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经验 > 怎么抓住狗狗滴药,狗狗生病不用慌

怎么抓住狗狗滴药,狗狗生病不用慌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9:24:58 编辑:生活知识 手机版

关键点:痒痛、啃咬、可以通过梳毛被及时发现。蜱虫叮咬会导致的后果可能会十分严重,所以尽量不要带狗去草丛、灌木丛,并且挑选体外驱虫药的时候,一定要将蜱虫优先考虑进去。如果已经发生蜱虫叮咬,最好是去医院让专业医生处理,如果蜱虫的头没有拔出来,那么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感染。毛囊虫(体外)毛囊虫也叫做犬蠕型螨,是一种比较多发于5到10个月幼犬的寄生虫皮肤病,一般狗不会明显瘙痒,但是皮肤的转变显而易见,主要非分两种情况。

其一是鳞屑型,常见于狗狗的头面部,比如眼睑周围、嘴角、鼻子等部位,脖子下、脚趾之间和肘部也是有可能的。主要表现是皮肤发红、带有白色有粘性的皮屑、皮肤越发粗糙,到后期可能会转变为脓疱型。其二是脓疱型,早期常见于狗的脖颈、胸部等位置,但是如果没有重视,很快会蔓延到全身。具体表现比较骇人,狗狗会大片脱毛、皮肤变成红斑状并且变得肥厚,还会有脓疱疹产生。

关键点:毛囊虫的问题对于一般饲主来说只能通过改善饲养环境、定期清洁和驱虫药进行预防。一旦狗狗已经出现症状了,那么就不是饲主自己可以解决的了,及时送医才是正确的选择。犬耳螨(体外)犬耳螨也是狗狗身上比较多发的寄生虫问题,它们寄生于狗狗的外耳道内,通过刺破狗狗耳道表皮吸取组织液和表皮残渣为生,而且会在猫狗之间互相传染。

由于犬耳螨就寄生在耳道内,所以患病的狗狗会觉得耳朵非常痒,会经常的去抓挠耳朵、频繁的甩头,我曾经亲眼见过一只狗狗因为耳螨太痒了,用后爪将自己的耳朵都挠破了。有些狗狗甚至会在地面或者墙壁上磨蹭自己的耳朵,这个时候如果翻开狗狗的耳朵,就能明显看到出现有暗色分泌物、发炎、痂皮的耳道。关键点:狗狗耳朵会非常痒,并且能够观察到耳道内有明显的异常分泌物、发炎现象。

犬蛔虫(体内)这种寄生虫一般对于成犬的影响并不明显,能产生较强危害的是3个月以下的幼犬。但蛔虫是可以通过胎盘就传染给幼犬的,所以成年犬的驱虫也不能放松。蛔虫会刺激狗的肠道,被感染的狗狗会出现呕吐、食欲不好、快速消瘦、贫血、腹部胀大、营养不良、吞食异物、痉挛等等问题。感染比较严重的时候,狗狗的呕吐物和粪便中都会排出蛔虫。

关键点:注意狗狗的饮食清洁,按时驱虫。心丝虫(体内)这种寄生虫不算多见,但是很危险,它是一种通过跳蚤、蚊子作为中间宿主才能传播给狗的寄生虫。早期的症状是狗狗会“无缘无故”的咳嗽、变得容易疲劳,进而会出现心悸、心内有杂音、肝脏不适、胸腹腔积水、全身浮肿等严重问题。长期受心丝虫感染的狗狗会有明显的肺源性心脏病,最后往往死于虚弱、脱力。

关键点:以消灭、预防跳蚤、蚊子等中间宿主为主,也有专门预防心丝虫的驱虫药。虽然理论上狗可能会遭遇到的寄生虫有很多种,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并不多,而且只要饲养环境干净、按时驱虫,那么这些寄生虫基本上不会成为养狗的困扰。所以下面我们就来解答一下关于驱虫药的部分。该如何给狗驱虫药的选择首先,我们要准备两类驱虫药,也就是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一般体外的都是滴剂,体内的则需要口服。

现在市面上也有据说是体内体外都可以驱的,但是药这种东西并不是说把能杀死对应虫子的物质放一起就行的,所以应对的虫子种类越多,那么相对成分就更有毒性一些,但是单一对某种虫的预防能力也会降低,所以还是建议体内和体外分开进行。其次,要查看每种驱虫要可以应对的寄生虫类型,比如上图这种主要针对最常见的体外蚤、蜱和虱,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蚊子叮咬,算是比较全面的了。

其实品牌真的没太多可以选择,基本上口碑好、牌子老的就那么几个而已。最后,要严肃对待驱虫药上面的注意事项,避免意外发生。比如:很多驱虫药是不能猫狗混用的,例如有些犬用驱虫药会使用一些菊酯类物质,这对于猫咪来说是很危险的;要严格按照自己狗狗的体重去选择驱虫药,擅自加大剂量同样会伤害到狗狗。而且不要驱虫太过频繁,毕竟“是药三分毒”;体外驱虫一定要滴在狗狗的颈背部皮肤上,也就是它舔舐不到的地方。

而体内驱虫药一定要确保狗真的咽下去了,我是见过好几次狗狗假装吃了药,结果一转头就吐掉的事情。总结一下:驱虫是一种预防手段,驱虫药更多的是预防作用而不是治疗作用,所以并不是要等到狗狗已经有虫了才想起来给它驱虫。其实大部分的体内外寄生虫都有迹可循,狗狗一旦被感染了都会表现出异常,比如频繁抓痒、啃咬自己、磨蹭身体、腹部胀大、呕吐、贫血、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等。

文章TAG:狗狗滴药生病抓住不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