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谋三国17区什么时候出来的,波罗的海三国议员窜访台湾

谋三国17区什么时候出来的,波罗的海三国议员窜访台湾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08:58:05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此时关羽管理的荆州拥有南郡(今荆州市)、长沙(今长沙市)、武陵(今常德)、零陵(今永州市)、桂阳(今湖南省东南部)五郡。相当于今天的湖南大部、两广、贵州、以及重庆部分地区。荆州最终归属刘备占据西川后,东吴欲夺取长沙、零陵、桂阳,并且向三郡派去了官吏。最终双方发生冲突,刘备亲自带兵由益州增援关羽。此时恰好曹操夺取了汉中,直接威胁了刘备在益州的统治,所以刘备向孙权议和,并且约定好双方以湘水为界。

曹操算三国人物吗?三国时代到底从何时算起?

这可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说曹操不是三国人物,听起来就像个笑话。但如果按照史学界对于三国时期的时间界定,曹操还真不是三国的人物。01史学界对三国时期时间的界定。对于三国究竟是从哪一年算起,这个是有争议的,但一般的史学家还是认定,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三国开始。无法一一列举史学家的观点,还是看一下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的观点吧。

吕思勉(1884年2月27日-1957年10月9日),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吕先生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早年曾经担任过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也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

195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一级教授。吕先生著述颇丰,在《吕著中国通史·第三十二章·后汉的分裂和三国》中,记述道:先是220年,曹操死,子丕篡汉自立,是为魏文帝。其明年,刘备称帝于蜀,是为蜀汉昭烈帝。孙权是到229年才称帝的,是为吴大帝。天下正式成为三分之局。从这里可以看出,吕先生是没有明确的把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定义为三国的正式开始。

钱穆先生《国史大纲》第十二章 长期分裂之开始 三国时代 记述:秦、汉的大一统,到东汉末而解体。从此中国分崩离析,走上衰运,历史称此时期为魏晋南北朝。自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即魏文帝黄初元年,下至魏元帝咸熙二年,凡四十六年而魏亡。此下十五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吴亡,中国又归统一。钱先生把这一时期称作统一---分裂---统一的一段历史,但史学家一般都是钱先生的论点,称这一时期为“魏晋南北朝”。

就是以魏代替三国时期,这也不是近现代才有的观点。总之,历史大佬们,都没有明确的说三国从哪里开始,都是明确地记述三国分别称帝的时间,但模糊地说明三国之开始,这也是史学界主流的观点。02《资治通鉴》的史书纪年查阅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按照老先生写作的目录顺序,摘录如下:。。。。。。卷六十六 汉纪五十八卷六十七 汉纪五十九卷六十八 汉纪六十卷六十九 魏纪一卷七十 魏纪二卷七十一 魏纪三。

。。。。。卷七十八 魏纪十卷七十九 晋纪一卷八十 晋纪二卷八十一 晋纪三。。。。。。从这个目录就可看出,根本就不存在魏蜀吴之说,《汉纪》之后就是《魏纪》,《魏纪》之后是《晋纪》。曹魏继承了东汉的衣钵,西晋继承了曹魏,这是华夏帝国的正统传承。起码从司马光的观点来看,三国不是一段正统的历史,曹魏才是延续中华历史的正宗一脉。

那就是东汉--曹魏--晋朝,一脉相传。这个观点,也直接影响着后世对这段历史的定位。03三国称谓的由来一般的观点,三国还是因为陈寿的《三国志》。《三国志》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可见其史学价值和地位。后世习惯上把陈寿记述的这段历史,就称作三国。其实,《三国志》是从184年黄巾军起义就开始记述的,而且在这一时期还存在着燕国这一历史史实。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经过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等几代,公孙家族一直控制着这一地区,是事实上的独立王国。尽管公孙渊在237年才自立为燕国,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被司马懿在238年消灭,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一国存在的史实。燕国存在的时间很短,但也设置百官,具有独立完善的官僚体系,是中原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不可以忽视它真实的存在的。

因而,广义而言,三国也是四国的历史。04三国的称谓也不是唯一被史学界认可的观点。三国的说法类似于春秋、战国的划分。孔子作了《春秋》,后世也就把这段历史称作春秋;战国时期有著名的史书《战国策》,后世也就把这段历史称作战国时期。其实,无论春秋还是战国,都是周朝,特别是东周的一段历史。《三国志》是记述这一时期最好的史书,由于他的影响广泛,后世也就把这段历史称作三国。

但三国究竟从啥时候算起,就像春秋、战国一样,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三国志》是从黄巾军起义开始记载,就以184年作为三国的开始;有人认为190年,董卓胁迫献帝西迁长安,东汉名存实亡,三国就开始了;有人认为,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奠定了三足鼎立的雏形;有人认为,214年,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都邺城,设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官职,此时,魏国就开始了;就此时魏国的势力,恐怕也超过蜀汉。

一般还是认为,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当年接受献帝禅让,建立魏国,以此作为三国的开始。但是,曹操建立魏国之初,尽管只有冀州之地十余郡,但已经具备完善的官僚体系。曹丕接受了献帝的禅让,但依然没有控制益州和江南地区。此时,也没有蜀、吴的存在,也并不是三国真正的开始。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但这也不是三国。

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在之前,孙权对曹丕称臣,名义上孙权集团是曹魏的一部分,也属于曹魏的势力范围。263年,蜀汉灭亡,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就结束了,历史也就进入曹魏与东吴对峙时期。因此,狭义上的三国,就是从229年孙权称帝,到263年蜀汉灭亡,仅仅三十四年的时间。

广义而言,一般认为是220年曹丕称帝,到280年西晋消灭东吴,一共六十年的历史。但是,人们记述三国的历史和故事,往往不是从曹丕立国开始,一般从黄巾起义或者董卓之乱下手。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不把曹操看做三国的人物,这的确有些滑稽,让人很难接受。但就是按照广义的三国历史,从曹丕称帝开始,毕竟曹操已经去世了,他无论如何也算不得是一个三国的人。

在豹眼看来,还是认为三国从曹操被册封为魏公,魏国建立,就算三国开始比较好玩一些。因为,毕竟三国之一的魏国已经成立,曹操也算是三国的人物,听上去也似乎好听一些。从史学界,"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魏晋南北朝“两种称谓,大题也可以反映出对这段历史的基本定位,也就是要么把曹魏作为历史的正统,要么把三国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绝没有把蜀汉或者东吴作为华夏正统一脉的说法。

文章TAG:三国窜访波罗的海议员台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