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烈火封神帝陵天墓怎么出来,蹦玩《烈火封神》帝陵天墓

烈火封神帝陵天墓怎么出来,蹦玩《烈火封神》帝陵天墓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20:43:00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也就是说,已经封闭的田贵妃墓,曾经被人二次从外面打开过,并且,还没有破坏里面的结构,这个线索的发现,让专家们十分兴奋。既然被打开过,说明就有不破坏陵墓结构的办法。最终,经过专家们的研究,发现了拐打钥匙这个好东西,并依葫芦画瓢的现场制作了一把,靠着它,终于打开了封闭近五百年的定陵地宫。而拐打钥匙对于古代修建陵墓的工匠来说,更是他们的救命武器。

南京中山陵是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型陵墓?

中山陵不是帝王陵墓,但是却是按照帝王规制修建。如果按照陵墓规格来说的话,中山陵确实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型陵墓。1925年孙中山因胆囊癌在北京去世,去世前孙中山曾对宋庆龄和汪精卫说,希望自己的遗体可以效仿列宁的遗体做防腐处理保存下来,同时他还希望自己的遗体可以葬在南京。其实早在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紫金山打猎的时候,就曾今对胡汉民表达过自己逝世以后希望葬在紫金山的想法。

孙中山去世以后,举国悲痛,他的后事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国民党自然不敢怠慢,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很快便成立了丧事筹备委员会,委员会成员阵容空前强大,名单如下:张静江、汪精卫、林森、于右任、戴传贤、杨庶堪、邵力子、宋子文、孔祥熙、叶楚伧、林焕廷、陈去病。委员会成立以后的第一件要紧的事情就是如何按照孙中山生前的遗愿将他遗体妥善处理和安放。

当时国内尸体处理和保存技术比较落后,国民党便求助于有经验的苏联,希望苏联能提供保存遗体用的玻璃钢棺材,苏联人也不吝啬,当即答应了下来。可是后来的事情并不顺利,由于各种原因,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并没有及时运到中国,孙中山的遗体只能暂时安放在一个西式玻璃盖棺木棺内。直到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入殓了半个多月,苏联的玻璃钢棺材才运达北京,但此时孙中山的遗体已经开始腐烂,不具备供人瞻仰的条件了,丧事筹备委员会便决定改用传统的土葬。

从1925年到1929年,丧事筹备委员会前后共举行了69次会议,主要讨论丧事费用、陵墓选址、陵墓设计和工程建设、迎接孙中山灵柩回南京等重大问题。中山陵具体地址由宋庆龄亲自选定,陵墓采用方案征集大赛第一名获得者吕彦直的设计方案,并由其担任总建筑师。中山陵从1925年开始修建,到1931年才全部完工,不过比较可惜的是,由于劳累过度,吕彦直在1929年的时候因病去世,丧事筹备委员会念其功劳,便在中山陵为其立碑以示纪念,至今仍能看到那块石碑。

△吕彦直1929年6月1日,是孙中山灵柩来到南京的日子。这一天凌晨三时许,为迎接孙中山灵柩而修建的中山大道两侧人潮涌动,一时间南京城万人空巷。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国民党高层也是倾巢而出,宋庆龄、孙科夫妇及子女、蒋介石夫妇、宋子文夫妇、宋霭龄、梅屋庄吉等以及国民党中央委员、国府委员、葬事筹备委员、迎榇专员、各国专使代表均在迎接之列。

据说,为了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遗容,凌晨便出门来到中山大道等待的人居然有五十余万,真可谓壮观。当天下午,孙中山遗体被葬于南京钟山。△迎接孙中山灵柩现场1931年,中山陵三期工程全部完工,总面积达到了八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如下图。△中山陵建筑分布孙中山先生是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大革命家,贵为国父,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并不为过,但是当时国家贫穷,还要花费巨资修建陵墓,我以为并不十分妥当,完全可以等到国富民强的时候再行修建陵墓也不迟,不如把这些钱用在国计民生上岂不是更好。

日本最大帝王陵墓“仁德天皇陵”,为什么一直禁止发掘?

原本,日本人一直将仁德天皇陵当做皇陵进行保护,如今日本皇室尚存,自然不好挖掘,但在2018年,为弄清仁德天皇陵的主人,日本开始了发掘考古工作。仁德天皇陵不仅是日本最大皇陵,也是全球最大皇陵之一。仁德天皇陵,全名“百舌鸟耳原中陵”,因地处大阪府堺市的大仙町,也被称作“大仙古坟”,这座古坟规模极其巨大,陵墓主体比起金字塔与秦始皇陵,实际上也不遑多让。

整个仁德天皇陵前方全长486米,后圆部直径249米,高35米,前方宽305米,高33米。整个陵墓占地面积达到了48万平方米。按照后世的估算,要建造如此巨大的前方后圆坟冢,光是运送土石,以载重量五吨的卡车为准的话,就需要562300辆,按照每天动员2000人算,一个月动工25天,一年60万人次人工,这至少就要15年零8个月,这还是用现代机械,若在古代难以想象。

文章TAG:封神天墓帝陵烈火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