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怎么过困难难度的匈奴西迁,被汉朝击败的匈奴西迁欧洲

怎么过困难难度的匈奴西迁,被汉朝击败的匈奴西迁欧洲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6 09:30:56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匈人的表现也证明他们更适合抢劫而不是打仗。比如第一批入侵波斯帝国的匈人在大肆劫掠平民后立刻被赶来的波斯士兵打得落花流水;而日耳曼部落在对阵匈人时大多数时刻也是武德充沛,所向披靡。所以早期匈人的军事胜利更多是因为对方无防备与或者是匈人自己抱大腿、会站队。而日后阿提拉的那转瞬即逝的“辉煌岁月”,也是因为不断的吸收日耳曼步兵战术和罗马工程技术,建立了真正的军队,从而建立了一支真正的军队。

也就是说,匈人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向文明的学习,而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那样,靠着“野蛮”甚至是“残忍”来取得胜利。 最后,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大破匈奴之时,正值罗马共和国政治家格拉古兄弟改革彻底失败后不久,此时罗马帝国的出现还要再等上百年的时间、据罗马大帝罗穆洛斯退位也有将近五百的时间,如果这要是能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那这蝴蝶效应也太迟钝了。

为什么当年准噶尔死磕大清,而不选择西迁?

准噶尔鼎盛时期曾经控制哈萨克地区,所以他们实际上可以从哈萨克地区得到资源。但是,当时的哈萨克也受到沙俄的支持,后来与准噶尔处于敌对状态,所以整体西迁难度很大。可以参考土尔扈特人东归,二十万人经过哈萨克部族武装与哥萨克的围追堵截,只剩六七万人到达新疆。而整个西蒙古的人口也不多,六十万上下,经不起这么折腾。

一折腾就成土尔扈特了。蒙古帝国时期的西征,是建立在蒙古统一的基础上,总兵力在十三万左右。而准噶尔人当时的兵力最多只有四万左右。匈奴西迁,历史上并无定论。也就是说匈奴西迁之后去了哪儿,谁也说不准。欧洲匈人和匈奴没有明确传承关系。所以说西迁的成功概率并不高。同样参考蒙古西征,那是在后方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当时准噶尔四面树敌,根本没有稳固的后方。此外,科布多、阿尔泰地区是厄鲁特人传承了数百年的大本营,归属感很强,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不然也就没有同属西蒙古厄鲁特人的土尔扈特部东归了。而且准噶尔人的战略方针是统一蒙古,并不是远走高飞。可以预想,如果准噶尔率部西迁,那么清军一定会向沙俄、哈萨克施压。当时沙俄已经比较强大,很可能会联合清军,围剿准噶尔人。

没有根据地的连续作战是很难取胜的,当年石达开率四十万太平军西征,后果也不乐观。准噶尔如果西迁,大概也是这个规模。清军进入准噶尔时,因为连年发动战争,准噶尔爆发了瘟疫。基本上没有动员的可能了。那么准噶尔人去哪儿了?实际上他们本身属于蒙古族的分支,所以有些人一看情况不对,就跑了。投奔其他的蒙古部落去了。还有一部分归顺清朝了。

当时准噶尔统治者达瓦齐已经众叛亲离,许多准噶尔人去清军那里归顺,乾隆指示边将要设法安置。比如1753年10月,车凌率领部众归降,人数达三千一百多户,合一万四五千人。汉人看来当然不算多,放到游猎民族那里,一万多人已经算中等规模投诚。乾隆有时还会把抓来的准噶尔贵族放回去,玩儿七擒七纵。说准噶尔人死磕大清这样的话,有点绝对化了,只能是一种想象。

实际上准噶尔人是一个部落群,远远没做到整齐划一。各部落经常互相攻打,各行其是,有时又联合、通婚联姻,情况十分复杂。比如控制准噶尔的末代统治者阿穆尔撒纳,实际上是和硕特部拉藏汗的孙子。不仅如此,阿穆尔撒纳还攻击达瓦齐,后来阿穆尔撒纳还率众归顺清朝。乾隆对阿穆尔的归顺十分高兴。底下大臣劝他小心提防,他还强调不要怀疑阿穆尔,要妥善安置,清朝封阿穆尔为和硕亲王,最关键的是安置地点——乌里雅苏台地区。

也就是说,阿穆尔的部属被安置到了漠北。从这个角度看,西迁也不可能了,因为阿穆尔降清后并不是回迁房,而是搬迁房,向东搬迁了。此时,阿穆尔撒纳已经脱离准噶尔,乾隆才决定对准噶尔的达瓦齐用兵。到此时,准噶尔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许多部众已经降清。在攻击达瓦齐之前,乾隆还见了阿穆尔一面。两人用蒙古语聊的挺好。乾隆任命阿穆尔为定北左副将军,负责西征。

谁曾想,阿穆尔撒纳后来又叛清,自立为王……这可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好谁坏,说不清楚。一个和硕亲王,副将军,最后反清。其影响力不亚于吴三桂反清,甚至级别比吴三桂还高……所以乾隆最后怒了,一定是感觉自己被这帮家伙耍了,啪啪打脸……所以才有了最后的雷霆手段。并不是替清朝说好话,但实事求是地看,应该说乾隆恨的并不是全体准噶尔人,前期他很注意招抚政策,乾隆是恨阿穆尔撒纳这样降而复叛的人。

文章TAG:西迁匈奴汉朝击败难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