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城市与文明八旗怎么没有好友,巅峰时期的满清八旗如果西征

城市与文明八旗怎么没有好友,巅峰时期的满清八旗如果西征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7 20:18:48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跑马圈地、剃发易服、投充逃人、禁关屠城等等这都是清初弊政,但同时大清在历史上也有一定功劳,不好一味抹黑,更不能认为凡是大清做的事统统不对,凡是大清的皇帝统统不好,那岂不是演变成为“原罪论”了么?朱元璋是凤阳人,努尔哈赤是建州人,老家不同,同属华夏。只不过那年代建州太落后,道路交通又不发达,所以不大重视而已。

努尔哈赤也是“龙虎将军”、建州左卫指挥使,虽属羁縻但毕竟有别于朝鲜这样的独立国家,努尔哈赤也曾以此自豪,三十道敕书也让他吹嘘了一阵子。满洲的皇帝们也知道这些,但是为了本族利益,他们不敢上赶着“融合”,因为满洲人口基数太小了,禁不住同化,这关乎整个顶层的集团利益。满洲皇帝怎么说呢?我们的先人都有大明居住许可权,都在大明治下当官?我们入主中原算是造反?搁谁谁也不会这么说的。

有些话可能某些朋友不爱听,但无论是怎样形式的羁縻,建州他都不是朝鲜国,只不过建州太过闭塞,而且相对荒凉,所以中原王朝懒得管,继而采取放养方式罢了。正是出于这种否定事实的心理,从努尔哈赤时期就开始尽力撇开这种身份,以七大恨起家,后来连皇太极都看不过去了,又出了个改良版的“七大恨”都是这个目的。再有就是初入中原的时候,一再强调是李闯灭了大明,而非大清,实际上大明的全身血肉都是被大清吸干的,要死不死无力反抗之际被李闯捡了便宜,捅上了最后一刀而已,也可以说:大清不杀大明,大明却因大清而死。

没有李自成,大明王朝一样会步入末路,早晚几年而已,这话不假,但是大清亡明这是基本事实,否则就李自成和张献忠那寒酸的战斗力,祖大寿的家仆祖宽一支几千人的部队都能单挑他们俩,您想吧。朱元璋几十天内全家饿死,全拜大元王朝的弊政和贪腐所赐,虽然也有政治方面的考量,但是建立大明王朝后,他也没有一味的清算,也曾说过:“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大元)生养······”“元之宗戚,咸俾保全。

”之类的话,再比如“终生”求之而不得的王保保,虽然抓不到哥哥,但还是把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正牌的王妃一枚,她的结果不论,老朱最初这份善意还是有的。讲了这么多无非是让某些朋友客观看问题,如果预设立场、预设结论再去搜集证据,做出的判断往往是有失公允的。另外大家也不要相信什么“番薯盛世”、“玉米盛世”、“土豆盛世”,纯属扯淡,个别省县地区有过几个确切数字(广西居多),但全国综合数据是谁也拿不出来的,因为当初就没有实际统计,现在的数据都是猜测,民国17省种植面积不足1%,甚至可以直接视为“0”,仅有7省超过10%的种植面积,以广西为最,大清中期那种野秧子没人爱种。

这些作物真正大面积种植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好吧,不提民国,我们就算大清全国50%的耕种占地(够多了吧,还能怎么编)用于番薯等高产作物,番薯平均亩产1000公斤,大米亩产470公斤,相当于以前每年收获10份粮食,种植番薯后变成15份,仅此而已,但却要用多出50%的粮食总量,养着明末3倍多的人口,另外那近2亿多的人口是喝西北风长大的么?原始资料大多数只是显示两种状态,即“种”、“没种”,为什么这样记录呢,因为领导有要求,官员要拥护,但是老百姓不爱种这些作物,所以官员上报的时候就会说某某县种了番薯,种了多少?一根、一亩、一顷、一县?不说。

为什么不爱种呢?卖谁去?咱们现在所吃的番薯或者说山芋,早就不知道改良了几百次了,那时候的番薯大概拇指一般粗细,味如嚼蜡,真的是度荒产品,但是老百姓交税可是真金白银的往上交,番薯卖不出去他怎么交税呢?所以脑子不灵光的才会去种,官员们也不想老百姓种植番薯,因为会影响税收,而税收中的一部分官员还要贪污,所以结果就是,如果种植番薯,既影响了国家税收,还影响了官员个人收入。

您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农民交米,收税的小吏装得冒尖然后踢斛一脚,这叫淋尖踢斛,因震动掉在地上的米属于损耗,不计入税收额,不算农民纳税部分,如果农民上交番薯,那么小吏不会踢斛,他只会踢人,因为不光农民不爱种,官员也不爱收。那谁还会种呢?所以文献记录大多显示有或没有,0或者1的状态,一般不敢写产量,更别提什么产值了,这叫报喜不报忧,坚决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万一遭逢灾年有番薯顶着呢,请领导放心。

文章TAG:八旗满清巅峰西征好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