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帝国七王之乱怎么过,汉帝国影响至今的关键

帝国七王之乱怎么过,汉帝国影响至今的关键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1 07:19:36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西汉三朝元老窦婴,平定过七王之乱,为何最终死于非命?

天下如棋,你我皆是其中之子——刚日读史。笔者研究历史越久,越觉得有些事冥冥之中已经被注定了的,被啥注定呢?不是命运,不是迷信,而是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注定了每个人的命运。历史上每个人都是被注定了的,每个历史事件也是被注定了的,西汉的窦婴就是死于社会发展规律这个磨盘下。自周朝王室利用血缘关系确定了分封制,分封天下后,以为天下都是姬姓血脉,可以统治万世而不倒,却不知几百年后的东周,天下各地姬姓王室血脉淡薄,又由于主家王室衰弱不堪,对天下的控制力形同虚设。

因此,东周后期的春秋战国的社会动荡,就是姬姓分封制的崩溃。(周朝分封)姬姓分封制的崩溃,引发了先哲们的思考,于是一个代替分封制的中央集权制,由商鞅带给了秦国,笔者需要指出,集权制必定会出现,不管是商鞅、李鞅、还是张鞅,它必定在某个人的头脑中出现,因为经过春秋战国的战乱,周朝建立的秩序分崩离析,它必须由新的秩序来领导社会。

恰巧,商鞅给秦国注入了新秩序,而这个新秩序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证明是真的无比有效,但是它又有副作用,军功制封死了社会民众上升的天花板,在南征岭南,北筑长城后,再无战事之时,就是军功制崩之日。因此,秦朝二世而亡。底层出身的刘邦很鸡贼,也很幸运的做了大汉国的开国皇帝,他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觉得中央集权制是天下灭亡的元凶,在没有更好的制度代替时,他又重拾了项羽定下的周朝分封制基调——把刘姓血脉封为王,以驻守各地。

项羽是封异姓为王,他封刘氏为王,与周朝的姬姓血脉分封一模一样。恶果不用等到几百年后,就在刘邦死后几十年,即发生了七国之乱。叛乱总有人要去平息的,在平叛之中,窦婴脱颖而出,他是窦太后堂兄的儿子,背景又雄厚,很快就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令无数游士宾客纷纷争相归附。咱们先来跳回社会发展规律上,当刘邦定下的刘姓分封制,因七国之乱被打得粉碎时,就会被当权者丢弃,而汉景帝寿命不长,没有时间弄个新制度出来,接班的汉武帝,却有时间又有精力去折腾,于是中央集权制被他重新捡起。

注意,这个中央集权是历史大势所趋,是必定会出现的,不管当皇帝的人是不是汉武帝,它必定出现,等到它再次崩溃后,又会出现类似的分封制——西晋时的八王之乱就是一个最好的验证。所以,咱们一眼就看出汉武帝推行中央集权时,窦婴的死,正是因为他在阻碍汉武帝的中央集权行动,才会被历史大势碾压而死,这是他致死的根本原因!好了,得出了根本他致死的原因,现在推本逐末,看看他做了哪些阻碍历史大势的事吧。

(剧照)窦婴,西汉初期的观津人(今河北武邑县东二十五里观津村),系皇族外戚,他姑姑是窦太后,汉文帝时起,窦婴就是吴国国相,后来因为有病被免职了。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他被汉景帝封为大将军,与太尉周亚夫一起带兵平叛。名将周亚夫压阵,轻而易举就平定了叛乱,回朝论功行赏时,窦婴被封为魏其侯。从此,他与条侯周亚夫权倾朝野,威风凛凛,朝议时,无人敢与他俩争锋。

因此,吸引大量游士宾客争相归附窦婴门下。“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史记》养士之风,古已有之,盛行于春秋战国,尤其是战国后期的四大公子最有名——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这四大公子广招宾客,蓄养奇人异士无数,秦国集权制度摧毁了这种养士的土壤,但是接任的大汉初期,政治宽松,社会稳定,养士之风又开始出现,窦婴就是其中的代表。

秦始皇时期,法家韩非子就提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指出社会上读书人可以利用文字、作品操弄舆论,制造社会混乱,违法乱纪;同时练习武艺的民间侠客,总是好勇斗狠,经常用暴力触犯法律。很明显,窦婴门下养的就是侠客之类的人,不但他养的士,就连他这种养士行为,都是对汉武帝中央集权行为的阻碍。这是他的死因之一。

汉武帝集权路上,就把这些民间的侠客一一剪除,《史记》上有记载,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尤其是郭解,更是汉武帝亲自点名要干掉的侠客。有朋友说,窦婴死因大概分为三点:1,他自身性格原因。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窦婴失去在宫中的最强支援力量,更加被汉武帝疏远,同为皇族外戚的田蚡却接过他的影响力,如日中天,大量宾客、官员纷纷脱离窦婴而转投田蚡门下,在此消彼长的际遇下,窦婴心态不够平衡而被杀,这个观点最早是史家大佬司马迁提出的,如下:“武安(田蚡)之贵在日月之际。

文章TAG:帝国七王之乱关键影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