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大皇帝的官职怎么整,深层解析皇帝制度

大皇帝的官职怎么整,深层解析皇帝制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21:12:50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3、皇帝的恩赐。3、皇帝的恩赐最后,正一品的官员平时得到的皇帝的赏赐也是很多的,大部分正一品的官员最少能够获得皇帝赏赐的仆人和家具,有的能够得到一些生活用品,外地来的贡品偶尔也会被皇帝赏赐给官员们的,而正一品的官员得到的赏赐是最多的,尤其是立功以后,得到的赏赐恐怕是不计其数。

关于清朝的官职体系,在前面的内容里已经跟列位分享过了,使用的是"九品十八品级"的制度,最高品是正一品,最低品是从九品。而我们常说的"位极人臣"的成就,自然便是通过奋斗获得了一个正一品的官职,而在清朝的官职体系当中,与正一品相对应的具体官职可以分为八个方面,分别是:三公、三殿、三阁、领侍卫内大臣、掌卫事大臣、伊犁将军、绥远将军和大学士兼管总督。

封建社会的皇帝真的能随意任免官员吗?

汉家王朝皇权是没那么膨胀的今天的人对于古代皇帝,总认为是权力无边无际的。皇帝动动嘴,大臣跑断腿,君让臣死,臣不得不得不死。但实际上,在汉族封建王朝中君主的权力是没有那么疯狂的。当然也不排除几个了例外,像是秦皇汉武这种雄主,天生自带唯我独尊的个性,杀伐独断,但也不会有大家想像的那么任性。想杀谁就杀谁,那不成暴君了。

(千古一帝秦始皇也不能随意杀人,即便是无人能制止他,古代的史官也会独立地记录下来。嬴政怎么着都得顾及下自己身后的名声)古代臣子的政治理念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以直言敢谏为荣,用今天的话来讲叫做“政治正确”。并且古代对于皇帝和政府都设有监察机构,专门对二者的言行和施政方针进行监督。早在秦代就开始设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和皇帝言行。

到唐代升级为御史台,有了独立的司法权力,宋代御史台更是可以直接弹劾丞相,而到了明代,御史台改称都察院,明代都察院御史更是敢骂天骂地骂皇帝。而且在明代不只是都察院御史敢骂皇帝,恨不得是个人都敢骂天子,以示自己为国直言的忠贞气节。明万历时期的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在万历十七年写的一本《酒色财气四箴疏》,专门抨击万历皇帝怠政,不干活,懒,好色,嗜酒,贪财,总之把万历说的是一无是处。

万历皇帝虽然为此大为光火,但最后也只是将雒于仁削官为民,也没拿他怎么着。毕竟万历皇帝面对挨骂,早就习惯了。在明代骂骂皇帝都是小儿科,而在一些关乎立场的问题上,臣子更是绝不会和皇帝妥协的。还是以万历为例,万历生前最喜欢郑贵妃所生的三子朱常洵,想立其为太子。但是按照汉家的规矩和明代的法律,储君需立长子。不过万历不喜欢自己的长子朱常洛,所以一直迟迟不立太子。

而大臣们都是支持皇长子朱常洛的,于是大臣们和皇帝爆发了明代著名的“挣国本”事件。这件事僵持了十多年,历经几代首辅大臣,最后终以万历的妥协,大臣的胜利而完结。可见,在汉族王朝中,皇帝是不能为所欲为的。(天天挨骂的万历)之所以现代人对于皇权的认知出现偏差,其实主要受到满清的影响。因为满清是有在关外的满洲人建立的“征服王朝”,作为一个异族政权,有一些民族压迫是肯定的。

中国历史上历代帝王让主管写历史的官怎么写,他就怎么写吗?

这一点,凭良心说,有是有,但并不常见。因为在中国古代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什么笔都可以动,史官的笔是不能动的。中国史官的笔,素来被称之为“铁笔”。从孔子编修《春秋》开始,一字定褒贬的“春秋笔法”更是成了史官们的美谈。历朝历代的史官,都以铮铮铁骨闻名。中国有记载的第一次对史官的屠杀,在春秋时期的崔杼,就因为弑君而逼迫史官改写。

结果连续四个史官被杀,依然拒绝抹除“崔杼弑其君”的记录。最后,就连杀人不眨眼的崔杼也被迫向史官臣服。到太史公的时代,就更是如此。司马迁的《史记》之中,对于汉朝的事情都是有啥写啥,丝毫不加避讳,就连刘邦丢弃妻子这种事儿,他也照写不误。这种气节,直到今天我们也不能不赞叹。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在乱世或者是面对强势皇帝的时候,史官们也往往必须改笔。

比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被篡改就是很常见的事情,杀史臣的事也不少见。比如桓温逼迫孙盛改《晋阳秋》,又比如魏道武帝因为崔浩如实记录拓跋家族的事情而大开杀戒,这些都让史臣们的笔不敢太过放肆,也导致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现象——昏君批量化、模块化生产。即使一代明主李世民,也曾逼迫史官改写过有关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哪怕房玄龄拼死抵抗也无能为力。

文章TAG:皇帝解析深层官职制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