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群雄陈宫出什么玉,高顺陈宫该怎么玩

群雄陈宫出什么玉,高顺陈宫该怎么玩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1 16:21:24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李儒、田丰、陈宫、沮授,谁是三国时期群雄的第一谋士?

汉末三国,谋士某种意义上比猛将更重要,因为猛将败阵只是一战之胜负而已,而谋士的失误,很可能就导致势力整体的衰亡。李儒、田丰、陈宫、沮授,咱先说第一个。李儒在正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出彩之处,所以就拿演义来做个分析。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李儒就是“毒”,初次登场,是在董卓接到何进密令之际,按理说他是何进部下,就该奉令悄悄行事,但李儒一开口便变了滋味,他让董卓公开此事,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张让宫廷杀何进这一事件的发生,实际上可谓借刀杀人——而草包何进居然完全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于是便有了宫墙后的谋杀。

第二次出谋划策,则是在董卓初步掌握洛阳之后,他说了这么一句:“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也正是这一招,确立了董卓在朝廷上的威势(虽然很搓,暴露了这股势力毫无政治远见,只能靠一时的威逼)。包括后来吕布战败,李儒出的迁都长安的主意,其实也不算太坏,因为董卓主要依靠的是西凉兵,而长安显然比洛阳更靠近西凉,便于调兵遣将。

甚至后来王允的连环计,也一度被李儒识破,他劝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倘若真的如此,那么吕布就不会反水,王允的计策无疑就此破产——只是董卓不听而已。不过,李儒虽然有谋,他的聪明只是体现在一些小计小谋之上,他的整体规划:用威逼控制东汉朝政,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所以李儒是个不错的谋士,但远谈不上一流。接着来说陈宫,陈宫也是个有谋的人,尤其在演义中表现得足智多谋、慷慨重义,多番陷曹操于险境。

但他也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不识人、太随意。陈宫第一次不识人的对象就是曹操,曹操在衙门里一席慷慨激昂的大话,就哄得陈宫弃官相随,这里就是典型的不识人、太随意:第一你没看清楚曹操究竟是个什么性格用心,第二你没看清就抛弃一切跟着他,等发现曹操狼子野心(杀了吕伯奢一家)又断然离开,两件事做得都很大义凛然,可是回头想想,你到底在干什么?做事情之前有没有充分考虑过?第二次不识人的对象则是吕布,天下英雄豪杰那么多,他偏选这个智商只有十几的家伙。

当然以他的判断,我聪明你傻,正好是最佳搭档,可实际上哪会这样。结果是陈宫的许多智谋,都因为吕布的愚蠢迟钝而破产,结果因曹操远征徐州而造成的兖州危机,最终以吕布的失败告终。因刘备大意而造成的徐州争夺战,虽然吕布一度成为徐州之主,但曹操很快到来,吕布和陈宫最终一起完蛋。田丰、沮授,咱一起说。这两人在袁绍旗下都有过美好记忆。

袁绍夺下冀州之后,听说田丰威名,带着贵重礼物,非常谦卑地招揽田丰,任命其为别驾,那感觉几乎就和后来的刘备请诸葛亮一样。而沮授更是为袁绍做了争霸天下的整体规划,那就是先横扫河北,搞定四个州(第一步,后来袁绍实现了);再进兵长安、洛阳,奉天子以令诸侯(第二步,这个袁绍三心二意没实现),最后是建功立业(这个实际上有很丰富的内容,只不过第二步没实现,第三步就没了)。

袁绍起初很器重沮授,让他做河北全军的军事总监(监军、奋威将军),事实上袁绍有田丰、沮授,就有点后来刘备有卧龙凤雏的意思。但问题是,随着局势的进展,袁绍便越来越自大,不论是田丰还是沮授,他统统不听。这你让田沮二人怎么整?若是刘备不听诸葛、庞统的话,卧龙凤雏也没招啊?关键,还是在主人公身上,军师再牛还是男配角,袁绍这个主角不顶用,当不上汉末三国的第一霸主,田丰、沮授便也当不上第一谋士,所以这么说吧,四个人,没一个能进入顶级军师行列。

陈宫离开后,为什么反而有更多的人才投奔曹操了?该怎么理解呢?

陈宫对曹操有救命之恩,后来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时,陈宫看到的是曹操凶狠忘恩负义的一面。说白了就是曹操人品不好,特别是曹操说的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话时。使陈宫更加看透曹操凶残性暴没有人性的品质和人格。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司徒王允和晓骑校尉曹操等几个忠于汉室的大臣商量怎么铲除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的董卓时,曹操说:*听说司徒大人有七宝刀一口,不知愿意借给我,我利用董卓对我的信任,我找机会刺杀他*。

文章TAG:陈宫高顺群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