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兰陵向城镇有多少村庄,向城镇蔬菜产业的新与强

兰陵向城镇有多少村庄,向城镇蔬菜产业的新与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19:39:36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从字面意思理解,“兰”指兰花,“陵”原义是高地。孔子喻“兰为王者香”,左丘明说“兰有国香”,将兰比喻为君子身上的高尚品德,而孟子,又将君子德行上升为“王道”,因此,兰字也具有了“王者” “圣者”之内涵。屈原时代的楚国,无论是公卿贵族还是民众,普遍存在着对兰花的崇尚,楚国宫苑内广植兰花,香气弥散宫廷;甚至于,楚怀王给儿子起名“子兰”;屈原的诗歌中,更是多次把兰花比作“美人”“君子”等。

楚国人对兰花的喜爱可见一斑。次室邑气候温润,兰草繁茂,以“兰陵”为名,正是寄托了“王道乐土”理念,“兰陵”的内在含义即是圣地。兰陵县行政区划图。来源/网络兰陵之名在战国之后,继续为秦汉三国所沿袭,到了西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随着兰陵地区的不断繁荣,西晋政府从原属东海郡的兰陵、氶、戚、合乡、昌虑等县析置出新郡,以其下辖的兰陵县命名兰陵郡,采用县郡同名,治所不同地的形式进行管理,这一郡置贯穿两晋南北朝,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年间被撤销。

此后的历代,虽然“兰陵”之名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屡兴屡罢,并在明清之后势微,为兰山县、苍山县等名称取代,但“兰陵”并没有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2014年1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临沂市下辖苍山县重新恢复为兰陵县。兰陵,这座有着两千多年悠远历史的古城,地名历久而弥新,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回归到大众视野。兰陵县荀子文化园区。

来源/兰陵县人民政府楚与鲁的交融“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文心雕龙》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评价先秦时期的兰陵为当时中国文化两大高地之一。兰陵文化,最早可以溯源到春秋晚期。当时,孔门之中七十二贤的曾参(曾子)、高柴游历于各地学习,并开始在兰陵地区讲学,致力于教授弟子,传播仲尼之道。在此期间,高柴还创建了“兰陵书院”,兰陵文化有了蕃息的土壤。

有了春秋时期孔门文化的浸润,战国晚期,随着荀子入楚,兰陵文化开始走出兰陵,流传八方。荀子入楚后,得到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的器重。在他的帮助下,荀子出任了兰陵令。在继承了曾子思想的基础上,吸纳了诸子百家的特色,提出“明分使群、尊礼隆贤、平等爱民”的主张,并真正做到了“力术止,义术行”。影视剧中的黄歇。

来源/电视剧《芈月传》截图荀子两任兰陵令,主政、理民井井有条,他治下的兰陵,倒也不辜负屈原寄予兰陵的“王道乐土”的期望。作为当时兰陵文化圈的C位人物,荀子凭着名气和才学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才俊投入门下,名传后世的韩非子、李斯、毛亨、浮丘伯、陆贾、张苍……都是荀子直接或间接的弟子,兰陵学术一时炽盛非常。荀子思想理论纷繁多样,各有可取之处。

李斯主张制度的重要性;韩非倡导法家治国;陆贾推崇“德刑相济”。多姿多彩的荀子思想、兰陵文化随着荀子弟子们的出仕、游历、著书开始走出兰陵,传播四方,历千年薪火相传而经久不衰。也无怪乎清人汪中云评价道:“盖自七十子之徒即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在荀子思想的传播中,兰陵既是学说交流的开端,绵延后世。

兰陵文化也随着荀子弟子们的足迹,星落四方,走出了地理的桎梏。秦亡以后,在兰陵,荀子教泽绵延。兰陵私学秉承荀子遗风,蓬勃发展。王莽篡汉时,荀派门徒中的后苍、疏广没有入仕,在兰陵开办教学,教授诸生千人,后为光武帝褒奖,经学世家也应运而生。兰陵之外,经学世家的的诞生孕育了名门望族和累世公卿,名贤群出,孟卿、萧望之、王良、褚大等经学大家以兰陵为中心教学,宣传荀子学说,他们的后代也继续攻读经学,并藉此登临仕途,之后出任各地为官。

在晋人永嘉南渡之后,天下分治南北,兰陵一系更是平分了魏晋士人的意气风流。萧道成、萧衍祖出兰陵世家,先后建有齐、梁两朝;鲍照、鲍令晖兄妹擅文学,著书立说传与后世。当文化达于各地,无论南北,无论士庶,都是兰陵文脉千年流转不息的见证者。兰陵文化润物无声,到南北朝之际,兰陵已然不仅仅存在于地理意义上,更是一种文化标签,涵盖万千。

兰陵县抱犊崮风景区。来源/兰陵县人民政府地理坐标变身文化IP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兰陵文化在各地声名鹊起,引得后人心生仰慕,无不以兰陵之名为雅。与兰陵挂钩的名人中,名气最大的当数北齐兰陵郡王高孝瓘(高长恭)。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政权奠基者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子。历史上的高长恭,一生既没有跌宕起伏,也少了些传奇色彩,史书上只留下了四百多字的记述。

文章TAG:城镇兰陵村庄蔬菜产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