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战神三十六计 军阵 加什么,《三十六计》讲义25

战神三十六计 军阵 加什么,《三十六计》讲义25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2 16:47:11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男子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这就是西汉时期的全民兵役制;高洋还精挑细选,建立了胡人猛汉组成的“百保鲜卑”、汉人壮男构成的“勇士”,但总体而言,虽然军人主体都逐渐转变为汉人,但北齐是全农皆兵、北周是选农训兵,这也体现了双方迥然不同的军政理念。同为出自关陇集团的军事贵族,隋朝也继承了北周府兵制。

到了唐代,李世民结合现实情况,对府兵制进行了完善。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朝全国设立10道,634个兵府,仅仅关中地区就有261府。但这个数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杜牧曾说:“凡府五百七十四,有四十万人”,陆贽则称:“诸府八百余所,关中殆五百焉。”至于关中兵府多,显然是为了强本弱枝、避免外重内轻。每300人为一团,领导是校尉;50人为队,领导称为“正”;10人为火,归“长”管理。

但与北周不同,唐朝府兵的装备粮草都是自己负责的,平日里放在兵库,打仗时才统一发放。不过,马匹由于比较昂贵,所以由朝廷发钱到个人手中,随后自行采购。府兵制的推行是与均田制挂钩的。府兵是从农民中精挑细选而来,他们除了每年按要求进京宿卫外,平日里在家耕地、奉命统一训练,需要打仗时领武器、粮草出征,统帅则由朝廷临时指派;打完仗后,各回各家,所谓“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既避免了将领与士兵长期相处、形成固定隶属关系,又不用长期养着一群脱离农业生产的专业军人,极大减轻了朝廷财政负担(更别说唐朝还让府兵自备装备粮草)。

另外,在唐朝时期,府兵制也是农民改变人生的重要渠道。但凡有一定财力自备后勤物质、身强力壮且头脑机智的,都能进入府兵,通过战功加官进爵乃至拜将封侯。最典型的,我认为是薛仁贵,他正是主动参军、跟随李世民远征高句丽,从此一鸣惊人,成长为青史留名的传奇名将。可以说,府兵制与科举制,分别从武、文两方面,为普通人提供了突破阶层的机会,进步性值得肯定。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阵法?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阵法

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的历史上,一个将领临阵指挥能力往往能从他排兵布阵的本领上看出来。一字长蛇阵、雁形阵、蛇形阵等阵法,大家都在影视作品中看过不少了,今天协虎想详细介绍一下一个战斗力爆棚的阵法:鸳鸯阵。鸳鸯阵大名如雷贯耳,为什么协虎今天要特别拿出来介绍呢?其实,关于鸳鸯阵,可能还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故事,且听我慢慢说来。

一·抗倭奇阵,从何而来说道鸳鸯阵,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必定是抗倭名将戚继光,还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鸳鸯阵是由戚继光发明的。实则不然,初创鸳鸯阵的另有其人,而戚继光只是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后世熟知的那个版本。▲唐顺之像疑似最早发明鸳鸯阵的人,应该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唐顺之。他曾在兵部任职,后来因为私下拜会太子、触怒皇帝而被罢官。

但当倭寇大举侵犯东南沿海时,上奏请求重新启用他的奏折达五十余封。唐顺之因而重新出山,带领部队开始抗倭,屡屡大捷。为了便于治军,他将许多前朝的将领奏疏、著作和自己的想法加以整合,写成《武编》10篇。其中,在《武编》前集有关于阵法的内容中,就提到了“鸳鸯阵”。但鉴于《武编》也有的内容是摘录和整合,“鸳鸯阵”究竟是不是唐顺之本人的创造依然存疑。

▲《武编》中对鸳鸯阵的记载后来戚继光在调往浙江担任参将,招募训练义乌兵,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授“鸳鸯阵”。二·鸳鸯阵的“使用说明”鸳鸯阵不同于前文提到的那些大规模的阵法,它主要应用于比较小规模的士兵作战,是一种“战术配合”。《武编》中所提及的鸳鸯阵编制仅有五人,而戚继光改进的鸳鸯阵将两个这样的组合合在一起相互照应,形成十二人的编制单元。

但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是“小而精”,让一个个编制单元发挥出巨大的战斗力。接下来协虎以较为完备的戚继光版鸳鸯阵为例子,进一步解释鸳鸯阵。戚继光版本的十二人编制包括队长一人、长牌手一人、圆牌手一人、狼筅手二人、长枪手四人、镗钯手二人、伙夫一人。其中队长在阵前指挥、两个盾牌手在队伍前面为队伍提供防护、狼筅用于干扰和压制敌人的兵器、长枪手做主要输出、镗钯手为队伍后方和侧翼进行掩护。

文章TAG:三十六计战神军阵讲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