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入侵者之战如何下载,游戏被打死还会入侵

入侵者之战如何下载,游戏被打死还会入侵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1 00:39:06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1859年6月25日,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于是,第二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打上党之战,也就是长平之战。所以,长平之战是一个过程。所以,长平之战的局面就是:赵国要钱、秦国要命。而燕国的军团如何?曾在齐地耀武扬威了五年。而且,秦军为了打长平之战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历史上的满人算入侵者吗?

历史上的满人算入侵者吗

评价历史上的满人算不算入侵者,正确的历史观是要义。其一,把清朝放在中国历史的整体历史上,用整体观,唯物观,全面评价明清历史。其二,本着还原历史的公正态度,不粉饰,不贴金,用真相说话。其三,史观,史德,史才,是一个人评判历史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修养,更是学识和良知。所以,我们对待历史必须把握两个选择,一是秉承历史唯物主义,二是秉承公正的历史发展观。

如何评价清朝?正确的做法是,用历史批判主义正视历史!一切粉饰和美化,都是犯罪!清军入关,就是满洲人从关外进入中原的战争,这是历史上边疆部落对中原发动的规模最大的战争。它的性质是什么?掠夺,奴役,毁灭。具备这几个特征的战争,是不是侵略?必须是!它是如何从内部叛乱转变成侵略者角色的呢?发展逻辑是:内部叛乱→分裂割据→八旗后金国→对明朝战争→掠夺,奴役,毁灭,杀戮→侵略性→侵略者。

所以,从历史的视角看,满洲人进入中原必须算“侵略”者。但是历史的发展总是出乎意料,他本来可以以仁义之师改朝换代,结果,弄巧成拙,巧取豪夺,用具备民族隔离制度的八旗制度来发动战争。如果只是趁虚而入,逐鹿中原,“单纯”地完成改朝换代,它就不是“侵略”。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民族为“满洲”。改国号为“清”,因“清”为五行之“水”,“明”为五行之“火”,意在“以水灭火”之意。

必须指出,如果它的政权仅仅停留在“改朝换代”,那么就要“入乡随俗”,能够主动接受汉文化,而不仅仅是征服者出现,那么,这个政权如同历史上的鲜卑一样,主动融入中华,最终,水到渠成,它得到了想要的紫禁城,当上了中国人的皇帝,站在历史的角度,无可厚非。然而,清初六大弊政,严重破坏了中华文化,从此背负“征服者”的骂名。

历史学界普遍认为,清王朝是一个典型的征服王朝,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典王朝。而征服王朝有个最显著的特征,他们并没有获得民心,反而是依靠掠夺和奴役作为战略目标,以疯狂地屠杀和毁灭形成严重的破坏性达成目的。而清初六大弊政,具不具备这些特征呢?何为清初六大弊政?“明朝灭亡,清朝入主中原后,摄政王多尔衮先后颁布了→圈地令→剃发令→投充法→逃人法→禁关令以及屠城等六项残酷法令,史称:清初六大弊政。

”这六项法令,残酷到无法想象。而它修纂的史书《明史》却对自己的暴政避而不谈,反而,极力贬低明朝“黑暗”,大家对比一下,究竟谁更黑暗?明朝276年,有这么残暴的法令吗?真没有!明朝针对腐败官员够狠,对百姓是没有专门的残酷法令!以明成祖为例,永乐扫北,五征蒙古。他打击的是蒙古的军事力量,除了有针对性地对北元残余势力搞剿灭,没有滥杀无辜。

同样,成化犁庭,剿灭建州女真反叛分子,而不是男女老幼全杀,也没有掠夺他们的财物,更没有强行改变他们的文化传统。但是,清朝问鼎中原后,随即强制施行的“六大弊政”臭名昭著,虽然让他们达到了“鸠占鹊巢”的目的,却从此背负骂名,直到今天。为什么?六大弊政,诠释的是侵略本性。这本书,有人熟悉,有人陌生。它是西班牙传教士帕莱福等人以亲身经历撰写的关于明清战争真相的历史史料。

它把这场战争的侵略性诠释得淋漓尽致。当时的满洲人,是什么样子呢?“他们天生偏爱战争”。“鞑靼人强迫中国人放下书来,拿起武器。”《鞑靼战纪》由耶稣会士卫匡国所撰,记述的是卫匡国在中国所了解到的清军征服中国的过程,其中 清军之征服江浙一带,因有作者之亲身经历为证,是比较有价值的。传教士的大量史料都证明,他们在掠夺!在奴役!在杀戮!在毁灭!比如,满洲人入关后,它偏偏就要改变中原人的文化传统,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把当时中国人的“服饰衣冠文化”彻底毁灭了。

把中国人视为生命一样的头发剃了,留一条如同老鼠尾巴一样的小辫子。这是满洲人在山林里打猎捕鱼形成的发型,被强行移植到中原人身上。除了发型,还有满洲人的衣冠。恰恰是剃发易服,它毁灭了汉人的传统文化。从此,那个曾经在世界上被为称“华夏”之国的国家,被鞑鞑人征服了。从此,包括东亚的日本都不承认“中国”,认为是蛮夷占领了这个国家。

满人不但改变了中原人民的发饰衣冠,还把满语作为国语。并且把满文字作为通行文字。满清皇帝们还发布告示,三令五申,剃发严酷执行;而强制执行的易服时限虽有延长,也必须逐步更换为满洲样式。你说,这是不是侵略?事实胜于雄辩!明朝领土1200万的事实,谁也诋毁不了!近年来,清粉清吹们极力贬低明朝疆域,其目的是为清朝贴金,歌功颂德。

但是,他们一方面嘴上讽刺历史学家谭其骧“地图开疆”,另一方面,却又拿不出否定谭其骧地图的有力证据。清粉们之所以惧怕谭其骧地图,是因为谭其骧地图有一个最让他们恐惧绝望的证据。那就是,明朝地图的北面,被画成了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明朝的疆域远得很!超出想象!作为历史著名学者,他为什么要挂画这条线呢?因为被清朝毁灭的大量明朝档案后,仅存的史料根本无法论证明朝最北边的疆域在哪里!事实上,在清朝割让给俄国3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在明朝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差距就是300多万!那你们清粉清吹还有什么资格吹嘘贬低明朝领土就很小?清粉清吹有个一贯的逻辑,明朝取代元朝,继承的就不是完整领土,难道人家不是在国家体制内打内战?总之,清军入关,它是破坏者,侵略者,这是历史的悲剧,是华夏民族的一段苦难历史。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怎样才能取胜?

历史上的满人算入侵者吗

秦国连年伐韩,目的就是拿下上党高地,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赵国却渔翁得利,天上掉下上党这个大馅饼。所以,赵国立即派兵接手上党,秦国当然不能忍,于是也向上党派兵。你派兵、我就派兵,你增兵、我就增兵,长平之战也就不得不发了。大战得有一个过程,很少一触即发、触发就打的,都是这样一点儿一点儿累积起来的。

所以,战争得有策源地。秦赵长平之战的策源地是上党,而发起这个策源的,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具体事件是冯亭举上党十七城降赵。所以,长平之战是一个过程。从战争酝酿到战争结束,持续了将近3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赵国完全可以做出有利于己的战略设计和战略调整。但是,赵国的僵化操作,阻止了所有的可能和变数。01.秦国是战略主动方,而且很坚定战略是一个方向性的选择。

对于秦国来说,可以打也可以不打。对于赵国来说,可以要上党也可以不要上党。所以,打不打与要不要就是秦赵各自的方向性选择。对于秦国来说,从朝堂到前线,早就做出了选择,就是要打,不仅要拿下上党郡还要痛击赵国。秦国的远交近攻之策是在昭襄王时期定下的,也就是死命地揍魏国、韩国和楚国这些伸手就能够得到的国家,而重金交质齐国和燕国这些够不到的国家。

所以,打韩国、打魏国、打楚国,秦国从来不犹豫,因为大战略早就定下了。在上党之战前,这几个国家已经都被秦国打怂了,该割的地也割了、该赔的款也赔了。所以,秦国的战略趋势,就是要奔着赵国来,甚至直接大举东出、横扫天下。但是,在这之前,秦国得办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拿下上党高地。这片被太行、王屋、太岳包围的高地,直接控制着东出太行上的关键通道,也威胁着中原通道。

所以,对于上党,秦国是一定要拿下的,这不是十七座城池的问题,而是整个天下的问题。以前是出不出函谷关的问题,现在则是出不出太行山的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就是上党高地。拿下上党,秦国首先就会遭遇到赵国这个强大对手。除秦以外的六大战国里面,齐国灭了一次燕国、燕国又灭了一次齐国,这俩东西不用秦国打,难兄难弟互相打着玩,就已经自废武功了。

楚国被打得迁了都城,魏国被打得大气都不敢出,韩国就更不用说了,打完了还得接着打,而且正在打着。所以,就剩下一个赵国,国力尚在,而且赵国很能打。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的武力值就没下去过,要文学风流、赵国不行,要变法革新、赵国也不行,但是要打仗,赵国至少能雄冠三晋。所以,秦国肯定要跟赵国干一仗,不干服赵国,就别想踏实地东出天下。

所以,面对上党这个局面,秦国的战略决策很坚定,一点儿也不犹豫,不仅要上党十七城,而且还要借这个机会痛打赵国一顿。02.赵国是战略被动方,而且很犹豫在上党问题上,秦国一直很积极、一直很主动,决策一直很坚定。但是,赵国就有些悲剧了。上党问题,对于赵国是一个忽然而至的新问题。秦韩打得你死我活、赵国作壁上观,这局面挺好。

勿需讨论赵国会不会安不忘危、担心秦国打完韩国就揍它,赵国朝堂就没这个程序设计,就是看热闹,而且看得很开心。秦国攻占野王后,彻底把上党高地跟韩国本土给分割了。这时候,脱离韩国本土支援的上党,就等于是秦国的了。于是,韩国跟秦国签订了城下之盟,割上党郡以求和。突然,韩国的上党太守玩了一个大幺蛾子,带着上党郡投降赵国了。

所以,上党问题忽然而至,赵国上下不仅没有准备而且也没有想到。上党高地,到底是烫手山芋还是天降馅饼,赵国彻底懵了。所以,对于上党问题,赵国是一种非常被动的态度,他之前没想到、现在也没准备。不接收上党,赵国舍不得,因为上党十七城啊,真得好。接收上党,赵国马上就会遭遇下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与秦国开战。对于这个问题,赵国更没有准备,而且完全就不想跟秦国打。

在昭襄王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政治绩效已经彻底显现,秦国就是战国第一强国,打谁谁死、揍谁谁服。所以,赵国不想跟秦国打,甚至都不敢跟秦国打。所以,赵国的战略决策就一直很犹豫。第一个问题:要不要接收上党。朝堂上分了两派:一派主张接收、一派主张不接收。最后,贪婪占了上风,赵孝成王和平原君拍了板:接收上党十七城。

但是,接收上党的依据是什么?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赵国君臣,无论是主张接收的、还是拒绝接收的,统统没有把上党高地当成一个关系生死存亡的战略要地来考虑。上党问题,在赵国君臣的头脑中,就是一个占不占便宜的利益问题,就是钱的问题。秦国的战略依据是远交近攻和东出天下,是制胜天下的大国策。

而赵国的依据却是城池、却是钱,是占不占便宜。这就是双方的格局差异。赵国把上党问题定性为一个利益问题,也就是钱的问题。钱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更何况上党这么一个飞来之财。但是,战略问题和国策问题,却可以要命。北宋拼死了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代君主,非要惦记幽云十六州。因为在北宋的这两代君主看来,幽云十六州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战略问题和国策问题。

如果是十六座城池,根本就不用费这么大的劲。满清割据东北,简直就是拿大扫帚横扫,大明不仅撤军而且赶紧移民,辽东不要了,全给你。但是,关宁防线,满清就死活也过不去。因为辽东是钱的问题,关宁是命的问题。所以,长平之战的局面就是:赵国要钱、秦国要命。于是,秦国的战略决策很坚定,就是奔着玩命来的;而赵国的战略决策就很犹豫,它是奔着抢钱来的。

所以,秦国一定要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要命的问题,而赵国则尽量不想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抢钱的问题。于是,第二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打上党之战,也就是长平之战。以及,赵国马上遭遇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上党之战要打多大规模。对于这两个必须要用命来解决的问题,赵国就一直没想好。前260年4月,秦军出击上党,赵国老将廉颇应战,战场上开始有了死伤。

前260年6月,秦军攻占二樟城和光狼城,赵军被击败。前260年7月,秦军发动猛攻,赵军全面防守。秦军很主动,赵军很被动,因为秦国决策坚定、赵国决策犹豫。庙堂问题,直接影响了军事问题。之后,秦赵开始议和。但是,秦国是一边议和、一边增兵,不仅把关中精锐全派到长平前线,而且还把名将白起也给派了过来,甚至秦昭襄王亲赴前线。

所以,秦国就没想跟赵国议什么和,能打得过你、打过你还有好处、你还这么不要脸,凭啥不往死里打。赵国呢?白白耽误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期。秦国打韩国,韩国朝堂没脑子、一怂到底,于是割地求和。但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却有脑子,硬是把秦韩之间的问题转变成秦韩赵之间的问题,就是拉过赵国、把问题扩大化。赵国也可以这么做,一直跟魏国亲近,跟齐国、跟楚国的关系也比秦国近,因为秦国是天下公敌。

所以,赵国完全可以把上党问题转变成六国问题,就是不要上党郡也得把魏国和齐国的拉进来。但是,秦赵议和了,其他战国也就没有插手的必要了。于是,暴风骤雨般的长平决战就开始了。前260年9月,赵军在被围困四十六天后投降,然后被秦军集体坑杀。03.赵国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应对上党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就是冯亭出幺蛾子、携上党十七城降赵的问题。

赵国基本无解。两个原因:一个是上党太诱人。接收了就得跟秦国干,但不接收却真心疼。就是发动百万大军攻占上党,都不见得能夺回来,现在从天而降,赵国还担心馅饼太大把自己砸死吗?另个一是不接收上党真得跌面儿。七大战国都是大国,大家不仅要地要钱,还要脸。你赵国放着上党郡不敢接收,就是明摆着怕了秦国,以后真心不好出来混。

所以,就是不从战略角度考虑上党问题,赵国也得接收。如果我们替赵国考虑一下,那就是:秦国占了上党,肯定也不会消停,马上就得揍赵国。因为韩国和魏国都揍服了,不打赵国还能打谁。赵国派兵接收,秦国派兵攻占;赵国增兵、秦国也增兵,然后就是几十万规模的大军对峙。这个情况,可能真得超出赵国君臣的初衷设想。但是,这个时候,赵国也就可以采取战略调整了。

也就是说,赵国可以在战略调整中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该怎么调整呢?一个是学上党太守冯亭,把问题扩大化。冯亭能把秦韩上党问题扩大化,扩大成秦赵韩三家的问题,那赵国也可以。在长平之战前,公孙衍在前318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楚魏韩赵燕五国伐秦;孟尝君在前296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齐韩魏三国伐秦。所以,赵国可以借上党之机,再次组织一个几国伐秦的合纵战争。

而且,赵国不缺盟友。第一个盟友自然是韩国,因为上党郡本就是韩国的,替韩国打仗,韩国应该会同意。韩赵魏三家本就有同盟基础,所以魏国也可以争取。还有楚国和齐国,只要赵国能给出好处,这两家也不会完全不管。另一个是放弃犹豫、坚决作战,就是要定了上党。赵国长平之败,并非完全因为军事不行,很大原因是庙堂犹豫。赵国庙堂一直把上党问题当成钱的问题,所以犹豫着打还是不打、犹豫着打大还是打小。

当秦国已经调集关中精锐,增兵到了几十万,赵国就真得没有犹豫的必要了。所以,只能拼死去打。长平决战是赵国主动发起的,因为是赵括组织赵军全线出击,所以才中了秦军的埋伏。而赵国为什么要主动出击呢?纸上谈兵的赵括谈不死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主要是赵国扛不住战争消耗了,赶紧计划着打一仗了事。决战打完,打赢了,赵国全定上党;打输了,赵国退出上党。

所以,赵国主动决战并不是因为它坚定要打,而是开始要退出不玩了,所以孤注一掷了一把。如果赵国能举国动员,就是跟秦国干到底,它应该做的是征兵征粮征物资,跟秦国死耗。甚至,这时候怎么也得求援韩国、魏国以及楚国和齐国了。燕国别指望,它是秦国的狗腿子,不偷袭赵国就不错了。长平之战,赵国的问题不是打了败仗,而是败得太惨,四十多万青壮劳力全部报废。

所以,败不是问题,惨败才是问题。如果要规避这种惨败,赵国还可以单方面退出。一个是彻底求和,给你上党,我就是不玩了;另一个是单方面撤军,你秦国爱咋咋地,我赵国就是走了,退守上党盆地之外的太行屏障。这么做,赵国不会败得这么惨。秦国呢?秦国当然想暴揍一顿赵国,但是秦国更想要的是上党郡,上党郡才是主要矛盾。暴揍赵国是占据上党以后要考虑的事情,所以也没必要这么心急。

而且,秦军为了打长平之战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之所以活埋赵军那么多人,是因为自己也死伤惨重,甚至都没有粮食养活这四十几万投降的赵军。所以,赵国只要退出上党、跟秦国说不玩了,秦昭襄王也不会去死干到底,非要拿下邯郸、灭了赵国。因为七大战国已经存续了好多年,玩一场灭国战争,秦国庙堂没做好这个准备,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胃口,也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想象力。

所以,长平之战在打完之后,前线将军白起就是要灭了赵国,而秦国庙堂呢?却非要停战。直接原因是范雎嫉贤妒能,但根本原因是秦国庙堂没有灭国的想法。不用再打仗、不用再花钱,秦国欺负了韩国还欺负了赵国,自己还拿下了上党郡,真是要实惠有实惠、要面子有面子。所以,秦国不会非要干死赵国四十万大军才停战,全定上党郡肯定会停战。

但是,犹豫的赵国朝堂,却一直犹豫着,犹豫着要不要接收上党、犹豫着要不要跟秦国干仗、犹豫着跟秦国干多大规模的仗。最后,孤注一掷、主动出击,不是改变犹豫而是在退出之前犹豫着最后一搏。结果,也就只能悲剧了。所以,长平之战打败,要负责的得是赵国庙堂,不是什么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惨败,要负责的更得是赵国庙堂,也就是赵孝成王和平原君这伙人,而不应该是赵括和前线赵军。

雅克萨之战后为什么康熙不灭了沙俄?

历史上的满人算入侵者吗

雅克萨,唐代为治下渤海国管辖,元朝属辽阳行省统辖,明至置奴儿干都司,清设驻地黑龙江将军管辖,从历史沿革来看,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的雅克萨有着无可辩驳的主权管辖。然而,在1858年5月,清政府以一纸《中俄瑷珲条约》文书将统辖1000多年的雅克萨等东北地区悉数划归沙俄领土,从此,雅克萨有了阿尔巴津镇这样一个俄文名称。

其实在三百多年前,雅克萨这块面积不大的小镇上曾经上演过影响后世的雅克萨之战,这场战役与其说是清朝与沙俄的武力对决,倒不如说是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铁血双雄间的较量。 战争背景13世纪末期,莫斯科公国诞生于东欧平原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国,此后,莫斯科公国国势日渐强盛逐渐吞并周边城邦国家,并接受了来自欧洲草原北部钦察汗国的册封,取得代征全俄贡纳的绝对权力。

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一举击溃了由钦察汗国分裂而来的金帐汗国,并以莫斯科为中心逐步统一了东斯拉夫地区,承继王位的伊凡四世马不停蹄继续东扩,相继灭亡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各大汗国,并一路东进,伊凡四世也由此加冕为俄国沙皇。继承帝位的彼得一世开启俄罗斯西化运动先河不久,沙俄的国力有了质的飞跃,彼得一世倾尽沙俄舰队与当时的北欧强国瑞典展开激烈的战争,并最终以《尼斯塔特和约》取得了对瑞典的绝对完胜,彼得也因此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称号。

这一时期的沙俄综合国力在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效应下得到了逆天的增长,沙俄势力藉此加强了东扩的步伐,并于大明崇祯五年翻越外兴安岭抵达黑龙江流域,多次展开罪恶滔天的杀戮和禽兽般的食人行为,当地边民称其为“食人恶魔”。然而,此时的中国正值改朝换代之际,明廷和大清在山海关外的宁锦附近展开着激烈的厮杀,双方都无法顾及在背后捅刀的沙俄势力。

比至1636年,满清入关顺治皇帝在北京登基,清王朝正式在法理上取代了明王朝。然而,此时的满清尚未完全平定中原大地,彼时的华夏九州仍旧出现了以永历帝朱由榔为首的南明、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和张献忠为首的大西政权,外加此后不久出现的三藩之乱,清王朝初期始终陷入内战不断的泥潭,因此无法分身顾及北部边疆问题。而面对沙俄残匪肆无忌惮地侵吞东北的黑龙江流域,康熙皇帝所能做的唯有多次警告和抗议,但此时的俄匪却已经凭借着先进的火器在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建立了坚实的据点,并以此为前进的桥头堡步步蚕食东北黑龙江流域的领土。

战前准备1681年,满清王朝历经八年平定三藩之乱,意识到东北沙俄残匪顽疾的康熙皇帝遂于次年亲自巡视黑龙江流域,同时派出以郎坦和彭春为首的将领北上暗中侦查雅克萨附近地形和民情,经过大量前期侦查准备工作,康熙皇帝确立了恩威并用、剿抚兼施的指导方针。即派兵驻守沙俄增兵通道、断绝俄匪援军,屯兵永戍黑龙江流域与雅克萨据点的俄军形成战略对峙的态势,同时,斩断蒙古车臣汗部和尼布楚附近居民与雅克萨据点俄匪的贸易断其外援,并派出兵士收割雅克萨城附近俄匪种植的庄稼彻底剥离其生存物资。

在作完上述部署后,康熙皇帝还下令加紧赶制攻城火炮,沿路修建驿站负责后备军粮的输送,同时开辟水路交通线,建立一条稳定的后续军需供给链条。康熙皇帝鉴于此前“我进彼退、我退彼进,用兵不已, 边民不安”的俄匪游击战特点后作出了定点清除的方针,即采取派出大军逐个击破雅克萨周围的俄匪营寨,并以“铁壁合拢”的方式逐渐迫使雅克萨彻底陷入孤城一座的局面。

战争经过截至1683年9月,康熙皇帝对盘踞在雅克萨孤城的俄匪多次放出了投降不杀的善意警告后,据守雅克萨孤城的托尔布津自恃城高墙厚拒不投降。康熙皇帝遂令彭春为统帅携战舰、鸟枪和火炮以及藤牌军等各式轻重武器和军种采取水陆并进的方针进抵雅克萨城外。而此时的雅克萨城内俄匪头目托尔布津以450名训练有素的哥萨克骑兵和3蹲火炮以及300支鸟枪为依托严阵以待清军的到来。

清军以陆军布于城南,战舰集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采取三面围困的方式在黎明向困守雅克萨城的俄匪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俄军伤亡惨重,托布尔津乞降不得不退出雅克萨城,其后,清军夷平雅克萨城,并分派兵力驻守瑷珲、墨儿根等地,班师凯旋。然而,不甘失败的俄匪头目托布尔津,于1685年秋,在沙皇彼得大帝的支持下再次率领600哥萨克骑兵抵达尼布楚,并剑指雅克萨。

勃然大怒的康熙皇帝以2000雄师水陆并进再次围困雅克萨城,并勒令侵华俄军投降,俄匪头目托布尔津斩杀清使,残忍地拒绝大清国皇帝康熙的善意,清军以各类轻重火器向雅克萨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俄军匪首托布尔津当即毙命于雅克萨城,但雅克萨城继续由俄匪杯敦固守与清军死磕。俄军明知面对大清帝国2000多人的火力围攻为何却负隅顽抗?其实他们是想拖延战事妄图等待沙俄援军的到来扭转战局,统帅彭春不傻,他看出了对方的意图,于是将战舰移师西进,并采取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雅的方式彻底堵截了沙俄援军的支援道路。

在经过清军强大的火力覆盖后,原先不可一世的哥萨克勇士仅剩66人苟延残喘,雅克萨城弹指之间化为粉齑已成定局,沙俄摄政王索菲亚遣使乞降,至此傲视欧亚的沙俄帝国臣服于大清脚下,雅克萨之战以清军完胜而宣告终结。雅克萨之战的意义雅克萨之战是清王朝对垒西方军事强国沙俄的抢眼战役,之说以说它抢眼,是因为此时的东方帝国遭遇了西方庞然大物沙俄的侵袭,就连北欧强国瑞典都被沙俄揍的满地找牙,要知道,连维京人后代都对付不了的主,大清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尽管沙俄匪徒东扩人数不多,可就是凭借着先发制人的武器优势和天生的哥萨克骑兵战士,沙俄才能在东进的道路上所向披靡拿下大片广袤的领土,而也正是英勇善战造就了沙俄过人的单兵作战能力。然而,大清王朝最终还是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并以独特的战法和果决的勇气将称霸欧亚的沙俄打得七晕八素遣使求和。可以说此战的意义既奠定了康乾盛世稳定的外部环境,提升了大清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遏制了沙俄南下的勃勃野心,被打怕的沙俄不得不就此偃旗息鼓、止戈息兵。

清王朝也由此打出了与沙俄170多年的和平时光,可以说此战功不可没。 康熙为何不逐出西伯利亚的沙俄势力既然雅克萨之战清王朝取得了绝对优势,按理说应该依仗兵威剑指西伯利亚,然后,北逐胡虏彻底将沙俄势力驱逐出西伯利亚,方能完全解除沙俄北部势力的威胁。要知道,此时沙俄吞并西伯利亚汗国尚不足百年时间,亡国之恨、奴国之耻依然摆在西伯利亚鞑靼人心中挥之不去,而早已适应苦寒气候的满清勇士足可以凭借骁勇善战的威名兵锋直指西伯利亚的沙俄残匪,况且叛军在西伯利亚的沙俄匪军人数和势力单薄,加之交通不便拿下西伯利亚驱逐沙俄残匪指日可待。

那为何雅克萨之战后,清朝却与沙俄签订了看似平等而实则丧失了至少1000万平方公里的《尼布楚条约》呢?这其中除了首席谈判大臣索额图愚笨无能造成了重大领土损失,其实与清朝此时面对的险恶环境也息息相关。清朝前番结束三藩之乱,而刚刚以雅克萨之战平息沙俄残匪,此时却又不得不面对强势崛起的准噶尔丹汗国问题,然而,满清统治者却不知道的是沙俄此时也同样遭遇着西方战线上沙俄与土耳其的死磕,抽身乏术的沙俄既然能两线作战,满清王朝为何却不能?康熙为什么不将沙俄势力彻底逐出西伯利亚?这样一来或许此后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以及《中俄伊犁条约》等等令国人痛彻心扉葬送361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人间惨剧了。

康熙皇帝没有趁势将沙俄势力彻底逐出西伯利亚,其实并非他不想,而是他不能。首先,这对于康熙皇帝来说简直就是一项耗资不菲的超级战略工程。东北的渔猎文化与中原农耕文明虽然有着本质区别,但二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可以就地取利,即无需像游牧民族那样采取对外扩张的方式来掠夺资源维持帝国的运作,这样的文明生存方式注定了以渔猎起家的满族不大可能像成吉思汗统帅的蒙古骑兵那样横扫欧亚以充盈大本营,加之满族虽长期客居关外,但自唐至明深受汉家农耕文明的熏陶和影响,这就更决定了渔猎文化与农耕文明相对的保守性,相比较由农奴社会向资本主义文明过度阶段的沙俄,后者的土地嗜好自然显得无比强烈,因此对比之下,康熙不会趁势北逐沙俄。

其次,准噶尔汗国问题犹如达摩利斯之剑时刻高悬于康熙头顶。相对于沙俄北部边疆的侵扰,准噶尔汗国的强势崛起着实让康熙寝食难安。这从后来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康熙的判断确实精准无误。我们知道雅克萨之战驱逐沙俄残匪仅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而准噶尔汗国的彻底瓦解,则是历经康雍乾三代人,以整整85年耗费大半个世纪为代价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准噶尔汗国在噶尔丹的统帅下崛起于漠西,占据有新疆,进抵于蒙古高原,满清王朝在噶尔丹弧形钳制下大有倾巢覆卵之征兆。

此时,倘若舍近求远、避重就轻以武威之师北征西伯利亚驱逐沙俄残匪,届时清王朝必将为准噶尔汗国所取代。再次,水土不服问题势必引起北征受挫。西伯利亚虽然地广人稀,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但西伯利亚地区处于永久冻土层带,且气候极度寒冷,甚至历史最低温度一度逼近零下69度,在这种冷到撒尿成冰的酷寒地狱里,别说挥戈杀敌两军对垒了,刀枪剑戟在严寒的催化下也会秒成薄脆如冰,仗还未开打清军早已冻得不省人事了,相对于沙俄匪徒耐寒的秉性而言,满清勇士虽然也打小耐冻,但终究敌不过人家冰窝子里爬出来的老毛子。

因此即便满洲巴图鲁勇士再厉害最后也不得不铩羽而归。因此,就当是的历史条件和气候地理因素来看,康熙皇帝确实没有动过北征西伯利亚彻底将沙俄势力赶回欧洲的想法,而放在彼时的大环境下,保住家底、守稳江山才是他的明智选择,否则一旦江山改旗易帜,历史上也许会变成另外一番模样了。参考资料:《清史稿》、《大清圣祖仁皇实录》、《平定罗刹方略》等。

中国古代海战史上最大的登陆之战是什么?

的确是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名讳郑森。为东宁王朝的开国君王。下面是学习我收集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岛的故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郑成功的简介:  提到郑成功,名讳郑森,表字明俨、大木,幼名福松,为东宁王朝的开国君王。郑成功原为中国南明政权的大,因蒙南明绍宗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郑赐姓”、“朱成功”,又因蒙南明昭宗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尊称“延平郡王”、“开台尊王”、等。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乃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但不久即病死。

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郑成功对荷兰殖民主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传令各港,并通告东西各国,不准到台湾与荷兰人通商,就这样封锁了两年,搞得荷兰殖民者狼狈不堪。  公元1661年正月,郑成功决定出兵收复台湾。二月,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大小船只数百艘,从厦门出发,渡过台湾海峡,先后进攻荷军据地“赤庄城”和“热兰遮城”。

荷兰殖民者凭借“坚船利炮”和堡垒进行顽抗,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负隅顽抗。  在高山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郑成功击败了荷兰殖民者派来的援兵,经过8个月的斗争,收复了“赤嵌城”,龟缩在“台湾城”的荷兰总督揆一在1662年1月28日(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缴械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岛的故事  美丽的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不断进行反抗斗争。  少年时代的郑成功,曾亲眼目睹荷兰侵略者在家乡福建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残害乡亲。他从小就对荷兰侵略者十分憎恨。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两万五千将士,分乘数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渡海东征,开始进行驱逐荷兰侵略者的正义之战。

郑成功在众将士的簇拥下,站在指挥舰船的楼上举目四望,这支前进中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军队纪律严明,军容雄壮,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荷兰侵略者获悉我军进军台湾的消息,十分恐慌。他们把军队集结在赤嵌城和台南城,还在港口沉下许多破船,企图阻挡我军船队登陆。郑成功利用海水涨潮之机,绕过了敌军设置的炮台和重兵把守的港口,从鹿耳门登陆。

荷兰侵略军不甘心失败,又调动“赫克托”号等战舰,张牙舞爪地开了过来,猖狂进行反扑。他们妄图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战舰和大炮,阻止我军继续登陆。  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我军战船和战舰展开激战。英勇的我军将士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驾驶战船向敌舰冲去。他们在近处团团围住敌舰,使敌舰的大炮失去了威力。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所有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巨浪。

原来,我军的炮火击中了敌舰的弹药库。敌军惊恐万状,乱作一团。我军将士乘势用铁钩钩住战舰,争先恐后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举手投降。至此,我军取得了登陆战斗的重大胜利。  荷兰侵略军遭到惨败,便龟缩在赤嵌、台湾两座城里不敢应战。他们派出使者向郑成功求和,说只要我军退出台湾,他们愿意贡送十万两白银慰劳。

郑成功义正辞严道:“台湾本来是我国神圣领土。我们收回台湾,是天经地义之举。如果你们赖着不走,我就用大炮把你们轰走!”  郑成功喝退敌军使者,派兵猛攻赤嵌城。城里敌军负隅顽抗,垂死挣扎。有一台湾同胞向郑成功献计道:“赤嵌城饮用之水都是从城外高地流下来的。只要切断水源,敌人就会不战自乱。”郑成功依计照办,果然不出三日,赤嵌城的敌军便乖乖投降了。

  盘踞在台湾城的敌军妄图长期顽抗,等待救援。郑成功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敌军投降。在围困八个月之后,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荷兰侵略军粮尽水绝,走投无路,只好举起白旗投降。1662年初,敌军头目被迫来到我军大营,签字投降。在我军将士潮水般的欢呼声中,荷兰侵略者垂头丧气地离开侵占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

1859年6月25日,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此战,英法联军13艘参战舰艇,3艘被击沉,3艘遭击沉,死伤官兵484人。而清军仅伤亡32人,大沽口炮台只遭到轻微的破坏。长期被列强蹂躏的大清,这次是怎么做到的呢?英法的老套路1859年6月17日,大清天津道收到了英国海军少将贺布的知照:大清应该立即撤去安设在海口的障碍物,以便让联军舰队护送公使“完成和平的使命”。

以“进京和谈”为幌子,为进攻做好准备,是英法的老套路了。1年前,英法联军也是以这个套路,搞了大清一把。当时,英法联军抵达大沽口外后,一面与大清交涉,一面多方侦察,搞清楚附近海域和大沽口入口处的水深,窥探大沽口一带的地形和炮台位置及兵力部署,甚至在水边立标打靶,做好各种准备。大清不敢“开第一枪”,坐视联军在眼皮底下做各种准备。

熟料,英法联军做好准备后,立刻发出最后通牒:大清没有派出全权代表,限令清军2小时内交出大沽口炮台!然后,做好准备的英法舰队趁落潮之机开战。结果,清军固定的木质炮架上的火炮不能随潮调整炮口,发射的炮弹大多从敌浅水舰艇上空飞过,难以打击敌舰。敌军浅水舰艇配合远方深水舰艇一起,炮击早已标定目标的清军炮台;陆战队登陆,猛攻早已被摸清部署的清军。

最后,英法联军轻松攻取大沽口,直逼天津,迫使大清签订《天津条约》。这一次,英法企图故技重施。一方面,英法美三国公使继续与清交涉,另一方面,联军舰队继续做好一切进攻准备。他们早已决定:不惜以武力来打开白河的大门,并继续向京城挺进!大清的应对之策大清确实缺乏外事经验,但也不是不长记性。大清一面就《天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继续与英法交涉,一面又深感“夷情反复,深恐其贪得无厌”,任命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加强大沽口一带的防御。

清军重建了天津水师,并从广东、福建调大号舰艇来备战。同时,大清重建了大沽炮台,由以前的4座增加到了6座,南岸3座,北岸2座,北岸石头缝地方添建1座炮台,以为后路策应。各炮台配备了火炮60门,其中,1.2万斤大铜炮2门,1万斤大铜炮9门,5000斤铜炮2门,另有西洋铁炮24门。而且,针对第一次大沽口之战时的教训,各炮围墙加固加厚加高,以增强对敌军舰炮的抵抗力,又筑堤墙,密布跑门枪眼,并挖掘深壕,以准备近战。

同时,在后方河身狭窄的双港,清军部署了兵马、火炮,构筑纵深防御体系。最重要的是,大清对英法的老套路,做出了应对。僧格林沁提出:如果对方只是1、2只船开进来,那咱们就“理论”;如果3、4只船进来,就要做好两手准备了;如果敌军闯入鸡心滩,那显然是来打仗的,开打吧!同时,为了防止敌军提前侦知军情,给炮台营墙不露一人,各跑门都有炮帘遮挡,“白昼不见旗帜,夜间不闻更鼓”!如此,清军做好准备,只待开战。

敌明我暗由于僧格林沁的反侦察手段部署得当,到开战前,联军无法侦知清军部署。不过,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前侦察的水文等情报仍在。因此,狂妄的联军,仍然采取了与第一次大沽口之战时一样的部署:1、浅水舰艇驶入大沽口炮台上方河面;2、浅水舰艇配合深水舰艇摧毁炮台;3、陆陆部队攻取南北两岸炮台。贺部“得意洋洋,神奇非凡”,“认为他已经胜券在握”。

6月25日拂晓,联军开始行动。英舰“负鼠”在几艘炮艇的支持下,开始强行拆除障碍物。僧格林沁下令守军“隐忍静伺”,暗中监视敌军,静静等待战机。敌明我暗!战事朝着有利于清军的方向发展。击败敌海军在拆除第一道障碍物后,贺布下令旗舰“鸻鸟”号率领各舰跟进,并炮击两岸炮台。僧格林沁下令掀开炮帘,猛烈还击。由于清军炮台已经提前加厚围墙,敌军火炮的破坏“尚足抵御”。

同时,由于横锁海口的铁链阻滞,敌舰前进受阻,徘徊于南北炮台交叉火力之下!“擒贼擒王”!南北炮台守军集中火力,猛烈轰击敌军旗舰“鸻鸟”号。贺布腰部受伤,只好该乘他船指挥作战。不久,“鸻鸟”号被击毁,改舰40名水手仅1人跳水逃脱。战至下午4时,联军舰艇损失惨重,多艘战船被击沉,贺布改乘的“鸬鰦”号也被击毁,他只好跑到法舰“迪歇拉”号上。

联军舰艇已基本失去战斗力。击败敌陆战队贺布还不甘心,他下令:登陆作战!尽管英法留给大清最深刻的印象是“船坚炮利”,但事实上,由于训练有素,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在炮台作战中,英军刺刀的作用有时不在其“船坚炮利”之下。既然你还是老套路,就依然在僧格林沁的预计之中!由于清军炮火的攻击,联军登陆部队难以靠近浅滩,许多陆战队员跳入深水,使弹药受潮,不能用!当登陆敌军在泥泞的滩头行军时,早已准备好的清军火器营抬枪队、鸟枪队进入阵地,朝敌军射击,北岸炮台也发炮助战!联军不能前进,只能隐蔽,等待天黑。

天黑后,联军借着夜色掩护,伏地前进。虽然火器已经落后,但是,火药毕竟是咱们发明的。逢年过节,如何让花炮照亮夜空?大清还是很有经验的。大清发射火弹、喷筒,清军接着光亮射击敌军。最后,敌军只有近百人抵达炮台下···遇到了深壕···便桥太短,云梯被毁,联军彻底丧失了攻取炮台的能力。半夜,联军撤退,又有不少人被清军射杀。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以清军胜利告终。此战,是晚清外战中不多的亮点。坦率地说,此战中,清军取胜最直接的原因是敌方将领的轻敌。敌人以为清军不堪一击,以至于在对清军情况不掌握时便发起进攻,又在仅仅破坏一道障碍物,而障碍物没有完全清除的状况下仓促将主力投入我军夹击火力下,最后,又在海军无法提供支持,企图单纯靠陆战队解决战斗。

看来,从头到尾,敌人都认为大清会一触即溃!如此轻敌,其失败不足为奇。不过,无论战略、技术、战术,当时大清与列强都有明显差距。因此,此后的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惨败,而此后若干年,大清连战连败的局面并未改变。所以,单纯从意义上说,此战意义不应过高估计。不过,此战中,大清的一个经验,在今天仍很有借鉴意义。

如何应对“擦边球”挑衅?大清在外战中,屡屡掌握不好“不可开衅,授人以柄”的度。因此,敌人每每利用大清的软弱,在开战前就通过一系列“擦边球”,占据先机,掌握主动。此战,僧格林沁做好反侦察的同时,明确了实施坚决反击的底线,因此,自战事一开始,便掌握了主动。今天,无论是战场还是职场、商场,完全无视规则,一上来就直接欺凌的情况并不多见(除非一方实在太弱或一方十分轻敌),而通过杀机四伏的“擦边球”,在占据先手后再动手的情况十分常见。

朱瞻基是怎样用3千铁骑亲征蒙古5万大军的?

首先得强调一个事情,朱瞻基打败的蒙古军队只有1万多人,从《明史》到《宣宗实录》都没记载对方有5万大军。而且朱瞻基当时出去的主要目的也不完全就是为了打仗,他怀着不少小心思到边关去的。故事大约的从宣德三年说起。一些糟糕的信号明宣德三年(1428年)其实算个不错的时代,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秉持着与民生息的政策,给明朝的扩张踩下刹车。

没有战争负担的百姓从饥饿的边缘被拉了回来,开始享受和平带来的红利。但国家的平稳也快速滋生出一些糟糕的苗头,在头半年里发生了两件让朱瞻基警惕的事情,首先是喜峰口守备陈景先报告该地守军的粮食运输不畅,请求征调民夫辅助运输。朱瞻基虽然准其所请,但心里对边关还是画下一个大大的问号。随后辽东安乐州知州侯进在上任途中路过山海关,这倒霉孩子居然被守军将领索贿,他一怒之下把状告到皇帝那里。

朱瞻基敏锐的发现明朝的边军已经出了大问题,无论粮道不通还是索要贿赂都证明边军的腐败很严重了!亲自巡边于是在这一年的阴历8月28日朱瞻基决定亲自巡边,他对外宣称的理由是秋天蒙古人总袭扰边境,老子亲自去会会他们。但只要稍有政治头脑的人就清楚这只是借口,明末边军烂成那样蒙古越关都走不远,何况当时明军还没失去战斗力?另一个皇帝巡边只是借口的证据是他在临行之前把驻京军队来了一次大换防,各军将领调换了一大批,又把北京行部和行后军都督府给撤销掉,这样的动作绝对不是单纯去巡边那么简单,他是想整顿军队。

故此出京以后朱瞻基并没有急着往边关赶,他先去了京西的五里桥,在那和一群当地老汉聊天说话,看见当地平原丰收的景象还发出了天下都像这里该有多好的感叹。随后他在阴历九月初二到了石门驿,在那里他得到一条有趣的消息。出关亲征喜峰口的守将派人告诉他兀良哈率万余大军入寇会州(河北省平泉市南五十家子镇附近),守将的意思应该是大佬前边很危险,你别再往前走了。

但朱瞻基的反应是老子正好从喜峰口出发,打兀良哈一个冷不防。于是他精选了3000精锐战士,每人都带两匹战马和十天的口粮,从遵化开始加紧向喜峰口行军。当朱瞻基决定快速行军的时候,明军的素质开始体现出来,阴历九月初六他就抵达了喜峰口。修整一天后,他带着3000精骑夜间出发,人禁声马衔枚狂奔40里,在天微微发亮的时候抵达兀良哈驻军的宽河(疑为南五十家子镇内瀑河)附近。

距敌约20里处,兀良哈的哨兵发现了这支部队,一场大战即将展开!宽河大战事情的逗逼在于兀良哈根本不知道这是明朝三大营精锐,以为是边军过来袭扰,本着对明朝边军的蔑视,这帮哥们乱哄哄的全都冲了出来。朱瞻基毕竟早年随朱棣征战过,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将部队分成了三块。他自己带着击败火器兵居中,左右两翼为主力,以弓箭开路直接绞杀。

要说朱瞻基也是够浪,开弓射箭将对方前锋三人射死,两翼的骑兵跟着箭如雨下直接把兀良哈给打蒙圈了,之前没见过边军射箭这么猛啊?兀良哈正发蒙的时候,朱瞻基又命令火器兵开始齐射,几轮打击之后对面直接就崩掉了。然后他才带着几百精锐亮出黄龙旗追击,这时候兀良哈才知道对面是皇帝亲征,心理防线一下子彻底崩溃,大部分人都下马投降,明军完胜。

反抢劫皇帝朱瞻基大约是明朝最后一个流氓皇帝,他心里应该没有啥天朝上国的体面,第二天这货把带队的兀良哈头目给宰了。然后直接霸占了人家营地,让士兵分散去捣毁兀良哈的基地,抢了一大堆牛羊骆驼回来。折腾到阴历九月十五,这家伙终于抢够本了,下令班师。一路大同、宣府等地沿着边境晃荡一大圈,整顿好军务之后,才在阴历九月二十四回到了喜峰口。

临走之前他还留下2万京营部队,等着兀良哈来报复......到达遵化之后,他召集了边军大部分将领开会,话说的挺文雅,这次巡边看见通州各地收成良莠不齐,老百姓生计艰难,你们没事约束好士兵,别去霍霍人家。我已经命令御史和锦衣卫专门关注这事儿了,如果再犯我手里,丢命是最轻的处罚。开完会的皇帝溜达回北京主持冬祭了,留下一群疑神疑鬼的边军将领......总结起来吧,朱瞻基带着3千人打蒙古大军真的就是捎带脚儿,他出京的主要目的是巡边整顿军务。

雅克萨之战清军打赢了,但为什么要把尼布楚等地让给俄国?

大家好我是唯恋无名,说句实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我觉得清朝是整个中国历史发展以来最腐败最黑暗的朝代之一,割地赔款,官员上下腐败,各地义军起义四起,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即便是打了胜仗也和败仗没什么区别,譬如中法战争,雅克萨之战,即便打赢了又怎么样,还是在割让土地,我不明白,难道说打赢了雅克萨之战,还要把尼布楚让给俄国是有战略意义吗?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双方进行谈判。

清朝代表是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沙俄代表戈罗文·费要多罗。在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情况下,经平等协商,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再议。(真是一个笑话,打赢了还签订这么一个条约,尼布楚条约也可以称之为大清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以当时清朝国力击败入侵的沙俄侵略者根本不成问题,事实上清朝也做到了,雅克萨之战中国是胜利的,那为什么还要出让尼布楚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清军武器落后,清朝军队崇尚骑射,废弃了明朝的火炮,因此对抗沙俄侵略者的火炮时死伤惨重。

二是清朝刚平定中国不久,其殖民统治尚不稳固,故不愿与沙俄消耗。这个不平等条约开了很坏的先例,此后满清政府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丧权辱国,就是从所谓的“康乾盛世”开始的。这一连串的各地赔款,一连串的不平等条约,一连串的欧洲列强的入侵,一连串的各地农民起义造就了我对清朝没有好感的原因,清朝的闭关锁国,各种不平等条约,各种各地赔款,拖慢了中国历史进程的脚步,可以这么说清朝的历史是在倒退,不知道我的观点大家赞不赞同。

大清大将僧格林沁是怎样和西方列强交战的,战略和战术如何?怎么没有夜战和近战?

谢谢邀请啊!这位朋友问的应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八里桥之战。此战增格林沁的蒙古马队跟英法联军进行了正面对决。此战在著名老电影《火烧圆明园》里有表现。那么历史上,这仗是怎么打的呢?1860年9月19日,清军集结总兵力5~6万人,与总兵力1万人的英法联军,于八里桥对峙。9月21日,战斗爆发,主帅僧格林沁察觉到英法联军军队布置的漏洞,立即命令本部蒙古骑兵向英法联军率先发起攻击。

蒙古骑兵们的第一个目标是法军侧翼裸露的炮兵阵地。但是在法军火力优势下,这一次进攻失败告终。接着,蒙古骑兵对英军阵地进行侧翼迂回。但蒙古骑兵的这一次行动却再一次受阻。这之后,清军大量乡勇和来自京城的正黄旗禁军与蒙古骑兵们多次发动冲锋,但是都被英法联军依靠火力优势击败。之后,联军依靠火炮的优势先是摧毁了清军炮兵,接着在火炮掩护下,消灭了守备八里桥的清军。

最终伴随着蒙古骑兵、旗人和乡勇的溃逃,八里桥之战宣告结束。此战,清军伤亡1200人,而英军仅2人死亡,29人受伤,法军损失3人死亡18人受伤。此战,英法联军在战略上其实是有漏洞的。联军其实被当地的森林分成了多个部分,给了清军以各个击破的机会。但有机会不等于能击破。因为双方在战术能力上相差太大了。在蒙古骑兵向英法联军发动冲击时,没有得到相应的火炮掩护,以及步兵的火力增援,白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而英法联军,一直能得到火炮及时的掩护,以及锡克骑兵等骑兵部队的侧翼保护。所以其实打起来,就是一边倒的屠杀。至于说夜战和近战的问题。首先,双方是爆发过近战的。虽然英法联军光靠火力就能打垮清军,但还是发动过刺刀冲锋和骑兵近战的。但很遗憾的是,火力战时,清军起码还能跟联军对抗。因为僧格林沁的步兵和他本部的蒙古骑兵,其实都装备了大量火绳枪和火炮。

而一进入近战,清军就很快被打垮了。对于联军步兵来说,刺刀战之前先来一排枪,扫光冲在前面的清军精锐,然后己方排着整齐的队伍,挺着刺刀赶鸭子就可以了。而骑兵更是如此。那些蒙古骑兵哪怕面对来自印度的锡克骑兵(英属旁遮普普罗比骑兵团、英属印度费恩骑兵团、法属北非西帕希骑兵团,都是殖民地的杂牌军)都显得不堪一击。

而且恰恰是这些蒙古骑兵不敢近战。当时,蒙古骑兵骑在马上,使用火绳枪和弓箭进行远程射击,试图依靠之前准备的壕沟,用火力逼退锡克骑兵。但是锡克骑兵,迅速越过了壕沟。之后就是一场骑着近代育种的高头大马的锡克人,对骑着矮小蒙古马,使用劣质武器的蒙古人进行的屠杀。一名锡克骑兵事后回忆,“他们只是很难抓到,一旦抓到了,就造不成什么伤害”。

当时的欧洲目击者则这么描述蒙古骑兵被砍翻一片的场景:“看起来就像在打九柱球(类似保龄球)一样。”其次,清军一个白天就被打垮了,哪有夜战的机会啊?而且就算有夜战的机会,清军也打不了夜战。夜战是一个很需要组织度和指挥能力,以及官兵主动性的战术行动。而八里桥的清军,蒙古马队是从牧民里征召的,被锡克吊打的存在,步兵则是著名的“八旗子弟”和征募的乡勇炮灰。

这些货色,在漆黑的夜里派出去,别说击败敌人,可能走着走着就走丢了。说到底,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能通过近战、夜战击败强敌,让很多人产生了错觉,以为谁都能通过近战夜战能击败强敌。志愿军不夸张的说,是近代以来、世界范围上最优秀的轻步兵。他们拥有钢铁般的意志、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极强的组织度。这才能通过近战和夜战击败敌人。

长平之战刚过九年,邯郸之战才过五年,赵国竟反手差点灭燕,赵国怎么恢复得这么快?

首先要说明的是,赵国并不是恢复的快,九年是恢复不了五年战争的创伤。公元前257年,邯郸保卫战后的赵国已是千疮百孔,处于风雨飘摇中。最可怕的是青壮劳动力锐减,这就带来了可怕的问题:军队、徭役、耕地这些男人干的活没有多少人了,国家将进入一个漫长的艰难时机。折损的50万人至少占赵国青年的2/3。燕王喜也是听信栗腹之言,才对赵国有所企图,认为趁机可以吞并赵国。

于是,出兵两路,一路攻代地,一路鄗邑,投入兵力60万,战车2000乘,想要以人海战术取胜。如果是一般的君王,也会做着相同的事情。结果,赵国出动两大名将,25万大军,老将廉颇在鄗邑击败栗腹军,新锐将领乐乘在代邑击败卿秦军,燕王喜则带着偏师逃回国都,被廉颇追了五百里,兵临城下。最后,亲赵派的将渠出来议和,两家从此从睦邻变成了死敌,后面的合纵燕国不再参加,不久燕国就倒向了秦国。

这里其实有1个问题,让大家很困惑:赵国正规军50万人已经在长平、邯郸之战中折损殆尽,最多剩下不到10万残兵。为何这支赵军总有完整的编制,而且战斗力十分强大?个人认为,这支赵军是代地的边防军,也是赵武灵王开辟内蒙草原遗留下来的力量,它的主要职责就是防御匈奴、东胡等部落的攻击。九年的时间,当年赵国未成年人都已长大,十四五岁就可以入伍,青壮劳力也能有所恢复。

我觉得赵军取胜有以下四大优势:一、完整编制的军团赵国虽然主力部队尽丧长平,但北方第二大军事基地代郡还有第二军团,这支部队估计在20万左右,即使长平、邯郸之战,赵王没有调动过,因为它是赵国北方第一防线,主要防备匈奴人,战斗力强悍,远胜赵军一般部队。同时,还有一支1.3万的灵武铁骑,这是战国时代最强的骑兵部队。

可惜,当年没有派往长平战场,否则也不会被白起的骑兵部队分割。这些完整的军团编制,远非城卫军可比。最可怕的是,这支部队同时也驻扎在燕赵边境,随时可以长驱直入。而燕国的军团如何?曾在齐地耀武扬威了五年。公元前279年,被齐国田单赶回了燕国,折损甚多。三十年后,燕国也恢复了原来的编制。燕国军团也并不完全是弱鸡,还有一支由胡人组成的辽东坚兵,由当年上将军乐毅亲自训练而成,成为了南下攻齐的急先锋。

大家印象里的燕国是十分弱小的、存在感十分低的,但并不代表着燕国人差。燕赵多壮士,可不单单是赵国,苦寒之地与膏腴之地的人打起仗来谁更可怕呢?二、通晓军事的将帅长平之战,并没有让赵国名将们陨落,老将廉颇在这一时期挑起大梁,焕发军旅生涯的第二春。在鄗代之战,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击败了燕国60万大军,俘虏了燕国一众大将,长驱燕国五百余里,一直打到燕国都城下,逼燕王议和,割让五座城池。

廉颇也因为这场战争,成为了赵相。庞暖是赵国继廉颇之后的主将,曾担任过五国上将军,也是战国最后的纵横家。他是赵武灵王时期的老人,论资历在赵国空前绝后了。公元前242年,赵国换帅,廉颇奔楚。燕王喜又不长记性,认为廉颇一走,赵国边防无人。派出了老将剧辛再率燕军进行第二轮攻赵。这位剧辛和庞暖都曾是赵武灵王时期的同僚,剧辛自认为庞暖不足为虑,结果兵败被杀,再次葬送燕国2万军队。

新生代将帅李牧也在边关历练,公元前244年歼灭匈奴十万大军,解决了边患问题。三年后,进行了反击攻燕,夺得燕国两座城池。对比燕国的将领,拿出栗腹、卿秦、乐间、剧辛等人。首先说明,栗腹不是一个无能的人,他只是遇上了比他更强的廉颇。栗腹当时是燕国丞相,曾经打败过胡人,开辟千里疆土,应当是一位有作为的人。他与廉颇作战,并没有那么不堪,因为军中燕人降赵,泄露了军计划,被廉颇伏击,兵败被杀。

卿秦是燕国攻代的主将,遇上了赵国名将乐乘,本来代地就是赵国的军事重地,又是主场作战,结果卿秦兵败被俘。剧幸曾是赵武灵王手下,与庞暖是同僚。结果,不知三十年河东河西,骄傲轻敌,被老对手干掉了。乐间是乐毅的儿子,见大事不好,立马逃到赵国去,毕竟乐毅在赵国还有根基。三、同仇敌忾的士气赵国人本来就是强悍的存在,尤其是燕赵多壮士。

在不富裕的土地上求存,其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军事素质远非燕国可比。连年战争,四面受敌,国家早已成为一部战争机器。燕国偏安一隅,仅仅主导过一场举世伐齐,结果还是狼狈地逃回了家。过了三十年的和平生活,燕国的军队很少见过血,上过战场,战斗力低下,军队管理松懈,都是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且自己人多势众,甚至瞧不上对方。

赵国人经历过长平、邯郸的五年战争,身心创伤,对于侵略祖国的人绝不手软,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才能将士气发挥到最大化,让燕国60万大军毁灭。我相信,廉颇在开动员大会时一定提及当年的惨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赵国人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四、燕王喜送来的人头燕王喜不能完全说是个昏庸之辈,即位的时间不长,估计也就是个血气方刚的小年青,谁没有一个开疆拓土的春秋大梦?况且他的祖上燕昭王也是赫赫有名,威震诸侯的存在,对于他来说复兴祖上的荣光是首要责任。

他也是误信了栗腹、剧辛错误的情报,两次做了傻事。再加上不懂军事,不懂情理,不听大臣劝谏,瞎乱指挥,被廉颇打得落花流水。事后,立马给乐间写了信,真诚地坦白自己的过错,希望能够重新回到朝堂辅佐自己。可见,燕王喜当时并不是一个昏君。燕王喜也不是无脑之人,他也有着自己的筹划。首先,燕国有底气发兵攻赵。这是为何?因为燕国跨越燕山南北,方圆2000余里。

有肥沃的土地,渤海的盐利,富饶的物产,发达的工业,人丁的兴旺。这些都是比赵国优胜的,同时用人海战术也能够抵消到两国士兵的差距。但他没有足够的人才,正确的战略支持,结果事与愿违,功败垂成。关于燕国到底发动多少兵马,《战国策》真实性有待商榷,可能夸大其词。以《史记》记载,出动两路大军,战车两千乘。以乘为作战单位,编制一乘是75人,2000乘的车兵就有15万了,这还不包括其他兵种。

燕王喜自己说要以五倍兵力攻秦,而赵国以保守估计也得有10余万大军,可实际计算两者口径不一。有一点肯定的是,燕军的兵力绝对远胜于赵,否则燕王喜也不敢主动搞事情。这场战争,将燕赵两国百年的友好关系葬送,从此双方结成了死敌。虽然在秦兼并战争时,燕代有联军战秦于易水河,但面和心不齐终究是亡羊不补牢,为时已晚。

文章TAG:入侵者之战如何下载游戏被打死还会入侵入侵入侵者之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