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大皇帝游戏英雄品质是什么,不尊重英雄不配做中国人

大皇帝游戏英雄品质是什么,不尊重英雄不配做中国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1 10:33:48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更何况,即便是真的,到刘备这一辈时,中间都经过三百年了,血缘关系也早淡的不成样子了,姓不姓刘有区别吗?图2 曹操(155年-220年)至于仁义之名,不过只是小说家有意给刘备立的人设而已。国家动荡之际,大家都在争地盘,哪里顾得上民生问题?所以,或许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只是情商高手曹操的一句场面话,做不得真?也不是。

因为在说出这句话前,曹操就相当给刘备面子了,所谓“出则同舆,坐则同席”。曹操的谋士们也都一致认可刘备的英雄身份,以至于程昱等人还腹黑地建议干脆把刘备杀了了事。除了曹操一方,其他人也很看重刘备。在曹操之前,徐州牧陶谦托孤刘备,说了句:“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而当刘备被曹操击败投奔袁绍时,对方更是离开大本营邺城以外二百里来接机,可见重视程度。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在东汉那样一个注重出身的等级社会,卖鞋出身的刘备到底是怎么变成曹操眼中的英雄的呢?图3 卢植(公元139年-192年),字子干2.恩师卢植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卢植了。卢植是东汉大儒,学问好不说,还懂军事,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大破张角的黄巾军。此外,他还不畏强权,不仅不鸟宦官,还敢在董卓主持朝政时当面硬扛,立阻其废立皇帝之举。

无论何时,这样允文允武又充满理想主义气质的汉子都会受到热烈的追捧,如曹操评价的,“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试想,如果成了此人的关门弟子,以后成功出名不是顺理成章吗?这样的成功路径直到今天,也是颠破不灭的真理,所以很多人都拼了命地拜在赵本山、郭德纲等人的门下,尽管有些人在此之前看来已经小有名气了。

早年的刘备走的正是这条路。十五岁那年,在家族的资助下,他正式拜入了卢植的门下。尽管时间不长,最多不到两年,但由此刘备获得了一种身份:大儒卢植的入门弟子。这让他获得了进入精英社会的入场券,从而此后得以与郑玄(与卢植同门)、陈纪、陈登等当世名士大儒相交,成为上层圈子里的一员,并在这些人的帮衬下,一跃成为知名大咖,就如同曹操靠许劭、桥玄等名士的吹捧而成就英雄美名一般。

图4 吕布(?-198),字奉先与刘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吕布,两者都出自西北边地,不是传统政治、学术核心圈的人,而且吕布比刘备更能打,但他却基本不受主流政治圈的待见。吕布曾先后投奔袁术、袁绍,可都呆不下去,之后便遇到了陈宫。而陈宫当初之所以劝说张邈迎吕布反曹操,不过只是想暂时借助吕布的武力而已,并非真的想要认其为主,正因此才有了后来未遂的反叛。

为什么同样出生边地寒族,吕布却一直不受主流社会的待见?根源就在于他缺乏向大儒求学的经历,没了这层纽带,他始终打入不了儒生的圈子。图5 公孙瓒(?—199年),字伯圭3.发迹之始师从卢植的另一大好处,是刘备有了公孙瓒这一同门师兄。黄巾起义后,刘备开始了创业之旅,但最初的几年一直不顺,断断续续地当了安喜尉、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等官,职业生涯并没有多大起色,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直到他投奔公孙瓒后,情形立刻不一样了。与刘备不同,公孙瓒一直混得不错,当刘备来投时,他已经当上中郎将一职,还被封了都亭侯。刘备投奔之后,公孙瓒任命他为别部司马,这是一个比较高级且独立的武将职务,类似李云龙的独立团团长。之后,刘备被派去青州对抗袁绍,因为有战功而升任平原相。在汉代,侯国的相与郡太守同级,也就是说,此时的刘备已然从一个无名之辈升迁为两千石的高官,而非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了。

这一切,离不开公孙瓒的帮助。而当上平原相之后,刘备又遇到另一件幸事:解救孔融。图6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当时的孔融任职北海相,此地为黄巾军所围困。孔融于是派太史慈杀出重围,向刘备寻求救兵。当得知竟然是孔融前来求救时,刘备很是高兴:孔融竟知道世间还有一个刘备啊!他立刻发兵三千,解救被困的孔融。

听闻刘备来救,久攻不下的黄巾军随即散去。孔融自然对刘备感激异常。作为当时闻名天下的大儒,孔融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因为他的推崇,刘备的知名度与号召力再次蹭蹭蹭地上升。不止如此,他对刘备的霸业还起到了实际且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当陶潜打算让刘备即任徐州牧时,刘备担心无法服众而假意推脱,这时孔融站了出来,予以了坚定的支持,与陈登一道极力促成了刘备担任徐州牧一事。

至此,刘备成为天下屈指可数的封疆大吏。图7 袁绍(?-202年),字本初一介贫寒子弟在不长的时间内,竟然成为称霸一方的大佬,而且还是靠民主选举而非武力夺取,在当时,还有比这更励志的事迹吗?自然而然,靠四世三公起家的袁绍、兼靠家世与武力崛起的曹操,不能不对刘备心生佩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的这句酒后之言,显然并非无的放矢,而是系出真心的称赞。

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在位都在60年以上,他们到底谁的功绩大?

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那肯定还是康熙的功绩大。一个算是创立之主,一个只是守成之主。康雍乾之治起于康熙终于乾隆就很能说明问题。祖父,父亲挣下的大好形势终结在你手里,你想想你怎么还能好意思跟创业的祖父一较高低呢。下面我们就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下这二人的对比。1、稳定清初政治局势奠定清的政治制度康熙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

登基时离满清入关还不到三十年。顺治的突然早夭,使得政局不稳,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康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开始行使皇帝的权力。同时,朝中有鳌拜这样的权臣,而少年康熙就能够设计铲除这样一位满洲第一巴图鲁。擒鳌拜之后,他立刻奖励百官上书言事,禁止圈地等弊政,实操朝政大权。康熙设立南书房,削弱了议政王大臣的权力,将外朝内阁内廷化,这位他儿子雍正日后建立军机处打好了基础。

而乾隆即位时已经由祖父,父亲为他铺平了道路,朝局平稳,国库丰盈,真是个幸福的孩子。2、彻底完成国家统一消除外部隐患康熙面对的国内外局势显然比乾隆恶劣了许多。南方三藩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东南有海贼王郑氏三天来头来劫掠沿海,攻略州府。西北有准葛尔日渐崛起,东北有沙俄不断向黑龙江流域蚕食。康熙十二年,三藩作乱,西南半壁江山丢失,清帝国处在危险之中,康熙能够用八年平息了三藩,为大清去除了最危险的隐患。

当然也的感谢吴三桂死的时机很巧妙。平台湾更是康熙的大功一件,更可贵的是与历代不同,康熙不仅仅是消灭了盘踞岛上的反抗势力,更进一步将台湾领土化,这是前代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的选择对于今天的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准葛尔是在乾隆时期被彻底平定,但最有决定性的战争应该是康熙攻灭葛尔丹。康熙击败的是准葛尔冉冉升起的国势,使其彻底失去了在蒙古争雄的能力,日后,雍正乾隆的用兵都是在建立在康熙帝挫败葛尔丹崛起的基础上。

直到乾隆抓住准葛尔内乱的机会出兵彻底平定了准葛尔。所以可见,虽然两位皇帝用兵都不少 但显然康熙的更有重大意义。削三藩平台湾,完成了国家统一。征讨准葛尔,驱逐沙俄,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安宁,扩大了清的疆域。观察使曰:自古胡无百年之运,满清入关三十载,适逢幼主早承大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内修国政,外用强兵,文武之道,俱遗子孙。

小宫女吓得扑通跪趴在地上,皇上责问:"这上等丝绸做成的门帘,你们一年的工钱都买不起,还有胆挂出来!"小宫女哆嗦地回答后,朱佑樘瞬间大喜:"参与这件事的均有赏!"弘治皇帝朱佑樘,后世称明孝宗。

文章TAG:英雄不配品质游戏尊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