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配件 > 转化成人口增长动能的思考,长株潭

转化成人口增长动能的思考,长株潭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7 19:31:19 编辑:华为40 手机版

长株潭一体化还能否进一步发展?

转化成人口增长动能的思考,长株潭

长株潭一体化基本不可能实现,那不过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愿景。最大限度也就是长株潭城市群范畴。因此,不论投资还是规划,要围绕着长株潭城市群的角度,而非一体化、同城化。一、长沙快速轨道远景当看到这张长沙市快速轨道交通远景2050规划图时一定会很兴奋,以为真的30年后会实现同城化。其实,从快速轨道四个字就可以理解一些内在的含义。

用快速轨道如120公里/小时~200公里/小时,那一般都是城市之间,或城市与副中心之间的交通连接。二、人口规划按照目前中心区人口500万估计,人口增长率1.5%快速增长,那么,到2050年增加60%,也就是800万人口左右。再加上周边扩张土地的原有人口,满打满算最多也不到1000万。能够冲进超级城市的队列里已经是万幸了。

三、建设用地面积按照国土部1万人/平方公里的人口控制标准,也就是1000平方公里,城市腹地半径达到20公里。但长沙到株洲、湘潭的距离差不多有40多公里。长沙根本没有可能把这两个城市收容为腹地。反而,株洲、湘潭两地同城化发展是一种可能,相距只有十几公里,抱团取暖、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总之,城镇化进程到2050年基本完成,长沙人口能接近千万已是最大成功,想把株潭收编基本不可得,一体化也就变成纸上谈兵。

什么原因阻碍长株潭合并发展?

转化成人口增长动能的思考,长株潭

超大型城市己是过时的观念,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株洲这个所谓的老工业城市,早己名存实亡,只剩下火车站经济,南车被北车吞并,中车集团重北轻南,高铁本身作的就是公益性质的赔钱买卖,两车自合并以来,效益持续下滑,光凭高铁机车,算不上什么工业城市,其主要是商业,与长沙没有互补,反而存在竞争,长沙会与株洲抢夺外来商业投资,事实上它己经抢了。

从卫星图上看,十年间长沙与株洲城区的距离几乎没有变化。湘潭虽然工业有所下降,昔日八大厂矿,有两家己不存在,但仍然是一座工业城市,湘钢是长江以南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有人胡说钢铁是夕阳产业,但没有钢铁可以吗?!它是基础产业;江南、江麓机械厂,江滨都是老牌军工企业,军工生产没受过大影响,电机厂是中国机电企业前四的企业,同样也从事军工生产,电缆厂为湘钢兼并,现属华菱集团,生产继续;吉利汽车也在湘潭扎根,正不断扩大规模。

长沙与湘潭存在一定互补的可能,没有什么竞争,从卫星图上看,十年间长沙河西城区与湘潭河西城区,通过双方对九华和坪塘的开发,距离越缩越短,己快连接到一起,从湘潭三桥右拐下桥,一条直路,九华大道连着坪塘大道,再连着金洲大道,可直达长沙西站,再一路直行,过三叉戟大桥、捞刀河大桥,又可连接万家丽路,再从芙蓉大道回来湘潭河东城区,走河东大道,转双拥路,又回到湘潭三桥,正好是长潭城区的一个内环线。

长沙地铁三号线也计划连通至湘潭城区,将长沙西站与湘潭高铁北站也顺带连上了,而株洲被暂时放了下来。长沙正大力发展大河西,企图与宁乡市城区连接,新的通用机场也规划到了更接近湘潭、娄底的宁乡大屯营,长株潭中间的地区己经被改为城市绿心,将来不会大规模开发。搞不好,可能还会将娄底地区纳入城市群中来,甚至可能以娄底取代株洲,相比之下,这个位置更偏向湖南省的中心,离相对落后的湘西北更近,对全省的辐射作用更大。

长沙与湘潭可能还达成了一定的房地产开发默契,工作在长沙,生活在湘潭,完全有实现的可能,也许将来唯一的障碍就是湘钢的环境问题,如果把湘钢迁往娄底与涟钢合二为一,企业规模更大,也不会丢掉这个产业,对核心区域的环境也没有了影响,湘潭就真正变成了宜居城市,重点发展地产、旅游和城市居民所需的商业,分担长沙的居住压力,为吸引周边人口,成为名符其实的海棉。

过去认为,长沙存在私心,不愿意向株洲、湘潭靠拢,先是发展长沙县,又调头向宁乡发展。不可否认,地方保护主义的私心一定是有的,但却更像是先在外面划线圈地,再向内充实,湘潭更小、更近,更容易先“吃”下来。湘潭倒是一直积极向长沙靠拢,河西连接长沙的沿江风光带,己基本建好,只等长沙接过来,成为比长潭西高速,更快捷的连接核心城区的通道,而河东连接长沙和株洲,河西连接株洲的通道,都相对滞后,尤其连接株洲的部分,多年来,只有一条天易大道和株易路口往株洲方向的旧路改造,两地连接部分的发展也显得没有什么吸引力,城市绿心区,将长潭与株洲割开了。

文章TAG:长株转化成动能思考人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