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经验 > 三季报披露时间,上交所什么时候开始要求披露三季报的

三季报披露时间,上交所什么时候开始要求披露三季报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8:17:07 编辑:生活常识 手机版

1,上交所什么时候开始要求披露三季报的

不同的公司披露时间也不同,中报最早的也要到7月中旬,三季最早的是10月中旬.

一般只有同比超过50%的变动才会预告

三季报披露时间,上交所什么时候开始要求披露三季报的

2,上市公司三季报予披露有时间规定吗

1、上市公司的季报一般在一个季度结束后1个月内公布,半年报2各月内公布,年报4个月内公布,各个公司公布的时间不确定的,有上市公司自己决定。可以在上市公司的网站上下载季报,也可以再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网站上下载 2、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是指上市公司在一个会计年度终了后,在规定时期内编制并公布的,向证券管理机关提交并向社会公众公开的,反映一个会计年度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书面报告。

有的

三季报披露时间,上交所什么时候开始要求披露三季报的

3,三季报业绩预告披露时间规定

据《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修订)》第6.2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披露半年度报告,在每个会计年度的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一个月内披露季度报告。 预计不能在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的公司,应当在该会计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按照本规则11.3.7条的要求披露业绩快报。 公司第一季度季度报告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公司上一年度的年度报告披露时间。 公司预计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的,应当及时向本所报告,并公告不能按期披露的原因、解决方案及延期披露的最后期限。 扩展资料 深交易所三季报预约披露时间表显示,健友股份和星网宇达等两家公司将率先于10月10日披露三季报业绩,紧随其后的中通国脉、青岛中程、天邑股份、光库科技等四家公司将于10月12日披露三季报。 由于10月12日开始,是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完整交易周,三季报披露将逐步增加,在10月12日至10月17日的一周中,预计有51家公司陆续披露三季报业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三季报业绩披露即将拉开序幕 机构高频点赞15只预喜股 参考资料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时间有何具体要求?

三季报披露时间,上交所什么时候开始要求披露三季报的

4,季报一般什么时候披露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 第一季度季度报告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上一年度年度报告的披露时间。

一季报2月中旬-4月30,中报7月初-8月31日,三季报10月中旬-10月31日,年报1月下旬-4月30日止。一般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同时公布。

年报是第二年4月30之前,一季报也是4月31之前,半年报是8.31前,三季报是10.31之前

国内季报披露时间会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完成。投资者可以登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官方网站查看季报披露公告,以季报披露公告中的时间为准。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一季报2月中旬-4月30,中报7月初-8月31日,三季报10月中旬-10月31日,年报1月下旬-4月30日止。一般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同时公布。

5,三季报时间段?

你好,季报是指每三个月结束后bai的经营情况报表,三季报包括一季报、中报,根据相关规定,季报由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三十日内编制完成,即第一季报在四月du份,第三季报在十月份,每个公司公布的时间不一样,但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需在一定时间内上市公zhi司需全部披露完,即三季报在10月底之dao前公布完毕,其具体时间以公司的公告为准。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时间为每年4月1日—4月30日;上市公司二季报披露时间为每年7月1日—8月30日;上市公司四季回报披露时间为每年1月1日—4月30日。 上市公司迟发季报的处罚类为:从规定披露时间结束日止,凡是未作披露的上市公司,下个月第一天起实施停答牌。

(1)一季报:4月底要公布完毕。 (2)半年报:7月起至8月底公布完毕。 (3)三季报:10月底公布完毕。 (4)年报:明年1月中旬起至4月底要公布完毕。

一般第三季度报告会在十月展开,沪深两市相关上市公司直至十月底前会全部公布的三季报的。 一般来说股票的相关业绩公告时间一般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沪深交易所一般规定相关业绩报告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发布。 第一季度业绩公告:每年的4月 上半年业绩公告:每年的7至8月 第三季度业绩公告:每年的10月 全年业绩公告:次年的1至4月

三季报时间段主要是应该是一年中的三到九月份吧。

一到三月份三四到六月份儿,然后七到九月份七到九月份是三季度啊。

6,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年报,什么时候公布,有时间限制吗? - 搜...

(1)一季报:4月底要公布完毕。 (2)半年报:7月起至8月底公布完毕。 (3)三季报:10月底公布完毕。 (4)年报:明年1月中旬起至4月底要公布完毕。 每个公司公布的时间不一样,但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需在一定时间内上市公司需全部披露完,考虑到现在上市公司比较多,如果同一时间,同时公布则会过于拥挤,所以每个上市公司都会事先约定好公布的时间。 1、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每年1月1日——4月30日。 2、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时间:每年7月1日——8月30日。 3、上市公司季报披露时间: 1季报:每年4月1日——4月30日。 2季报(中报):每年7月1日——8月30日。 3季报: 每年10月1日——10月31日。 4季报 (年报):每年1月1日——4月30日。 注意事项: 1、迟发季报处罚:股票将遭停牌. 1季报在4月30日前,3季报10月31日前未披露季报的上市公司,前者自5月1日起,后者自11月1日起,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实施停牌,同时对公司及相关人员予以公开谴责。 2、迟发年报、中报处罚:与迟发季报处罚类似,即从规定披露时间结束日止,凡是未作披露的上市公司,下个月第一天起实施停牌。

一季报:4月30日前; 半年报:8月31日前; 三季报:10月31日前; 年报:次年4月30日前。

一季报:4月30日前; 半年报:8月31日前; 三季报:10月31日前; 年报:次年4月30日前。

7,业绩预览 | 越来越强的对手,越来越紧的监管,微博三季度市场预期不...

文 | Cecilia Xu

编辑 | 韩洪刚

要点提示:

彭博数据显示,市场预期2018年第三季度微博总营收同比增长42%至4.56亿美元,较上季度实际增速68%下降26个百分点,低于公司指引,表明市场对微博营收的信心不足。

微博发展之路的四大拦路虎:发展迅速的短视频、积极寻求变现的微信、低迷的宏观经济现状、不断加强的监管环境。

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在从用户、内容创作者、娱乐地位和广告主四个方面对微博发起冲击,微博展现了较强的抗压性,但缺少重拳出击的反攻。

随着微信逐步释放在社交广告上的潜能,腾讯与微博在社交广告上的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受金融及游戏行业疲软影响,广告主开始削减广告预算,这将对微博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相比外部竞争加剧以及宏观环境低迷带来的不确定性,热门话题发酵能力受限可以说是微博的致命伤。

公司消息显示,微博将于2018年11月22日,香港时间下午2:00召开投资者年会。预计微博将在年会中披露部分第三季度关键财务指标,正式业绩会发布时间为11月28日,管理层将于北京时间当晚7点-8点对三季度财报进行讨论。(具体财报会接入方式详见文末*)

市场预期不容乐观

彭博公布的数据显示,市场预期2018年第三季度微博总营收同比增长42%至4.56亿美元,较上季度实际增速68%下降26个百分点,微博给出的三季度公司营收指引为4.65亿-4.75亿美元,市场预期低于公司指引,表明市场对微博营收的信心不足。

图表1:微博总营收与营收增速

毛利率:同比增长4.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85.2%,表明市场认为,随着营收增速下降,成本增速也会相应放缓。

图表2:微博毛利率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经营利润: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11%至1.72亿美元,表明市场预期微博会通过削减费用的方式保证公司盈利。

图表3:微博经营利润、经营利润率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 GAAP)净利润: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6%至1.66亿美元,同比增速由上个季度的80%,下降至44%。Non GAAP净利率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图表4:微博Non-GAAP 净利润、净利率

相对悲观的市场预期表明投资者对微博运营状况的担忧。总体来看,发展迅速的短视频、积极寻求变现的微信、低迷的宏观经济现状、不断加强的监管环境,可以称为微博发展之路的四大拦路虎。

热火朝天的短视频 潜在的威胁者

2018年开始,短视频的异军突起令所有广告主开始关注这个新兴赛道。据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夏/秋/冬季大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短视频行业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占用户的眼球,使用时长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3.6%上升至8.8%。抖音崛起前,快手一直是短视频行业的霸主。快手与抖音方面的数据显示,直播和广告分别是快手和抖音最主要的变现方式(占比均为90%左右**)。

为此,在快手占据高地的时期(2018年之前,详见图表:主要短视频平台MAU),其对广告市场的争夺力度较低,对主要广告玩家的影响较小。然而,随着抖音崛起,抖音和快手在广告变现上的勃勃野心正在对广告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影响,同时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与微博的竞争关系也越来越受到瞩目,可以说是微博的潜在威胁者。我们认为,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在从用户、内容创作者、娱乐地位和广告主四个方面对微博发起冲击,微博展现了较强的抗压性,但缺少重拳出击的反攻。

用户方面

使用短视频的微博用户越来越多,却并没有减少在微博上消耗的时间。以抖音为例,抖音与微博的重合用户数逐步增加,截至2018年10月,重合用户数占微博MAU(月活跃用户数)的比重已由年初的10%提升至23%,表明抖音正在争夺微博的用户。然而,在这场斗争中,微博向我们展现了超强的抗压能力。主要体现为尽管抖音持续进击,重合用户在微博上的月人均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长维稳,这表明,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微博用户开始使用抖音,但是他们并没有减少在微博上消耗的时间。(详见图表:微博抖音重合用户月人均使用次数、微博抖音重合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

图表5:中国移动互联网部分行业总使用时长占比变化

图表6:主要短视频平台MAU

图表7:微博抖音用户重合情况

图表8:微博抖音重合用户月人均使用次数

图表9:微博抖音重合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

内容创作者方面

短视频平台开始撕咬微博的明星资源护城河,然而距离过河还有很大差距。一直以来,丰富的明星资源、明星之间、明星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被认为是微博最显著的护城河。但是随着短视频平台开始邀请明星入驻,以及明星加大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宣发力度,微博的明星护城河正在被短视频平台撕咬。以快手为例,7月份谢娜受邀入驻快手,入驻不到24小时,粉丝数暴涨到600万,三天之后突破1000万,截至发稿,谢娜在快手的粉丝数超过1660万。然而,尽管粉丝数量短期内增长较快,但是较谢娜在微博1.2亿的粉丝量仍然差距显著。除了快手,抖音与微视上也出现了相应的状况,自4月开始,微视宣布了一系列代言人,而后发布明星应援榜,彰显了其对明星资源的渴望,然各代言人的粉丝数量仍不能与微博相提并论。

明星资源可以说是微博最主要的护城河,几乎所有玩家都虎视眈眈地望着这块诱人的蛋糕,尽管短视频在撬动明星资源上有巨大的潜能,但至今为止微博仍然是粉丝经济最有力的代言人,虽然称不上固若金汤,但也是可攻可守的庞大帝国。居安尚需思危,更何况面对着这么多如狼似虎的新起之秀,维护好自己的领地对微博至关重要。:

图表10:微视代言人粉丝量对比

图表11:微博/抖音明星粉丝量对比

图表12:微视明星应援榜

娱乐地位方面

短视频正在蚕食微博的绝对宣发优势,微博以媒体性防御。2018年爱奇艺与腾讯视频的两款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火遍大江南北,这表明网络综艺的造星能力再上一个台阶。明星既然造出来了,就要增加曝光,这个时候短视频平台扮演的角色显得越发重要。以微视为例,《创造101》播放期间,微视作为主要投票入口之一,成为节目热度发酵地。播放结束后,成功出道的“火箭少女”全员入驻微视,短视频平台成为其主要的曝光渠道。除此之外,《扶摇》、《创造101》、《明日之子2》播出期间,腾讯视频与微视通过“短视频大赛”“开放投票通道”等方式在长视频与短视频平台之间形成联动效应。这一系列的动作令短视频平台成为区别于微博的另一个宣发重镇,不断增强短视频平台在娱乐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对微博的绝对优势发起挑战。但如意算盘最终能不能打响还要看用户。相比短视频平台的强娱乐性,微博还兼具媒体性,特别体现为话题事件发生时微博对用户讨论的聚集作用,正是这样的媒体性使得微博在抵御短视频平台的冲击时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与弹性。

图表13:短视频与宣发重镇变迁

广告主方面

理论上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崛起不利于微博的广告收入,但短期内影响不大。随着短视频平台用户规模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重视短视频这个流量渠道,据悉,截至5月,只有不超过15%的游戏广告主还没有投放抖音。此外,消息显示,目前抖音的月广告收入规模约为5亿元,这表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在广告变现上的潜力巨大,理论上这将对微博产生不利影响,但36氪记者得到消息显示,在广告主预算中,微博仍然是社交广告最重要的投放渠道之一。由于广告主预算制定有一定的时滞,且仍需要一段时间改变其对广告投放渠道的认知,短期内由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而给微博广告收入造成压力的可能性较低。

面对短视频声势浩大的挑战,尽管微博有足够的时间和方式抵御进攻,然而这不意味着微博可以高枕无忧,截至目前,微博还没有出台足以让人安心的反击策略,尽管微博一直强调微博故事发展迅速,并推出了”爱动“短视频平台,但相比万众瞩目的抖音以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短视频平台,微博缺少重拳出击的力度。

渴望挣脱缰绳的微信

如果说广告主对抖音等新兴短视频平台还有所保留,那微信朋友圈广告就可以说是微博当下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腾讯财报显示,三季度腾讯总营收同比增长24%至806亿元,其中网络游戏收入同比下降4%至258亿元,网络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7%至162亿元。受累于“游戏版号审核”问题,游戏业务增速下降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在游戏业务动力不足的艰难时期,广告业务扛起大旗,成为腾讯总营收最大的推动力。其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1%至112亿元,媒体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3%至51亿元。前者可以称为整个集团的营收增速小天使,这里面,朋友圈广告功不可没。(更多腾讯财报分析详见:《业绩快报 | 腾讯云收入超60亿,游戏收入占比不足33%》)

随着微信逐步释放在社交广告上的潜能,稳坐社交广告霸主地位的微博开始需要面对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这个对手只是刚刚开始发力。第三季度,究竟是腾讯抢了微博在社交广告上的市场份额还是两者同步向前将在微博发布财报之后揭晓。预期,腾讯与微博在社交广告上的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图表14:腾讯网络广告收入增速细分

图表15:腾讯总收入与网络广告收入增速对比

持续走弱的宏观经济

2018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为6.5%,较二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增速降至五年新低。考虑到中美 贸易摩擦仍在持续,预计第四季度GDP增速或将继续下滑。此外,2018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2%,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9%,环比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PMI指数已经接近荣枯线。制造业表现疲软将直接影响下游金融、互联网等服务型企业。受金融及游戏行业疲软影响,广告主开始削减广告预算,这将对微博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究竟微博能不能在宏观环境低迷的时期仍然保持健康的增长成为三季度业绩关注的焦点。显然,市场预期较为悲观。

图表16:第三季度GDP增速继续放缓

图表17:制造业PMI指数下行

不断加强的监管环境

除了上述提到来自短视频、微信以及宏观环境的三大挑战,监管环境的不断收紧也是微博面临的一大障碍。

首先,广告主资质审查影响广告收入。爱奇艺和百度的业绩会上,管理层不约而同的提到了监管环境加强迫使企业对广告主资质加强审核力度,主动下线不合规广告。预计微博中或多或少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这将直接对微博广告收入产生负面影响。(更多爱奇艺、百度财报数据详见:百度第三季度业绩回顾、爱奇艺第三季度业绩回顾)

其次,游戏广告主预算大幅削减。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游戏广告主正在经历寒冬。据估算,游戏广告占微博广告收入的比重约为10%,假设游戏广告预算削减40%,将使微博总营收在原基础上下降3%(广告收入占比87%*40%*10%)。

最后,监管环境趋紧限制微博发酵热门话题的能力。经历了多年的积淀,微博已经成为热点话题的公众舆论聚集地,热点事件发酵对微博活跃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鹿晗公布恋情为例,公布恋情当日,微博服务器瘫痪导致客户端无法刷新、评论页面无法正常显示,可见热点事件发生时微博强大的聚集效应。但由于监管环境趋紧,以卓伟为代表的部分娱乐圈明星八卦大V被查封,直接影响微博发酵热门话题的能力,预计该影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

相比外部竞争加剧以及宏观环境低迷带来的不确定性,热门话题发酵能力受限可以说是微博的致命伤。如何在不触动监管红线的情况下,增强微博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掌控力并最终形成对用户的吸引是微博接下来面临的重要挑战。

注1:微博将于11月28日正式发布第三季度业绩,管理层将于北京时间当晚7点-8点对三季度财报进行讨论。具体接入方式如下:

美国:+1 866-519-4004

中国香港:800-906-601

中国大陆:400-620-8038

密码:5368429

注2:广告营收占抖音总营收比重约为90%左右,直播收入占快手总营收的比重约为90%,该数据为市场来源,不做具体论证,请读者对该数据持审慎态度。

8,万亿市值颠覆,贵州茅台业绩承压,机构资金在撤离_

编者按:本文来自“财经杂志”(ID:i-caijing),作者:张建锋、杨秀红,36氪经授权转载。

市值曾一度突破万亿元的贵州茅台(600519.SH),近日在二级市场遭遇资金出逃困境,与此前股价连创新高形成巨大反差。

10月29日的“一字”跌停令投资者始料未及,虽然公司在次日发布公告称,“基本面没有改变,能顺利完成年度计划并有望超额完成”,但仍未能阻挡资金出逃步伐。当日上午公司股价跌幅一度超6%,午后股价回升,收盘于每股524元,跌4.57%。

从6月12日每股803.5元高点至10月30日盘中每股509.02元低点,贵州茅台市值最高蒸发3710.45亿元,高位入局者损失惨重。

国庆节之后,在今年贵州茅台股价下跌K线中,除了外资在不断减持外,机构资金也在逐渐撤离。10月29日贵州茅台跌停当日,机构资金净流出7.7亿元,大户和中户资金则在接盘。与此同时,机构纷纷下调公司目标价。

二级市场的低迷,与贵州茅台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突然断档关系密切。虽然贵州茅台在今年1月份上调了茅台酒(53度500ML)终端价格,并快速扩大系列酒经销商队伍,但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71%的同比增幅,与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40.82%的增幅形成巨大反差,公司业绩增速进入换挡期。如此业绩表现,让有些投资者几乎“失眠”。

有市场人士对《财经》记者称,相对于茅台酒,公司的系列酒在体量和盈利能力方面仍有较大不足,短期内难以对公司业绩形成较大支撑,同时,茅台酒受基酒产量限制短期内难以放量,如果公司在2018年不提价(茅台酒),则公司2018年业绩面临一定压力。

《财经》记者采访发现,与二级市场低迷不同的是,茅台酒在终端市场缺货现象虽仍较为突出。虽然历经公司铁腕限价,但目前仍有经销商仍存在囤货抬价的情况,茅台酒每瓶价格高达1850元,远高于终端零售价1499元/瓶。

“外资”首现大规模减持

“我们持仓市值9月末还较年初浮盈6%-7%,至今天最新浮亏22%-23%,今天茅台股价跌停超过了昨晚看公司三季报的担忧。”一位贵州茅台投资者10月29日在其微博上表示。

10月以来,贵州茅台迭创新低,是谁不惜以跌停价卖出?

《财经》记者观察到,贵州茅台下跌途中,主力资金暗流涌动。较为典型的是,10月外资(指通过陆股通由香港流入内地的资金)持股比例在持续下降。与此同时,整体机构资金也在逐渐撤离贵州茅台。

外资的大规模减持自10月初拉开序幕。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2018年三季度末,外资持有贵州茅台9556.19万股,但截至10月29日,其持股数量已经下降到8701.32万股,10月已累计减持855万股。

这是今年以来,外资首度大规模减持贵州茅台。

今年前三个季度,外资还曾连续增持该股。港交所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外资持有贵州茅台7370万股,今年前三季度每个季度均有所增持,三个季度累计增持2185万股,至今年三季度末,其持股数量已达到9556万股。

目前外资对贵州茅台持股市值已从三季度末的697亿元缩减到477亿元。

减持贵州茅台的外资具体出自何处?

“由陆股通买入A股股票的资金并不一定是外资,还有部分‘假外资’。”一位外资投行的资深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这部分‘假外资’,其中一部分是内地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借道到香港的。”

卖出贵州茅台的外资资金究竟来自外资还是其他渠道?目前尚无法查证。

从整体资金流向来看,10月以来,机构资金也在净流出贵州茅台。根据Wind数据统计,10月1日-29日,机构资金成为卖出贵州茅台的主力,机构此间流入资金269亿元,流出304亿元,净流出35亿元;大户资金也净流出10亿元。接盘方则主要来自中户资金,此间净流入48亿元。

10月29日贵州茅台跌停当日,机构资金净流出7.7亿元,大户和中户资金则在接盘。

多家机构已开始下调贵州茅台的估值。根据wind数据统计,最近180天内,有14家机构下调了贵州茅台的盈利预期,由此,机构对贵州茅台每股收益的一致预期价已下调至28.63元。在该公司发布三季报之前,机构对其每股收益的一致预测价为29.1元。

仅10月29日跌停当日,已有3家机构下调了贵州茅台的目标价。包括中信建投、华泰证券、东方证券,其分别将目标价下调至740元,653.25元和716.82元。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及部分基金对贵州茅台的持仓比例还在一路上升。贵州茅台三季报显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除陆股通持股数量增加外,证金公司、上证50指数基金、社保基金101组合均在三季度买入或增持了贵州茅台,另有一家外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也增持了86万股。

伴随着茅台的下跌,市场上开始流传“茅台不死、熊市不止”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否可信?

对此,东北证券分析认为,茅台800元附近构筑双头后、目前震荡回落。考察历史经验,茅台在800元、万亿市值时,占贵州GDP70%以上时,的确是中长期的高位;但是,茅台下跌,并不意味着指数熊市的结束,但往往意味着市场风格的轮动。即如2012年茅台开始回落、其后中小创反弹,而上证指数的反弹则在2014年下半年。

10月以来,陆股通对贵州茅台的持股比例不断下降

(数据来源:Wind资讯,港交所)

短期业绩临压

市值蒸发的背后,是贵州茅台第三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虽然公司确定了茅台酒和酱香系列双轮驱动的战略,并大幅增加系列酒的经销商队伍,但相对于茅台酒而言,其相对较低的体量和盈利能力难以在短期内支撑起贵州茅台业绩“重任”。传家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席投资总监黄梓铭对《财经》记者表示,长期看好公司发展前景,但短期内业绩面临一定压力。

从2016年开始,贵州茅台开始增加经销商队伍,当年公司国内、国外经销商数量分别为2,331个、85个,分别增加131个、9个。

自2017年起,公司开始主要增加酱香系列酒的经销商,当年公司国内、国外经销商数量分别增至2,979个、104个,在2018年前三季度该数据分别为3,318个、115个。其中2018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国内、国外经销商数量分别增加339个、11个。

虽然贵州茅台快速扩大系列酒经销商队伍,并将茅台酒在今年1月份市场价由此前的1299元/瓶上调至1499元/瓶,但公司交出的第三季度成绩单却让市场“大吃一惊”。

10月28日晚间,贵州茅台公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2.42亿元,同比增长23.0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47.34亿元,同比增长23.77%,扣非后净利润249.29亿元,同比增24.11%。

其中,其第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9.69亿元,同比仅增长2.71%,相对于今年第一季度和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增38.43%、40.82%的惊艳表现,反差巨大。

“昨晚看完茅台的三季报,几乎让我失眠,心里憋得慌,说不来的不舒服。”上述投资者在其10月29日微博中亦表示。

《财经》记者注意到,五粮液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84亿元,同比增幅为19.61%,相对于上半年的43.02%增幅下滑不少。但泸州老窖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45.49%,高于上半年的34.08%增幅。

东北证券分析师李强认为,贵州茅台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系去年基数较高,以及今年三季度茅台酒发货节奏放缓所致。去年三季度公司茅台酒累计发货约1万吨,今年同期累计发货9000吨,发货量整体下降10%左右。

否极泰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董宝珍对《财经》记者指出,除了去年第三季度基数较高外,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将大量预收款变现导致三季度“存粮”较少,也是其今年第三季度业绩增幅同比放缓的主要原因。

黄梓铭对《财经》记者表示,贵州茅台第三季度业绩不理想的因素之一,是此前公司在2015年对飞天基酒的减产导致销量规划受到一定限制。虽然公司可以拿出存量基酒应对,最近两三年这一限制将会一直存在,20倍以上市盈率难以维持。此外,公司三季度财报在低于市场预期情况下预收账款依然环比小幅增加,与今年上半年同比大幅降低形成对比,公司可能将一部分业绩留在未来释放。。

从贵州茅台产品结构收入来看,虽然酱香系列酒收入增幅较高,但相对于茅台酒的体量和毛利率,仍然显的较为“单薄”。

贵州茅台将公司产品档次划分为茅台酒和系列酒。2018年上半年,公司系列酒、茅台酒营业收入分别为39.93亿元、293.8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1.96%、87.98%。虽然系列酒收入占比从此前的个位数增加至10%以上,但相对于茅台酒的体量占比依然较小。

2017年,公司系列酒的毛利率为62.75%,相对于茅台酒92.82%的毛利率仍有不小差距。

董宝珍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大力发展系列酒,是改善此前收入过度依赖单一茅台酒的产品结构所需,但从体量和盈利能力来看,短期内系列酒上对公司的营业业绩贡献仍然有限。

系列酒的大幅推广,也让贵州茅台的销售费用大幅增加。2018年上半年,贵州茅台销售费用为21.99亿元,相对于去年同期的13.79亿元,增加8.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9.52%。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为28.46亿元,相对于去年同期19.78亿元,增加8.68亿元,增幅为43.87%。

黄梓铭称,由于目前零售价已经不低,处于让利于消费者考虑,预计明年贵州茅台的茅台酒涨价可能性不大,加之茅台酒产能受基酒限制短期内不能放量生产,如果不涨价,预计公司2018年茅台酒收入增幅为5%-8%。系列酒由于是公司新主推产品,在终端市场面临众多低价产品的竞争,销售存在一定压力,短期内快速抢占市场的可能性不大。

其进一步指出,目前公司希望经销商多推系列酒,如果要继续卖飞天茅台的话,需要搭配一定的系列酒。从长期来看,这些措施对系列酒拓展市场有积极作用,但短期内来看,可能会影响经销商的积极性。

部分经销商仍囤货抬价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业绩增速不及预期,但在终端市场,飞天茅台依旧缺货。《财经》记者最近调查发现,部分经销商仍存在囤货抬价的情况。

在2017年度,为抑制终端价格的非理性上涨,贵州茅台开始采取一系列铁腕措施来抑制价格过快上涨,包括采取发布指导价、查处经销商、增加出货量等多种方式。

去年5月,贵州茅台第三次关于稳价和市场管控的重量级别专题性会议,对茅台提出市场价不得超过1300元的控价铁腕要求。进入8月,在中秋、国庆来临之前,茅台酒的价格管控进一步升级。从去年至今,因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贵州茅台对多家经销商进行处罚。

2017年度,《财经》记者独家调查茅台酒价格疯涨现象时发现,由于继续看涨茅台酒价格,在中秋节、国庆节来临之际部分经销商和民间资本囤货现象亦普遍存在,这种囤货又加剧了市场看涨茅台酒的预期,而有的经销商甚至晒出自己的部分存货,炫耀自己能挣多少钱。茅台镇一位酒行老板曾对《财经》记者指出,目前当地茅台酒社会炒家盛行,有的资金规模上亿元,其亲属所在的茅台酒专卖店大部门存货都以高价卖给了社会炒家。

时隔近一年之际,《财经》记者再度采访茅台酒多家专卖店和经销商发现,茅台酒依旧紧俏,缺货现象仍然存在。但专卖店已经取消此前每天限售的规定,部分经销商囤货情况仍然存在。

“此前由于限制茅台酒价格,专卖店每天限售一定数量的茅台酒,在10月份之后这个规定就取消了。”茅台酒北京宏拓宏达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朝阳区专卖店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飞天茅台每瓶1499元(茅台指导价),但10月份订货在国庆节之前就已经售完,11月份的订货预计在11月中旬才能到货。

“目前店里没有茅台酒,限售政策也不再执行。”北京德龙宝真国际酒业有限公司朝阳区专卖店亦对《财经》记者表示,9、10月份的进货在中秋节已经卖完,11月份的订货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配送到货。

在经销商方面,茅台酒库存较少,还存在部分经销商囤货抬价的行为。

北京一位43度经销商(茅台酒)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飞天茅台1850一瓶,此前发出的100箱和50箱茅台酒都是按照这个价格发货,如果要二三十箱,可以随时提货。

茅台酒特约经销商北京中昊汇通商贸有限公司表示,10月份的茅台酒在9月份就已经销售完毕,11月份配货何时能到尚不清楚。

北京嘉诚利发糖酒有限责任公司(43度经销商)一位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茅台酒就几箱存货,随后其又该改口说没有货。

9,东方财富杀入公募!前有老牌券商,后有阿里腾讯,金融版图能否能...

作为互联网券商的龙头,东方财富历时三年终获公募牌照,挺进基金行业。由于今年股市交投低迷,券商行业整体业绩普遍下滑,而东方财富亮眼的业绩表现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从东方财富披露的2018年三季报预告看,其前三季度预计盈利7.8亿元至8.3亿元,同比增速为70.46%至81.39%,证券及金融电子商务服务这两大支柱业务收入均大幅增长。拿下公募牌照后,东方财富又能在基金行业掀起怎样的水花?面对阿里巴巴以及腾讯在金融领域的布局,东方财富是否有能力保住自己的战果呢?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

作者:张天伦

不知不觉间,东方财富(300059)已经陪伴股民走过了13个年头。在东方财富的生态圈中,股民们搜着资讯看着盘口吹着牛,度过了无数春秋。虽然韭菜被割了一批又一批,但东方财富的业务却如沐春风,从门户网站到基金代销再到互联网券商,越做越大。

10月9日,东方财富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收到证监会批复,核准在旗下设立西藏东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此次公募牌照的申请历时三年多。而东方财富涉足基金业的历史则更为长久,2012年至今,东方财富已经通过旗下的天天基金网在基金销售渠道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今公募牌照顺利落地,意味东方财富切入财富管理业务走出了关键一步。

2015年12月,东方财富收购同信证券(后改名为“东方财富证券”),成为首家拥有券商牌照的互联网平台。彼时东方财富坐拥财经资讯以及金融终端两大平台,每天都有万千股民活跃在东方财富的生态圈之中,拿到券商牌照的东方财富如鱼得水,证券业务飞速发展。

2015年至2017年,东方财富的证券业务收入由1.14亿元大幅提升至14.24亿元,净利润从0.58亿元增长至633亿元。今年上半年,其证券业务营收9.23亿元,同比增长50.05%。而东方金诚根据2018年上市券商公布的中报统计,32家上市券商实现营业收入1219.7亿元,同比下滑7.73%。在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东方财富证券业务的成长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手握公募牌照之后,东方财富能否再次拓展出新的业务空间?毕竟,东方财富在互联网券商方向上的成功,让人有理由期待,其在基金领域也将有着极大的创新潜力。未来,拥有着多个流量入口的东方财富能复制“天弘基金”的成长神话吗?

01

天弘基金不是东方财富的未来

2013年,阿里巴巴出资11.8亿元收购天弘基金51%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同年6月,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为后者的货币基金业务引流。借力余额宝的快速发展,2014年一季度末,天弘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已达到5537亿元,排名跃居行业第一。两年不到的时间,支付宝已经将本是“青铜”段位的天弘基金带上王者宝座。截至2018年6月30日,天弘基金管理的资产约17400亿元,同比增长13%,上半年天弘基金实现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61%。

“支付宝+天弘基金”的模式是互联网金融的成功。作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之一,支付宝所提供的低门槛理财方式,既满足了数以亿计的长尾客户的理财需求,也让自身找到了新的变现方式。与此同时,余额宝的成功,印证了中国金融市场长尾投资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机会就在眼前,拥有着海量金融属性流量的东方财富自然不会错过。自2005年创立以来,东方财富在财经资讯、金融数据服务以及基金销售等领域均有着不俗的表现。

根据艾瑞指数,2018年6月财经资讯类网站中,仅有东方财富网的DAU达到1000万级别,独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DAU则在100至600万之间,包括腾讯财经、新浪财经、和讯网等10家财经网站。而从用户粘性上看,东方财富网的月度浏览时间在今年上半年一直保持在5000万小时以上,对比来看其他网站,紧随其后的新浪财经在今年上半年的月度浏览时间从未超过2500万小时。

而在金融数据服务上,东方财富凭借着免费炒股软件“东方财富通”在PC以及移动端的优异表现,吸引了大量用户。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7年12月,东方财富PC端月度覆盖用户7539万人,作为对比,同花顺同期月度覆盖用户3607万人,东方财富在PC端的优势十分明显。而在移动端则是同花顺更胜一筹,其月活跃用户为3399万人,而东方财富仅为882万人,但在使用时长上,东方财富的人均单日访问时长为33.7分钟,而同花顺则为29分钟。

作为基金销售主要渠道的天天基金网,凭借着东方财富网高度匹配的垂直流量,成为了互联网基金销售中的领头羊。从用户规模上,2017年上半年,天天基金网日均独立访问用户62.14万人。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2017年7月至12月,天天基金网PC及移动Web用户总访问数基本维持在400-500万之间,2017年12月为508万,人均页面访问量为4.2,平均每次访问时长约为30分钟。

东方财富在财经资讯、金融数据服务、基金销售三大领域所吸引的流量,是纯粹的金融属性流量,一致的属性可以让东财的流量在三大领域间顺畅地传导。根据SimilarWeb 2018年2月的数据,天天基金网的网站导入流量有近50%来自东方财富网。正是基于与支付宝类似的高用户量以及高粘性度,当东方财富拿下公募牌照的时候,人们惊呼,“袖珍版的天弘基金”即将到来。

其实在余额宝上线不久,天天基金网就打造了一款投资优选货币基金的活期账户,取名“活期宝”。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活期宝的销售规模分别为1800亿元、2424亿元、1930亿元,从规模上看与余额宝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平台属性的不同决定了东方财富基金难以成为第二只天弘基金。

余额宝设立的初衷是吸收支付宝账户里的闲置资金,解决小额资金理财难的问题。目前,与支付宝账户最直接对接的余额宝,渠道端有着其他货币基金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余额宝中的钱在用支付宝支付的时候可以直接消费,也是其一大特点。

而东方财富并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这样一个巨大的资金中转站,其证券账户也并不具备支付属性,这直接决定了东方财富并不能复制余额宝的成功,所以,天弘基金显然不是东方财富的最佳模板。但是,天弘基金的成功,证明了流量对货币基金的价值。参照天弘基金,东方财富同样具备将流量变现的能力。

目前东方财富的用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东方财富整个生态平台上活跃的用户,第二类是使用东方财富证券账户的股民。

在第一类用户中,东方财富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够覆盖基金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在产业链条中,基金公司在运营基金产品的同时,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中间的渠道商。而相比于传统基金公司,天天基金网的销售渠道可以极大地减轻东方财富的公募基金在费率端的压力。东方财富网、东方财富通等流量接口,也能很好地为其基金产品起到宣传的作用。

而对于东方财富证券的用户而言,股票账户的理财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国债逆回购、华宝添益等能够满足短期理财需求的产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虽然众多股民都在使用东方财富的金融终端,但是不同券商的账户又难以为东方财富所用,这就使得东方财富很难在证券端口掀起太大的风浪。所以目前从产品端看,费率控制可能是东方财富在公募基金领域最好的发力点。

对此,中泰证券分析师谢春生指出,东财基金的产品定位可能更加偏向于被动型的标准化基金产品,比如指数基金;其重心可能并不会放在主动型产品上,因为这是传统基金公司的优势(需要强大的投研团队支持)。而指数基金标品能够最大化发挥东财的流量优势。从国内基金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指数基金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Wind数据,2017年国内的指数基金管理资金规模占比大概在5%左右,而2017年美国指数基金(包括共同基金和ETF)规模占比为35%(2007年占比15%)。从指数基金增速上看,近十年美国指数基金规模增速大于主动型产品,其中,美国指数共同基金规模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2%,ETF规模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5%,均大于主动管理3%左右的年均增速。

相较于主动型基金,投资者对于被动型基金的费率更加敏感。无论是中国投资者还是美国投资者,更低的费率始终更有市场竞争力。根据Wind和相关公司官网数据,国内ETF基金管理费等费率在0.6%附近,而嘉信理财ETF产品费率区间在0.03%-0.07%,东方财富坐拥渠道优势,在费率战上具备先发优势。

而通过费率优势来吸引用户,也是东方财富的拿手好戏。

02

无法复制的低佣金掠客策略

经过近三年的发展,证券业务营收已经占到东方财富总营收的56.5%,与之对应的是,东方财富证券在证券行业的地位也在不断攀升。

截至2018年2月,东方财富证券的股基成交额的市场份额由2015年2月的0.45%提升至1.85%,排名由54名快速提升至16名。公司的两融余额市占率也由2016年末的0.45%上升至1%,排名从49名提升至23名。

受到新生力量的冲击,头部券商的扩张也受到一定影响。与2016年相比,前十大券商中仅有中信证券(600030)、招商证券(600999)与中信建投(601066)三家券商的市占率有小幅提升,且提升幅度最大的招商证券也仅为0.29%。但是东方财富证券在这期间,市占率提升了1.14%,长期来看,东方财富证券经纪业务的市占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表:券商经纪业务市占率情况

来源:Wind

东方财富证券的良好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东方财富本身独有的流量平台,另一方面则源于其低价掠客的策略。

根据华金证券统计,从佣金水平看,截至2017年末,证券行业平均佣金费率已下调至 0.0378%。华金证券根据各券商年报中披露的数据和同期股基成交额估算,东方财富证券2017年的佣金率约为0.0244%,在同期券商行业排名第二,仅次于长城证券的0.0177%,其他券商的佣金水平基本维持在0.03%以上。

在融资利率方面,2017年5月东方财富将利率由原本的8.35%调低到6.99%。目前券商整体的融资利率大多处于8%以上,除东方财富证券外,仅九州证券(7.5%)和广州证券(7.9%)的融资利率低于8%。

在一直以“高换手率”著称的A股,低佣金对股民来说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东方财富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运营方式,其网络开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省较大的营业开支,降低了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年轻用户。截至2018年上半年,东方财富40岁以下用户占比达到76.71%。同时,东方财富还能通过赠送“level-2行情”等增值服务来达到吸引用户的目的。其更强大的看盘功能对于用户而言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而这些软件上的优势又是许多传统券商所不具备的。强大的互联网基因所提供的“低佣+增值服务”模式,既能拉来用户,又能将用户留住。

根据易观千帆2017年11月的数据,以用户总规模计算,证券领域APP用户的65%来自第三方证券服务APP,其中,同花顺、东方财富和大智慧又占有85%的份额;剩余的35%来自券商自营APP,其中,前三大平台涨乐财富通、平安证券和国泰君安君弘的用户份额又占到40%,相对而言非常分散。未来,传统券商在移动端后来居上的机会十分渺茫。

总体来看,东方财富拥有着传统券商所不具备的流量入口,无论是高流量的东方财富网还是金融段子层出不穷的股吧,都给东方财富带来了极大的用户粘性。而其在金融数据以及PC、移动终端方面的影响力,也使之能成功将海量的用户转化为交易用户。在多个入口的共振之下,用户对于东方财富产品的依赖,远远高于对传统券商投顾的依赖。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如今,拥有众多入口的东方财富,既能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也能更好地传达自己的需求。在技术与业务的创新性上,东方财富无疑有着更大的空间。

03

嘉信理财才是其最终模板?

业界拿来与东方财富比较最多的,是美国典型的互联网券商嘉信理财。

成立于1971年的嘉信理财,靠低佣以及互联网导流起家,其后通过开办共同基金市场来积累更多的客户流量,2000年以后,嘉信理财开始往财富管理转型,将积累的客户流量与产品端相结合,通过提高客户的附加值实现了流量的变现。经历了47年的发展,嘉信理财目前位居美股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第三,仅次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

从两家企业的成长轨迹看,仅成立13年的东方财富与早期的嘉信理财十分相似。同样以互联网起家的东方财富已经拥有了东方财富网、天天基金网、股吧、东方财富通等流量入口,在2015年拿到券商牌照后,同样是通过低佣+网上交易+增值服务来积累客户,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扩大用户基数以及提升自己的市占率,是对标嘉信理财的第一步,但与嘉信理财相比,东方财富还是稍显稚嫩。

嘉信理财在转型财富管理之前,已经在客户积累的道路上行走了近30年。在2000年,嘉信理财已经拥有750万用户,管理着高达8717亿美元的资产规模。

根据广发证券统计,2017年东方财富证券的户均资产余额为7.67万元,换手率高达2703.94%,而中信证券的户均资产余额为35.22万元,换手率仅为324.64%。与此同时,嘉信理财2017年客均账户资产管理规模为31万美元。从较高的换手率和较低户均资产来看,东方财富证券的用户主要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叠加其低年龄层用户众多的特性,未来东方财富在用户质量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广发证券的测算,2017年东方财富证券新开户数在市场新开户数中市占率高达4.5%,较2016年提升近一个百分点,强劲的增长势头,代表着东方财富还有更多的用户等待挖掘。而针对散户化的客户特征,东方财富也可以扩展其零售端的服务。基于其流量基础和数据积累,智能化产品矩阵和投资服务或许能成为公司有别于传统券商的一大亮点。而嘉信理财也在这一领域上自创了建立在金融工程基础上的投顾机器人,依靠大数据分析和程序化管理来自动调节客户的资产配置,以此帮助客户实现更稳定的收益。

而在未来,如何在往财富管理转型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是东方财富需要思考的问题。从硬件上看,东方财富已经拥有了公募基金牌照、券商全牌照、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私募基金牌照、期货牌照等多张金融业务的牌照,具备往财富管理方向转型的基础,但是对比嘉信理财的业务构成,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嘉信理财在以低费率与互联网渠道换来客户规模之后,将其价值转化到了利息收入、财富管理业务上。2017年,嘉信理财的利息收入、财富管理收入分别占总营收的50%及39%,交易佣金占比仅8%。而在2017年,证券业务和金融电子商务服务是东方财富的两大收入来源,分别占总营收的56.3%以及33.2%。而在证券业务中,经纪业务又占到59.9%的比重。但是抛开还没捂热乎公募牌照,目前东方财富在证券业务的探索还不足三年。

除了还未开启的财富管理业务,近两年东方财富加大了对信用业务的投入,公司两融业务的市占率在不断爬坡。与2016年相比,2017年东方财富的两融业务利息收入占证券业务收入的比重已由12%提升至26.6%。

而为了更好地提供投顾服务,东方财富线下营业部的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8年9月,公司拥有127家营业部和11家分公司,2个月内新增了11家营业部。目前东方财富线下经纪人团队规模已超过2500人,居行业第六。与此同时,东方财富的金融数据服务,以及在征信、小贷、保险等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多点布局,都是对其金融服务链的有效尝试。随着公募牌照对东方财富产品端的补充,公司向财富管理转型的进程将再次提速。

04

东财需要小心腾讯和阿里吗?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需要面对的除了生存和灭亡之外,还有腾讯(00700.HK)和阿里巴巴(BABA.NYSE)。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这两大巨头,显然不可能对互联网理财市场的巨大商机视而不见。随着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的增长,中国互联网理财规模由2013年的2153亿元增至2017年的3.1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95.6%,预计2020年将达到15.5万亿元。

基金代销领域,阿里巴巴通过支付宝控股数米基金网获得了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腾讯控股全资子公司腾安基金的基金销售业务也已经获批。根据华尔街见闻统计,截至2017年末,蚂蚁财富注册用户已超过1.8亿,腾讯的理财通注册用户超过1.4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天天基金代销综合费率持续下行,由2015年的0.33%下行至2017年的0.2%。但是天天基金的客户具有明确的理财意向,所以在客户的转化率上仍然具备一定的优势。公募牌照落地后,天天基金能否通过产品端的布局来提高客户的粘性,是其未来看点之一。

而在证券领域,蚂蚁金服早在2015年就于微博上表示已与德邦证券达成资本层面合作,试图进入A股市场的证券领域,但最终被卡在了监管层审批的最后一步。港股方面,2015年6月,马云旗下的云锋控股(马云持股29.85%)通过其附属公司Jade Passion(云锋控股持有其73.21%的股份)斥资26.85亿港元收购瑞东集团(后改名为云锋金融)56%的股份。云锋金融的主要业务为证券经纪、证券包销及配售等。2016年,云锋金融在内地设立证券公司云锋证券,目前还没有拿到券商牌照。而腾讯同样没有获得A股的证券牌照,只是通过投资富途证券来切入港股。而同为互联网券商的富途证券,也以低佣金费率以及提供产品服务的方式在港股券商中占到了不小的份额。

虽然无法直接拿到A股券商牌照,但是两家公司都已通过间接入股的方式来布局证券行业。8月3日晚,华泰证券发布公告称,非公开发行10.89亿股A股普通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42.08亿元。而在认购名单中,阿里巴巴和苏宁易购(002024)分别出资35亿元以及34亿元,发行完成后,阿里巴巴成为华泰证券第6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25%。而在2017年9月,腾讯就斥资28.64亿港元,认购中金公司(03908.HK)在港发行的2.075亿股H股,占中金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4.95%。对于阿里和腾讯而言,拥有证券的第三方资质接口,能够在APP上实现股票交易,就已经完成了流量的变现。

综合来看,互联网的两大巨头如果获得第三方资质接口,那么流量和入口的优势就能够得到体现。但是证券行业更需要的是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东方财富在此方面已有多年积累,PC端和移动端的产品都已覆盖多个证券服务环节。而在线下铺设服务网点更不是阿里和腾讯所擅长的事情,所以从多个维度来看,阿里和腾讯在券商领域的布局短期内尚无法直接动摇东方财富向财富管理转型的根基。

但是从估值层面看,东方财富目前的市盈率仍然有65倍,而作为其未来目标的嘉信理财市盈率仅为21倍,而A股的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一线券商的估值也不到20倍市盈率,综合来看,虽然东方财富目前属于互联网公司,但是估值还是偏高。

虽然高速增长的营收在未来能够很好的摊薄估值,但是从目前东方财富的业务构成来看,2017年占营收比例达到33.2%的金融电子商务业务由于受到阿里、腾讯等巨头的冲击,代销费率逐渐走低,未来的竞争环境将会更加恶劣,未来的增速并不确定。

而其占2017年营收比重半壁江山的证券业务,也存在着一定的增长隐患。2017年东方财富证券的经纪业务占证券业务收入比重的59.86%,而从证券行业的收入结构看,经纪业务占券商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从2015年的46.8%下滑至2017年的26.4%。过高的经纪业务比重,也表明了东方财富在其他业务端的薄弱。现在东方财富证券的高增长完全依赖于用户的快速提升,而当互联网用户红利挖掘殆尽时,如果公司未能在其他业务上有较大建树,那么业务增速也将快速回落。

其实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能够在金融领域保持13年的存在感已属不易。当人们打开手机和电脑,想着社交与游戏时,腾讯会第一时间充斥进我们的脑海中;而想着购物时,阿里巴巴也总是无处不在;所以,如果个人投资者想看财经与股票的同时能够自然而然地打开东方财富,东方财富的投资者何愁前方没有光明?当然,处于传统券商和腾讯阿里的夹击之中,这也注定是一段充满荆棘的前程。

- END -

过往文章:

用户8亿比肩QQ,估值300亿美元超网易!腾讯音乐一统江湖,推迟IPO后前景几何?

落后30年自主突破技术封锁,动物疫苗标准高于人用疫苗,“疫苗危机”后这家疫苗企业如此承诺……

新财富独家:深圳顶级企业家数量已比肩香港!揭秘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聚变图谱

对标默沙东,造福中国3亿女性,疫苗第一股炼就600亿市值!

壮士断腕!教科书式的私有化沦落到匆匆卖壳,紫光学大这4年经历了什么?

新财富杂志2018年10月刊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迥异的民企如何聚变》

(点击海报可直接购买)

文章TAG:三季报披露时间上交所什么时候开始要求披露三季报的季报季报披露披露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