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为何用了60万大军,将军领兵60万什么意思

为何用了60万大军,将军领兵60万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9:58:14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他在灭燕国时立下了大功,后来领兵20万攻打楚国,被楚将项燕打败。这就是一种策略,可是秦始皇派遣李信将军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失败以后,再次前来请求王翦出山。黑龙江将军奕山条约的签订人,就是咸丰朝第二任将军奕山。

历史上有哪些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

历史上有哪些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彪最初被任命的职务是山东军区司令员,因为那里主要是由八路军第115师发展起来的部队,1945年9月23日,已经到达河南濮阳的林彪接到紧急命令,转赴东北就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也就是纵横天下的第四野战军前身。而林彪能够指挥“百万大军”的兵力,还是在三年多之后,且真正统领百万大军作战的时间并不很长,关于四野的兵力变化尤要理清。

日本投降后,东北地区除了苏军之外一度成为军事真空,打回老家的东北抗日联军只有一个旅数千人,以及最早出关的八路军冀东军区第16分区曾克林部4000余人。在确定“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延安调动了各解放区的精锐部队赶赴东北,包括八路军山东军区六个师的大部或一部、四个二级军区部队共60000余人,新四军第3师35000余人(一说38000余人)。

另外还有从延安出发的八路军第359旅、陕甘宁边区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各一部,晋绥军区、冀中军区、冀鲁豫军区各一个步兵团,以及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校等近20000人,因此“东北人民自治军”最初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初始兵力11万余人(另调20000名干部前来东北)。在东北我军的整合进程中,晋冀鲁豫军区(刘邓部队)还向东北派出了25个架子团,因此完全可以说,四野的前身那是“集百家之长”,只有半数是115师系统(还得考虑山东纵队的成分)。

到1945年底,“东北民主联军”(11月改称)已经建立了10个军区约27万人,包括外调而来和在东北当地扩军两大部分,并且此时还没有“野战军”的番号。直到1946年夏季,为适应战争新形势才开始成立野战军和野战纵队,起初建立了五个纵队共12万余人,其他部队仍然归属各军区指挥,负责剿匪和建立政权。1947年8月,晋察冀军区将所属的二级军区“冀热辽军区”(80000余人)也转隶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的总兵力上升到46万人,其中野战军为九个纵队近30万万人(24个师、8个独立旅和7个骑兵团)。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所有部队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两大序列,从前一年7月开始,罗荣桓主抓二线部队建设,先后组训了164个团输送给主力部队新战士37万余名。加之东北我军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屡战屡胜,有条件教育改造了大批“解放战士”,因此在9月辽沈战役打响时,《大决战》里特别呈现过:东北野战军已有12个纵队和12个独立师70余万人,东北军区有30万部队,总计103万余人。

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时有80万人(辽沈战役后有所补充),但东北军区的部队仍然留驻关外。平津战役结束后的1949年3月11日正式改称第四野战军,此时林彪指挥的部队共有两个兵团部13个军的番号,另附炮兵、战车、铁道兵、辎重等特种兵部队共约88万人(不计入第50军),这88万人也就是四野南下的总兵力,并未达到百万之数。

南下途中的4月28日,第四野战军重新调整作战序列,新建第14和第15兵团,调出铁道纵队归属北京直接指挥,同时调入两广纵队,以利挺进华南的作战,至1949年6月四野主力从武汉地区渡江时,总兵力上升到90余万。其后将起义的蒋军第19兵团(张轸)和第1兵团(陈明仁)分别改编成为第51、第52和第53军,野战军兵力首度突破100万人,时间在1949年10月,新中国已经宣告成立。

因此,林彪真正指挥百万大军作战是从1949年10月开始的,时间持续到1950年5月解放海南岛为止,华南基本全境解放,之后多为剿匪等巩固性作战,没有了大兵团军事行动。第四野战军司令部机关1949年5月兼“华中军区”,是年12月改称“中南军区”,大抵是一套班子和两块牌子的意思,麾下各兵团分兼各省军区。根据1950年1月的统计,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下辖六个省军区、三个兵团部,十六个军,五个炮兵师、一个工兵司令部、一个铁道司令部(辖5个铁道团),各省军区又辖16个独立师,92个独立团和8个警卫团,总兵力达到150万之众,成为六大军区中部队数量最多的一个,1955年4月中南军区奉命改组为广州军区,第四野战军番号同时撤销。

垓下之战刘邦军队的总兵力六十万是怎么算出来的?

历史上有哪些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

首先,史书中从来都没有记录过垓下之战时的刘邦军队总兵力为六十万。史书中真正记载的是三十万诸侯联军对阵十万楚军: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项羽之卒可十万。《史记·高祖本纪》无论是这里的“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还是垓下之战的大概过程:淮阴先合,不利,卻。

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史记·高祖本纪》都能证明自始至终就是三十万军队对阵十万军队,并且最后也是这三十万军队彻底击败了项羽的军队,所以如果真的有其他三十万军队,那么请问是在看戏吗?这么关键的战争居然有一半军队在作壁上观,这不是在搞笑吗?另外,虽然说是“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但谁能确定这三十万军队就都是韩信从齐国带来的?假设韩信真的从齐国带来了三十万大军,那么请问此时还留在齐国的这些将领麾下又有多少军队?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

《史记·曹相国世家》属相国参,残博。《史记·傅宽列传》一个曹参和一个傅宽,两个人一个是齐相国,一个是齐右丞相,而且他们还是汉初十八元勋功臣之一,同时也都在汉初第一批封侯之列,可见他们二人的功绩之大和地位之高。如此在韩信离开后,总不能就让这两位重臣单枪匹马的镇守齐国吧?何况傅宽记载中的“残博”也说明了当时的齐地还有很激烈的战斗。

因此哪怕韩信带走了一部分齐军,实际上在齐地还是有一定规模的留守军队。那么问题就来了,韩信在汉四年出征齐国时麾下仅仅只有不到数万的赵卒,即使再加上一部分援助汉军撑死也就是八九万,怎么不到一年就突然扩兵到了三十万?而且还是在一部分汉军已经离开的情况下,同时齐地也留守了一部分军队的情况下。韩信是很厉害,但毕竟也是个人,扩军更不是变戏法,想怎么来就这么来。

所以目前最大的可能就是,在韩信、彭越和英布等人率部前来与汉军主力汇合之后,便统一由齐王韩信指挥,总计三十万军队,进而击败项羽。同时也正因为韩信指挥的是诸侯联军,所以刘邦只需要夺韩信的军权即可。汉王还至定陶,驰入齐王信壁,夺其军。《史书·高帝纪》事实上当时刘邦就只是夺了韩信的军权,所以这更能说明韩信麾下的军队不仅仅是齐军,还有其他诸侯的军队。

实际上在汉书中压根就没有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击败项羽的记载,而是直接描述了在各诸侯军抵达垓下之后的整体情况:于是汉王发使使韩信、彭越。至,皆引兵来.....十二月,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史书·高帝纪》如上记载,这里就是描述的在韩信和彭越到来后,接着便是围攻项羽在垓下,然后就是击败项羽剩余的军队。

我认为《汉书》中的记载要更合理一点,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某个诸侯军队可以单独击败项羽,而是在诸侯联军集体的努力下,才成功击败项羽。于是之后刘邦只需要夺取联军最高统帅的权力,便可以轻松获得主宰天下的权力。实际上从垓下击败项羽到刘邦“还至定陶”夺取韩信军权这期间还是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的,因为垓下距离定陶也挺远的。

历史上哪些将军的存在,可以用“力挽狂澜”来形容?

历史上有哪些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在东北的操作,可称得上是力挽狂澜。1945年8月8日,就在日本投降前夕,苏联对日本宣战,随后150万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在苏军钢铁洪流摧枯拉朽般的打击下,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顷刻间土崩瓦解。虽然东北光复了,但是接下来的却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国共两党谁来接管东北?彼时的东北,总面积13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全国的1/9,钢年产量200万吨,占全国90%以上,工业产量约全国8%,已完成的发电设备总容量达180万瓦。

拥有铁路1.14万公里,占当时全国铁路总长一半以上,车辆5.5万辆,此外,铁、煤、水泥等重工产业均占全国之首。一句话,东北是个香饽饽,谁都想据为己有。国民党方面,蒋介石满心以为,苏军消灭关东军后,自己就可以顺利从苏军手中接手东北。但是不曾想老蒋被苏联摆了一道,苏联用外蒙和东北的利益做要挟,不允许国军从东北港口登陆,以此来向蒋介石施压。

而为了抢占东北,早在1945年8月底,我军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就在朱总司令的命令下,率领4000多人,从山海关以北绕道进入了东北,抢先占领了山海关,卡住了由陆路出关之必经咽喉要道。9月15日,东北局成立,彭真为书记,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指导东北一切党的组织及党员的活动,林彪则负责东北军事。

(彭真)初期,从军事实力上来说,我军在东北是占有优势的,所以当时喊出的口号是“独占东北”,全力占领东北的大城市,关上东北的大门,海上守住安东、营口、陆上守住山海关、锦州,不让国民党军进入沈阳。但随着斯大林和蒋介石的交易逐渐成熟(主要是蒋介石向苏联进行了妥协,苏联从中国获取了大量利益),在加上美国支持国民党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国民党大批军队得以进入东北,东北的军事力量由此发生了转变,敌我力量此消彼长,国民党军逐渐占据优势。

但是,此时东北局书记彭真对局势依然非常乐观,他说,国民党来10万,我们有30万,三比一必操胜算。其实,我军有30万不假,但这30万人,大多是在东北新发展的部队,里面吸收了大量的投机分子等,成分复杂,并无战斗力可言,后来形势一紧张,叛变了不少。就这样,到11月底,东北形势急转直下,山海关、锦州相继失守。

沈阳、长春、哈尔滨以及中长铁路沿线,苏军要交给国民党接收,并且强制我军撤出上述地区。这时的情况已经非常清楚,占领大城市已无可能,工作重点应该转向中小城市和农村,但彭真并未看清这一点,12月还准备趁苏军撤走之机,集中兵力夺下沈阳,虽然这一提议被否决。此时,东北局内部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彭真还是希望占领大城市,至少和国民党平分东北,但林彪坚持首要工作是歼灭土匪、建立根据地、整训部队、建立地方武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随后矛盾进一步加深,彭向中央提出要换掉林彪,而林彪也致电中央军委,说彭等人盲目乐观。当时的情况是,由于缺乏根据地,我军在东北寸步难行。苏静中将曾回忆:“刚进东北混乱到什么程度,说了都让人不相信。白天打仗,晚上也睡不成,林彪亲自带李作鹏和一个小分队去打土匪。初来乍到,敌情也不了解,侦察员出去活动不了。在高桥打了一个小仗,抓了几个俘虏,一问,才知道敌人跑到我们前面去了。

当地老百姓欢迎国民党,要下我们侦察员的枪。打上一小仗,一个团要留下一个营抬伤号,这怎么可能有战斗力?那时才深切体会到,没有根据地,不要说打仗,连脚都站不住。”而另一方面,国共领导层正在进行会谈,很多人认为东北会走向和平,所以赞同了彭真的思路,即“要以战争换和平”、“消灭四平以北各大城市顽军,并占领上述各大城市,逼使国民党与我谈判,必要时再让出一部分给国民党以换得和平”。

在这种背景下,第一次和第二次四平战役爆发。短短一个月内,四平两易其手。在第二次四平战役中,国民党精锐新一军的进攻给我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其实,敌我实力的悬殊,决定了四平从一开始便不可能守得住的,这点林彪战前就曾提及,所以战役进行到后期,林彪决定撤退了,并先斩后奏,一边撤一边向军委报告,军委此时也意识到了四平守不住了,同意了林彪的意见。

四平之战虽然是一个重大挫折,但同时也是一个转折点,此时内战已经全面开始,和平无望,战争不可避免。中央也认识到彭真的路线不适合东北了,于是决定改组东北局。而此时东北局中,除彭真以外,还有高岗、陈云、张闻天四个政治局委员,而林彪只是中央委员,论资历怎么也轮不到林彪。但是,关键时刻,毛主席展现了他过人的政治判断力和眼光,他深知之前军、政之间的分歧给东北局势带来的损失,所以东北的军政大权必须统一,一切为军事服务。

于是,毛主席决定将东北的重担交给了原本在资历方面落后的林彪,让林彪担任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历史证明,毛主席的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至此,林彪在东北开始大展拳脚,他提出“等、忍、狠”的作战原则,即军事行动要等待一下,等待土匪的肃清、群众的发动和根据地的建立;对于敌人暂时的进攻,要忍耐,避免过早地使用主力进行决战;时机成熟后,便要狠,集中兵力和敌人打大仗。

同时林彪对军队36万人进行了整编,用一年时间剿匪20余万人,派干部下乡,开展土地改革,取得人民的支持,有了稳固的根据地,东北的军队急剧发展和壮大。后方稳定后,林彪适时出击,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歼灭国民党军大批有生力量, 迫使其由进攻转为防御,东北解放区也得到了巩固和扩大。到1948年秋,东北的军队已有100万余人,成为一支决定战局的重要力量。

一个黑龙江将军能调动多少军队,为何丧失了60多万领土?

这个题目指的应该是《瑷珲条约》的签订吧。1858年5月28日,黑龙江将军奕山代表中方与俄方在瑷珲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也是这个条约的签订,使我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令人疑惑的是,区区一个黑龙江将军哪来这么大的权利把60万的领土转赠他人?关于黑龙江,远的暂且不说,咱先说下这近的――清朝,提问里说为何黑龙江将军权利这么大?我想这和黑龙江的历史地位有关,《瑷珲条约》的签订是在清朝后期,而清朝的祖先正是来自于黑龙江的满族。

清朝时候,曾将黑龙江作为起源禁地。隔绝了汉人,同时也将这里作为犯人的流放场所。今天的黑龙江省会,清朝时候叫做宁古塔。顺治四年时,开始设官治理。黑龙江将军是清代时期黑龙江地区最高官员,官阶最初为正一品,乾隆时改为从一品。也就是相当于省长一级,除最后一任程德全是汉人外,均是清朝的宗室、旗人。黑龙江将军的管辖,上到军政、旗务,下到民政事务,大大小小,火器银库,权利非常大。

其次条约中之所以能割出六十万土地给人家,前提是有这么多土地。黑龙江是清朝五大边关中人口最少的地区,不过虽然人少,领土却不少。黑龙江将军辖区东至额尔白克河二千二百里宁古塔界,西至喀尔喀九百余里撤陈汗界,南至松花江五百里宁古塔界。北至外兴安岭三千三百余里俄罗斯界,西南至盛京一千八百余里,又西南至北京三千三百余里。

黑龙江将军的军权黑龙江将军权利虽然是很大的,不过手下军队人数却并不多。由于黑龙江对汉人的抵制和本身地旷人稀(天气环境恶劣)的原因,真实上黑龙江将军能调动的军队全盛时期不过两万余人。这包括主力军――满洲八旗,以及达斡尔、鄂温克等少数民族编军,还有在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汉人组成的汉军绿营和少量水军。另外,军队士兵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这也使得面对沙俄的挑衅进攻时,黑龙江将军奕山恰似一出“空城计”,想打也是力不从心。

黑龙江将军奕山条约的签订人,就是咸丰朝第二任将军奕山。清朝宗室,侍卫出身,先后担任过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伊犁参赞大臣、伊犁将军等职。1859年五月,革职留任,同年八月被召回京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时,沙俄坐不住了,于是趁机蚕食黑龙江。彼时清朝正忙着与英法交战,面对沙俄挑衅也无动于衷。沙俄见机得寸进尺,占领土地后又以“助华抗英”为由,企图进一步与中方签订《瑷珲条约》。

这个条约公平吗?显然是相当不公平,奕山也清楚,所以沙俄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时,奕山也曾口头反抗过。他说,中俄两国的边界早就根据《尼布楚条约》进行划定:“议定遵行,百数十年从无更改。今若照尔等所议,断难迁就允准。”不过,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堂堂将军靠一张嘴企图抵抗,很不现实。于是俄方用火炮说话,如此逼迫之下,奕山乱了阵脚。

这个空有权利,实则懦弱的黑龙江大将军最终选择了投降卖国。《瑷珲条约》的签订,其实是奕山自作主张,未经清朝同意就签订的结果,同时也喂大了沙俄的野心。奕山的擅自做主的行为,无异于卖国,引起了爱国人士的抵抗抨击,同时他也遭到了大臣们的弹劾。压力之下,道光帝只好罢免他黑龙江将军的官职,但由于他清朝宗室的身份,即使卖了国,法律也奈他不得。

秦灭楚真的出动了60万正规军吗?还是只有10万正规军?

公元前225年,秦国消灭了魏国。接着秦王嬴政打算攻打楚国,他召集将领们商议。他首先问年轻将领李信,打楚国需要多少人马?李信说:“不过二十万吧”!秦王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回答说:“楚国是个大国,用二十万人马打楚国是不够的,以臣估计非六十万不可”。秦王嬴政很不高兴,说王将军老了,怎么这样胆小呢?看来还是李将军说的对。

于是,派李信领兵二十万去攻打楚国。王翦见秦王不听自己的意见,便告老回乡了。李信统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不出王翦所料,打了败仗,士兵死伤无数,将领也战死七个,自己也是逃回了咸阳。秦王大怒,将李信革职。自己亲自到王翦的家乡,请他出来带兵。王翦依然坚持说,要我带兵攻楚,必须六十万人马不可啊。楚国地广人多,他们发动一百万人马也不是难事,我说要六十万人马,还恐不够,不能再少了。

秦王嬴政只好答应王翦,让其带领六十万人马攻打楚国,最终消灭了楚国。应该说 ,秦国消灭楚国,出动的是正规军六十万,而不是十万。首先,王翦分析的很清晰,楚国是大国,很有实力,六十万人马他觉得就不多,如果不是正规军,战斗力低下,难以保证打败楚国。第二,秦国这时候已经消灭了韩国,打败了赵国多年,又消灭了魏国。

猜忌与臣服,皇帝害怕实权将领造反,该如何消除皇权的警惕心?

皇帝害怕皇权旁落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当皇帝拥有权力的时候,他就特别害怕被人家夺走。皇帝所害怕的对象正是权臣,那么权臣该如何让皇帝放心,则成了封建社会官场上的一种政治智慧了。办法一,自毁形象。萧何假意贪腐,以此躲过刘邦的猜忌。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是刘邦钦定的大汉开国第一功臣,也是大汉朝的第一任宰相。所以萧何在刘邦创立的大汉朝确实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此出众的人才,刘邦自然是要重用,但是萧何这位宰相的职权过大,刘邦也有些猜忌,不过刘邦不会直接言明。萧何不是傻瓜,他意识到自己没有上战场杀敌,就能够获得封地和地位,所以主动找到刘邦,把自己的封地都献给国家,还拿出了大部分财产给国库,刘邦一时间也有些高兴,认为萧何确实忠心。但是回头一想,这家伙是不是有谋反的心思呢?什么都捐给国家,难道他自己就这么无私?所以对萧何更加怀疑了。

当刘邦出去征战的时候,留萧何在家里镇守,每次送粮草的官员来刘邦这里,刘邦都要问一问萧何的情况。得知萧何严明纪律,治理国家井井有条以后,刘邦更加不高兴了。这个时候萧何反应了过来,连忙想办法做了一些圈地,强抢民宅的事情,搞得老百姓对他十分不满。刘邦知道这件事后,只是哈哈一笑,终于对萧何释然。在刘邦的世界观当中,萧何如果什么都不贪图,就想着要名声,那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一旦他对物质的贪念起来后,其实对皇权的威胁就不大了。

办法二,功成身退。王翦说什么都不肯再带兵,秦始皇终于放心让他养老。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帮助秦始皇平定了赵韩燕三国,随后又带兵六十万,平定了楚国,是秦始皇一统天下最重要的猛将。当王翦将赵韩燕平定以后,他意识到自己身居高位,手握重兵,自己儿子王贲也是手握军权,所以他主动提出辞职,说什么都不肯再带兵了。

这就是一种策略,可是秦始皇派遣李信将军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失败以后,再次前来请求王翦出山。王翦推脱不开只能出山,不过这次出山的条件是,平定了楚国以后,坚决不再带兵。结果王翦消灭了楚国以后,立刻交出了所有兵权给秦始皇,从此在家养老。秦始皇由此对王翦特别放心,王翦的儿子王贲和孙子王离都在秦王朝任重要职位,可见王翦这一招功成身退玩的确实不错。

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范蠡也是帮助勾践灭吴后便泛舟太湖,从此做生意去了,成为当时富甲一方的人物,这也是功成身退的典型。办法三,遁入空门。姚广孝帮助朱棣夺取天下后,再次回到寺庙做和尚。姚广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和尚,他虽然是和尚,却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在朱棣犹豫不决的时候,主动要求朱棣起兵造反,并且一路追随,帮助朱棣打到南京城,这才有了后来的明成祖。

完成所有工作以后,朱棣打算封姚广孝为实质上的宰相,可是姚广孝说什么都不答应,他决定回到寺庙继续做和尚。他这一招就十分高明了,不是因为他不想做宰相,他不入朝为官,就不会结党营私,也不会手握重权。但是他依旧可以为朱棣出谋划策,比如《永乐大典》编纂出现问题的时候,姚广孝就主动承担了这个责任,花了三年时间将这套书编纂完成。

姚广孝一边做和尚,一边帮助朱棣治理国家。既打消了朱棣的怀疑,又实现了自己治国的理念,实在是高明!办法四:自废武功。曾国藩为了避免被慈禧猜疑,主动裁撤湘军。曾国藩为了大清朝可谓是尽心尽力,他自己会家乡筹募湘军,以此来对抗强大太平天国。历时14年时间,终于将太平军完全瓦解。就在他即将拜相封侯的时候,慈禧太后这边却有些卡壳了。

倒不是慈禧不愿意给曾国藩封赏,而是慈禧担心曾国藩的湘军势力庞大,将来会是大清朝最大的威胁。在这个时候曾国藩做了一个十分明智的举动,既然他没有谋反之心,那就只能乖乖交出权力。这么多汉人的军队,不管交给谁都是烫手的山芋,所以他索性就裁撤了整个湘军。这是将自己一辈子的努力付之一炬的行为,但是为了避免遭到皇权的猜忌,他只能选择这么做,这么做也是最合适的办法。

结果曾国藩被慈禧太后拜相封侯,安享晚年。总结:遇到威胁皇权的时候,权臣们只有选择退让才是最好的办法。萧何选择自毁形象的办法,将自己刻意抹黑,其实没有明摆着挑明皇帝在怀疑自己这件事,却已经将事情完美解决。王翦在灭亡楚国以后,选择功成身退,不管秦始皇怎么劝他,他都不愿意再带兵了,他将军权主动叫出来,使得子孙获得重用。

王翦率秦国六十万大军出征时,为何多请田宅就可以打消秦王的疑虑?

王翦为大秦宿将,此人用兵如神,素善谋略,与子王贲一起横扫三晋、攻齐楚,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被列为大秦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深受秦始皇重用。同时王翦还饱谙世故、深谙人心,既能与一干武将称兄道弟,又能同朝廷上的文臣把酒言欢,这些都能看出此人城府之深,然而在得秦王政之托,率六十万大军伐楚之时,王翦却做了一件“傻事”,不仅在出征之际“请美田宅园池甚众”,还向三番两次请求赏赐金银珠宝,足智多谋的王翦,为何到晚年却如此贪心?一、自古伴君如伴虎,一将功成万骨枯我国历史上处死的贪官污吏数不胜数,但王翦却是个例外,当王翦率大军出征楚国之时,“发了疯”地向秦王求田求赏,在班师回朝之际不仅没有因为“贪赃枉法”锒铛入狱,而是摆脱了兔死狗烹的下场,得以善终,难道说秦王政喜欢贪官不成?当然不是,王翦是个聪明人,而且聪明到令人发指,从他能凭秦王一封书信就可得魏齐之首、采用反间计除掉名将李牧、以“投石取乐”麻痹楚军,大败项燕,可以看出他善于心计,而“贪心求田”也是他故意而为之,为的是生性多疑的秦王能够打消顾虑。

“自古伴君如伴虎,一将功成万骨枯”,王翦随侍秦王嬴政多年,对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国君可不是一知半解,他知道这个顶头上司生性多疑,自己就算有灭国之功,也只是人臣,哪天国君不高兴了,想找个借口把自己杀了不是小事一桩?因此为了打消秦王嬴政的猜忌,王翦只能故意贪图良田豪宅,“乞求”的哪里是什么荣华富贵,而是为了避免杀身之祸啊。

二、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不难发现,被后人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李牧、白起、王翦,除了王翦得以善终之外,廉颇郁郁不得志,客死他乡;白起因遭秦昭襄王猜忌,被赐死;李牧中了王翦的反间计,被赵王诛杀,三人的下场怎一个“惨”字了得。而三人如此凄惨的下场,不是因为“君臣相隙”,就是“小人诬陷”,王翦得以封侯赐爵,全是因为战功而得秦王的赏赐,倘若哪天秦王觉得他功高震主,杀了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因此王翦多请田地,既是为了让秦王安心自己不会带病谋反,也是告诉朝廷之上的奸臣佞臣,自己绝无再进一步的想法,免得自己也受到小人的诽谤而遭遇不测。偌大的王宫,高高的冕旒遮挡住了秦王嬴政神情冷漠的脸,“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得到君王青睐的年轻将领李信毫不犹豫地说:“不过用二十万人”,而老成持重的王翦权衡一番,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他的谨慎却被秦王当成是“王将军老矣”,不堪重用,于是嬴政派李信、蒙恬率二十万大军伐楚。

深谋远虑的王翦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王上已经变得“好大喜功”了呢?于是他权衡利弊后决定归隐故里,一方面是为更受秦王信任的李信“腾位置”,若李信胜了他迟早要让位,不如早早离开;另一方面倘若李信败了,到时候王上还是要来重用自己。果不其然,李信大败,秦王盛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向王翦致歉,并答应加兵请求。当秦王嬴政决定重新用王翦为将时,相必他想起来老前辈——白起来了:昔日长平之战,白起立了大功,邯郸城近在咫尺,然而应侯范雎听信小人谗言,忌惮白起的功劳大过自己,于是让秦昭襄王停战,与赵国言和,白起大怒,从此将相失和。

当秦昭襄王重新想起发兵攻赵,止步于邯郸时,将营中除了白起,无人能啃下这块“硬骨头”,白起居功自傲,不仅不领兵伐赵,还暗语讥讽秦昭襄王,最终被王上赐死。王翦吸取白起的教训,在推辞一番之后答应领兵六十万伐楚,为了进一步打消秦王嬴政的顾虑,出征时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部下不解,问其故,王翦才表示:“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素善心计、城府颇深,不仅善于掌兵用谋,还懂得做人之道,处事圆滑,不仅范雎、吕不韦等人尊敬有加,就连李斯等三公九卿都对他十分尊重。

也正是这般查识人心,未雨绸缪,伐楚一战,王翦带走了秦国几乎所有的兵力,同时为了打消秦王的顾虑,在出征前他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如此“自贬”,也正是希望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伐楚大胜归来也不贪功,执意隐退,最终得以善终,能如此识大体、知进退,在那个时代实属难得。。

王翦要60万兵,李信称20万灭楚,大败而归,秦始皇是如何处置的?你怎么看?

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他身为四朝元老,秦国历任的多位相国,都对他十分尊重。他与儿子王贲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王翦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信也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将领,与王翦同朝为官。他在灭燕国时立下了大功,后来领兵20万攻打楚国,被楚将项燕打败。后来才换成王翦带兵出征。

那么,当初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秦始皇又是如何处置的?关于灭楚,李信与王翦的意见不同,秦王采纳了李信的意见,王翦告老还乡。在秦始皇灭六国的过程当中,楚国是他第五个攻打的国家。虽然楚国在之前与秦国的对峙中,丢失了大片的土地,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以前“家大业大”,在当时仍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

秦王嬴政很重视这场战争,为此,他将秦国的著名将领全部召集起来商讨作战方案。秦王嬴政问道:“消灭楚国,需要多少人马?”李信抢先回答:“最多不过20万人。”嬴政又向王翦询问看法,王翦说:“需要60万,否则不可轻言灭楚。”60万人几乎达到秦国可以动员的全部兵力。秦王嬴政认为楚国早已没落,不需要这么多的兵力就可拿下。

王翦见自己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便请求告老还乡。秦王嬴政批准了他的请求。李信带兵大败,秦王嬴政非常愤怒,感觉自己之前的决策存在失误。公元前226年,李信被任命为伐楚总司令,蒙武为副将,领兵20万,大举进攻楚国。楚王派将军项燕率军抵抗。项燕见秦军气势正盛,便避免与秦军正面交锋,而是把战线拉长,分散秦军的兵力。

李信只好左右突击,补给线也拉得很长。李信担心这样下去,迟早要被拖垮。慎重考虑之后,李信决定后撤。而此时,却遭到楚军的大举反击。项燕所率的楚军占领秦军的两座营垒,斩杀秦国的7名都尉,秦军大败。李信的大败使得秦王嬴政大为震怒,同时也让秦王认识到楚国虽然已经衰弱,但毕竟地广人多,仍具有一定的实力,并非轻易可灭。

嬴政屈驾去请王翦复出,担起灭楚的大任。王翦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惨痛的教训使得嬴政明白,看来灭楚一事,还得要王翦出来才行。为了统一大业,秦王嬴政亲自到王翦的家乡请他复出。王翦见秦王嬴政屈尊前来,心里早已明白前线的战况。秦王嬴政又一次赔礼,诚恳的请他复出,并说“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意思是李信干得不漂亮,让秦军蒙受耻辱;我也要负主要责任,因为是我不听老将军你的话,才导致了这样的后果。

不料,王翦还是推托有病,不愿意重出江湖。王翦其实也有自己的担心。自统一六国以来,王翦与儿子王贲参与了伐赵、攻燕、破魏,功勋远在他人之上。该有的名誉都有了,功劳越大,权力越大,功高震主,就会令君王猜忌。这时候秦王斩钉截铁地说:“这事我决定了,将军不必多说。”王翦见嬴政这样说,只好答应,并再次提出:“要想让老将出马,非60万人马不可。

”嬴政答应了王翦。王翦与秦王嬴政同车回到咸阳。出征那天,嬴政送王翦到咸阳城外,辞别时,王翦再次向嬴政提出请求:“请大王多多赏赐田地和财宝,老将想趁现在还能打仗的时候为子孙多求点资产。”秦王听后哈哈大笑,也答应了他。王翦率大军东进,在出关之时,先后五次派出使者请秦王落实封赏的事情。有的人很不理解,便问他:“将军如此要求封赏,不是有些太过分了吗?”王翦回答说:“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部的兵力都交到我的手上,他心里肯定很不安,怕我拥兵造反。

我讨取一些田宅作为子孙的家业,是表明我就这点志向,而没有其他野心。这样秦王才能放心啊!”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大军抵达前线,取代李信获得指挥全部秦军的大权。楚王听说以后,下令调动楚国的全部军队交给项燕,抵御秦军。楚国多次向秦军挑战,秦军始终不肯出战。王翦想的是,秦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而不久前又在楚国吃了败仗,挫伤了士气,所以不易轻易出击。

现在最重要的是养精蓄锐,然后伺机而动。项燕自然也有他的考虑。他深知秦军战斗力强,数量又远超楚军。王翦又是名将,极会用兵,打持久战对楚军并不是件好事,应该趁秦军立足未稳,速战速决,才是上策。在王翦与项燕的智斗中,王翦以“以逸待劳”把握了主动权,并渐渐形成优势。楚军求战不得,时间一久,斗志松懈。项燕打算率军东撤。

王翦见项燕转移部队,抓住时机,乘其不备,下令千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全线出击,穷追不舍,大破楚军主力。项燕被王翦大军围困,没办法突围,无奈自杀。秦军乘胜追击,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攻取了楚国大部分领土。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军攻入楚国的都城寿春,俘虏楚王,楚国灭亡。楚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县。我们又怎么看待这件事呢?一是说明嬴政的英明。

李信带兵打了败仗,虽然嬴政很生气,但是却没有降罪于他,后来还重用他。果然在之后灭齐的战役中,李信不负重望,立下了赫赫战功。这说明秦王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有着帝王的胸襟与远见。开始灭楚吃了败仗,嬴政没有妄自菲薄,而是正确估计形势,果断采取应对策略,重新启用王翦带兵。他对王翦说的话,表明他有担当,属下犯了错误,他不是一味怪罪,而是善于从自身找原因。

再者,他知错就改的自觉性,是作为一代君王非常可贵的品质。而且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嬴政屈尊亲自去王翦的家乡请他复出,并诚恳地说出自己的过失。这种礼贤下士的作风,也是十分难得的。嬴政作为一个管理者,能够正确识人、用人,而且出现错误时能诚恳地检讨自己,并及时改正。对于有识之士,能够放下身段,礼贤下士。嬴政能够成为千古一帝,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说明王翦深谙“职场潜规则”,知进退,避锋芒,保全了自己与家人。王翦深知自己已经功高震主,于是借故告老还乡。在不得已复出时,他深知自己是带着秦王的全部家底,秦王生性多疑,自己一定要让他放下心结。因此他故意强调自己出征为的是多得些田产、财富,让秦王认为自己志向格局只不过如此,再也没有更大的野心,不会对秦王的江山社稷造成威胁。

因此秦王才不会忌惮自己,这样,才能护自己及家人周全。其实有的时候,我们积极进取,并不是前面的风景有多精彩,而是我们已没有退路!其实现实中也有多少人,不懂得要适时得体地退出。“激流勇退”“见好就收”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人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使命。或许,一个华丽的转身,一个旖旎的背影,更让人怀念与珍惜!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

文章TAG:为何用了60万大军将军领兵60万什么意思为何何用万大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