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为什么说冉求非吾徒也,冉求被孔子批评非吾徒也

为什么说冉求非吾徒也,冉求被孔子批评非吾徒也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22:16:5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非曰能之,愿学焉。”够谦虚,省掉了主语“赤”,但还是能感觉得到,一个很在意个人功业的“公西华”在里面。4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洒脱、淡泊。描绘了一幅盛世蓝图,没有个人的事功包含在里面。孔子对四个弟子的志向是如何评价的,他对冉有、公西华的言志到底是什么态度?子路说完自己的志向后,孔子直接来了一个“哂之”,很明显的不满。

冉有、公西华看到子路的无礼和自以为是的态度受到老师的批评,接下来言志,一个比一个谦虚低调。但他们表明理想后,孔子并没有当场打分,而是接着让曽皙来说。曽皙回答问题前说:“异乎三子者之撰。”他答完问题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就是说,孔子对其他三个人的言志不满意。曽皙的回答看是答非所问,他不谈自己如何建功立业,如何来做什么,而是他自己希望做一个太平盛世的普通百姓。

他描绘了一副太平盛世的图景,这正符合孔子所要的大同世界,曽皙说出了孔子的心里话,赢得了孔子的肯定。这个看起来不是什么理想的理想,才是最大的理想,才是最高的理想。子路三人所言的事功,孔子并不怀疑他们实现这个理想的能力,但孔子对他们境界不够,功利心太重有所不满。孔子不轻易否定弟子们的言论,让他们自己反省领悟,这正是孔子教育的艺术,也体现了孔子博大的情怀。

曾皙问孔子三子的志向如何,孔子也只是回答“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并不想作具体点评。曾皙又追问:“夫子何哂由也?”孔子的回答就很隐晦了:明面上只说了子路不知谦让,暗面上指出三子胸怀境界不够,立足邦国,着眼小康,个人功利之心太重。孔子是立足天下,寻求大同,公而无私,没有个人名利色彩。孔子最赏识颜回,颜回也最懂孔子,在思想上、境界上也最接近孔子。

孔子常和弟子谈论志向的问题,对此,颜回回答的是“愿无伐善,无施劳”,自己不夸耀自己的优点和功劳。不谈事功,只说事功之后,面对事功的态度,这个更难,要求的境界更高。这一点,曾皙也似乎达到了,其它三子还停留在事功的成就和荣耀中,孔子自然不会肯定他们。从不同方面来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平等真法界,佛不渡众生”。

佛是要渡尽天下众生的,为何又说佛不渡众生?熟读《金刚经》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众生平等,众生都有佛性;佛渡众生,但佛不以渡众生为功,做什么就做,没有一个“我”在其中,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没有“我执”。孔子要实现大同世界,要求得太平盛世,王道乐土,并不惜为此死而后已,但孔子从没有把自己当做救世主,没有个人的功利心在其中,这一点上佛陀、孔子是相同的,这就是圣人的胸怀境界。

孔子不肯定不满意三子的言志,答案就在这里。2019年3月22日下午,意大利众议院,习近平主席同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临近结束时,菲科突然问:“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习近平主席目光沉静充满力量地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习主席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他一定理解孔子的圣人情怀和无我精神。结束语《侍坐》中孔子赞同曽皙,自然就否定了其他三子的志向。但孔子宽厚,不轻易当面否定弟子,只是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去提高。孔子否定三子的原因:一是格局境界不够;二是过于功利,自我意识太强;三是子路不知礼让。孔子要的是具有圣人情怀,无我境界的弟子。

文章TAG:冉求非吾徒孔子批评为什么说冉求非吾徒也冉求被孔子批评非吾徒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