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经验 > 抛售美债什么意思,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是什么怎样抛售,往哪里抛售,通过怎样的方式 - 搜...

抛售美债什么意思,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是什么怎样抛售,往哪里抛售,通过怎样的方式 - 搜...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8:14:22 编辑:生活常识 手机版

1,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是什么怎样抛售,往哪里抛售,通过怎样的方式 - 搜...

通过如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等各类交易所抛售.抛售给普通投资者民众或者投资机构财团银行.美国国债号称是世界上就安全的投资产品.假如你手上有美国国债你怕美国政府到期不兑现吗?美国国债的利率也很客观.所以美国国债流通性很好。(很好卖出去).

买那么多国债可以当做谈判的筹码

全抛出去

全世界的人都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抛售美债什么意思,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是什么怎样抛售,往哪里抛售,通过怎样的方式  搜...

2,抛美债是啥意思

抛售美债:抛售美国的债券。
举例说明抛售美债是什么意思?
中国经常发行国债,你买了大量的国债,国债未到期,你在中途把他卖给了别人。这就是抛售“中债”。只不过,这个发行债券的人,由中国变成了美国,购买债券的人,从你变成了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和机构。
拓展资料:
为什么中国要购买美债?
美元长期来是贬值的,100年前,1美元可以购买1双高档皮鞋,2010年,1美元只能下载一首歌。中国拿着这么多美元,如果不投资,钱就要贬值,没办法,美债安全性高,规模大,所以,我们不少的外汇储备都是美债。持有大量美债是个双刃剑,有人说,如果美国惹到我们,那我们就抛售美债,让美元贬值。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持有如此大规模的美债,世界上几乎没有国家能在短时间内吃下去,我们的美债抛售到一半,剩下美债就贬值了大半。量抛售美债,对中国、美国、甚至是日本、欧盟都是个坏消息。2017年,美债构成比例为:39%为外国投资者持有,16%为美联储持有,14%是养老金,11%是共同基金,9%为个人持有,其余由政府、保险、银行持有。随着美元统治力的下降,缓慢抛售美元是世界各国的一个共识,毕竟,美债也只是一种投资,而且,还要时刻受美国政策的影响,比较被动。
简单阐述一下国债:
国家用于集资的公债,按买入货币计价,其收益为发行时候承诺的利息。它的利息按年期而不同,理论上这货不保本。
简单阐述一下抛售:
万亿级别以上资金,个人不可能接触到,因此也无法定义这个水平段什么叫抛售。按惯例,一个交易周期内,±几%这个水平可称为增减持,出手一成以上就可以考虑称为抛售了。在所有带“债”字的有价证券市场中,有卖必有买,否则是卖不出去的,买卖决定价格,哪边的交易需求(盘压)大,哪边让出给对方更多的定价权。这决定了对卖和被卖双方的影响,卖方是没了这笔债变成钞,被卖一方是换个债主且可能贬值

抛售美债什么意思,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是什么怎样抛售,往哪里抛售,通过怎样的方式  搜...

3,为什么美元加息了但央行却要抛售美债,求解!

举个例子 面值为1000美元的债券在行权之前在市场中可以自由交易 交易价格小于1000美元 比如交易价格为900美元 一年后到期 那么利率大概为11% 因为你投入900美元 一年后到手1000美元 所以 利率上涨 意味着国债价格是下跌的

抵御人民币升值,控制国内经历稳定,防止做空,世界经济的永动机就是美元,要摆脱这种控制,必须要适度推动国际市场贸易,尽量控制美元波动。货币战争 这本书有讲类似的例子。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抛售美债什么意思,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是什么怎样抛售,往哪里抛售,通过怎样的方式  搜...

4,抛售美债是什么意思?

抛售美债:抛售美国的债券。

一、举例说明抛售美债是什么意思?
中国经常发行国债,你买了大量的国债,国债未到期,你在中途把他卖给了别人。这就是抛售“中债”。只不过,这个发行债券的人,由中国变成了美国,购买债券的人,从你变成了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和机构。

二、为什么中国要购买美债?
美元长期来是贬值的,100年前,1美元可以购买1双高档皮鞋,2010年,1美元只能下载一首歌。中国拿着这么多美元,如果不投资,钱就要贬值,没办法,美债安全性高,规模大,所以,我们不少的外汇储备都是美债。持有大量美债是个双刃剑,有人说,如果美国惹到我们,那我们就抛售美债,让美元贬值。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持有如此大规模的美债,世界上几乎没有国家能在短时间内吃下去,我们的美债抛售到一半,剩下美债就贬值了大半。量抛售美债,对中国、美国、甚至是日本、欧盟都是个坏消息。2017年,美债构成比例为:39%为外国投资者持有,16%为美联储持有,14%是养老金,11%是共同基金,9%为个人持有,其余由政府、保险、银行持有。随着美元统治力的下降,缓慢抛售美元是世界各国的一个共识,毕竟,美债也只是一种投资,而且,还要时刻受美国政策的影响,比较被动。

三、简单阐述一下国债:
国家用于集资的公债,按买入货币计价,其收益为发行时候承诺的利息。它的利息按年期而不同,理论上这货不保本。

四、简单阐述一下抛售:
万亿级别以上资金,个人不可能接触到,因此也无法定义这个水平段什么叫抛售。按惯例,一个交易周期内,±几%这个水平可称为增减持,出手一成以上就可以考虑称为抛售了。在所有带“债”字的有价证券市场中,有卖必有买,否则是卖不出去的,买卖决定价格,哪边的交易需求(盘压)大,哪边让出给对方更多的定价权。这决定了对卖和被卖双方的影响,卖方是没了这笔债变成钞,被卖一方是换个债主且可能贬值

5,抛售美债如何抛,谁要啊

在外汇市场上,各国货币的买卖如同商品市场上一样,深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当人们投资心理预期美元强势,美元将要升值,就会产生对美元的较大需求,人们就会抛售本国货币,换成美元,这样在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应量就不足,供不应求,美元的价格(汇率)就要上升,本国货币汇率就要下跌,本国货币贬值。 这时,国家抛售美国国债,这样就可以换回大量美元,补充到外汇市场上,可以缓解美元供应不足的情况,可以支撑本币的汇率,保持本币贬值相对稳定。

因为人民币正在跌,跌,跌

你有交易账户,不管谁要,只要考虑卖出价位。当初买入操作,现在改为卖出。 现在美总统电话后,美债涨了一点。

6,中国抛售这些美债什么意思?

抛售美债什么意思?

00:00 00:54 100% 用户鉴权失败,请先注册成为百度云用户 百度云 理财笔记本

7,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角却让我狮口逃生是什...

故事: 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 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吧一口气”是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造成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8,美债什么意思?通俗易懂

美国国债:是指美国财政部代表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根据发行方式不同,美国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实物券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3种。美国国债根据债券的偿还期限不同,美国国债大致可分为短期国库券、中期国库票据和长期国库债券3类。美国国债除了本土投资者外还面向全球各个国家,其往年的国债发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亿美元。 扩展资料: 美国国债的发行采用定期拍卖的方式。三个月和六个月的国库券每星期一拍卖,一年期的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拍卖,国库券都在星期四交割;二年在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八月、十月和十一月拍卖,财政部在月中公布拍卖金额,一星期后定价,月底31日左右交割;五年和十年在每季度第二个月拍卖;三十年每年在二月、八月拍卖一次。五年、十年和三十年国债一般由财政部在月初公布拍卖金额,一星期后定价,月中也就是15日交割。

简单的讲欧债是可以平稳度过的,但是美国有债务危机,为了保证自己美元的地位,必须要打击欧元,而打击欧元的最好办法就是搞乱欧洲经济。所以美国就派他们的评级公司搞出了个欧债危机……

买美国的发行的有价票据,可以增值。 打个通俗比方,像是一个人向你借了钱,打了一个白条子,到了还钱的时候,可以给你本金+利息。 那个白条子,就好比是美债。

中国买了美国发出的国债,就跟借给别人钱花一样

好多人都在谈论的美债,到底是啥?

9,美联储高官: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恐乏力 美债收益率走高限制加息_搜狗...

摘要:达拉斯联储主席认为,如果没有结构性改革,未来经济增长将受影响。待明年税改和财政刺激效力减退、美联储撤除宽松后,GDP增速会跌落2%。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走高限制了联储加息的速度和空间。

美联储高官对循序渐进加息、对今明两年经济前景有信心,不过对长期增长前景和美债利率上行有担忧。

当地时间16日,2020年有FOMC投票权的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Robert Kaplan预计,今明两年美国失业率将继续下降、薪资上涨、经济增长稳健,但如果没有结构性改革,未来经济增长将受影响。待明年税改和财政刺激效力减退、美联储撤除宽松后,GDP增速会跌落2%。中长期来看,GDP增长可能乏力。

他还在讲话中捍卫自由贸易、对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发出警告,称美国人生育的孩子比过去少,没有移民及其子女,美国的劳动力会萎缩。为了弥补国内劳动力增长不足,需要把握移民改革问题。

Kaplan表示,非常担心财政刺激会在未来3-5年变为障碍。虽然会看到薪资压力,但不会见到通胀失控。他仍然预计美联储2018年将加息三次,2019年还将进一步加息。

Kaplan认为,如果利率升破2.5%-2.75%这一他预计的中性水平,联储的货币政策将受限。他不希望利率回升太快,造成收益率曲线倒挂。

他认为,当前2.85%左右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还在走高,这限制了美联储加息的速度和空间。如果美国经济增速缓慢的时间超过一年,将会影响到美债收益率曲线。

在Kaplan讲话前,北京时间16日晚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曾处于2.86%上方,17日凌晨Kaplan讲话前后,收益率持续下行,一度跌破2.83%刷新日内低位。

同在16日,今年有FOMC投票权的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Bostic表示,美联储尚未看到薪资出现明显的改观。在充分就业这个职责方面,美联储正设法实现部分计划。企业在定价能力问题上给出的反馈信息令人喜忧参半。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Bostic本月初曾预计未来一两个季度,美国通胀率会达到美联储的目标。他对今年美国经济有信心。他说满意于通胀率略高于联储目标2%、达到2.2%或者2.3%,认为那样并没有经济过热的危险。重点是“让大家都理解,2%是一个均值,不是上限。”

上周公布的

会议纪要

显示,在决定加息的3月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上,所有与会FOMC委员都预计,未来将有更快的GDP增长、更高的通胀和更快加息。媒体称,这意味着美联储倾向于比以往更快的加息速度。

会议纪要还显示,与会者不认为钢铁和铝关税不会对美国的经济前景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其它国家的报复行为以及贸易政策相关的不确定性对美国经济构成下行风险。

也是在上周,2019年有FOMC投票权的波士顿联储主席Eric Rosengren表示,除了今年3月加息以外,今年可能至少还需要加息三次。

10,惊呆!这个国家的货币崩溃了 央行疯狂加息至40%!_

也许是时候为阿根廷“哭泣”了!阿根廷比索近期出现崩跌,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本币,阿根廷央行被迫在八天之内连续加息3次,利率达到令人惊呆的40%!从全球范围来看,阿根廷比索暴跌将给全球、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敲响债务警钟,比索崩跌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继而引发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阿根廷央行打响“比索保卫战”

今年以来,阿根廷比索一直承受巨大的贬值压力,在美元反弹的大背景下,比索兑美元的比价累计跌幅达到15%以上。

为了支撑比索,阿根廷央行在4月27日打响“比索保卫战”的第一枪。阿根廷央行当日宣布加息30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由此前的27.25%升至30.25%。

然而,这一次救市的效果并不佳,比索暴跌态势仍没有止住。该央行在上周四(5月3日)再度加息300个基点,使得基准利率达到33.25%。

但本币暴跌仍未止住。上周四比索兑美元大跌8.5%,创其实现汇率自由浮动(2015年12月)以来最大跌幅。

阿根廷央行被迫再出重拳,于5月4日疯狂加息675个基点,此时利率已经达到了40%。

瑞银集团(UBS)新兴市场债务部门主管Federico Kaune对金融时报表示:“央行需要震慑市场并重获信誉。”

阿根廷央行当日表示,将继续使用所有可用的工具来避免市场中断、保证通胀放缓。

央行在声明中表示:“货币当局作出这些决定,目标是避免破坏性的汇率行为,以及保证去通胀过程,并准备必要时再次采取行动。”

受该消息激励,比索兑美元上周五反弹5%,至收盘涨2.3%。不过,今年迄今比索今年兑美元依然大跌15%,上周四加息300基点后还创下历史新低的22.25兑1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对阿根廷而言,对其债券的需求降温可能会成为问题,因为它需要继续发行硬通货债券,以弥补其财政赤字。

阿根廷比索为何暴跌?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的那样,随着人们对该国高通胀和巨额贸易级财政赤字的担忧加剧,对阿根廷资产的兴趣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减弱。

严重的干旱也使Mauricio Macri总统重振这一拉丁第三大经济体的努力复杂化。农业出口也是阿根廷主要的硬通货来源之一,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预计将影响阿根廷今年的大豆和玉米收成。阿根廷著名的养牛业今年也预计将损失数百万美元。

在总统Mauricio Macri的领导下,阿根廷正在推行市场经济改革项目,意在扫除本国多年的保护主义和高额政府支出。

作为南美经济的共同弊病,阿根廷去年同样面临25%的可怕通胀,仅次于委内瑞拉。央行今年设定的通胀目标为15%,表示会采取行动来进行控制。

Capital Economics拉美经济学家Edward Glossop称,比索的风险有经常帐赤字、高额美元债务、通货膨胀以及货币高估等。阿根廷今年打算实施大幅度的财政紧缩,不过看起来现在需要更快更大规模地开展。

荷兰国际集团(ING)拉丁美洲首席经济学家Gustavo Rangel指出,比索的中期前景因经常账户赤字增加而受到压力。

美元走强也是近期阿根廷比索暴跌的另一大“元凶”。强劲的美元不仅削弱了市场对风险资产的需求,也推高了阿根廷美元债务的偿债成本,成为比索暴跌的重要因素。

美银美林(BofAML)外汇策略师表示:“美元上涨引发了新兴市场的抛售。”过去两周,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投资者纷纷涌入美元。

阿根廷和其它拉丁美洲国家发行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因此美元的上升严重影响了它们的经济。

ICE美元指数延续近期的升势并于5月1日升破92整数关口;与此同时,作为全球债市风向标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了3%关键关口。

美联储上周三维持利率不变,并暗示将继续渐进式加息。上周的数据显示,美联储最偏爱的通胀指标达到了2%的目标,这使得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逼近100%。美联储进一步加息令美元面临上涨压力。

美银美林的亚洲外汇和利率策略联席主管Claudio Piron周一称,美元兑新兴市场货币可能会继续上涨。

Piron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一些新兴市场追寻独立货币政策的能力现在正受到美元走强的影响。”

Piron称,最新的美国失业数据仍然为美联储的紧缩趋势和美元走强提供了理由。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失业率降至3.9%,为2000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RJO Futures高级市场策略师Phillip Streible认为,美元突破了一个小型盘整区间,美元指数后市目标指向95附近的先前高点。

美银美林分析师David Woo上周五表示,他“非常看涨”美元。美银美林全球利率、外汇和新兴市场固定收益策略主管David Woo表示:“美国公司正把钱投资于美国,这应该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和工资增速。这将是买入美元的最强有力的理由。”最近的税改“就是为了刺激对美国的投资”。

丹斯克银行(Danske)称,如果美债收益率重拾上行趋势,如10年期美债重新站上3%上方,那么美元则有望延续近期涨势。

阿根廷比索暴跌会否引爆全球危机?

从全球范围来看,阿根廷比索暴跌将给全球、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敲响债务警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年来多次警告,应对全球公共和私人债务膨胀局面要保持警惕。

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全球公共和私人债务总规模已达创纪录的164万亿美元,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高出40%,相当于全球GDP的225%。

有分析人士指出,阿根廷比索崩跌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新兴市场或许会率先受到冲击,继而引发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瑞穗银行(Mizuho Bank)首席市场经济学家Daisuke Karakama周一表示,阿根廷比索上周暴跌或许预示着2013年的一幕可能重演,当时新兴市场因为美国缩减刺激措施的可能性而受到冲击。

Karakama指出,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家面临加息压力,以阻止其货币进一步贬值,这表明类似于“伯南克冲击”的事件可能发生。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13年5月暗示可能放缓创纪录债券购买速度,引发新兴市场资产暴跌。

11,“屠杀”科技股_

编者按: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作者 祁月;36氪经授权转载。

被称为FANG的美国科技牛股昨日重挫6%,创2012年以来最大跌幅,合计市值蒸发1250亿美元。阿里巴巴连跌五日,跌幅创上市以来最高纪录,市值已狂减万亿元。至此,八成科技股已进入调整区间。

美国股市惨遭血洗的黑暗日子里,科技股一败涂地,特别是龙头股。

周三,被称为FANG(Facebook、谷歌母公司Alphabet、Amazon、Netflix)的美国科技板块大牛股重挫6%,至少是2012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投资者疯狂抛售今年以来涨得气势如虹的科技股大赢家们。FANG合计市值一夜之间大举蒸发1250亿美元,比标普500上市公司中大约460家公司的任意一家市值都要多。

迄今,FANG较七月高点已累计抹去15%。不过,这组股票仍比一月时高24%,远超标普500指数4%的同期涨幅。

当日,亚马逊收跌6%,创两年多以来最大单日跌幅,680亿美元市值就此抹去。Alphabet收盘跌5.06%。Netflix暴跌8.38%。Facebook跌4.13%。

标普500科技板块周三重挫4.77%,创2011年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

至此,80%的美国科技股都进入了调整区间,较52周高点下挫幅度达10%。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标普500指数创出了特朗普上任以来最长连跌。

道指狂泻831.83点,创2月8日以来最大下跌点位(当时下跌点位高达1033点),自7月6日以来首次下穿50日均线。

标普500指数跌3.3%,报2785.68点,创出八个月最大跌幅, 为2016年11月以来首次出现五日连跌,令其较9月20日创下的历史高点大跌5.0%左右。自6月27日以来,该指数首次跌破100日均线。

纳斯达克指数重挫4.08%,是2016年6月24日以来的最糟糕单日表现。该指数自2016年6月29日以来首次下破200日均线。

在标普500的505只成分股中,有332只个股都已较其各自的52周高点下挫10%,占比高达66%。

股市重挫引发很多人担心持续九年之久的美股牛市可能接近尾声。“这可能是(美股)修正的开端。”路透社援引纽约Bruderman Asset Management副董事长兼首席市场策略师Oliver Pursche的话这样写道。

自2009年3月以来,美国股市进入了史上最长的牛市期,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逾三倍。许多投资者一直在讨论美国股市何时、而非是否将结束涨势。

1、阿里巴巴市值狂减万亿

在美股科技板块个股中,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惨不忍睹。从今年6月创下的211.70美元历史峰值算起,阿里巴巴当前的调整幅度已接近四成,市值缩水达16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万亿元。

截至周三收盘,阿里巴巴跌5.89%,报138.29美元,为连续第5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15%,创出该股2014年上市以来的最高历史记录,较今年6月5日最高点211.7美元跌超35%。该股盘中触及137.92美元的低点,刷新52周最低价。

阿里巴巴将于1月到期的期权合约价格同样下跌,空头合约的数量远远多于多头合约,比例之悬殊高达3:1。

各大科技股自高点跌幅:中概科技巨头BAT领跌

截至周三收盘,阿里巴巴股价与46位分析师给出的12个月目标价均值之间的差距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89.72美元。

雅虎财经统计显示,当前,46位分析师给出的阿里巴巴平均目标股价为228.28美元。

然而,即便如此,分析师们给出的目标价均值仍比阿里巴巴的周二收盘价高出了29%。在截至10月10日的两天中,已有11位分析师下调位分析师下调了预期价格。

投行Jefferies将阿里巴巴未来12个月目标价从225美元下调至208美元。巴克莱将目标价从225美元下调至210美元。KeyBanc资本市场将目标价下调至215美元。SunTrust Robinson Humphrey更是将目标价下调至195美元。

其他科技类中概股集体下跌。微博重挫逾7%,新浪跌超5%,京东、百度和网易也跌了至少3%以上。流利说大跌近15%,较IPO定价跌近27%。趣店大跌11%以上,市值缩水至14.04亿美元,较此前的百亿美元市值跌去逾八成。拼多多大跌9%,市值缩水至225亿美元。

被誉为中概股“视频三杰”的哔哩哔哩、爱奇艺和虎牙齐齐下挫。其中,哔哩哔哩和爱奇艺均跌超5%,虎牙跌逾2%。

腾讯ADR股价自6月26日创出的高点累计重挫42%。华尔街见闻昨日文章提及,港股腾讯控股已创出多个负面历史记录,包括上市以来最大累计跌幅、史上最长连跌记录、市值缩水规模全球最大、史上最长下跌趋势……

受累于股价下挫,周三当日,上榜彭博亿万富豪指数上的500位超级富豪们因此合计损失了990亿美元财富。

其中,创始人、首席执行官Jeff Bezos的身家财富大举减少91亿美元,是彭博亿万富豪指数上最惨的一位富豪。目前,他的财富为1452亿美元,是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阿里巴巴昨日大跌之前,上海胡润研究公司发布的中国百富榜显示,马云以2700亿元财富成为中国首富。恒大许家印和腾讯马化腾分别以2500亿元和2400亿元紧随其后。

2、科技股缘何惨遭屠戮?

从股市自身来看,在市场情绪转差、美股大幅下跌之时,最具流动性、之前表现最好的股票总是最容易被抛售的目标,FANG就是这种典型。

在基本面上,萦绕在全球互联网巨头上空的阴云久久难散——美债收益率攀升至多年最高位给股市带来较大抛压,而在全球贸易战背景下科技公司难以摆脱泥沼。

巴克莱(Barclays)也警告,互联网公司极有可能公布令人失望的三季度财务报告。

该行高级互联网分析师Ross Sandler注意到,很多互联网公司在第二季度没能实现营收目标,这还是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而且,这类公司还下调了三季度的收入预估。

对于阿里巴巴,摩根士丹利和Raymond James下调了对这家电商巨头的短期盈利预估, 称因中国经济环境转差,并将该股目标价下调至220美元。KeyBanc也认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电子商务和新零售的营收将低于之前的预期。

分析师们预计,阿里巴巴在今年第三季度的盈利将同比下滑7%, 预计2019财年盈利增速将仅为8%,远低于上一财年的24%;整个财年营收可能增长47.5%,显著低于7月时增长57%的预期。

12,中国债市第一多头:流动性拐点已至 2018“紧货币”没有可能_搜狗问...

摘要:昨晚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对流动性表述从“基本稳定”到“合理稳定”,强调监管对宏观经济和市场格局的影响,均能反映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拐点。

本文来自海清证券频道,原文标题《央行释放两大关键信号:“流动性拐点”已现+“大资管新规”重视民意=债市春天到来!》

2018年2月14日,央行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货币政策边际变化,流动性拐点已经确立,“紧货币”担忧是杞人忧天。尽管此次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提“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但这仅仅是为了保证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一致,其实际意义仅限于货币政策不可能重回2015-2016年偏宽松,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收紧;

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流动性表述从“基本稳定”到“合理稳定”,强调“综合考虑金融监管政策的宏观效应及对金融业态和市场运行格局的影响”,以及超储率的跃升,均能反映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拐点:虽然货币政策重回2015-2016年的偏宽松是不可能的,但2018年“紧货币”也没有可能性,但流动性拐点已经出现。

2、监管政策边际利好债券市场。关于2018年监管政策的焦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MPA考核,二是“大资管新规”。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MPA并无增量利空,而“大资管新规”的表述则体现了重视民意,确实正在根据“社会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由于几乎所有的社会意见都是提出“大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不足之处,这意味着对市场而言,最终版本的“大资管新规”只可能比11月的征求意见稿更为友好。

3、“通胀回归正常”不代表“通胀压力”,在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早已先于CPI之前收紧的背景下,2018年货币政策更不会因为CPI再收紧。2017年CPI水平过低、仅为1.5%,2018年通胀较2017年上行是必然,但这并不代表着“通胀压力”。全球因素看,“大宗商品价格拖累、劳动力结构、工资增长缓慢、通胀目标、全球价值链与技术进步”,国内因素看,蔬菜水果的季节性回落、猪肉趋势未现、医疗价格冲击已过、原油价格大跌、PPI下行,2018年通胀因低基数上行、但压力非常有限,全年中枢在2-2.5%,货币政策也不会由此而收紧。

4、对于M2低位,从资产端和负债端的解释是不同的。央行专栏重点从资产端的角度解释,即2017年M2同比低位是由于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萎缩、债券投资规模下降等导致;但我们从负债端的角度来看,M2主要受居民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下滑影响,这与房地产调控导致房地产销售下滑密不可分。

5、“适时推动前期出台的逆周期调控政策回归中性”特指汇率,即在汇率正常化之后,“逆周期因子”的调控作用将弱化。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明显的情况下,央行通过“逆周期因子”来对汇率市场进行调控,等到人民币贬值预期好转的时候,央行希望通过降低“逆周期因子”的作用来更多地由市场决定汇率价格。不过,考虑到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央行创造“逆周期因子”的变相调控干预汇率市场,存在一定的争议性。

6、2018年外部环境难以乐观。由于贸易保护、地缘政治、美国经济复苏受阻、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等因素,都将为2018年的外部环境蒙上阴影,2018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恶劣局面,党和政府、市场投资者千万不能误判形势,需要如履薄冰!

7、作为“中国债市第一多头”,海清FICC频道认为:其一,货币政策边际变化,流动性拐点已经确立,“紧货币”担忧杞人忧天;其二,目前债券收益率水平已经price-in了充分的严监管利空,债券市场危险期已过;其三,2018年通货膨胀上行压力有顶;其四,海外风险利空中国经济;其五,中美利差只是果、不是因,以及在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下,中美利差收窄存在可能,美债上行并不会制约中债下行。总体上,从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等传统分析框架看,债券市场已经超调、配置价值凸显,而且监管冲击高峰已过,债券收益率将重回价值中枢,2018年最好、最确定性机会是利率债,重申“十年期国债3.8以上闭着眼睛买”!

一、货币政策边际变化,“流动性拐点”到来!

2018年2月5-6日,2018年央行工作会议中去掉了“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的说法,但此次2018年2月14日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次提到“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沿用了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

对此,海清FICC频道认为,加上“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主要是出于保证央行货币政策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的政治一致性,其实际意义仅限于货币政策不可能重回2015-2016年偏宽松,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收紧。

相反,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可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尽管重新添加了“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的说法,但对流动性的表述反而出现了边际缓和的情况,其主要论据包括以下三点:

其一,对流动性表述从“基本稳定”到“合理稳定”。此次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对比以往可以发现:2015年四季度-2016年三季度的提法是“合理充裕”、2016年四季度-2017年三季度的提法是“基本稳定”,从“合理充裕”到“基本稳定”再到“合理稳定”,表明货币政策边际拐点到来。

如下图所示,2015年四季度-2016年三季度货币流动性处于利率低中枢、低波动的情况,这一时期的表述是“合理充裕”;2016年四季度-2017年三季度货币流动性处于利率中枢逐步抬升、高波动的情况,这一时期的表述是“基本稳定”;2017年四季度以来利率中枢略微下行、波动幅度降低,反映出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正好介于之前两个时期,较2016年四季度-2017年三季度时期出现了流动性的边际拐点,符合“合理稳定”的表述。

图1:流动性表述从“合理充裕”到“基本稳定”再到“合理稳定”

其二,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着重强调了“综合考虑金融监管政策的宏观效应及对金融业态和市场运行格局的影响,加强监管协调,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合理安排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削峰填谷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以往该部分更多地是强调了“流动性收紧去杠杆”的层面,但此次报告则更多突出了“流动性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反映出政策层对流动性态度的更为友好;

其三,2017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1%,较2017年三季度超额准备金率大幅回升了0.8个百分点,尽管超储率回升存在季节性因素,但回升幅度高于季节性规律,这反映出了央行货币流动性投放的更为积极性,以及对市场流动性的更为呵护。

图2:2017年四季度超额准备金率跃升0.8个百分点至2.1%

总体上,尽管此次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提“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但这仅仅是为了保证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一致,其实际意义仅限于货币政策不可能重回2015-2016年偏宽松,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收紧;

相反此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无论是对流动性表述从“基本稳定”到“合理稳定”、还是更多地强调“综合考虑金融监管政策的宏观效应及对金融业态和市场运行格局的影响”,以及超储率的跃升,均能反映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拐点:虽然货币政策重回2015-2016年的偏宽松是不可能的,但2018年“紧货币”也没有可能性,流动性拐点已经出现。

二、MPA没有增量利空,“大资管新规”重视民意

关于2018年监管政策的焦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MPA考核,二是大资管新规。分析2017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海清FICC频道认为,MPA考核并无新增利空因素,均是存量信息,对市场不构成新的利空;反而是大资管新规,由于监管部门会适当考虑市场意见,正式的发文可能较征求意见稿出现适度缓和的情况,反而会出现利空出尽的利好。具体如下。

第一,关于MPA考核的提法,此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与二季度、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一致,并无增量利空。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出,“2017年第一季度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范围之后”、“于2017年第三季度评估时,将绿色金融纳入MPA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评估中把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占比指标,对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进行考核,对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下的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进行监测”。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开头“将同业存单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的准备工作”,但后文明确提出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时是5000亿以上银行,并没有进一步扩大MPA考核的范围。因此,很明显,此次关于MPA考核的内容与之前的监管规定比较并无不同,MPA考核不会对市场构成新的利空;

第二,关于“大资管新规”,此次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明确提及“做好社会意见的研究吸收工作,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报请国务院批准发布”,这表明监管层不会“无视市场心声”,而是确实在进行“修改完善”,“理想化”的目标需要与现实条件进行结合。由于几乎所有的社会意见都是提出“大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不足之处,这意味着对市场而言,最终版本的“大资管新规”只可能比11月的征求意见稿更为友好。

回顾“大资管新规”两次征求意见稿,我们可以发现确实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在2017年2月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产品期限与所投资产存续相匹配”、“不得开展或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这几乎没有任何的可行性,因为只要投资股票,必然涉及期限错配;在2017年11月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删除了“产品期限与所投资产存续相匹配”,将第二句中的“期限错配”从资金池业务中删除,该版本对于标准化资产的期限错配并不限制。

对于11月版本的征求意见稿,我们在当时的点评中提出,该版本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监管层对银行理财的定位与其他资管完全相同,而民众对于银行理财的认知就是“刚性兑付”,这种观念之间的差异难以一夜之间得到改变;(2)银行理财作为资管产品需要采用市值法计价,这将导致现有理财产品出现大量浮亏,从而导致挤兑风险,以及债市剧烈波动的风险;(3)对于“分级产品”的表述存在自相矛盾,该版本征求意见一方面沿用了“新八条”对于分级产品的要求,即固收类不超过3:1,权益类不超过1:1等,但另一方面该征求意见稿又规定了“所有公募产品、开放式私募均不可进行分级”,只有“投资标准化资产不超过50%、且投资单一非标不超过50%、且为封闭式私募”的产品才允许分级,这种产品事实上几乎不存在。

我们认为,最终版本的“大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的宗旨不会动摇,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的宗旨不会动摇,但是具体执行方式可能发生变化,部分有待商榷的细节可能调整,完全有可能采用对市场冲击最小的方案,妥善化解金融系统风险,避免“处置风险引发更大的风险”。

总体上,无论是MPA考核不存在增量利空,还是政策层考虑将“大资管新规”适度“友好化”,均表明出了监管层态度的日益明朗化,2018年监管政策对债券市场并不构成利空,反而存在利多的可能性。

三、“通胀回归正常”不代表“通胀压力”

2017年底以来,“通货膨胀压力”一直是市场热点,此次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中同样表达了一定的通胀担忧压力,报告中明确指出“受去产能、环保督查、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基数因素等叠加影响,通胀水平可能存在小幅上升压力”,之前的提法则是“通胀预期大体保持稳定”,反映出2018年较2017年通胀上行确实是大概率事件。

但我们认为,“通胀回归正常”不代表“通胀压力”,2017年CPI中枢仅为1.5%,2018年通胀中枢将上行至2-2.5%,这只是通胀回归正常水平,并不代表所谓“通胀压力”。

此外,中国与海外不同,海外通胀上行是海外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条件,也就是通胀上行将导致加息缩表,而中国央行早在2016年四季度通胀低位时已经开始了货币市场加息,中国货币市场利率早已正常后,债券市场更已经超调。只要中国2018年CPI中枢不超过2.5%,不会引发货币政策收紧。

我们认为,中国2018年CPI中枢难以超过2.5%,理由包括:

其一,关于货币政策报告专栏中的解释,“低通胀现象的成因既可能有暂时性、周期性因素,也可能有趋势性、结构性因素。一是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处在近年来低位,对通胀上升产生拖累;二是劳动力市场兼职劳动者、临时雇佣合同和低技能劳动者占比上升等结构性因素导致工资增长缓慢;三是主要经济体目前都存在通胀预期较低的问题,影响工资和商品价格的上涨,抑制了家庭和企业的消费与投资需求,导致通胀缺乏上升动能;四是近年来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大多转向以通胀为目标,并对外明示了通胀目标的水平,在主要经济体央行可信度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通胀预期被锚定在通胀目标之下,在稳定通胀的同时,也导致了通胀低迷;五是全球价值链发展与技术进步因素可能带来价格下行压力”;

其二,根据CPI细项的分析,一是2018年1月蔬菜、水果价格明显走高,这主要是由于天气因素导致了蔬菜、水果价格的走高,但是随着天气因素逐渐消退,蔬菜、水果价格的走高将面临回落的情况,类似于2016年2-3月;二是猪肉价格走势具有明显的趋势性,由于当前猪肉价格并未出现市场预期的“猪周期”,猪肉导致通胀上行的可能性很低;三是医疗改革对价格的影响是一次性冲击,这直接导致了2017年医疗保健同比达6%,但随着医疗改革的结束,以及医疗保健细项高基数的情况下,CPI医疗保健细项环比增速已经降为0%附近;四是2018年2月以来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落,WTI原油期货价格已经从66.66高位跌至59.35水平,跌幅已经达到10.97%,,石油价格的大跌可能缓解CPI价格的上行压力;五是PPI-CPI的剪刀差将以“PPI大幅向下、CPI小幅向上”而收尾,我们认为,这一轮PPI同比的大幅回升仅是大宗商品的价格洼地回补,相反CPI同比一直来是相对稳定,并不存在PPI向CPI明显传导的情况。

总体上,尽管2018年通胀水平较2017年上行是必然,但这并不代表着明显的通胀压力,考虑到大宗商品价格拖累、劳动力结构、工资增长缓慢、通胀目标、全球价值链与技术进步,以及蔬菜水果的季节性、猪肉趋势未现、医疗是冲击、原油价格大跌、PPI下行,2018年CPI中枢大概率在2-2.5%左右,在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早已先于CPI之前收紧的背景下,2018年货币政策也不会因为CPI再收紧。

四、M2之谜:资产端和负债端的不同解释

2017年以来M2增速有所放缓,全年M2同比增长8.2%,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M2同比的屡创历史低位,也成为了市场讨论的焦点。

货币政策报告从银行体系资产端的角度解释,2017年M2增速放缓的原因包括三点:一是,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从之前的快速扩张转为有所萎缩,是导致M2增速回落的最主要原因,这主要与2017年严监管政策导致金融链条收缩有关;二是,银行债券投资规模下降,由于2017年债券市场利率上行较快,地方债和企业债发行较上年明显放缓,债券投资规模的下降同样拖累了M2同比增速;三是财政存款超预期增长,财政存款增长会导致M2相应下降,因为当企业或个人缴税后,其存款会减少,而财政在拿到这笔资金后会上存央行,这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增长会阶段性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存款的减少,进而使M2下降,下拉M2增速约0.3个百分点。

上述逻辑集中于银行资产端,即认为银行资产形成派生货币,但我们从银行的负债端的角度分析发现,2017年居民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明显下行,成为了拖累M2增速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居民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的下行可能与房地产调控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房地产政策调控下,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销售出现明显的下行,这直接使得由于购房行为变动导致的存款资金出现回落。

图3:房地产销售额与居民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相关性高,房地产调控制约居民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拖累M2同比

总体上,从资产端的角度来看,2017年M2同比低位是由于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萎缩、债券投资规模下降、财政存款超预期导致的;从负债端的角度来看,2017年M2同比低位受居民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下滑拖累明显,这与房地产调控政策密不可分。

五、“逆周期因子”与汇率市场化的矛盾

在此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摘要部分,有一句“适时推动前期出台的逆周期调控政策回归中性”,这一句话实际上特指汇率问题,即在汇率正常化之后,“逆周期因子”的调控作用将弱化。

2015年811汇改至2016年底,由于美元指数的不断走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这一时期的人民币贬值是合理的;但2017年4月之后,美元指数开始走弱,但是人民币兑美元继续持续走弱,为了防止人民币发生恐慌性贬值预期导致的贬值,央行通过增加“逆周期因子”来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但目前来看,由于人民币兑美元开始持续升值,人民币贬值预期已经出现明显好转,汇率开始由市场供需来决定,此时,政策层希望通过适当降低“逆周期因子”的作用,来进一步加大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作用。

此次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此同样进行了明确的说明,“积极完善和推广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适时推动前期出台的逆周期调控政策回归中性”、“在市场环境已转向中性的情况下,有必要使前期为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而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也回归中性,强化外汇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总体上,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明显的情况下,央行通过“逆周期因子”来对汇率市场进行调控,等到人民币贬值预期好转的时候,央行希望通过降低“逆周期因子”的作用来更多地由市场决定汇率价格。

六、2018年海外风险巨大,需要如履薄冰!

2018年2与6日,我们在报告《一语成谶!美股暴跌致全球经济复苏夭折》中提示投资者2018年的海外风险,“中国党和政府、市场投资者千万不能误判形势,2018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恶劣局面,美股存在高度泡沫化风险,建立在货币超级放水上的全球经济复苏是尽管很性感、但是脆弱的,今年是中美国运交锋的大国博弈年,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心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或成为中国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推进一带一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良机!”

此次,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反复强调“海外风险”,与我们的观点不谋而合,比如,报告中指出,“需密切关注美国宽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常化组合对流动性、投资者风险偏好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此外,美国税改政策是否会引起全球贸易摩擦与全球减税潮,也需密切关注”、“需要密切关注发达经济体资产价格变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溢出效应”、“受生产率增长长期低迷、政治不确定性、人口增长放缓及企业债务高企等因素影响,全球投资前景亦承压”、“地缘政治冲突多点爆发,风险因素和不确定性加速累积,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加大”。

总体上,由于贸易保护、地缘政治、美国经济复苏受阻、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等因素,都将为2018年的外部环境蒙上阴影,2018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恶劣局面,党和政府、市场投资者千万不能误判形势,需要如履薄冰!

七、中国债市第一多头:流动性拐点已至,国债3.8%以上闭着买!

海清FICC频道作为“中国债市第一多头”,坚定看好中国利率债市场,从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等传统分析框架看,债券市场已经超调、配置价值凸显,而且监管冲击高峰已过,债券收益率将重回价值中枢,2018年最好、最确定性机会是利率债,重申“十年期国债3.8以上闭着眼睛买”!

其一,货币政策边际变化,流动性拐点已经确立,“紧货币”担忧是杞人忧天。尽管此次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提“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但这仅仅是为了保证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一致,其实际意义仅限于货币政策不可能重回2015-2016年偏宽松,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收紧;

相反,此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无论是对流动性表述从“基本稳定”到“合理稳定”、还是更多地强调“综合考虑金融监管政策的宏观效应及对金融业态和市场运行格局的影响”,以及超储率的跃升,均能反映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拐点:虽然货币政策重回2015-2016年的偏宽松是不可能的,但2018年“紧货币”也没有可能性,流动性拐点已经出现。

其二,监管政策边际利好债券市场。关于2018年监管政策的焦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MPA考核,二是“大资管新规”。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MPA并无增量利空,而“大资管新规”的表述则体现了重视民意,确实正在根据“社会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由于几乎所有的社会意见都是提出“大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不足之处,这意味着对市场而言,最终版本的“大资管新规”只可能比11月的征求意见稿更为友好;

其三,“通胀回归正常”不代表“通胀压力”,在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早已先于CPI之前收紧的背景下,2018年货币政策不会因为CPI再收紧。2017年CPI水平过低仅为1.5%,2018年通胀较2017年上行是必然,但这并不代表着“通胀压力”。全球因素看,“大宗商品价格拖累、劳动力结构、工资增长缓慢、通胀目标、全球价值链与技术进步”,国内因素看,蔬菜水果的季节性回落、猪肉趋势未现、医疗价格冲击已过、原油价格大跌、PPI下行,2018年通胀因低基数上行、但压力非常有限,全年中枢在2-2.5%,货币政策也不会由此而收紧;

其四,从海外担忧的角度来看,由于贸易保护、地缘政治、美国经济复苏、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等因素,都将为2018年的外部环境蒙上阴影,2018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恶劣局面,这可能会利空2018年中国的出口,进而加大经济的不确定性;

其五,从中美利差的角度,中美利差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不能用来倒推中国国债收益率合理水平。2012年之前,中美利差均值为0%;2012年之后,中美利差均值1.2%,这实际上是中国债市收益率中枢不变、美债收益率由于量化宽松下台阶,导致的中美利差被动放大。

从中国与德国债券利差来看,结论更为明显,2009年之前10年中债-德债利差中枢为-0.5%,即德债收益率高于中债,而2012年欧债危机之后中债-德债利差中枢为3%,显然是由于欧央行采取QE、负利率等超常规货币政策导致中德利差被动拉大。

我们认为,随着美国、欧洲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中美、中德利差也将逐步收窄回归正常化,不能用危机后的超常规货币政策时期的利差水平作为合理利差水平,美债、德债收益率上行,中债收益率下行是可能的。

作为“中国债市第一多头”,海清FICC频道认为:一方面,货币政策边际变化,流动性拐点已经确立,“紧货币”担忧杞人忧天;另一方面,目前债券收益率水平已经price-in了充分的严监管利空,债券市场危险期已过。

从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等传统分析框架看,债券市场已经超调、配置价值凸显,而且监管冲击高峰已过,债券收益率将重回价值中枢,2018年最好、最确定性机会是利率债,重申“十年期国债3.8以上闭着眼睛买”!

文章TAG:抛售美债什么意思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是什么怎样抛售往哪里抛售通过怎样的方式-搜...抛售什么什么意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