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攻城掠地青铜剑怎么装备,青铜上的战争与和平

攻城掠地青铜剑怎么装备,青铜上的战争与和平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30 19:21:25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该盾通高66厘米,首高 2~2.5、宽 8.4 厘米,肩宽 39.8 厘米。虽然漆层之间的皮质早已腐朽,但其厚度约为0.8厘米,与双层牛皮制成的合甲接近。其与铜车马上的盾牌一样,均为双弧盾的,与一直流行在汉代的双弧盾,也是一脉相承。1998年,在秦始皇陵墓内发掘出一座大型陪葬坑。里面有大量石质头盔模型,从而颠覆了以往对于秦军无盔的说法。

根据复原秦甲的情况来看,秦军十分重视战士的防护。步兵铠甲多由前甲、后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骑兵铠甲比较短小,长仅及腹,没有披膊。车御的臂、手、颈易受攻击,其铠甲不仅有前甲、后甲,甚至还有臂甲、手甲还有盆领。以上是秦军的武备情况,那么秦军武器装备实际的配备情况如何呢?2002年发现的里耶秦代简牍,即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显示,迁陵武库,存甲衣349件,甲篼21件,兜鍪39件,胄28件,弩和戟各251件,备用的弩臂97件,弩弦1801件,弩箭40900余支。

从库存武器的种类来看,秦军地方部队的士兵标准武器就是戟和弩。这些武器装备,一共可以武装502名士兵。这502人有370件甲和67件头盔,披甲率为74%,装备头盔率为13.3%。那么秦军的精锐部队呢?秦陵一号俑坑的前锋为3横列、每列68人,共204人,其中3人带甲,201人轻装。这204人大部分为弓弩兵,但还夹杂少量持戟士兵。

前锋士兵之后的本阵,是由38列纵队组成的战车与步兵本阵,其中少量使用弓弩与剑戟的轻装战士,绝大部分都是手持铍戟的重装战士。在方阵两翼各是170人的单列警戒部队,其中135人重装,35人轻装。方阵后卫为3横列、每列68个,共204人,但是全员重装着甲。两翼和后卫都是大部分手持弓弩,少部分持剑戟。总体而言,方阵中,重装步兵的比例要占到72.7%。

可见,秦军精锐与地方部队的装备情况类似,都是远程用弩,近身用铍戟,披甲率在70%以上。至于兵力,根据《秦代军事史》推算,秦国在秦昭王二十六年时现役部队的估算数量为:100000(内史军) 55000(上郡军和汉中郡军) 140400(其他郡县军)=295400人。在战时满编状态下,秦国内史地区可发卒二十万,其他郡县可发卒三十一万,可动员的总兵力约有五十一万。

作为常用的防身利器,古代士兵是怎样佩戴刀剑的?

作为常用的防身利器,古代士兵是怎样佩戴刀剑的

以我国为例吧,古代武人佩戴随身刀剑的方式不止一种,如果笼统一点说,随着时间的发展,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渐从“璏式佩剑法”变为“双附耳式佩剑法”,此外还存在单耳悬挂法、带扣佩带法等多种方式。中国的刀剑起源于商周时期,具体而言,在商代殷墟王陵发现了青铜刀,但是刀鞘没有保存下来,或者当时本来就没有刀鞘,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如何佩戴的。

奇怪的是,从此以后,作为兵器的刀似乎突然消失了,直到西汉时,环首刀突然横空出世,成为一种主要的兵器类型。△殷墟妇好墓出土青铜刀青铜剑在我国出现地相对较晚,大约在商末周初时始见,很可能是受到北方草原青铜器的影响而出现的。早期的青铜剑体量较小,跟匕首其实差不多。从目前出土的青铜剑遗物来看,这种剑有时配鞘,上面有镂孔,故而推测是用绳索之类的悬挂在身体一侧的,当然这样的短剑也可以直接别在腰带上。

在复原的西周武士图上可以看到这种佩剑。△宝鸡出土西周青铜短剑△西周武士复原图到了东周时期,剑逐渐增长,最长的可以达到1米左右。这种长剑显然就不能直接别在腰上了,那样容易脱落,为了更好地固定,古人发明了一个东西——剑璏。简单说,剑璏就是固定在剑鞘一侧的一枚长方形扣,有穿孔,腰带可以从中穿过,从而将剑连接在身体一侧。

△剑璏示意图我们在曾侯乙墓编钟架子上的铜人以及秦始皇陵铜车马御者的身上,都能看到用剑璏佩剑的形象。剑璏通常用金属或者玉制成,到了汉代,随着环首刀的兴起,人们也开始把剑璏安装在环首刀的刀鞘上,这就成为了刀璏。在复原的汉代武士图上,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璏式佩刀法。△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玉具剑及剑璏璏式佩剑法虽然好用,但是也有缺点,由于只有一个固定点,佩戴好的刀剑并不是很稳定,容易左摇右摆,而且如果刀剑比较长的话,就容易下垂,尤其不便于在马背上使用。

所以大约在北朝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双附耳佩剑法,即在刀鞘或者剑鞘上连接两个小耳朵,上面有孔,分别连接一根短绳索,而后将绳索连接在腰带上。这样一来,就有了两个固定点,更稳当一些,而且可以把刀剑横挂在腰间,骑马佩戴更为方便了。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双附耳刀的实物,来自于北周李贤墓,是一柄银装铁刀。△李贤墓出土铁刀研究者认为,双附耳的源头可能在波斯。

在北朝时,东西方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来往密切,这样的新式刀鞘、剑鞘就传入中国。之后的隋唐乃至于明清时期,这种双附耳的鞘都是主流。△萨珊波斯铁刀△正仓院藏金银钿装唐大刀△清乾隆御用刀除了这些主流的佩戴方式,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在这里举个例子,带扣佩带法。下面这柄环首刀来自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时刀鞘保存较好。

战国时六国都已经配备了铁剑,为何秦国仍然用青铜剑吞并诸国?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制度开始从之前的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转变。其中,牛耕的普及和铁器的使用更是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铁器的铸造更是改变了当时军事界的兵器制造,要知道,铁器比铜器质地更加坚韧,刀口、剑锋更加的锋利。可是在中国第一个封建帝王陵墓——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中,经考古学家挖掘考古发现,这样一个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俑坑中,除了那珍奇名贵的俑,还有不少兵器在其中。

然而。这些兵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是铜器,没有铁器。这就大跌众学者的眼镜了,要知道在战国时期,铁器的出现让冶金业制造中心从吴越之地变到了铁矿丰富的中原地区。《战国策》中曾记载: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可见当时冶金中心在韩国之地。那么,战国时六国都已经淘汰青铜兵器,让将士们配备了铁剑,为何秦国仍然用青铜剑吞并诸国?秦国的虎狼之师配备上铁剑岂不更加所向披靡?可偏偏就这样一批将士,手持质软落后的青铜剑,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统一了割据已久的天下。

首先,从质地上来看,现代化学告诉我们生铁、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上,含碳量超过2%的铁,叫生铁;含碳量低于0.05%的铁,叫熟铁;含碳量在0.05%-2%当中的铁,称为钢。生铁性能为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熟铁是指用生铁精炼而成的比较纯的铁。熟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

当时虽然铁器普及,但是铁矿提炼起来仍然比较困难,还不能达到批量生产的地步。相反,铜矿技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提炼和开采的难度都较小。更重要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秦国很少有天然的铁矿山。其次,秦国由于一个伟大的改革家商鞅在变法中推行了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统一度量衡,这大大地推动了冶金业的标准化和批量化。

它让整个兵器制造产业有了一个良好的模板,所有的兵器都有统一的规格,用起来十分顺手。同时,考古学家发现,秦国的青铜剑长度比当时著名的吴王夫差的剑身都要长许多,可见当时秦国青铜制造业是相当发达的。秦国就是这样以己之强横扫六国。最后,秦国的青铜剑制造出来含铅量十分低,与其他国家的含铅量形成了对比,这一点也是秦国兵器制造业独具优势的地方。

文章TAG:攻城掠地青铜剑青铜和平装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