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知识 > 朱瞻基只说了四个字,汉王朱高煦

朱瞻基只说了四个字,汉王朱高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2:25:55 编辑:手机大全 手机版

《明宣德实录》中为什么没有关于汉王朱高煦及其诸子死因的记载?

《明宣德实录》中为什么没有关于汉王朱高煦及其诸子死因的记载

首先更正一点,没有《明宣德实录》,应该是《明宣宗实录》。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汉王朱高煦则是其二叔。宣德元年汉王谋逆,宣宗御驾亲征将其抓获并带回北京。此后汉王及其诸子就消失在了《明宣宗实录》的记载之中,结局如何,无人知晓。其中缘由,据笔者看来,是因为汉王为宣宗所杀且死状极惨,后代史官为尊者讳,只能隐而不录。

扑朔迷离的汉王之死对于汉王及其家族的结局,《明宣宗实录》的记载是朱瞻基将他们带回北京后,在西安门内给汉王全家新造了馆舍以供其生活。西安门位于西苑三海西边,离紫禁城较远。既处于皇帝的监视之中,又不至于影响日常生活。当时文武大臣均要求处死汉王,宣宗为了维护自己明君的形象,明确予以了拒绝。丙申,高煦父子家属皆至京师。

行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暨文武廷臣劾奏高煦谋危宗社,大逆不道,宜正国典,以为乱臣贼子之戒。上曰:“国家待宗藩具有祖训,朕不敢违。” 命行在工部新作馆室于西安门内,处高煦夫妇男女。其饮食、衣服之奉,悉仍旧无改。—《明宣宗实录卷二十一》西安门位置图此后汉王一家就消失在了明代官方记载之中,仿佛这一大家子在西安门内就此人间蒸发,无影无踪。

既然明实录中查不到,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清朝修纂的《明史》是怎么说的:帝制《东征记》以示群臣。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相比较把齐王之死归因于宣宗,《明史》在汉王之死上面还是比较克制,并未暗示汉王及其诸子是朱瞻基所害。齐王朱榑是明太祖第七子,宣宗朱瞻基的叔祖。在永乐年间因谋逆被废为庶人,父子被囚禁已二十多年。

宣德三年的时候,福建发生楼濂之乱,假称“七府小齐王”的名号。叛乱平定之后,楼濂及其党羽被杀。《明史》随即颇有深意地记了一句“榑及三子皆暴卒”,让人不得不将齐王之死和宣宗联系起来。但是对于汉王,我们却从《明史》中看不出任何端倪。汉王剧照《国朝献征录》,是明代著名史学家焦竑所著的明代人物传记资料选编。焦竑是明神宗万历十七年殿试第一名,曾参与国史的编修,掌握了很多先朝史料。

因此《国朝献征录》中对于汉王结局的记录,恐怕是最接近历史的一个版本。初庶人被执,锁絷逍遥城。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鎔,庶人死,诸子并死。—《国朝献征录卷二》宣宗朱瞻基与汉王朱高煦剧照文中所说的逍遥城,位于今故宫西部通道南端的起点、熙和门外(西侧)南端,即西安门一侧。

文章TAG:朱高煦朱瞻基汉王四个朱瞻基只说了四个字汉王朱高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