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天书世界奇经八脉怎么用,奇经八脉一般规律

天书世界奇经八脉怎么用,奇经八脉一般规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6-09 21:40:25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现代研究也证实,穴位定于这种空隙、凹陷的部位,其处神经纤维丰富,针感好而易于得气。针感如何,得气与否,直接关系到针刺治疗的效果。其次为易于驱邪:驱除邪气穴位所处人之孔窍、缝隙,肌肉薄弱,最易受邪气侵袭。《素问。风论篇》即说:“风气与太阳俱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有其不仁也。”“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同样,将穴位定于此处,刺激穴位,调整经气,而使邪由此而去。正如《千金翼》所说:“凡孔窍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说明在孔窍、缝隙处定穴,经络气血运行往来流畅,经气渗灌流注旺盛,有利于“引气”而“抽病”。这些部位易于得气,也为其驱邪治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二少:首先为组织损伤少。在“三边”“三间”部位定穴,穴下空虚而组织疏松,便于运针,进行各种手法操作,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收到好的疗效。

由于其处组织疏松,空隙较大,不容易在运针操作时损伤组织引起疼痛。可以想象,倘若在筋骨及肌肉之间取穴,其组织致密,肌肉紧厚,不利于提插捻转等操作,且易致疼痛而滞针,给受治者造成痛苦。其次,由于造成的损伤少,痛苦少,易于运针操作,则针后的后遗不适感也就减少了。虽然针刺的后遗不适感与手法关系最为密切,但取穴不当,也会造成不舒服的感觉,正所谓“中肉节则皮肤痛。

”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取穴时避开肉节处,而于其边取,于其间求,就可以减少针刺后遗不适感所以我觉得对于腧穴定位,以杨甲三教授的理论是很完备的,而且我推荐大家读一读杨甲三教授主编的五版《针灸腧穴学》书中很详细的介绍了经络腧穴的各种知识,我根据杨甲三教授的经验编写了针灸腧穴助记歌诀,现节选一部分分享给大家:1、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云门下一寸,第一肋间凹,六寸旁中开,咳嗽气喘消,愈胸肩背痛,5,8零点标。

2、尺泽肺合穴,肘窝横纹中,肌腱桡侧陷,咯血定喘称,胸部涨满愈,咽喉肿痛应,腹痛吐泻急,肘臂挛痛征,点 8,1.2,直刺补泻兴,点刺出血可,膝部效能生。3、孔最肺郄穴,尺泽太渊间,腕纹上 7寸,掌面桡侧参,咯血鼻衄愈,咳嗽气喘兼,咽喉肿痛及,热病无汗专,痔血臂挛痛,直刺寸半间,过敏哮喘愈,针刺又戒烟。

4、列缺八脉会,通任肺络参,前臂桡侧缘,腕纹寸半端,桡骨茎突上,肱拇二腱间,口窩齿痛愈,外感头痛专,颈项咳嗽喘,咽喉肿痛连,刺时斜向上,点 5下点 3。5、太渊属脉会,肺穴输原兼,腕掌横桡侧。动脉搏动牵,外感咳嗽喘,咽喉胸痛专,善能无脉证,腕臂痛亦先,直刺避动脉。点 5至点 3。6、鱼际肺荥穴,赤白肉际交,本节后陷处,掌骨中点稍,咳嗽与哮喘,咳血失音消,发热咽喉痛,5,8零点标,用针常直刺,配穴效更高。

7、少商肺井穴,拇指末节桡,距角点 1寸,昏迷癫狂瞧,咽喉肿痛愈,发热咳嗽疗,失音或鼻衄,指肿麻木撩,浅刺点 1、2,点刺中风着。8、商阳阳明井,食指末节翻,桡侧指甲角,零点一寸参,咽喉肿齿痛,手指麻木专,耳聋与热病,昏迷喘咳兼,浅刺点 1、2,点刺效一般。9、三间微握拳,食指本节参,节后看桡侧,凹陷穴是堪,多卧擅唾主,胸满肠鸣兼,唇干饮不下,少商配酌焉,目齿咽喉肿,手背肿痛端,直刺是输穴,点 5点 8间。

古人用什么方法知道经络的存在和各种草药的性能?

用什么方法?万年前至六千年前,历经四千年的努力完成了玄学《象数学》的无极本体论。在这个基础上,伏羲仰观天象,俯察诸身完成了《易经》太极论,又过一千年,无极与太极合一完成了形而上者谓之道的理论体系,其中形成了玄学上中下巫医理论体系,巫医的巫来自浑天论,根本不是跳大神(哲学的污蔑)。这个时候诞生了甲骨文,甲骨文是形而上论往形而下论过渡的理论,天地是人过渡到人有天地,于是乎,被承认的地方王朝诞生了,春秋战国为什么,为了统一而战!!!统一论怎么形成?人者浑天太极,上有天干地支(甲骨文有完整序列),九宫四门,纳甲,运气,司天……其中,司天六气为客气,六经天文……历法,术数,占卜,星占……太极十二消息卦,天干十二支甲子…人有十二经,不仅如此,还有其它经络……人不是人!浑天太极之人,完全对应了我们为什么长的人模狗样(皇极经世书)!!!人之命,天注定。

奇经八脉是道家的,包括: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这里的奇是从阴阳的观点上解释的,奇就是阳,八脉影响着阳气所走之路,故而叫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和三脉七轮,各有各的说法,但其中的很多理念又相互一致。

文章TAG:奇经八脉天书规律世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