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知识 > 清道夫为什么被吃了,​入侵物种清道夫

清道夫为什么被吃了,​入侵物种清道夫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4:10:32 编辑:生活知识 手机版

这种鱼正如它的名字“清道夫”,专门清洁鱼缸里的残渣碎屑,以能够起到净化水族缸里的水质。说白了,就是鱼类“清洁工”,更重要是还不谈条件、不工钱的那种。所以才受到“水族”养殖爱好者的追捧。清道夫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人“眼中钉”清道夫作为观赏鱼,清道夫以其“异形”的外观受到了许多的喜欢。作为水域的“免费清洁工,”受到很多水箱养殖户的青睐,如此“优秀”的工人怎么成为了广东人的“噩梦”呢?让我们一起看看清道夫是如何兴风作浪的。

清道夫由外来物种变为入侵物种,也是背井离乡来到外地,却成为这片水域的“霸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首先是因为人们缺乏认知错误放生导致的。其次,他们是靠”实力”存活天地间,它的泛滥成灾却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实力”。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说一下清道夫在广东泛滥的原因:一、入住广州河道后的清道夫鱼,从此走上了“人生的巅峰”,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自从清道夫被丢进河道那一刻,它就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清洁工”了。

从打工仔摇身一变成为河道的“霸主”清道夫生活在广东河道,一下进入了天堂,环境优雅,水温舒适,本身清道夫作为热带鱼类,到了广州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清道夫兴风作浪的原因之一。二、天敌少,在广东河道清道夫绝对可以“横”着走生活在国外河流当中的清道夫,过得并不好,其主要对手南美大水獭和美洲鳄。

体长约4.8米的美洲鳄,重达900公斤。由于对手太过于强大,而且专门把清道夫当成“点心”来吃,所以不会泛滥。清道夫到了广州算是到了福地,缺少制约发展的天敌。打铁还需自身硬,清道夫可谓是铜墙铁壁,外来鱼类很难近身,清道夫外表非常的结实、坚硬,不利于捕食,因此即使有能力捕杀清道夫的动物也懒得去捕杀。三、清道夫繁殖能力强清道夫的繁殖能力也比较强,一条性成熟的清道夫平均一次可以产下约800枚卵,而且它们的卵孵化率和存活率都非常的高。

清道夫生命顽强,只要有水,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都能生存下来,即使在缺水少食的情况下也能硬挺两天,即使把它活埋,还能生存24小时,不得不感叹这才是真正打不死的小强。四、最让人接受不了的原因是,清除一切异己,最爱食用鱼卵,让其他鱼类“断子绝孙”自己一家独大一条清道夫一天就能吃到3000-5000枚鱼卵。这使得我国本土的鱼类的后代大幅度减少,造成了许多水域中出现了清道夫一家独大的现象。

五、让吃货们望而却步任何外来物种,在中国吃货面前无不瑟瑟发抖,清道夫外壳坚硬,还有两个大背鳍、全是骨头的头部以及体内的鱼骨,一条清道夫处理到可以食用的程度,也就能剩下10%左右。况且清道夫杂食的食性导致了它的肉有很浓的土腥味,所以肉少、难处理以及肉质差,造成了清道夫在我国连吃货都拿它毫无办法的现状。能逃过中国吃货的眼睛的恐怕也只有清道夫了,在才是清道夫在中国如此逍遥自在的一家独大。

清道夫能够在广东泛滥,无外乎是广东的气温环境、清道夫的繁殖能力、缺少天敌、消灭本土鱼类以及没有人吃共同造成的。清道夫横行无忌半个地球,到了印度却踢了“铁板”最后差点亡族灭种的下场。清道夫到了印度却没有那么“幸福”最后差点来个灭顶之灾,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第一、天敌在印度恒河里,清道夫也得“夹着尾巴”做鱼,在恒河中真正的“扛把子”是恒河鳄,恒河鳄可不惯着清道夫的臭毛病,直接上去都是来个“团灭”,直接制约着清道夫的急剧膨胀,泛滥成灾更是不可能。

第二、这次中国的吃货在印度吃货面前也得甘拜下风。印度人对清道夫可谓是情有独钟,在印度人们眼中,这绝对是一道“饕餮大餐”。人们简单地给清道夫开膛破肚和腌制后,直接上烧烤架,然后撒上孜然面和辣椒面,把隔壁的小孩都馋哭了。清道夫到了印度“吃瘪”的原因有碰见“硬茬子了,”——天敌,再加上吃遍天下无敌手的印度吃货们对清道夫情有独钟,这才导致清道夫只能“夹着尾巴”做鱼总结:清道夫是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其厉害程度,大家伙恐怕都已经有所了解。

因为人们对外来物种没有充分的了解,导致清道夫在广东“横行无忌,”成为河道的“霸主”在加上清道夫以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消灭本土鱼类的能力泛滥成灾,甚至让我国的“吃货”们都束手无策。才会有今日一发不可收拾地步。不过,清道夫的“神话”在印度被打破,这主要是印度恒河鳄的存在,清道夫只不过是别人的”点心”,在加上印度人对“清道夫情有独钟,”最后清道夫却在印度“吃瘪”。

为什么我们不用“吃”这个方法,来解决清道夫泛滥的问题?

关于这个话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因为清道夫是无毒可食用的,在有的国家,人们把清道夫定义为食用鱼,近年来,有的美食博主为了博眼球,也会捕食清道夫,采用烤、炸等烹饪手段吃掉它。可见,只要你愿意,清道夫在我们国家,完全可以沦落到和小龙虾一个处境:供不应求,最后只能靠养殖维持市场需求。那为什么大部分人不愿意吃清道夫呢?原因很简单:一、清道夫很脏,含有多种细菌病原体;养过观赏鱼的都知道,清道夫是外来物种,引入只是觉得它能帮忙清除水族箱里的排泄物,因为清道夫的嘴巴像一台吸尘器,会吸食底部的藻类、腐生杂质和其他鱼类的排泄物,虽然清道夫并不完全是食腐生物,但是只要它不排斥腐质食物,那么就会摄入很多细菌病原体,消费者要是食用,风险系数还是很高的。

很多人会反驳,小龙虾也很脏呀,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现在养殖的小龙虾相对还是很干净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像以排泄物为食的屎壳郎,就算它无敌美味,一般人也会退避三舍,不敢下口。二、清道夫肉太少,口感差;清道夫是吸口鲶,也是异型鱼的一种,在众多昂贵和美丽的异型鱼中,清道夫是最最最普通的一种,全身带有花纹,除了内骨骼,还有坚硬的外骨骼。

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同样是清道夫,在我们国家泛滥成灾,但是在它的老家却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般的生物都没有这个能力去吃它,在清道夫的原产地,吃清道夫的都是些狠角色:水獭、鳄鱼、蛇和大型鸟类,尤其是水獭,全身都是刺的海胆都不怕,怎么会怕全身都是硬骨头的清道夫呢?反过来看我们人类,我们有这牙口去吃它吗?保不准还吃出一嘴伤。

经常看见发抓清道夫的视频,那么清道夫到底是一种什么鱼,危害真的很大吗,可以食用嘛?

清道夫的学名下口鲇,多辐翼甲鲶,原产于巴西,作为观赏性鱼类被引进,它因会吞食箱底的鱼食,青苔,水藻等,是清理水箱里垃圾的能手,故取名清道夫。它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间的花纹,体表粗糙有盾鳞,头部扁平,背鳍高耸,有丰富的吸盘,胸腹棘刺能在陆地上支撑身体和爬行,背绪宽大,腹部扁平,左右腹鳍相连形成圆扇形吸盘。

从腹面看,很像一个小琵琶,故又称为琵琶鱼。鱼体呈暗褐色,体上布满黑色斑点。体长可达50厘米。清道夫生存能力特别强,对水体要求不高,几乎只要有水就能活,杂食性,吃藻类,但是有时也会吃蠕虫,昆虫幼生与其他的底栖水生的动物。特别有害的是,它会吞食鱼卵,一天大概3000-5000的量。有时饿急了,也会同类相残相食。

在我国目前没有天敌,对本地鱼类和水生生物危害很大,目前在珠江一些支流水系已成泛滥之势,不要随意丢弃到河道中。清道夫鱼外骨坚硬,骨头较多,肉较少,无毒,营养价值低,由于喜食污秽食物,它的腹内细菌较多,味道腥臭。目前国内食用较少,但在东南亚和越南等国家有人会去食用,但它的皮比较难处理,例如下图要用铁钳才能把皮去掉。

文章TAG:清道夫物种入侵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