以来,旅游形象屏蔽研究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旅游形象研究的热门课题。但是纵观十几年的研究可以看到,学者走的是一条实用主义的道路,研究集中于被屏蔽区域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的问题,对旅游形象屏蔽研究存在着基础理论薄弱、概念混淆或错误的情况,不能不令人担忧。

我国旅游形象屏蔽研究文献中尚无对其概念体系的系统梳理,本文就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从旅游形象和屏蔽概念的研究人手,全面解析与认识旅游形象屏蔽现象与概念体系,以期为旅游研究者提供参考。二、旅游形象屏蔽研究回顾在提出旅游形象屏蔽概念之前,已有学者开始研究相邻旅游地的关系问题。张凌云(1989)做过旅游地竞争的论述,保继刚(1991、1994)对景观类似性较高的滨海沙滩、名山旅游地、喀斯特景观之间的竞争进行过细致研究,并提出了“替代性竞争”概念。

文章TAG:形象感知正面旅游旅游形象感知是什么意思美国形象不再正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