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攻城守什么,古代攻城守城靠什么

攻城守什么,古代攻城守城靠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18:24:27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你的军队施展不开,与此同时你逼迫老百姓过来送死老百姓,也不是待宰的羔羊,他也会反抗,到时候你就是找死!所以一旦敌方的攻城器械充足,守城的一方俩选择第一让自己的士兵守卫城池,第二要么直接跑。别说这传出了你受不了,那你守个屁!如果说攻城的一方攻城器械不足,那么他无法短时间之内打造云梯或者是冲橙锤!对于守卫城池的老百姓来讲,他们所需要做的任务不是跟敌人进行搏杀,而是敌人过来偷袭或者进攻的时候报个信在上面摇旗呐喊一下子,敌人自然也就乖乖的跑了!这个事情呢,历史上面也有,比如说北京城在明朝的时候天子守边关!当时蒙古军队进攻北京城,把北京城给包起来,北京城选择防守,在这种情况之下,北京城就开始抓壮丁去防守城池,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人物就是抗倭名将戚继光。

当时呢,他在北京参加武举考试!很显然当时的蒙古军队长途奔袭,不可能携带攻城军械!突然又不可能把自己的战马弄脑袋去撞城墙,所以对于守卫城墙没有参加过实际作战经验的大多数拉过来的壮丁来讲。他们只需要盯着对方,究竟纵大力进攻再进攻的时候,(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给守卫城池的北京军队报个信儿!所以守城的一方他把这些没有参加过军队!有实际作战经验的人拉上城池,这是一个好的选择!第二点守城的一方同仇敌忾,对于工程一方十分痛恨!这是经常出现的一个点!守卫城池的一方,他会大肆的宣扬工程的一方会屠城,或者是对城池里面老百姓进行迫害,然后老百姓自发的走上城墙ti守卫城池的一方防守!这个呢就看守卫城池的一方,他的政治攻势,其实老百姓的他参与到首位城市的一方里面需要的是一个理由,一个让他必须得参加的理由,而如果有人能够找到这个理由让老百姓参战的话,无疑会增加自己的防守的人数,这样自己防守城池的胜算也就更加大一些!但说实话启用这个手段的时候,通常都已经到了最后时刻,也就是大家都已经到了生死一线,差不多该完蛋的时候,这个时候让老百姓上来做殊死一搏!这种手段确实高明,可一旦用出来的话,最后迎来的将是无情的屠杀!第三,就是这个城市特殊的兵制!有些地方城市当然就是一座普通的城市,老百姓呢,也没有参加过军队的训练,只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但是某些特殊的城市。

他是有特殊的军队制度的,也就是老百姓虽然拥有老百姓的身份不是军队成员,但是他们都需要参加一定的军事性恋,甚至于每个老百姓都和军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政策这些城池都会称作军镇。也就是平常的时候,你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种田啊,经商啊,政府不会去管你,可是一旦到了战争时刻你武装起来你就是一个士兵。像这种特殊的边关城市特别多!正面临敌人优势兵力包围城池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全民皆兵的情况!。

古代攻城作战明知九死一生,可众多官兵为何争先恐后冒死登城?

谢邀。 古代城池攻守战是司空见惯之事,特别是地处战略要地的城池,不拿下来绕城而过,会给本方大后方留下严重的隐患,可能危及本方的后勤保障,还要留下相当数量的部队防止其从后背前后夹击。因此,攻取下城池是必要的。攻城战无疑是对守方有利。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说的就是攻方有十倍于敌方的兵力,可以将对方包围起来,利用本方数量的优势打心理战,削弱敌方的斗志。

攻方有五倍于敌方的兵力,就可以攻城,这样比较有胜算。攻方有两倍于敌方的兵力,就可以放手一战。守方凭借坚固的城池,居高临下的天然优势,加上城破被团灭的危机感,使得攻方不得不凭借兵力优势才敢攻城。为确保尽快打下城池,自古以来,对率先登城的将士奖赏十分丰厚。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按照古代行军作战的惯例,进攻时处在队列的第一排的将士有更高的奖赏,在第一排的与敌正面接触,伤亡率大,但斩首立功的机会更多,杀敌赏格一贯很高。

古代曾有规定,首登城者,赏万钱,升两级,这是很正常的奖励措施。唐高祖李渊在打河南时,张士贵率先登城,光奴婢就赏赐了80人。明朝名将常遇春本是盗贼,靠着首登之功,一步步混成了明朝的鄂国公。太平天国后期著名的将领英王陈玉成,在太平天国早期进攻武昌时,年仅14岁的陈玉成不惧石矢,率先登上武昌城头,一举拿下大功,成为其在太平军中迅速崛起的良好开端。

如果古代最强大的军队攻城,守方突然搬出一百挺马克沁重机枪会出现什么后果?

什么?100挺马克沁还被人困兽孤城?为什么直接缴械送人头?为什么还要受这罪?在冷兵器时代,马克沁重机枪绝对在每场战斗获得碾压式的胜利,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这就是马克沁机枪,战场上的收割机!)只要有足够的子弹,100挺马克沁绝对可以统一整个世界!能不能给我一张详细的世界地图,我需要好好规划一下战略问题!虽然这是虚构的一个设定,不妨来看一下。

100挺马克沁机枪,300名专业的机枪手和副机枪手,突然穿越到一个即将崩溃的城池,这个城池的陷落,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覆亡!100挺重机枪如何扭转乾坤?其实很简单,(缺少远程输出的冷兵器,在机关枪面前都是土鸡瓦狗一般!)第一阶段,在小城周边布置20个机枪堡垒,每个堡垒3挺机枪,另外有40挺机枪安放在马车或者交通要道。

敌人如果赶来,不管是强弓硬弩的秦国黑色军团,还是擅长长途奔袭的蒙古骑兵,或者是满万不可敌的女真勇士,统统干翻!在马克沁冒着蓝火的怒吼下,这些都土鸡瓦狗一般的存在!第二阶段,利用前期获得的战利品扩张地盘,很明显100挺机枪不够用了,怎么办?召集工匠进行逆向研发、进行复制,制造更多的枪,步枪,机枪,制造更多的装甲车,制造更多的机枪堡垒,这样的战争机器一旦有了工业基础的支持,任何农业国只有臣服的份!第三阶段,当农耕民族臣服后,开始一步步进行工业化改造,只要方向正确,人口密集的农业国必然产生工业革命,之后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纷纷送上门来舔脚趾头!(这样的机枪堡垒,来多少人杀多少人!)回到问题,如果单纯用100挺机枪来守城墙,完全就是等死!古代军事理论中,有一个定律是“大城不守”,就是当征服者看到北京、南京、西安这样的大城的城墙时,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坐好等着对方的三个动作,投降、逃跑或者自杀。

为什么大城池没办法坚守?原因很简单,大城池城墙太长、城门太多,城内人口太多,一旦人心浮动,整个城池就面临灭顶之灾!以现存的西安城墙为例,城墙总周长达到13.74公里,每一米站一个士兵,都需要137400人,14万大军,只能做到站在城墙上,一旦爬上来三五个人,这个点就失守了。面对敌人重点攻击的城门,士兵们需要在几公里之间的城门不断调动,避免被发现弱点。

(每100米布置一挺重机枪,西安城至少需要1374挺机枪!)同样的道理,如果20万人守西安城,有20万人来攻城,攻城军队可以集中力量攻击某一个城门,或者直接开展宣传攻势造成城内的军心人心浮动,这样的城池就失守了。现在给你100挺马克沁机枪,你准备这么安排?与其放在城墙上,不如每个城门和城内每个交通要道设置机枪堡垒。

古代匈奴都善骑,不善攻城,为什么古代人不聚城而守,而是要出城跟匈奴骑兵对战?

汉代匈奴人善骑,但是和汉军比起来算不上善战。汉宣帝时大臣给皇帝上奏疏就说过:“一汉抵五胡。”汉军的文化水平,装备水平,后勤保障水平比匈奴高好几个档次。匈奴唯一的优势就是马,不仅骑马水平高,而且战马数量丰富,所以汉朝时,匈奴对汉作战以劫掠,袭扰为主。汉军只要集结部队谋求决战,匈奴扭头就跑,在汉朝时这叫:“不羞远遁。

文章TAG:攻城守城古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