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坎尼会战战神怎么过,东西方两大战神

坎尼会战战神怎么过,东西方两大战神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1 17:48:00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甚至,期间,毛主席还对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虚晃一枪,吓得蒋介石差点跑路。等到抗战时期,毛主席的军事才能上升到了哲学层面。抗战时期,他接连出了很多军事著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游击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等。此时,毛泽东抓住了战争的本质与规律,并上升到理论层面。他已经是军事家了!正是在他的指导下,我党在抗战后拥有了强大的根据地,军队发展壮大到上百万人。

等到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提出的放弃延安、抢占东北,挺进大别山,决战锦州等战略,成功的扭转了内战的不利局势。后来的“三大战役”,毛主席更是了不起的领导解放军改编和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73个师,消灭蒋介石部队多达150余万人!之后的渡江战役及以后的战斗,已经是摧枯拉朽之势。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的五战五捷,也是毛主席在京规划好,再由彭老总前线指挥落实的。

在坎尼会战中,汉尼拔采用了哪些战术击败了罗马军队?

坎尼会战是西方古典时代被称为战略之父的迦太基名将汉尼拔战争生涯的巅峰之作。是役,汉尼拔领导的迦太基军仅4.7万人:3.2万步兵,1万骑兵;另有0.5万后备人员守卫大营;其中骑兵部队(伊比利亚高卢骑兵)是主力。对阵的罗马军团总计8.3万人,其中6.6万人组成著名的罗马重步兵方阵,辅助的两翼骑兵0.7万人,留守营地的罗马军1万人。

汉尼拔面对的是强大的罗马军团——这块巨大的蛋糕,大得超出他的胃口。按照常规,迦太基军应该按步骤地“突分包歼”即:突破(敌之薄弱环节),分割(敌之整块密集队形),包围(孤立或弱小之敌),歼灭(先弱敌,后强敌,逐次歼灭)。但是,考虑到罗马步兵团猬集一团不易分割,及罗马两翼骑兵相对较弱,天才的汉尼拔避实击虚——罗马军团过于依赖重步兵,而步兵的机动性远逊于骑兵,假如占据有利地形,调动及压缩罗马重步兵到一定程度,使其发挥不出优势来;再发挥骑兵机动性的优势两翼俯冲夹击,就有把握赢!战略上,汉尼拔企图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4万人一次性全歼强敌之8万人;战术上,汉尼拔天才地设计1个大圈套:战役初期,先以自己的中央锥形阵(伊比里亚及高卢步兵为主)先行攻击6.6万人猬集一团的罗马重步兵方阵,当然攻击不很凑效,中央有次序地逐次变“凸”型为“平”型,再为“凹”型,诱使罗马人进入预设的口袋阵地。

战形见图1:图1:坎尼会战第一阶段(附:请记住关键地形:汉尼拔的迦太基军队战斗力最强的伊比利亚高卢骑兵部队在左翼,其地势相对较高!而其步兵集团的地势前低后高,便于最后坚守!)会战中期,迦太基军队主团队两翼的非洲步兵凸向前向两侧逐步呈现扇形包围了罗马重步兵团;同时,迦太基军左翼主力——伊比利亚高卢骑兵依托高地势及强大战斗力,迅速打垮了罗马军团在人数上和战斗力上占明显劣势的右翼骑兵,并反向形成铁锤,从侧后攻击罗马军团步兵主力和左翼骑兵;而迦太基军队右翼次要兵力——努米比亚骑兵全力顶住了罗马军左翼骑兵冲击。

详情如图2:图2:第二阶段:迦太基军队的“垫板”依托地形形成;同时左翼主力骑兵形成铁锤,反向冲击罗马军团主力。会战后期,对战阵型变成对于迦太基更有利的新月形。再往后,地形上兜底的迦太基军步兵成为依托前低后高的地形形成垫板的底部,不再后退,并全力挤压压缩罗马军团的密集队形空间,使其战斗力完全无法发挥;而占据绝对优势的迦太基军左翼伊比利亚高卢骑兵成为“铁锤锤头”,完全击垮了罗马左翼骑兵后迅速掉过头来由高地势俯冲罗马重步兵后翼,而弱一点的迦太基军右翼原地不动顶住罗马右翼骑兵,并在“铁锤”的前后合力攻击下最终击溃了罗马左翼骑兵。

随着“铁锤的锤头”不断地居高临下定点冲击,战场变成了一边倒的大屠杀——4万罗马步兵战死沙场,5千多骑兵殒命,1万多步兵投降。而迦太基军队死伤不超过1万人。这就是著名的“坎尼会战”——西方古代战史上最著名的歼灭战。《剑桥古代史》作者霍尔沃德总结说:“这次战役是汉尼拔的最高成就,它以其战机选择的无比精确,步兵骑兵战术的高度协调,表现出了古代战争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军事艺术典范。

扎马会战,罗马的农民兵是怎样打败迦太基的职业军人的?

文章TAG:坎尼战神东西方会战大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