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法大为什么不出名,为什么有人连续好几年法考失败

法大为什么不出名,为什么有人连续好几年法考失败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6:02:05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包公官职并不高,为什么名气那么大?

包公官职并不高,为什么名气那么大

包公即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关于包拯官职高不高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履历。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时年二十八岁,按照宋朝制度,考中进士就可以当官,但包拯是个孝子,他信守圣人“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尽管这话后面还有半句“游必有方”,包拯还是等到三十六岁时父母亡故后才正式出仕,任天长县(今安徽天长县)知县。

三十八岁时,包拯因政绩升任知州,清正廉洁,受到上司重视和世人称赞。庆历元年(1040年),包拯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端州出产砚台,经常要进贡,此前的知州都趁进贡之机大肆敛取数十倍于贡数的砚台,用来赠给当朝权贵。包拯在任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仅仅生产够贡品而已。庆历三年(1043年),包拯进京,任殿中丞。

同年后经御史中丞王拱辰举荐,任监察御史里行,随后改任监察御史。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包拯担任契丹正旦使,出使辽朝。此后历任三司户部判官,次年出京任京东路(路是宋朝的行政区划)转运使。庆历七年(1047年)四月,改任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陕西转运使。庆历八年(1048年)五月,包拯调任河北路转运使,六月入朝任三司户部副使。

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受任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皇祐四年(1052年)十月,包拯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数月后,转任高阳关路安抚使。随后当过瀛州、扬州、庐州等地知州,兼任刑部郎中。至和二年(1055年)十二月,包拯因担保推荐官员失误获罪,贬为官兵部员外郎、池州(今安徽池州)知州。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包拯复职为刑部郎中、江宁知府。

同年十二月,被召任权知开封府,迁升右司郎中。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升为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嘉祐四年(1059年),包拯以枢密直学士之职暂任三司使。嘉祐六年(1061年)三月,升任给事中,正式担任三司使。 数日后,拜枢密副使。不久,调任礼部侍郎,但包拯推辞不受。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四日,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宋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以上出现的官职有低的吗?有。如知县这种小官,但那只是包拯刚出仕时候做的官,他这一生,代表过宋朝出使辽国,一国使臣,官职不高?包拯最高的官职是三司使和枢密副使。三司使是北宋最高财政长官,管理盐铁﹑户部﹑度支,总管国家财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副宰相),放到今天,类似于财政部长。

文章TAG:法大法考好几年出名失败法大为什么不出名为什么有人连续好几年法考失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