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经验 > 阿里信贷,阿里小额贷款是真的吗

阿里信贷,阿里小额贷款是真的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1:57:36 编辑:生活常识 手机版

1,阿里小额贷款是真的吗

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只准许在杭州市(含所辖县市区)内开展办理小额贷款业务,超出上述地域范围业务、基于网络平台办理的业务是骗局,应为骗子冒用正规公司名义行骗。此外,使用公司名义发布信息、签合同,使用个人银行账号(所谓法人、经理、财务负责人的)作为收款、收费账号的必是诈骗;以验证资金实力(还款能力)等理由要求在自己的卡上存钱的必是诈骗。

假的

阿里信贷,阿里小额贷款是真的吗

2,阿里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申请贷款业务的条件: 1、年龄在18-65周岁的自然人; 2、借款人的实际年龄加贷款申请期限不应超过70岁; 3、具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按期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 4、征信良好,无不良记录; 5、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申请条件:1、诚信通会员(企业版)或中国供应商会员满1年,具有1定的操作记录;2、申请人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个体工商户负责人,年龄在18⑹5周岁之间,且是中国大陆居民;3、工商注册地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且注册时间满2年;贷款详情:是不是需要抵押或担保:否额度:5万元⑴00万元(1次授信,可循环使用)期限:12个月利息计算:按月等额本息;如取用10万元,用满1年,实收利息最少在10427元。放贷机构: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分有限公司适用人群:1、生产经营进程中,有临时性、季节性需求的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2、申请人近12个月总销售额不小于200万元,且经营有效益、成长性好3、申请人在阿里巴巴团体及外部金融机构无不良记录

阿里信贷,阿里小额贷款是真的吗

3,阿里贷款是怎么样个程序?

网络联保贷款 申请网络联保贷款的条件(1)工商注册地在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丽水、衢州、舟山地区及下辖的各县市;(2)工商注册年限已满18个月或企业法人代表(或实际管理人)从事当前行业5年(含5年)以上的企业均可申请。   (3)上年经营非亏损企业;(4)目前在建设银行各分支机构无贷款余额(如您曾经在建行贷过款,现在已还清,就视为无贷款余额),若在建设银行还有贷款正在使用或未还清,则必须结清后才能申请网络联保贷款;(5)能够组建一个联合体,该联合体至少应有3家企业(可以先单独报名后组建联合体)。其中,联合体企业为非关联企业,即互相之间未有股权关系,非三代直系,两代旁系亲属,另外根据建行的要求,联合体企业必须在同一个县级市内。   特别提醒:   (1)非阿里巴巴会员、普通会员、诚信通会员和中国供应商会员都可以来报名,但是获得贷款的企业在银行放贷之前须具备诚信通会员或中国供应商会员资格。   (2)公司属于分公司或子公司的暂时不能申请。   个体工商户可以申请贷款吗只要有组织机构代码证都可以来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是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给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包括法人代表和法人代表分支机构)颁发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是组织机构的身份证,简称代码证。

阿里小贷是上征信的,所以肯定是会扣信用的,起诉追索也是有可能的,也不排除会有其他的情况。

阿里信贷,阿里小额贷款是真的吗

4,阿里小额贷款的介绍

阿里小额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其特征就是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阿里小额贷款是阿里金融为阿里巴巴会员提供的一款纯信用贷款产品,(简称“阿里信用贷款”)。阿里小额贷款无抵押、无担保,目前贷款产品对杭州地区的诚信通会员(个人版和企业版)和中国供应商会员开放,贷款放款对象为会员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个体版诚信通为实际经营人)。小额贷款(MicroCredit)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工商个体户、小作坊、小业主。贷款的金额一般为1000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是微小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 小额贷款在中国:主要是服务于三农、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合理的将一些民间资金集中了起来,规范了民间借贷市场,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只准许在杭州市(含所辖县市区)内开展办理小额贷款业务,超出上述地域范围业务、基于网络平台办理的业务是骗局,应为骗子冒用正规公司名义行骗。此外,使用公司名义发布信息、签合同,使用个人银行账号(所谓法人、经理、财务负责人的)作为收款、收费账号的必是诈骗;以验证资金实力(还款能力)等理由要求在自己的卡上存钱的必是诈骗。

问题不完整导致的无人回答,请补充完整后再提问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你的问题解决了,麻烦点一下采纳,谢

5,阿里信用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申请条件: 1、诚信通会员(企业版)或中国供应商会员满1年,具有一定的操作记录; 2、申请人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个体工商户负责人,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且是中国大陆居民; 3、工商注册地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且注册时间满2年; 贷款详情: 是否需要抵押或担保:否 额度:5万元-100万元(一次授信,可循环使用) 期限:12个月 利息计算:按月等额本息;如取用10万元,用满一年,实收利息最少在10427元。 放贷机构: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人群: 1、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临时性、季节性需求的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 2、申请人近12个月总销售额不小于200万元,且经营有效益、成长性好 3、申请人在阿里巴巴集团及外部金融机构无不良记录

申请人为年龄在18-65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含港澳台),且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体版诚信通为实际经营人),拥有经过实名认证的个人支付宝账户。满足这些条件,就可以申请了。 可申请的最高额度是50万元人民币,按日计算利息,日均利息约为万分之五。 同时,申请时还需要准备好这些材料: 1)企业资金的银行流水(可从所在网上银行下载); 2)企业法定代表人经过实名认证的个人支付宝账户; 3)企业法定代表人的银行借记卡卡号(必须为以下10家银行的借记卡: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 4)信用报告授权查询委托书。

利率不定,可以在当地的银行申请办理。 小额贷款申请条件: 1、为年满十八周岁中国大陆居民; 2、有稳定的住址和工作或经营地点; 3、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4、无不良信用记录,贷款用途不能作为炒股,赌博等行为。 5、银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小额贷款办理流程: 1、向当地银行或者贷款机构提交申请; 2、准备贷款所需的各种资料; 3、面签银行或贷款机构; 4、银行审核贷款人资质; 5、审核通过、成功放款。

你要借款?那个不下款

6,阿里巴巴阿里贷款具体内容时什么?

 什么是阿里贷款?   阿里贷款是由全球第一的B2B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联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多家知名中资银行,将中小企业信贷和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互联网运营机制相结合, 推出的无抵押、利息低、获贷额度高、零门槛、方便快捷的贷款。该服务旨在解决全国420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资金难问题。   阿里贷款的主要产品"网络联保贷款"是一款不需要任何抵押的贷款产品,由3家或3家以上企业组成一个互相担保的联合体,共同向银行申请贷款,同时企业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当联合体中有任意一家企业无法归还贷款,联合体其他企业需要共同替他偿还所有贷款本息。比如,联合体中A、B、C各获得贷款50万,则每个人承担的贷款责任都是150万。如果A到期无法归还贷款50万,则需要B、C企业的企业法人代表共同替A归还其50万贷款及利息。   阿里巴巴作为实质上的服务平台,依托于网站9年多庞大的电子商务数据库建立了一套对贷款风险的控制机制,除处罚措施以外,还包括贷前风险评估、贷中风险监控预警和贷后风险处理等标准流程。阿里贷款的全套产品和流程,其理论基础是将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经营数据映射为传统经营业态的折算公式和动态图景,帮助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风险难以预测的两大障碍,也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信贷支持少、直接融资渠道窄的问题。   经过3年多的不断运营,阿里贷款已经累计发放贷款120亿元以上。该项融资创新结合了电子商务的新趋势和风险管理的创造性突破,通过网络实现的全新风险测评及回避机制,有效地推动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让处于生存、发展、融资难多重压力下的中小企业从此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因此业界专家普遍认为:“网络联保”或有望完善现有的中小企业贷款产品,创造一个符合中国国情也顺应时代需求的中小企业融资新环境。   “如果银行不改变 我们就改变银行”   ——马云   贷款开放地区   目前阿里贷款业务已在浙江、福建、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运营,并在短期内实现全国推广。

http://page.china.alibaba.com/shtml/alidaikuan/dkwd_cpjs.html你仔细看一下吧

阿里巴巴关于申请网络联保贷款(目前阿里巴巴只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暂不支持个人或个体工商户) 申请网络联保贷款的条件 (1)工商注册地在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丽水、衢州、舟山地区及下辖的各县市; (2)工商注册年限已满18个月或企业法人代表(或实际管理人)从事当前行业5年(含5年)以上的企业均可申请。 (3)上年经营非亏损企业; (4)目前在建设银行各分支机构无贷款余额(如您曾经在建行贷过款,现在已还清,就视为无贷款余额),若在建设银行还有贷款正在使用或未还清,则必须结清后才能申请网络联保贷款; (5)能够组建一个联合体,该联合体至少应有3家企业(可以先单独报名后组建联合体)。其中,联合体企业为非关联企业,即互相之间未有股权关系,非三代直系,两代旁系亲属,另外根据建行的要求,联合体企业必须在同一个县级市内。 特别提醒: (1) 非阿里巴巴会员、普通会员、诚信通会员和中国供应商会员都可以来报名,但是获得贷款的企业在银行放贷之前须具备诚信通会员或中国供应商会员资格。 (2) 公司属于分公司或子公司的暂时不能申请。 申请企业必备条件 所有申请贷款的企业,都必须要有组织机构代码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是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给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包括法人代表和法人代表分支机构)颁发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是组织机构的“身份证”,简称代码证。

如果需要贷款,推荐易贷中国顾问式贷款服务—你只要在线提交申请,易贷中国易贷中国会以最快的速度为你审核,为你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您只需填写自己的贷款需求和您的资料(无需填写个人身份信息等隐私),易贷中国的理财师会对您的贷款需求和资料进行分析,然后在您的驻地就进选择适合您的银行和与您取得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您有权利选择任何一家银行,直到您满意为止。

针对你的个人情况,此处特别推荐这种贷款,你可以去尝试下——

贷款快速申请通道:

http://www.loanchina.com/QuickLoan/index.jsp?dashi=lianshangxia

易贷中国是一个在线申请贷款的网络平台,与全国各地120多家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合作,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渣打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等等等等,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贷款在线申请。

易贷中国贷款申请流程:在线申请——易贷中国融资顾问联系申请者并核实——提交申请给银行/小额信贷公司——银行/小额信贷公司联系申请者——签订贷款合同。一笔申请业务,多家资金机构响应!一般个人贷款申请时间是1到2周,企业贷款是2周到1个月内!为贷款者节省跑各大银行的时间,降低贷款以外成本!

易贷中国易贷中国贷款类型很多,其中个人信用贷款与住房贷款,全国办理免收服务费,而其他类型的贷款则会收取2%-3%的服务费。这是同行中最低的服务费用,为贷款者节省贷款以外的开支,并且郑重承诺:在没拿到贷款前绝不收取任务费用!

友情提示:在线申请后当天(9:00-18:00,双休日除外)就会审核,请保持电话/手机通畅,以便融资顾问联系你核实情况,如果三次电话核查没通过,贷款初审将不予通过,贷款申请将视为无效申请。一般在线申请后,融资顾问会在当天(9:00-18:00)电话联系你,为贷款申请者提供适合的融资方案,届时贷款申请者可以详细咨询。

说实话,我觉得在将来政策变动的环境下,阿里贷款可能有点不稳。但只是预测,呵呵。 大家可以来第一贷款网看看,这里有很多贷款公司信息。

具体多少还得具体咨询,你去看看吧!网址是http://www.haochedai.cn

7,阿里游戏之心不死?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SDN”(ID:CSDNnews),作者 小谦。36氪经授权转载。

中国游戏市场,真的只有腾讯和网易这两大巨头吗?不,你错了,至少阿里巴巴不会认为他们的游戏没机会。

2018年9月26日,恰逢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宣布成立游戏事业群一周年的时候,一篇名为“App Store 游戏榜再起风云!阿里杀入游戏行业,这次能成么?”的文章吸引住了笔者的眼球。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款由阿里游戏推出的《航海王:燃烧意志》手游,成功超越《刺激战场》、《王者荣耀》等热门游戏,顺利登上App Store 总榜(免费)与游戏榜(免费)的前列,并且抛出了一个“这次阿里游戏能不能成?”的话题。

根据笔者从苹果App Store看到的信息显示,目前《航海王:燃烧意志》这款游戏在App Store游戏榜(免费)中位居第五,已经低于《王者荣耀》、《刺激战场》的排名,在App Store总榜(免费)中已经位居第33位,谈不上排名很有优势了。

那么,这一次阿里游戏在周年之际做出的高调动作,究竟会有可能改变整个中国游戏的市场格局吗?此前一度声称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在现在把游戏业务落到实质之后,究竟会是一场令外人羡慕的美梦还是到白天就一场空的春梦呢?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阿里游戏。

位居App Store 榜单前列?《航海王:燃烧意志》没想象中厉害

首先说说此次《航海王:燃烧意志》位居市场前列这件事情。我们都知道,苹果App Store几乎每个榜单都可以刷,不管是免费榜还是畅销榜,要在App Store榜单上处于什么位置,就看CP愿意出多少钱。

虽然笔者也不能确定《航海王:燃烧意志》是否有刷榜,但对于广大的游戏公司来说,找团队给产品做ASO,并且在新游上线的时候通过一定刷榜的预算和ASO的预算,再利用App Store这个高质量的分发渠道获得一些精准的用户,这已经成为了行业基本的操作手法之一。

不管阿里游戏是否也遵从这一个游戏行业的基本运营套路,但纯粹以App Store榜单成绩来定一款游戏/产品的成败,确实是不够严谨的。

按理来说,如果一款游戏推出来之后深受欢迎,搜索引擎关于这款游戏的搜索信息和搜索需求也会急剧增加。

根据百度指数的数据显示,一个是“航海王”和“航海王:燃烧意志”关键词的百度指数增长速度并不太迅猛,另一个就是“航海王:燃烧意志”这个词的百度指数目前还不过150。按照百度指数这个工具本身定义的规则,这实际上就意味着每天只有不超过150个人搜索这个关键词。

坦白来讲,可能百度指数也会存在一定的数据延迟,但作为一款8月14日就开始在TapTap进行内测的游戏,一款9月20日就在全网力推的游戏,一款有阿里游戏这样顶尖品牌推出的游戏,“航海王:燃烧意志”这款游戏关键词绝对不是最近几天才拥有的百度指数,“航海王:燃烧意志”的百度指数与阿里和航海王的两大IP品牌,确实都有些不搭。

因此,从这些数据和网络的舆情情况来看,看得出来《航海王:燃烧意志》是一款阿里游戏非常重视的产品,只是目前这款游戏的真实市场表现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美。按照游戏行业常规的特性来看,这款游戏想要成为《王者荣耀》、《刺激战场》、《阴阳师》、《荒野行动》等爆款现象级游戏几乎不可能,但经过阿里游戏的调优之后赚点钱,给阿里游戏贡献更多数据,给整个阿里文娱将这个IP的多元化工作做好,这个使命还是可以圆满完成的。

那么,阿里游戏最新的这款产品可能不太满意,阿里游戏这一年是否又给整个游戏行业带来了一些市场格局上的改变呢?

阿里游戏成绩不太“阿里”,游戏品质是其最大隐患

阿里是一家非常强大的互联网巨头,笔者最大的印象就是阿里做什么领域,这个领域一定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阿里通过资源整合和大气投资,已经成功在云计算、企业通信、媒体、生鲜、外卖O2O、互联网打车等多个领域都做出改变市场格局的动作,并且通过大气的投资布局之后,在数据成绩方面保持非常迅猛的增长,从而改变这个市场。

不过,就是这样一家令人心生佩服的公司,在游戏这个领域的表现却有些不太“阿里”。

从2017年的9月26日到2018年的9月26日,阿里游戏这一年确实推出了不少的游戏,而且几乎全部都是IP游戏。这种特性对于非腾讯和网易的那些游戏公司来说,已经算是一个非常坚实的启动资本了。

但纵观阿里游戏推出的《武动乾坤》、《烈火如歌》、《自由之战2》《卧虎藏龙2》这些游戏,虽然在IP资源投入的前提下,还投入了大量的推广资源,但至少目前从反映游戏收入高低的苹果APP Store畅销榜来看,阿里的这些游戏可以说全部都没有位居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风靡全网的《旅行青蛙》中国版被阿里游戏夺得代理权,虽然这款游戏在手机淘宝顺利上线,并且还有《旅行青蛙》这个强大的IP背书,但从目前百度指数了解到的数据来看,给阿里游戏带来的实质成绩也不是那么好。

阿里游戏和手机淘宝的大力支持,也没能阻挡《旅行青蛙》关注度的下滑。而“旅行青蛙中国版”、“旅行青蛙中国之旅”这样的关键词,甚至连百度指数都没有。由此也可以判断阿里游戏的《旅行青蛙》虽然听起来挺美,但最终也没能给阿里游戏带来巨大的收益。

由此看来,阿里游戏正式成立一年,实际上其拿出的成绩很不“阿里”。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

原因一:明星代言+网文IP能吸引热度,但大多数都是叫好不叫座

最近这几年,泛娱乐非常火热,几乎所有稍微有影响力的事情都可以跟IP沾上边。在游戏领域,真正可以成为现象级游戏的IP,大多数还是从端游页游时代传承过来的IP。

在诸多的IP形态中,除却本身的游戏IP以外,网文改编的IP已经算是吸金效果和转化率最好的IP类型之一,但都难以成为现象级的游戏。纵观目前苹果App Store畅销榜前50名中,竟然没有一款基于纯网文IP和纯电视IP改编半年以上的游戏,这实际上就说明纯粹的网文IP可能只能赚波快钱。

阿里游戏的特性,就是明星代言+网文IP,这对于阿里文娱各个体系的联动确实会有很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就纯粹游戏这块来说,仅凭这样的优势,这样的游戏也只能叫好不叫座。

原因二:派系林立,自研与发行推广难以形成合力

阿里游戏,虽然是在2017年的9月才算正式成立,但从阿里开始做游戏分发,从阿里收购UC,从阿里将久游当做阿里游戏业务的标签,阿里游戏就已经实际存在。

在这次阿里游戏正式拥有了名号的时候,阿里游戏实际上也从一家UC系游戏品牌,开始成为一个UC系加网易系共同协作的品牌。在阿里游戏成立之际,一家团队成员几乎全是网易前员工的公司被阿里收购,这家有前网易游戏COO詹钟晖的广州简悦最终并入阿里游戏。

至此,研发与发行的分离,成为阿里游戏不得已的选择。但从网易和腾讯的例子来看,如果要成为一家综合性的游戏服务商,研发与发行进行联动形成合力,实际上或许会更好地助力业务的发展。

从稳定性的角度来看,阿里游戏这样的选择已经算是无奈之中的上上之策,但同时也注定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老简悦和老UC久游的磨合,实际上远远达不到腾讯网易的水准。而在游戏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无疑会是阿里游戏短时间内难以做出巨大成绩的巨大阻碍。

由此一来,撇开市场竞争问题、政策因素不谈,阿里游戏本身的战略和内部的情况,实际上就很难把资源最大化利用好,同时其在产品自研和产品代理方面的优势,也难以形成。这样一来,这就直接导致阿里游戏的游戏品质、阿里游戏的这些产品很难成为现象级爆款游戏。

要知道,网易腾讯市场份额虽大,但真正赚钱的游戏也就那么几款,如果不打造爆款游戏,那阿里游戏真正想要在游戏市场站稳跟脚其实很难。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阿里游戏的机会已经很少,但却也不是完全没有。才刚刚一年的阿里游戏,未来还有机会证明它的游戏梦究竟值不值得尊敬。

别把IP当做唯一救命稻草,出海会是阿里游戏的突围之处吗?

可以肯定的是,虽然拥有IP优势,但IP绝对不会是阿里游戏唯一的救命稻草。在做好国内市场和提升产品研发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阿里游戏不错过海外机会,这确实会可能是它的突围之处。

一方面,在版号等政策的限制下,连腾讯网易的产品发布其实都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虽然阿里是巨头,但阿里游戏的游戏公关底蕴以及其行业影响力,也注定它想要在版号方面获得与腾讯网易均等的资源使用权利很困难。如果只做中国游戏市场,那阿里游戏明年的成绩很有可能因为发布游戏数量的问题,跟今年的成绩相差不大。

另外一方面,现在不管是互联网企业还是游戏企业,都开始奔赴海外市场掘金。阿里的投资版图,本身就已经遍布全球,马云本人在全球很多地区也都有较强影响力和人脉,这给阿里文娱甚至阿里游戏出海都提供了一个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以UC浏览器为首的一些产品在部分海外市场份额很高,如果还加上本身阿里投资或控制的媒体/流量产品规模,可见阿里游戏产品发行的流量规模其实在海外也不容小觑。

因此,跟上网易腾讯的步伐一起出海,在海外可以抢夺一些优质的IP带回中国,也能加强中国游戏在海外的影响力。这是阿里游戏做好内功以外,还能证明阿里游戏梦靠谱的少数机会了。这一次,或许直接决定阿里游戏有没有能力改变中国游戏市场格局。

8,腾讯打喷嚏_

撰文 / 董雨晴

编辑 / 王晓玲

来源 / AI财经社(ID:aicjnews)

这个夏天,宫斗戏突然刷屏。20年来宫斗戏长盛不衰自有其生命力的来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思维方式,内斗早已成为解读大型组织兴衰的重要方法之一。过去几个月,外界对于腾讯的解读,也带有几分宫斗色彩。

在《腾讯没有梦想》、《全面反思腾讯的战略》等多篇分析文章中,对腾讯批评的逻辑有二:第一,投资成为众矢之的,“腾讯过度投资削弱产品竞争力”、“投资给腾讯的战略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等等;第二,由于腾讯内部无法有效组织产品创新,导致关键能力不如竞对(例如大数据和算法),有人追本溯源,认为这仍然是投资部门的锅。

似乎是作为这些观点的支撑,今年以来,腾讯股价跌个不停,距离腾讯今年1月创下的股价高点,市值缩水已近1500亿美元。不久前,腾讯发布2018年Q2财报,营收、净利润多项核心指标均未达预期。Q2总营收736.75亿元,同比增长30%,但低于预期的776.6亿元。营收增速创2015年二季度以来新低,经营盈利218.0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40%下降至30%。

而每年1500亿元的投资预算除了给腾讯带来巨大的财务收益外,对于这家互联网巨头的战略价值在哪里?腾讯投资部门罕见地做出回应。腾讯投资合伙管理人之一李朝晖接受了《商业周刊/中文版》的独家专访,回答了外界一系列质疑。作为投资部门的关键人物之一,此前李朝晖很少在媒体前露面。

与此同时,腾讯股价仍然没能回暖。

腾讯游戏的收入依旧占到其总营收的一半,近期游戏业接二连三迎来利空消息。由于受到政策因素影响,腾讯二季度手游收入已经环比下跌了19%。而就在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将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并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31日早间开盘,腾讯股价直接跌去5%。

01 / 比以往更强大的腾讯游戏

市场并不总是理性的,多位游戏业内人士都表示,实际上《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对于腾讯游戏的影响并不大,真正被卡住喉咙的是那些中小厂商。游戏行业二八效应尤为严重,少数头部精品游戏吸纳了市场上的大部分资金,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本质上是对尾部甚至是腰部游戏的打压。

而且,对于国内游戏经营环境的变化,腾讯网易等头部公司早有准备,除了最近几年早就开始奉行精品策略,此前腾讯爆款游戏王者荣耀已经提前推出防沉迷机制,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此外,“出海”也成为今年以来游戏业的重点发力方向。

但游戏业接二连三的利空消息,让腾讯股价回升乏力。今年以来,游戏、影视作品等意识形态类产品均遭遇政策严管风暴。

腾讯2018年Q2网络游戏收入同比增长6%至252.02亿人民币,该项增长主要依靠《王者荣耀》和《QQ飞车手游》两款老产品。

8月13日,腾讯WeGame平台的《怪物猎人世界》下架,在挂出的停售公告中显示,“因WeGame平台发行的《怪物猎人世界》部分游戏内容未完全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接到大量举报,该游戏相应运营资质文件现在已被取消,应主管部门要求,现执行下架整改,停止游戏售卖”。

简单而言,网络游戏在国内发行都需要游戏备案,需要拿到国家文化与旅游部的运营备案审判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出版备案审批。而从今年3月开始,国电总局就已暂定“版号”的发放了,这不仅影响到《怪物猎人世界》这款游戏的发售,版号问题也将影响到腾讯《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的商业化前景。

2017年的11月,时值风靡海外的“吃鸡”游戏大火,腾讯IEG事业群先后派出旗下光子、天美两大工作室以《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绝地求生:全军出击》两款游戏同时出发。

8个月后,《绝地求生:刺激战场》跑赢了后者,成为9000万月活的游戏大户。但版号暂停发放意味着到目前为止游戏都属于免费状态,让腾讯游戏第二季度新游戏的发布数有所收缩。

但困难是暂时的,腾讯总裁刘炽平在分析师会议上解释称,“最大的游戏无法商业化,当这款游戏可以变现的时候,增长自然会恢复”,他所说的最大的游戏就是《绝地求生:刺激战场》。

此外,刘炽平也承认腾讯游戏整体面临一些麻烦。首先是《王者荣耀》今年5月以来的下载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5%。

种种迹象都表明《王者荣耀》可能撑不住了,不仅在游戏内部推出吃鸡模式,还正在把玩家皮肤拆分出QQ秀形态,目的仅仅是为了带给老玩家们更多新鲜感,从而产生更多消费。即便如此,腾讯手游收入环比还是下跌了。

但今年本该是腾讯游戏的高光时刻。过去一年内,腾讯游戏在全球游戏市场攻城略地,先后战略投资了育碧、蓝洞、盛大游戏、虎牙、斗鱼、VSPN乐竞文化,一步步建立起包含游戏研发、发行、营销、赛事运营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体系。这也促使网易不得不以多元化游戏策略以及开拓海外市场谋求出路,避免与腾讯游戏的正面对敌。

此外,《王者荣耀》虽国内市场用户增长触顶,但流水显示其二季度收入比一季度仍旧有所增长,该游戏的国际版《AoV》在今年8月还将成为2018雅加达亚运会的表现项目参赛,同时《AoV》已在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发行,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表现强劲。2018年上半年,《AoV》积累了超1300万的DAU,同时达到了3000万美元的月流水。

至于监管问题,刘炽平在分析师会议中表明,腾讯目前已有15款游戏符合商业化运营条件,同时广电总局目前已意识到其重组为游戏行业带来的影响,因此设立了绿色通道,尽管《绝地求生》不在此列,但腾讯还在争取之中。

游戏仍旧是腾讯目前发展相当成熟、最为强势、且最不容易被撼动的业务,政策变化对于一款游戏定生死的小公司而言,杀伤力是致命性的,但对腾讯这样每年发售数十款游戏的企业而言,有影响但是不致命。

但今年游戏业整体笼罩着悲天悯人的气氛,对于未来的悲观可以说是全行业的,“从大环境来看我是悲观的态度,”一位接近腾讯的游戏行业从业者告诉AI财经社,“此前的游戏行业所能收割的流量殆尽。微信之后腾讯再难有新产品诞生,我凭什么认为腾讯的股价还会涨?”

02 / 流量收割机失灵了吗

在游戏之外,作为腾讯另一大印钞机的广告业务也不容乐观,尽管第二季度腾讯的社交广告同比增速55%,但媒体广告增速大幅下滑,从第一季度的31%下降到16%。在网络媒体方面,今日头条成为腾讯抢夺用户时间方面的强劲对手。有意思的是,这个压力更多的落在投资而非业务部门头上。

今年以来,腾讯投行化的说法甚嚣尘上,从李朝晖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内部压力颇大。在他看来,在腾讯做投资最困难的就是不能只考虑收益率,“如果我们做得太好,就会有声音说是把腾讯战略带坏了,这个责任太重大了。”

这样的声音已经有了,外界开始把腾讯的投资业绩和自有业务放在对立面。李朝晖说,这完全不对,“比如投资做的好,导致了业务做不好,或者某个业务不好是因为腾讯把更多精力转到投资上面来,这是对我们的误解。”

在李朝晖看来,就不能把腾讯的投资和业务割裂开来:一方面,腾讯投资对主营业务的贡献是非常直接的,比如对腾讯最为拿手的游戏领域的投资,通过这种方式腾讯和核心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关系,确保腾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拿到最好的游戏;另一方面,投资跟腾讯业务有非常强的协同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远不是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赚了多少钱那么简单。

李朝晖

李朝晖举了游戏和共享单车两个例子,“比如我们不太可能去运营一个线下自行车的生意。这种方式只有通过投资上面的强绑定,才使得腾讯有可能去用巨大的流量和用户的红利来助力这个业务。在这个过程中,腾讯投资部门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也就是说,投资是腾讯做新业务或者进入新领域的一种方式,“投资给腾讯提供了很多向新领域扩张的机会和可能性。”

而这一轮腾讯的投资逻辑是其流量变现的高效方式。用一种更形象的比喻,腾讯业务与投资协同式的扩张方式,可以理解为一台流量收割机,用微信流量在创业原野里尽情收割成熟项目。

此前几年这台收割机可以说无往不利。由于微信的成功,掌握移动互联网时期最强势的流量入口,又坐拥游戏带来的充盈资金储备,让腾讯在过往的投资谈判中,得以顺利将创业者的梦想一一收入囊中,以至于利用流量与资本优势进行收割,已经成为腾讯进入新领域的惯性思维。

过去,因为腾讯投资只小额参股,不取得绝对控制权的风格,让创业企业中愿意与腾讯结盟但又不想完全臣服的公司选择站队腾讯,而最为典型的京东、美团、58集团等,目前在微信的九宫格里都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被投公司,腾讯提供流量又不参与所投企业的业务竞争,创始团队通过与腾讯的合作提升自身估值,而腾讯本身作为投资人也能获得不菲的投资回报,水准与PE看齐,可谓一举两得。最终,用微信的流量做赋能,促成微信互联网的建设,而微信支付就是贯穿于这一经济生态中的重要支付手段。

这种模式更像是早期的游戏行业,渠道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引导性角色,通过对用户的掌控以及粗暴的导量模式获利,ARPU值和付费率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早先的手游市场依靠这种简单粗暴的模式得以成长爆发,最终奠定了渠道为王的格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渠道为王的格调,也是腾讯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

03 / 要不要抄底腾讯

过去几年,在流量收割机高效拓荒下,腾讯业务版图迅速扩大,从电商到新零售再到长短视频,腾讯也随之成长为中国估值最高的互联网帝国。

此前许多巨型公司被冠以帝国之名,但实际上真正在体制上与古代帝国类似的公司并不多。帝国的特点是实现对于多民族统治,而且可以无限开拓疆土。但同时由于民族繁杂,且文化各异,对于管理也形成了极大考验。

正如在人类历史上,帝国制度没能走到现代,被投企业也不可能总是和腾讯一条心,如果有可能性,每个民族都希望拥有自决权利,不愿受其他民族的控制。

而在不熟悉的疆域内低估一个民族的战斗力,很容易带来严重后果。

早年手游市场爆发时期,腾讯急于让《英雄联盟》的开发商拳头游戏率先开发移动版的《英雄联盟》,以抢夺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但拳头游戏迟迟未动。迫在眉睫,腾讯宁愿背着抄袭嫡系的罪名,还是让旗下两大工作室先后开发了《全民超神》和《王者荣耀》两款移动moba类游戏,说《王者荣耀》没有损伤《英雄联盟》的利益,那是不可能的,自《王者荣耀》爆发以来,《英雄联盟》的活跃用户数在逐渐缩水。现如今,拳头游戏与腾讯已然貌合神离。由于中国市场的收入持续下降,拳头公司全球的裁员计划还在进行中。

同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例如在以友情价战略入股快手后没多久,腾讯也依旧重启了微视与快手正面竞争。

不过在腾讯的流量收割机扩大疆域的征途上,最大的风险并非来自复杂的投后管理,而是流量被人抢先收割,这很可能导致腾讯在战略业务上失去先手。

如果没有今日头条的崛起,相信今年不会有这么多人反思腾讯投资。一位在年初高位出清腾讯股票的朋友圈“民间股王”表示,自己应该永远不会再买入腾讯股票。在他看来,腾讯已经输掉了在数字内容上与头条的竞争。

这个领域对腾讯相当重要。2017年,马化腾面对19岁的腾讯定出了“两个半”核心业务模式,一为社交平台,二为数字内容,还有半个是正在发展中的金融业务。

而在移动互联网巨头抢夺用户时长的战役中,由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faceu组成的头条系产品,占互联网用户总时长的占比,从一年前的3.9%涨到了10.1%。超过了百度系、阿里系,仅排在腾讯系身后。

以抖音为例,这个短视频平台上线1年用户数突破了4000万,并用随后的2个月时间用户数激增到1个亿,成为2018年以来日活跃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可以与之对比的是,王者荣耀用18个月的时间才将用户做到1个亿。

据Quest Mobile数据,腾讯系独立APP的使用时长在总时长中的占比,从2017年6月54.3%下降到了47.7%。

在短视频这个腾讯的必争之地,微视复活4个月后,还处于被抖音碾压的状态。据Quest Mobile数据,2018年6月,快手月活2.3亿,抖音月活2亿,微视月活4000万。短视频占人均总时长占比增长至8.8%,与在线视频的9.2%分庭抗礼。

话又说回来,在短视频爆发迹象十分明显的前提下,腾讯为什么会冷藏微视?一位熟悉腾讯的投资人表示,当时短视频平台还没有合理的产品逻辑,而在腾讯看来短视频真的爆发后,只要用微信的流量去收割就好了。

这位投资人认为,尽管战略投资在当下已经变成互联网巨头一项必备业务,但和腾讯相比,其他公司通过投资扩张更像是联邦制,完全消化掉被投企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而另一位业内专家则将这两种新业务拓展模式称为收割式和孵化式,“腾讯做新业务一直都是收割思路。”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这么大的太阳,每天上班还要生一堆闷气

谁不需要一个「职场保命利器」

怼天怼地怼到戏精昏过去

穿上这件「职场内心戏系列T恤」

老板想批评你都得三思而后行

9,腾讯没有梦想_

腾讯总办,左起:汤道生(SNG)/James(首席战略官)/任宇昕(COO兼IEG MIG OMG)/马化腾(CEO)/刘炽平(总裁)/张小龙(WXG)

腾讯没有梦想

文/潘乱

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

这家快20岁的公司正在变得功利和短视,他的强项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财技 。

3Q大战过后这8年,腾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以流量和资本为核心动能,走上了开放投资道路。但与此同时,公司逐步失去了内部的产品和创新能力,在搜索/微博/电商/信息流/短视频/云等核心战场不断溃败。

腾讯在用一种它自认为最科学的经营方式在经营一家科技公司,在实战中忽视了一家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来自产品创新。即便在腾讯定义为主业务的社交连接和数字内容领域,在算法时代面临头条和抖音的挑战时,也显得非常手足无措无法有效应对。

腾讯主战场遭遇跨界打击

去年时长增长最猛的就是短视频。如按产品占据用户时长来算,未来 TOP20 APP榜单里将只有腾讯系和头条系。

最新的案例是微视。2013年腾讯就推出微视这个短视频产品,但在15年3月即成弃子,团队解散,最终在2017年3月决定关闭,当时抖音日活还不到百万。腾讯肯定没想到去年短视频会大爆发,尽管他们在15年小咖秀火时SNG就推出了同类产品闪咖。

腾讯更没想到的是抖音快手这种“算法+短视频+开放式关系”产品竟然奇袭了他的社交大本营,在腾讯主导了十多年的“熟人通讯+封闭关系”之外打开了一条新路。继QQ每年以亿级用户往下掉之后,朋友圈的人均时长也从去年12月开始忽然暴跌。

这表明在对流量的抓取以及对于用户时间的占据,腾讯不再是市场上最能打的那个。

腾讯总裁刘炽平年初最常问的问题就是,“我们腾讯短视频怎么做不起来?”其实等到腾讯意识到抖音的崛起,这个时间窗口已经快过去了,然后等到刘炽平意识到威胁开始着手反击,来确定谁来做短视频怎么做,从闪咖到DOV都不行再换微视,把微视复活从OMG调整到SNG,再决定拿出30亿来补贴,时间又过去了三四个月。这时抖音日活已经上亿,用户心智接近定型,结果腾讯抄了个一样的,用抖音的方式狙击抖音。

从过早让出赛道,到滞后进入赛场,腾讯表现出了战略、产品和组织调动上的诸多问题。而在信息流之后,又打赢了短视频战争的这一年,字节跳动(头条)的日活已经超越阿里、百度,成为仅次于腾讯的,中国第二大日活用户公司。

过去我们常黑腾讯OMG,不懂产品不懂技术没有战略能力。其实如果细看,SNG这几年的业绩也没比OMG好到哪去。更严重的信号是,腾讯这家公司连敏捷反馈的能力都丢了。

市场还有机会,但机会不一定再属于腾讯。

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2011年初,那场决定腾讯未来的总办会,其实刘炽平自己应该最清楚为什么现在腾讯做不出短视频。

一.流量和资本

Martin+James

2011年3月23日,百度以收盘460亿美元的市值登顶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第一,超过腾讯的445亿美元,这是腾讯保持了五年的NO.1战绩首次被人超过。

曾经的老大腾讯当时正在反思。

那时3Q大战刚结束,腾讯赢了战争却输了舆论,骂腾讯在当时是一种政治正确。在这段口碑滑坡期,好像腾讯不管做什么都是错的。《腾讯传》里记载,“马化腾精力交瘁,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产品信仰”。”

这是一个没有迎来微信爆发没拿到船票的腾讯。10-11年是web2.0时代的社交新平台启动期,新浪微博崛起力压腾讯,人人网用中国版Facebook的概念去纽约上市。高盛不客气地指出:腾讯管理层习惯性地持保守态度,导致腾讯的核心平台面临新浪和人人等威胁。

背腹受敌的腾讯进入为期半年的战略转型筹备期,开了十场专家座谈论来“诊断腾讯”,准备从“山寨”到开放。

11年初,在一次讨论“什么是腾讯开放能力”的总办会上,马化腾让与会的16名高管,每个人在纸上写下他们认为的腾讯核心能力,总共得出了21个答案。最后他们定下了两个核心能力:一个叫作资本,一个叫作流量。

资本这个词正是刘炽平主张的,他认为“通过资本形成结盟关系,既可以实现开放的目的, 同时也可以让腾讯庞大的流量资源获得一次资本意义上的释放(京东的发现页电商入口、艺龙点评58美团这些微信九宫格中应运而生)。” 开放是把流量放出去,让它全部变成投资,流量开放、资本开放,我不再自己做。腾讯不再过分追求封闭或内生长模式,“今后的资本运作将是参与式的,只求共生,不求拥有。”

据说当时腾讯内部分歧很大,保守派认为,腾讯还是致力于追求稳健的业务发展,主要是透过业务自然增长。激进派则认为,应该大力寻找一些做相关业务而又有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迅速成长。但后者显然占据上风。

于是后来腾讯开始宣传说“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马化腾在上个月表示腾讯还需要转型,过去业务部门经常跨界做到合作伙伴的业务上,这样不行,内部要做规范要做梳理,要把自己能做的范围定到很薄的一层。“最关键的是定位要定好,有为有不为。别人能做好的就让别人去做,千万不要去抢。”

腾讯现在的首席战略官James也是在这次总办会议之后引入的,他跟刘炽平一样来自当时指认腾讯管理层保守的高盛。当时还不会说中文的James于2011年5月加入腾讯出任CSO(首席战略官,SVP一级),听取所有战略相关的汇报并参与决策,这也是马化腾最初邀请刘炽平加入腾讯时的职位。

在腾讯现在的总办分工里,马化腾主要做GR和PR工作,日常运作就是刘炽平(Martin)+James的组合,刘炽平全面负责管理公司日常运营,James负责包括腾讯的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及投资者关系等方面的工作。

Martin+James这对前高盛组合为腾讯迅速推动开启了疯狂的买买买战略,搜狗点评京东58这些大型投资案例都在是他们的作品。

七年过去了。

腾讯公司的市值涨了十倍,在2018年初突破五千亿美元超过Facebook。

而曾在2011年3月拿下第一的百度,至今市值还未过千亿美元。

投行思维

Martin+James 主导的大跃进式的新型开放投资模式就是不断减法,“把重复的、不盈利的、前景不好的、不擅长的统统砍掉,交给战略投资的垂直巨头去运营”。

自2011年以来,通过这套资本+流量的打法,腾讯公司市值涨了10倍。

隐藏在十倍市值增长背后的,是过分关注短期ROI的投行思维。

比如15年时腾讯曾有意投资优酷土豆,操作方式参考13年的搜狗、14年的京东一样,砍掉自家业务附送腾讯视频,当时的腾讯视频负责人孙忠怀专门飞到香港阻止这笔交易,并立下可以独自做好腾讯视频的军令状。“腾讯已相继放弃了搜搜、电商等业务,再放弃视频的话,总不能一堆人天天数着钱谈投资。”现在回头来看,这个不放弃的决定无比正确,腾讯视频这个出口对于腾讯的内容战略至关重要。

把公司发展视角放到长远,刘炽平+James这两个高盛空降兵组合其实应该检讨。James作为首席战略官的角色定位就是脱离业务的实际情况去看大方向,去帮助腾讯识别未来的方向,开创新的方向。尽管做了非常多的海外投资赚了很多钱,但团队的业务内生能力并没有跟着市值的飙涨而同步增长。不止是腾讯这些年核心产品的全球化都是一团糟,现有的业务没能够成功往外拓展,连中国互联网的下沉机会也没抓到,在一个个新的核心战场不断失守,快手和拼多多这种机会都是在靠投资勉力维持。

James去年还在看印度棋牌博彩和缅甸的互联网市场,关注一个周下载不到5000的直播APP,但对于中国下沉市场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不是中国人的他并不熟悉。或者说,在头条和抖音快手起来之前,腾讯可能没想过他们的增长还能来自于国内市场。

腾讯这些年的做法偏向现有业务的扩张,没把重心放在通过创新的产品继续在中国获得市场。

腾讯更关注业务现在的数据和竞争怎么样,怎么做,但对于更长远的更具开拓性的事情、什么是下一个大市场的关注和投入是明显不足的。甚至可以说,腾讯没有哥伦布,他们对于如何开辟新大陆是非常迟钝的。

更令员工不安的是,腾讯对内部项目的发展也开始变得追涨杀跌没耐心,他们开始用ROI思维衡量新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一旦发现投入产出比达到上限,我就要把他干掉。

在腾讯这种功利思维影响下,腾讯对于项目是没有感情的,项目和用户都很容易成为炮灰。

比如腾讯曾举全公司之力打造的卡位产品腾讯微博,13年Q1日活还有8100万,但因为微信已经崛起且认为腾讯微博已经没有希望赶超新浪微博。在14年上半年即被放弃。腾讯微博的日活高点曾摸到过8700万,但对于腾讯来说也是可有可无说砍就砍的项目。

当时新浪微博正处于数据和舆论各个层面的低谷期,张小龙明确表示看不上微博的产品形态,从数据看朋友圈也确实干掉了微博。再加上马化腾在2011年底就已作出判断,“因为有微信,所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腾讯另外一个判断维度是腾讯微博在复刻大V资源上没打过新浪微博,以至于用户都是太过下沉的没有话语权的三四线的小镇青年,消费的也多是“新闻里的垃圾食品”。从现在来看,下半场的移动互联网就是这群用户在主导着。

“腾讯的停服,和大多数游戏的停服完全是两回事。一般来说,游戏到了末期,玩家数量剧减,收入难以支撑运营成本,开发商才会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选择停服。

但腾讯式停服,往往是在你觉得这个游戏其实还有救,用点心还能继续运营下去的时候,腾讯自己先放弃了。——对长”

有意思的是,正是同一个负责人在腾讯微博被关停之后,又做了微视,当然不久后又被叫停。

头条的产品负责人陈林评价:砍掉腾讯微博和微视,是腾讯犯下的两个大错。

流量≠用户

过去是流量时代,熟人社交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流量,便宜的流量让腾讯处在食物链的上游。

腾讯的流量能力分布在两个极端:QQ和微信,这种纯熟人封闭式关系;门户、游戏、视频和小说,完全无所谓关系。但在中间状态的陌生人的开放式关系领域,比如微博、兴趣部落和短视频,腾讯全军覆没。

腾讯对流量一直有些迷信。但流量是冷冰冰的词,不等于用户,只是一串数字。把用户视为流量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用户的冒犯。产品统计后台显示又来了一个新用户,但他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这可能导致你对真实用户需求的深度发掘,限制你用深度的或者适度的运营方式的能力的培养。

你们谁还记得《光荣使命》?

传统游戏厂商只有一次出手机会。需要通过判断赛道、时间点、游戏类型、运营等诸多方式去做出一个好游戏,不断迭代去吸引用户,哪怕用户很少。而腾讯则不同,大把的流量和游戏都放在那里,他们只需要做挑项目的工作,选出成功概率最高的那个。

比如对长在《腾讯养蛊:赢了市场,苦了项目》一文中评价这是很好的商业逻辑,却不是创作逻辑,

“任何项目一入鹅厂都是棋子,小众精品的项目就是炮灰,经常被牺牲掉。”

直到腾讯的大本营即时通讯遭受到了短视频的跨界打击,而且现在无所谓关系的流量其结构本身也在发生变化。

对手游来说,玩家成长速度消耗速度都很快,流量转化的难度在逐渐变大。最初用户没得玩,腾讯推什么用户就玩什么,比如天天系列的大众休闲游戏,靠微信和应用宝导量就能轻易横扫市场; 再后来用户的需求更深度,腾讯就推一些好的游戏, 比如王者荣耀和飞车炫舞,靠的也还是端游IP和端游玩法的移植;到如今,用户更垂直,审美更多元,玩家对游戏的需求更多样化个性化,对于《恋与制作人》、《旅行青蛙》这样的针对特定人群的特色游戏,腾讯一时有些使不上力气。

原本的确定性红利吃完了,腾讯的优势就不一定是绝对垄断性的了。

而对于需要长期留存的产品来说,流量结构的变化影响更大。那些需要快速迭代的,不需要长期技术积累的事情,比如做个游戏/APP/小工具,腾讯的流量灌入策略可以很成功,比如前些年的应用宝、手机管家、浏览器和游戏。至于需要长期优化的东西,腾讯往往抽象得不够好,而且各个业务线经常单独搞重复造轮子,比如搜索/电商/信息流/云。

刘强东最近在披露14年腾讯对京东投资细节时也曾提到:“我一去美国时候,Martin给内部开大会,说老刘去美国上学啦,这是我们腾讯电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争取在老刘在美国上学这段时间,咱超过京东。然后Martin和pony调动整个腾讯所有的资源,QQ等各种各样的资源,强势的灌流量,然后拼命地去投物流,跟京东一样。结果几个月之后,它不仅仅是跟京东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变得更大了。所以pony和Martin说,这仗没法打了。竞争对手的老板都不在公司,人家都不管了,底下一帮兄弟打你都打不过人家,这没法打了。既然没法打了,算了,交了吧。”

阿里的蔡崇信今年评价腾讯:除了获客成本低,其他不怕。

遏制阿里

为了“遏制或钳制竞争对手的过分逼近”,腾讯跟阿里自13年起开始了投资的军备竞赛,电商、支付、打车、外卖、单车、云、新零售等领域都是贴身肉搏。

关于腾讯为什么没能通过创新产品继续在中国获得市场,除了“有为有不为”的开放投资策略外,我觉得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腾讯的冷战思维。腾讯可能认为中国市场AT两强争霸竞争已经吃透了,各大领域布局已定,够实力的选手都已经成为了两家打手,双寡头格局难生变数。

几年前曾经有人问过马化腾,腾讯投了这么多家公司里,你最在意哪家?pony的回答是京东,他对能够遏制阿里的事情很感兴趣。据说他现在每个月都会跟黄铮对一次拼多多发展情况。

比如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在解释为什么摩拜跟ofo无法合并时提及,“2017年底,在腾讯和滴滴已参与合并谈判的情况下,阿里从朱啸虎手中购买了ofo的股权,获得了朱啸虎手中的一票否决权,此后再借债给ofo。自此,摩拜和ofo合并的方案基本无法推进。”

在对标阿里的投资过程中,腾讯的战略投资对财务回报的追求已经超过了战略作用,如今腾讯战投的自我定位就是“最像财务投资人的战略投资人”。比如现在腾讯的投资边界远远大过阿里,完全财务投资的项目也有很多,但阿里还在坚持要跟业务有一些结合。

通过主业赚钱做资本金,股票和债券融资做杠杆,专注投资头部创业公司,通过渠道赋能增值,腾讯这个模式已经基本跑通了,如今腾讯投资组合里的标的数量和体量都远超中国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去年11月,李朝晖透露腾讯投资金额已过千亿,投出的独角兽规模公司超过50家。刘炽平在2018年初的腾讯投资年会上也曾透露,这些企业所新增的价值已超过腾讯本身的市值。

不知道腾讯是否还记得,上一家投资公司价值超过自身市值的著名互联网公司,还是投了阿里的雅虎。雅虎今天扣掉投资阿里那部分的投资收益,整个公司的自营业务是被市场当做负资产看待的。

很长时间里,腾讯是在用投资做防御。之前是遏制阿里,现在可能要加上一个遏制头条。在信息流领域投了更下沉的趣头条,同时跟市场上的内容消费产品和社区社交产品都在接触,公司内部还重启微视希望能够像火山拖住快手一样拖住抖音。

去年包凡对话张一鸣,问到为什么头条在上半场可以跑出来时,张一鸣说,“当初各个公司都在围绕一些旧战场或过渡站场在竞争,没有往前看。现在看来,应用商店、PC、传统的搜索引擎业务等都是过渡战场,他们还是太迷恋旧的战场或者旧的事物。现在也是一样,他们倒回来跟头条竞争,可能会影响看新事情的注意力。”

当年三大门户觉得腾讯也很low,7年前百度市值中国第一的时候肯定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掉队,5年前的WE大会马化腾还说“巨人倒下时,身上还说暖的”。

美苏争霸注定是要结束的,世界要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老人和老化

组织墙和数据墙

腾讯的组织架构

腾讯做信息流业务,内部有OMG的腾讯新闻、腾讯视频、天天快报,WXG的看一看,SNG的QQ看点、QQ空间,MIG的QQ浏览器、应用宝,9个不同团队一起来做,但依然加起来都干不过头条。

天天快报是腾讯第一个重点扶植的信息流产品,现在日活不到头条三分之一。腾讯新闻APP日活高于头条,去年全年广告收入才24亿,大概也就相当于现在抖音两个月的收入水平吧。

腾讯的流量资源、投入资金和高水平牛人的数量是碾压头条的,还有微信公众平台这个中国第一自媒体创作平台,CDG的广告业务也在一路高歌猛进,但是feed一直做不起来,何解?

因为腾讯内部的数据并不互通,腾讯内部各部门的冲突和分化导致腾讯在整体上无法形成统一而强有力的战略和执行。比如MIG的QQ浏览器要学头条做内容生态和信息流推荐,你要先找WXG,你的数据能不能开放给我,然后再找OMG、SNG和IEG,能不能把你们的数据开放给我?如果别人不开放,那我只能找OMG的数据基于此来做推荐。天天快报大力投入的时候,就没能很好借力到微信公众号。

SNG下的看点为什么去年能有起色?那是因为整个腾讯都受到了头条的强刺激,BG领导开始重视,给看点在QQ聊天窗口强插入口,注入SNG自身的QQ音乐MV资源,OMG的腾讯新闻头部内容全给,SNG总裁汤道生也问张小龙要来了WXG一些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再加上IEG 的动漫资源等,如果没有这种来自最高层的推动,光靠下面执行的人来推几乎是不可能的。

腾讯各种产品事业部,不同的BG打仗风格和经历过的战争不一样,加上公司鼓励内部竞争,一直都是各个部门搞自己的产品。SNG和OMG就是每家做每家的,正常情况下都不会资源共享,不存在白帮你这种事。然后沟通成本极其高,高到中小公司一些细节决策都需要周级别的时间。内部制衡的力量导致根本没法去抢外部的盘子,这又带来了一个问题:大家在同一个公司里面抢蛋糕,而不是把蛋糕做大。

腾讯系的产品,每个事业群和产品间不够团结,必须互相能够带来好处,才可能有合作,而且你很难从他们的合作上发现这是同一家公司。比如腾讯的百万英雄等到别人被叫停都没做出来,比如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微信公众号,QQ公众平台,企鹅媒体平台三个到底什么关系,为什么我已经有了微信公众号你们腾讯还要再拉我去新的平台重新注册再发一遍。

另外的答案可能就是业务上用到的比较hardcore的技术比较少,这里主要指AI技术,牛人也是需要业务场景来发挥和提升的。比如腾讯AI Lab开发的人工智能围棋“绝艺”,先后败给了“舞者”和“Phoenix Go”,“舞者”是头条已经做了管理工作的技术副总裁杨震原的个人业余作品,“Phoenix Go”也是微信翻译团队几名工程师的业余作品。

那为什么hardcore的技术比较少?一方面是研究员跟应用层联系比较少,另外这主要是跟腾讯的业务线都是相互独立的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部门墙和数据墙的存在,腾讯做了非常多反复造轮子的事情,无法把技术架构抽象得更好来提升协同效应,也就意味着在技术上无法做深入。

大量的造轮子,后续的优化和维护,有多少轮子就意味着有多少倍的成本。但更要命的是,在有相关需求的时候,该造出来的轮子没造出来,或者说因为力量没有集中于一点,导致造得不够好,这就会让公司丧失巨大的时间和机会成本。

灵活优先还是资源优先?

《绝地求生》在超10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一

微信和王者荣耀国际化的失败,最能证明腾讯是如何一再错失时间窗口和浪费机会成本的。

2012年6月1日,张小龙在腾讯微博上发表了他最后一条原创微博——“连沙特阿拉伯人都在狂用微信。微信在多个地区sns类下载第一了”。

当时马化腾也觉得,微信才是真正能让腾讯成为国际公司的产品,批了20亿的预算。

但最后不止在全球市场没干过WhatsApp,在东南亚市场都输给了line,微信并没有在哪个海外市场获得成功。而在12年13年做国际市场大家其实都是刚起步,这两家公司的钱和资源跟腾讯压根不具备可比性。

CDG国际化的相关负责人后来指控是微信不跟他们打好配合,他们拿不到产品控制权。当然实际的原因是,前期的重视不够,导致战略层面不是特别正确。微信最初开发时很多地方是写死的没考虑过国际化,后来需要重新做的事情太多,而且微信的国际化在CDG不归微信自己做。产品规划、技术怎么做、架构怎么搭、设计怎么切,两个部门间的沟通就已经拖死人了。

王者荣耀出海大概也是犯了类似错误。每一个地域都要单独重新做每一个版本,因为一开始没有事先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和想法,导致不同地区产品间的内部更新是不同步的,切图文案这些都是需要每一个版本单独重复做一次。

国际化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太依赖资源,没认为时机是最重要的。即不是产品先出海,不是只开发好一个产品然后适应当地语言,提交App Store发布。而是要找一个个地图本地的运营商,要去找日本的和东南亚的腾讯,先谈商务资源再做落地活动,然后再一个个针对性来做来改。

但这种先商务后产品的策略,往往就会非常拖沓,很容易就错过时间窗口,比如王者荣耀就被智明星通在东南亚市场先投放一个山寨版截胡,尽管他们产品做得巨差,但是他们做得够快所到之处他们就是王者荣耀,让腾讯进不来。同时如果你在海外市场一旦,再想追赶就很难了。在国内能追赶的上是因为产品背靠腾讯,有牢牢的用户群和大把的流量资本。在东南亚大家都开始习惯打智明星通的游戏,用户关系建立起来了,半年后腾讯再来说我这个王者荣耀才是中国正版,who care。

绝地求生的手游在研发时就没走这条老路。开发时候就是全栈全球,做好全球化版本和内容,全球各个地区都能下载,量立马飙上去了,超10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一。这可是没有任何当地运营推广没有往死里打广告,就是第一步产品做好了赶紧上线发布,成功抓住了时机。

快速增长的市场,看谁先占领据点,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大公司时常觉得是资源,反而不灵活。

用冗余来保证创新

产品是产品经理阅历和刻在DNA里的体现,是同理心、觉察力和想象力的混合体。

产品经理必须有执念,有坚定价值观,才能磨出好产品。

腾讯招了非常多的聪明人,聪明人在一起就是画PPT互相斗嘴,不愿干傻逼事,但是斗嘴是没啥意义的。腾讯的聪明人就是我非常适用于这个体系,而张小龙在腾讯里面就是这群聪明人里的笨蛋。

据路透社报道,马化腾、刘炽平、James、沈南鹏等人,收购位于大溪地岛上的四季度假酒店。

如果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总办都是60后70后,兴趣爱好都是打高尔夫、喝红酒、买度假酒店和从政,为什么会觉得年轻人和大众市场跟你们有关系呢?人变老了的感觉不是说我不想学习新东西,而是老东西我还消化不完。

如果老板们压根就不喜欢短视频,从来不刷不发,为什么就能做出来?一个街头卖艺的看到毕加索的画,为什么就觉得他也能画出来?你不喜欢画画为什么能画好画呢?

养蛊是你为了活着,不是为了做东西。

我一直觉得赛马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机制,十个项目死了九个半。赛马其实是一种土财主式的资源浪费,平均用力说明你压根没抓到重点,不知道最核心的突破点在哪,“是企图用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庞大的资源投入,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这种没想清楚还要给自己的成功概率加保险的内部竞争重复建设,是追求短期出结果的打法,不是那种看准后不断追加投入冲破临界点的打法。哥们我有很多钱,可以把所有彩票都买了结果我肯定是会中奖的,不行我把整个彩票发行中心也给买了。

如何对待失败?

失败可以让人变得更强大。

赛马这种机制就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失败。

但同时腾讯内部还有一种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文化。

不是说领导层缺乏创新,是teamleader不敢,因为他的错误空间太小。

一个事情做失败,底下的基层员工认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了,不过换个老板换个工作,钱照样领,年终奖我照样发,无非这边发的多那边多。但teamleader一定要出来承担最大的责任,这个人就不会再有更大的机会了。

高层对于一个teamleader来说,一旦做失败了,基本就不会再用他了。如果高层不再给teamleader机会,那他就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就把你调到边缘部门去混吃等死,再也没有好的报酬和发展。第二种就是单干。

所以对于至关重要的信息流战场,腾讯派出的是他们认为最能带兵打仗打胜仗的任宇昕和林松涛,两位老将搭档出马,一位是2000年就加入腾讯做成IEG和MIG一直打胜仗的救火元帅,一位是一毕业就加入腾讯担任QQ第一任产品经理做成过空间和应用宝指哪打哪的大将。

对于信息流这块新市场,腾讯派出的依然是完整经历过QQ崛起、腾讯上市、web2.0、PC转移动、移动分发的实战经验最丰富的老人。

跟汤道生要来各路资源做出看点路径一样,腾讯去年在公司邮件里对任宇昕兼任OMG总裁的期许是:

公司期待Mark能进一步整合全公司资源,驱动资讯与公司相关内容分发平台的多引擎相互推动,加快产品技术升级,并且加大网络媒体事业群和互动娱乐事业群在内容和娱乐生态方面的战略联动。

其他人也能打,之前可能也胜利了,但是一旦遇到了失败可能就下来了,他不会再委以重任。所谓的重任都是给予那些常胜将军,马化腾和刘炽平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我派我最精英的人去做这个事情,任宇昕也有同样的考虑指定点将林松涛和姚星。

不宽容失败导致无人愿意再主动出来创新,很少打仗很少打胜仗导致新人缺少磨练没有机会出头。于是腾讯这些年一直是老人依赖,人才梯队始终没建起来,一碰到硬仗就习惯性挑在腾讯时间最长的人来干。

尽管隔壁阿里85年的蒋凡早已是淘宝总裁了。尽管张志东也说,传统行业可以说姜还是老的辣,但互联网行业需领导人精力非常充沛,一周没有几十个小时全心投入,就会脱节,就不了解年轻人想什么。尽管任宇昕接管OMG快一年后,如今对快报已经失去了信心。

腾讯一直在这么做,它曾经成功过,它就是这么做起来的。

三.使命和价值观

人都是经验的奴隶

你的经验能帮你躲过一些子弹,也会让你错失一些机会。

我经历过一些什么东西,比如3Q之后再不愿被人视作抄袭,比如流量和资本的开放投资策略比自营ROI更高,比如为了反贪腐设置部门墙让内部资源完全市场化,比如微信和王者荣耀都是靠赛马这种内部竞争机制出来的,比如PC时代基于QQ对端的控制可以搞航母集群,比如我做搜索电商微博都不在行,我对很多事情相信或者不再相信,你踩过一些坑,以后不用踩,这些教训我都记下了。

马化腾是个极简主义者和直觉主义者,早在2004年,他就提出互联网公司具有三种驱动力,即技术驱动、应用驱动、用户和服务驱动,腾讯将着力于第三种能力的培养。他在《腾讯传》里说,“中国的互联网很多是靠应用来驱动的,而不是靠技术。”

在腾讯的近20年发展史上,决定其命运的几次重大产品创新,如QQ秀、QQ空间、微信以及王者荣耀,都是产品交互和应用创新导向追求短期见效的轻工业,是靠对中国用户的虚拟消费心理的准确拿捏,而非搜索电商这样着眼长期回报的重工业投入。所以腾讯这么些年一直都在投资生态搭建和应用层研发打转,没能及时把自己转型成技术驱动公司。

社交和内容产品,还是要主攻年轻人。

但是年轻人善变。

Facebook用户增长部门的头头出来做基金,大举买入亚马逊而非FB,理由是:亚马逊是规模驱动的,FB是抓住了用户行为,但是年轻用户不断会有新的行为出来,FB永远都不是安全的。

再比如马化腾和张小龙都特别推崇小白思维,所谓一秒钟变傻子。世界在他们眼中可能就是简单分成大众的小白和他们这样的精英两个极端,“做产品要做口碑就要关注高端用户 、意见领袖关注的方向 。以前,我们的思路是抓大放小,满足大部分“小白”用户的需求。但是现在来看,高端用户的感受才是真正可以拿口碑的。”

但这些年新增的拼用户理解的互联网机会,如头条快手拼多多,都来自下沉增量市场。他们用户既非传统意义上的小白,也不在乎「五环内人士」是否能够理解,这种对以用户和体验口碑理解的偏差,可能也是腾讯一个机会都没抓住的原因。

腾讯没有梦想

腾讯的愿景是做最受尊重的互联网企业。

非常大,也非常虚,因为没人说清楚过这个愿景该如何实现。

让大家完成KPI,去帮公司做作股价,做流水,这些都没问题。但是怎么去受人尊敬这个事情,没有人去想过,腾讯也只是提了出来,缺少实实在在的东西来支撑实现。如果腾讯真的想要去做最受尊重的互联网企业,那他应该去从根本上反思,比如管理制度,用人选拔,试错空间,组织墙和数据墙,老人与老化,都是该去做的。

如果公司的愿景特别虚且没有具体实现路径,那我倾向于认为腾讯是一家没有愿景(或者说没有强烈梦想)的公司。没有愿景支撑的决策很容易变成机会主义,他只有继续扩张的惯性而没有继续伟大的方向。

因为腾讯这些年一直都在应对。早年想将QQ卖掉是应对,3Q也是应对,不抄袭和开放投资也是应对,都是在被一些外力推着走。赛马是应对,今天重启微视也是应对。刀枪入库已经8年,要再能打胜仗太牛逼了,因为你的肌肉记忆丧失了。

同样是喜欢天文的少年,但马化腾跟贝佐斯对于公司的理解非常不一样。他不是乔布斯或贝佐斯,他对于这个世界应该有什么是没有强烈预期的。比如我期待这个世界应该要往什么方向走,我需要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样的变量,我对于这个世界应该干点什么,要对抗什么,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努力会变成怎样,他是没有意识的。

没有明确方向的时候,就会为游戏收入放缓焦虑,要求微信增加广告收入,要赚更多钱投更多项目做好市值管理。

我想要的我现在就要,而不是腾讯文档这种一个需求默默等8年。

今天腾讯把自己困在这很薄的一层,极端在意不抄袭的口碑,很忌讳做到合作伙伴领域里去于是不打仗。好像微软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在公司里面说竞争这个词。但当你不饥渴的那一刻,当你公司里有好几年都不能说比别人做得好,你的机器就被别人破坏了。微软这么牛逼的公司,遭遇反垄断后用了15年才慢慢调整过来,这还是因为他们利润足够强可以活着,如果利润不够强早就死了。反正利润强就可以不断活着,可能未来腾讯会再出个张小龙,能够抓到下一个机会。

所以很多问题马化腾即便知道,也只会选择慢慢改进慢慢调整。即使当年3Q大战,他也是激进式的局部开放,从你听他说这件事情开始,真正执行到位真实一两年之后的事情了。这就是他的性格,他的性格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态度和性格,进而体现在产品的渐进式改良上。

腾讯是一家水一样的公司。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哪有渠道他往哪里流,优点他的顺畅性很强,缺陷是他的个性非常弱,几乎没有。这样的公司没有信念,不能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东西,又觉得其他东西太小了,没有渴望,又过滤掉了非常多的机会。不像是那种这件事特别傻逼,然后我来做也要做的事情。因为他太在乎外界对于自身的看法。

组织演进是最大挑战

今天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要确保组织可以跟得上环境的变化,让组织具有驾驭不确定性的能力。但是今天绝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组织架构都还是工业时代的科层制,像计件工人一样用KPI考核,这产生了严重的内耗和低效率,组织演进是当前腾讯百度这些大公司最大的挑战。

张一鸣曾评价腾讯把公司做错了,“你在一个非常有前景,非常长的跑道上,你就应该低空飞行。他应该把之前的利润都用到,再更深层次、给大规模的投入,他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他认为这是认知的问题。“相对来讲他们(腾讯和百度)更短视,现在为什么竞争那么激烈,因为大家一下往终极优化,往长期优化,往长期优化的话可能就压缩短期。”

张志东年初说腾讯的两大挑战之一是企业内部的组织演进。“新技术的大潮,大数据、AI、云的快速发展会催生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升级,对腾讯来说,应该特别大的创新机遇,而腾讯的内部组织结构,尚没有做好这样的时代适配,原来完全 BG 化的组织结构面对这样新时代,会有不少的组织墙和不少坑。”

马化腾也说腾讯目前的组织架构形态挑战很大。“腾讯目前的组织架构主要针对C端消费者,需要合作伙伴倒逼腾讯内部组织结构升级,否则我们自己也适应不了未来的发展。让腾讯更加适应toB、toG的企业模式,不再出现与同一个伙伴谈合作,一下子来十几个部门,分头谈,说法都不一样的问题。”

05年上市后从职能线改成事业部BU制,移动互联网大潮来时及时拆了无线事业部降能力分解到各个BU,但是现在新技术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已经不是腾讯当前组织可以cover的了,所以腾讯急需再来一场组织结构大变革。

这里推荐相关的各位老板读本书,《赋能:打造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团队》,作者是伊拉克战争时期美军特种部队的指挥官,他在前线被打蒙了然后发现,正规军面对恐怖分子是无能为力的,必须要让组织进化到足够敏捷去应对这个世界。

《赋能》预言了英雄的逝去和园丁的登场,以规划、预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当今的挑战,管理者的核心职责在于创造一个好的能够应对变化的发展环境。如果组织想要创新创造自己,它需要打破藩篱、跨部门合作,要建立信息共享和跨部门信任机制,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状架构里减少内耗。

番外

2017年初,马东敏重回百度时提到,“大家还清晰地记得我们曾是中国互联网市值No.1的公司。这四年半的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太多需要复盘反思。”

腾讯的股价已经从年初高点的476块港币,跌到昨日收盘时的382元了,跌幅超过20%。三个月市值跌了一千多亿美金,已经超过一个百度了。

希望腾讯不需要等到四年半后再来复盘反思。

参考材料:

1.吴晓波《腾讯传》

2.对长《腾讯养蛊:赢了市场,苦了项目》

3.小刀说股《刘炽平+James:腾讯“疯投”背后的高盛魅影》

另外还要感谢多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相关同学。

我只是对研究公司感兴趣,期待看高手解题,我没有恶意。

文章TAG:阿里信贷阿里小额贷款是真的吗阿里信贷小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