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经验 > 鱼为什么会白点病,观赏鱼白点病对抗攻略

鱼为什么会白点病,观赏鱼白点病对抗攻略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7:04:02 编辑:生活知识 手机版

嗜酸卵甲藻感染的鱼,初期在池塘中拥挤成团或在水面上形成1~3个小圈,环游不息,鱼的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全身至尾柄,且在白点之间有红色斑点,病情严重的鱼体表白点在尾柄、体两侧、头部连接处重叠,全身像涂了一层粉一样,鳞片部分脱落,体表发炎、溃烂。患病的鱼儿初期身体上的黏液会逐渐的增多,各鳍末端会出现一些似粉状的小白点,并且白点增加的速度极快,就像下雪了一样,随之而来的就是各鳍末端的溃烂和红血丝,这些小白点在鱼体上会成片的增加,就像是在鱼儿的身上涂了一层粉,所以称之为打粉病。

(显微镜下的小瓜虫)小瓜虫病的防治治疗很难,由于外面包被一层较厚的宿主保护层,药物难以渗透,所以很难将它们杀死。1.小瓜虫惧怕高温,所以升温治疗是最好和最简便的方法。将水温提高,寄生虫会因水温升高而导致其包囊膨胀破裂,自动脱离鱼体。但对反复感染白点病的鱼情效果欠佳,必须同时用药物浸洗或泼洒才能转危为安。

2.发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3~5克石硫合剂(石灰硫磺液,既可熬煮又有市售)和0.2~0.3克90%的敌百虫溶液加水全池泼洒,连用5天,一般施药10天后,病鱼可停止死亡。3.全池遍洒辣椒和生姜,每亩每米水深用辣椒粉533~800克和生姜100~1500克,(细化分别为0.8-1.2克和1.5-2.2克)。

一起加水煮沸30分钟后连渣带汁全池遍洒,每天泼1次,连用2~3次。4.水族缸中观赏鱼发病,有人试用将粗盐放人水族缸中,加入硫酸铜充分溶解,在充氧的条件下浸洗病鱼5~8分钟,24小时后见体表白点脱落(注意:有些观赏鱼对硫酸铜比较敏感,用前一定要征询专业人员意见)。5.用4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对鱼体浸洗,3天后再治疗一次,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6.高锰酸钾的治疗,最小治疗浓度是2克/立方米。如果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过多,则需要20克/立方米,使水体变成葡萄酒红色,视水色变淡时即需加药致颜色保持水体葡萄酒红色8小时以上,有人用10克/立方米浓度的高锰酸钾进行短时(20分钟)浸泡治疗小瓜虫病也是有效的。7.市售专杀小瓜虫药物。目前有厂家己生产出专杀小瓜虫药物,可参考使用。

(显微镜下的嗜酸卵甲藻)打粉病的防治嗜酸性卵甲藻喜欢酸性水质,我们治疗时将水质调节为偏碱水体即可。1.定期每立方米水体用10~25克生石灰化浆泼洒消毒,控制水体不偏酸性。2.打粉病发生时,用20~25克生石灰化浆泼洒,连用2~3次,调节池水PH值至8-9左右。既能杀灭嗜酸性卵甲藻,又能将池水调节成微碱性。

为什么新手养鱼容易得白点病?

为什么新手养鱼容易得白点病?我们常说的白点病其病源体为小瓜虫,这种虫子感染鱼后来重时,鱼的鳍条或表皮等处会出现很多白色的小点,故称为白点病。病鱼通常趴在缸底或挤在一堆,不喜欢动食欲减退甚至是不吃食,严重时不光身上有白色的小点,而且在虫子多的地方还会发红,如不用药最后会消瘦而死。流行季节主要在春季和初冬季,当水温在20度左右时发病率最高,水温高于28度时大多数幼虫会死亡。

该虫子繁殖力和生命力特别强,所以对于养鱼的新手来说有点头痛,但这并不是说新手养鱼容易得白点病,老手养鱼一样容易得白点病,只是因亲手经验不够,没有做出及时而又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治疗方法,让其得以反复发病,或是错失最佳治疗时间后难以治好。对于白点病的治疗,踏火提供以下方法可供参考:1、如果是早期发病时可用孔雀石绿来治,每方水用0.4克,用后过两到三天再用一次,如体表有发红的现象时可同时用黄粉一起用。

此方适合大水体的鱼池用。2、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专杀白点的药,如白点净,也是可以用的。这类药在用时如在水体中加入5‰左右的粗盐会更好。3、加温,这个是养鱼老手对付白点病常用的方法,加盐、加温,同样是水体中加入5‰左右的粗盐。将病鱼放进去用加热棒加温至28~30度左右,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用这个方时要注意的是加温和降温时不能太急,分阶段来慢慢升温,特别是在冬天不可一下将温度调到30度加上来,或是将加热棒一关,让水温直接降下来,这样对鱼的伤害很大。

为什么观赏鱼长白点后,鱼很容易死亡?

为什么观赏鱼长白点后,鱼很容易死亡?白点病在养观赏鱼的过程中很易出现,特别是在水温低于25度的情况下只要稍有不注意都可以长起来,这种病传染性极强,如是鱼场这种大面积养殖的话,只要鱼场出现这种病哪怕是一个鱼池有,如操作不当只要一两天的时间整个鱼场都有可能爆发出这种鱼病。白点病虽然是一种寄生虫病,那为什么鱼长白点之后鱼易出现死亡呢?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还得先明白白点病的病原及一些特点才好说,白点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瓜虫病,这种寄生虫寄生在鱼身上时若是鱼体表有白点出现时,这说明鱼的身上有寄生虫已经很多并且已开始在大量繁殖了。

这时的鱼因寄生虫的叮咬身上到处是咬的伤口,这种情况下鱼很易出现细菌感染。另外鱼出现白点之后,鱼的体质会明显下降因此鱼的抗病力这些也会下降明显,这时只要水质或环境稍有变化和异常,鱼都会出现各种不适,甚至是引起其它的继发性鱼病。再有就是鱼出现白点之后,如只是单纯地用药其实是很能治好的,通常都是要经过连续好几次的用药之后鱼才会稳定下来,这样连续地用药如鱼的病情得不到好转,那是大概率会再继发感染一些细菌性的病,这时若再想治疗其实已经很难了,只能睛睁睁地看着这些病鱼死去。

鱼得了白点病,用药换水后还是会死,怎么办?

鱼的寿命,本来就没有人的寿命长。事实你只是看到你养的鱼死了,很多鱼死了。你看不到而已。就像我们那的鱼塘,一年不知道死多少鱼,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自然规律,动物也一样。有很多动物是朝生暮死的。如果一个人太感性,还是不养小动物的为妙。事实上在过几年,回过头来想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为什么一些鱼长白点之后,没多久就会死掉呢?

为什么一些鱼长白点之后,没多久就会死掉呢?白点这种鱼病在养鱼的过程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病,特别是在水温低于25度的季节里更加容易出现白点。这种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染快,如是室外大面积养殖的话要治疗起来也很麻烦,而且一些鱼长白点之后,如不及时治疗过不了多久就会死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白点病是由一种叫小瓜虫的体表寄生虫引起的,身上白色的点则是寄生虫的孢子,如果鱼身上出现很多孢子时说是鱼体表的寄生虫已很多了,我们都知道寄生虫是以吸收寄主身上的营养为主的,如果寄生虫过多,则鱼的营养会被寄生虫吸走过多,这时整个鱼的会瘦下来或是体质变差,在这种情况下鱼很易死亡。

另外寄生虫寄生在鱼的身上时,是会在鱼身上咬出伤口的,如果寄生虫多了之后鱼身上会出现很多伤口,这些小的伤口有时肉眼不一定可以清楚看到,但是各种鱼的病源体却可以很轻松的侵入鱼的体内而让鱼感染其它的鱼病,这也是鱼容易死亡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种更利害的情况,就是小瓜虫寄生在鱼的鳃丝上,我们都知道鱼是通过鳃丝来进行气体交换的,如果鳃丝上的寄生虫过多,则会影响到鳃的功能和气体交换的效果,这样会加重鳃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鳃很易引起病变和细菌入侵,这是鱼身上最弱的一个地方,这里一出问题鱼更易死亡。

文章TAG:白点观赏鱼攻略对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