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七雄聪明丹怎么使用,麒麟进阶丹怎么获得

七雄聪明丹怎么使用,麒麟进阶丹怎么获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4 19:15:07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其四,拨乱反正,扭转了刘邦的错误战略选择。公元前204年,彭城之败后的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形势危急。面对儒生郦食其提出的复立六国之后、分散项羽力量的主意,刘邦病急乱投医、欣然同意,甚至连印章都刻好。关键时刻,张良赶到,他列出了著名的“八不可”,以不容辩驳的逻辑,指出郦食其思路只对六国贵族后裔有利,对出身草根的刘邦而言反而是放大弱点、自毁长城,让回过神来的刘邦惊出一身冷汗:“竖儒几败而公事!”当然,张良的功劳远不止以上四项,诸如写信给项羽、让对方误判刘邦的战略意图;慧眼识才,提前点出英布、彭越、韩信三位军事人才对汉军的重要意义;主张先封雍齿,解除功臣们的不安心理;巧施妙招,帮助刘盈稳住太子之位,保持政权平稳过渡等等。

但在笔者看来,张良的境界之所以远远超出历史上的其他智囊,关键在于以下两点:第一,身为反秦的贵族后裔,却能主动拥抱新秩序。我们都知道,当初张良为了报韩国被灭之仇,不惜变卖丰厚家产收买勇士谋杀秦始皇。这种格局,其实跟太子丹没什么两样,显得过于小气。但在随后的秦末战乱中,也许是看到了贵族复辟、诸侯并立带来的巨大破坏,张良意识到了项羽思路的落伍,认识到了大一统体系的不可阻挡,逐渐变成了秦制的忠实拥护者。

不然的话,为何在秦灭之后,他还坚决支持刘邦东进,向着一统天下的事业努力打拼?为何在儒生郦食其提出扶持六国后裔的主意后,身为六国遗老遗少的他竟然斩钉截铁的反对?历史上的复仇者并不少见,但在其后能够意识到仇敌主张的正确性,转而积极拥护新秩序、并为其孜孜不倦奋斗的,也许只有张良。仅凭这一点,就能让他从一众智囊中脱颖而出,境界高人一等。

第二,无视荣华富贵的利诱,以高超的智慧急流勇退,并为后世功臣确立了标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千百年来,无数立下显赫功勋的英才都跳不出这一历史死循环。但西汉初年的张良,其实早已为后世提供了标准应对模板:自我贬低,归功于领导,推卸封赏。刘邦分封功臣时,曾让张良自己在富庶的齐地挑选三万户。

张良却谦虚的说,自己当初能在半路上遇到刘邦,是上天把自己赐给对方;自己进献的计谋很多,那些侥幸成功的,都是因为刘邦慧眼识珠、指导有方。最终他坚决推掉了厚赏,选择了贫穷的留县;为自己立下的功劳,找一个庸俗的动力。张良曾对外宣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

也就是说,自己侥幸立功,只是抱着替韩国复仇的目的,没啥其他野心,从没有想过青史留名;急流勇退,归隐江湖。封侯之后的张良,竟然令人意外的投身道教,“欲从赤松子游耳”,积极从事辟谷之类的道术。通过这种方式,他成功树立起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人设,躲过了功高震主的危险。在后世,有许多功臣也借鉴了这一套路,比如晚年闭门修道的尉迟敬德、随时以道士自居中唐名相李泌等。

燕国位于苦寒之地,领土也不广阔,为何能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时期燕国疆域并不大,它南起易水流域,北达今天内蒙赤峰一带,气候寒冷,本来不具备成为强国的资本。但是燕国拥有战国时期最为先进的冶铁技术和农耕技术,推动了燕国农业的大发展,使得燕国经济能与中原大国媲美。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普及于战国,无论是制造技术还是普及程度,燕国均位于诸侯国前列,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为翘楚。

燕国农业耕作技术也很先进,他们利用境内水资源丰富的长处,注重水井的挖掘与利用,并使用了井上汲水工具“桔槔”。燕国在农业生产中推行“垄作耕法”和“粪田”,促进了粮食的增产,亩产至少在100斤以上,超过了当时大多数国家。战国时,燕国已掌握了块炼铁、生铁冶铸、块炼钢、铸铁脱碳钢、退火柔化工艺、淬火工艺等先进的冶铁技术,国内的农民在生产中已广泛使用铁制农具。

今天在河北省兴隆燕国遗址中出土的众多铁农具范,就是当年燕国人在高温下炼出的生铁水浇铸而成型的,这种冶炼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铸造效率和铸件质量,使得燕国农民使用的铁锄有较硬的耐磨芯部,外有柔韧的铁素保护层保护,耐用性极强。(燕国铁犁)从燕下都出土的V形犁来看,这种犁前尖后阔,锐端有直棱,增强了刺土力。当时其他国家方多用铁制造 兵器,较少用于制作成农业生产的工具。

文章TAG:进阶七雄麒麟聪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