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知识 > p2p理财网贷之家,网贷之家和P2P圈的区别是什么

p2p理财网贷之家,网贷之家和P2P圈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02:28:52 编辑:生活常识 手机版

1,网贷之家和P2P圈的区别是什么

网贷之家是针对整个网贷行业的第三方wang站,P2P圈是只针对从业者的网贷第四方wang站。
你知道贷款业也有导航网吗,不错,就是“速贷p2p导航”网, 一个全新打造的,热衷于为广大贷款人士提供方便快捷信息的地方

网贷之家和P2P圈的区别是什么

2,P2P理财网贷黑马哪家好

一般年化收益率6%-10%,宜人贷都是不错的P2P理财平台,不安全,建议不要参与(比如之前广告很牛B的e租宝)陆金所,积木盒子,也有更高的有的甚至高达20%以上,但是风险都比较大
我推荐上海爱利是p2b网贷平台,专做融资租赁下的网贷投资平台,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担保,新浪微财富资金托管,最高收益15.8%,安全高收益!谢谢采纳~

P2P理财网贷黑马哪家好

3,理财之家和网贷之家什么区别

都是门户网站,理财之家的内容更全面一些,网贷之家的内容主要针对网贷,更专一些
应该是一家吧,同行业有个商标问题,易贷俩字应该是注册过的。现在的人老是喜欢问哪个平台好,个人认为p2p平台没有什么好不好的,只有安全不安全的,像大平台一般来说利率就比较低,小平台利率会稍微高一些,但是安全性就会低一些。最近几个月都在月光宝盒理财平台试投,感觉评价还可以

理财之家和网贷之家什么区别

4,搜易贷跟p2p理财有什么区别

p2p是网贷的统称,搜易贷是其中的一个平台。 举个例子就是中国平安和保险公司的区别
搜易贷只是p2p理财中的一个而已,建议你上网贷之家去看看吧
易贷拥有一支专业独立的风险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多来自渣打银行、信审流程及规则制定、中银富登、捷信,在金融业务风险控制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管理人员均曾亲自负责所在机构风控体系创建、安永等国际知名商业银行。此外,团队核心成员均具有p2p行业一线审批、消费信贷机构、专业评级及风控咨询等机构、风险评级及风控模型研发等工作,熟悉所有关键节点和难点突破口
没什么区别都是贷款平台

5,月内京东金融旗下两款P2P产品下线刘强东的网贷梦遇挫

编者按: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作者:端木,编辑:慕容,36氪经授权转载。

摘要: 前后十余天内,京东金融连续发生两次P2P产品上线又下架的事件,对此京东金融方面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仅称“由于系统维护暂时无法提供服务”。事件真相到底如何外界无从得知,但无论如何面对即将迎来的网贷备案,京东金融压力不小。

12月26日,据36氪报道,近日京东金融APP内上线的P2P平台“和丰网贷”日前再度下线。

和丰网贷原本位于京东金融“财富”板块的“京东小金投”服务中。此前上线过4种短期标的,分别为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对应的年化收益率为5%、5.5%、6%和6.5%,标的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全天候科技发现目前该产品已经在IOS版的京东金融app中下线,但截至上午10点安卓版本的客户端中尚可以看到相关的页面,不过目前显示所有产品已经售罄。不过12点再次打开安卓版APP,发现小金投的入口已经消失。显然是被紧急下架。

对此京东金融方面的客服回应:“由于系统维护暂时无法提供服务,请您关注其他产品。”但是对于“已出借用户是否受影响”、“相关服务何时恢复”等问题,客服表示已经出借部分不会有影响,何时恢复则没有给出答案。

据了解,这是最近一个月内,京东金融APP上第二款被下线的网贷产品。此前12月初,京东金融APP曾在财富板块的“京东小金投”服务中上线了一款名为“旭航网贷”的P2P产品。随后不久,旭航网贷从京东金融APP上消失。

公开资料显示,旭航网贷和今天下线的和丰网贷属于两家不同的平台。

其中旭航网贷隶属京东旭航(厦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27日,注册资本金为2000万元。京东旭航的母公司为天津大新君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而天津大新君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京东数科)的全资子公司。

而和丰网贷则隶属北京和丰永讯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京东金融旗下专注于提供网络借贷中介信息服务的平台,2015年11月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张雱,最终受益人为刘强东。

根据工商资料,和丰网贷是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办公地址为北京京东金融总部,客服电话与京东金融电话一致。在官方介绍中,和丰网贷表示要“树立起行业标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规范发展”。

和丰网贷此前和厦门银行签署了资金存管协议,并于10月份在厦门银行上线存管业务。对此全天候科技致电厦门银行,其客服也确认了旭航网贷和和丰网贷都在厦门银行进行了资金存管的合作,但是对产品下线是否影响存管的后续合作,对方表示目前仍在合作,没有接到总部的通知。

全天候科技发现,和丰网贷的多个项目的资产都和一家名为“资产360”的平台有关。不少项目的担保方都由“中融创融资担保公司”提供无条件担保,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隶属于“北京互连众信科技有限公司”,而北京互连众信科技有限公司为“资产360”。

资产360定位于互联网资产管理公司,自称是国内最早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构建的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平台,为金融企业(银行、P2P网贷、小额信贷、消费金融公司)提供贷后资产管理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实现标准化处置。

企查查显示,北京闪银奇异科技有限公司、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玖富金科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该公司的股东之中,但尚不清楚和丰网贷的底层资产来源是否和上述公司或者个人有关。

资产360的官网也显示京东金融为其合作伙伴,全天候科技致电了“资产360”方面的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确认和与京东金融正在进行合作,但是对于具体合作的产品、规模的大小,他表示因为不负责具体项目所以并不了解详情。

对于和丰网贷的下线,业内普遍猜测与该平台上没有通过网贷备案有关。信息披露显示,和丰网贷在多个合规项中尚有欠缺,比如公安机构核发的网站备案图标和编号目前尚没有办理完成,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等级三保)也还在申办当中。

此外,从监管的风向看,目前网贷方面的监管正在加强,京东旗下的网贷平台压力不小。

此前,《财经》报道称,监管是有关掉90%平台的思路,保留10%的头部平台。报道援引某平台人士表示,11月中旬,监管层在北京市金融监管会议上给出指示,北京地区待收规模低于5000万元以下的P2P平台将不予备案,但随后又撤销这一指示。此外接近北京市金管局人士表示,监管对于5000万的规模标准线正在讨论,“关停会陆续进行,但时间表还不清楚。”

有业内人士认为,和丰网贷虽然背靠京东金融,但是在网贷行业并不知名,不属于外界所知的头部平台,而且和丰网贷此前似乎并没有展业的信息,是否符合5000万元待收外界也无从得知。

近期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在财新峰会上提出,将从五个环节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整治。其中提到了用“存量整治”让平台实现三降。具体的措施包括降余额、降人数(机构人员)、降店面。

6,90后复旦高材生踩雷旗下P2P未兑付资金41亿却登上福布斯精英榜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36氪经授权转载。

P2P持续爆雷,一幕幕荒诞剧上演,令人哭笑不得。

8月2日,以富豪榜而知名的福布斯发布了“2018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这份榜单涵盖了20个不同领域各30位30岁以下的精英,共有600位青年才俊入选。其中包括喜茶品牌创始人聂云宸、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徐冰、恒星资本创始人穆映江等创业明星和投资人。都说出名要趁早,他们可能就是正在抛弃你的同龄人。

在这份600人的名单中,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一个名字,那就是在“财务和金融”板块中的姚坤杰,他的身份是贝米钱包的联合创始人、CEO。

不过,早在今年7月13日,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便对贝米钱包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而姚坤杰也已取保候审。这样一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却进入了福布斯推崇的商业成功人士精英榜,引起了不小的质疑。

复旦高材生,曾获知名机构投资

说起姚坤杰,也确实算得上是青年才俊。他出生于1990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12届毕业生,知乎红人,天使投资人。投资界的消息显示,除了是贝米钱包创始人、CEO之外,姚坤杰还是花里花店、壁虎餐厅、粒子咖啡馆、TEDx创始人。天眼查数据显示,包括贝米钱包在内,姚坤杰作为股东的公司达到15家。

贝米钱包是基于互联网的创新财富管理平台,运营平台为上海贝涛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注册成立。平台主打中短期优质理财服务,目前共有定存计划、分红计划、稳健计划三款理财服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贝米钱包共有崔炜、姚坤杰这两位自然人股东,分别出资3500万元及1500万元,所对应的股份比例分别为70%和30%。

贝米钱包公开的资料显示,其曾获得源码资本的千万级A轮投资。据了解,源码资本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信息产业投资,目前管理7.5亿美金、30亿人民币。受托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主权财富基金、慈善基金、养老基金、母基金、家族基金,以及国家级引导基金、大型央企等。

未兑付本金约41亿,两位股东被施加强制措施

不过,在流动性紧张引起的这轮P2P爆雷潮中,贝米钱包未能幸免。

7月13日公司公告,因无法通过「正常回款 」、「债权转让」、「部分借款人提前还款」这三种方式的总和来满足全部兑付需求,将“良性”退出P2P业务,暂停投资与提现功能,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组成资产核算小组,进行全面资产盘整,为全部回款做好充分准备。

7月14日,姚坤杰发布声明称,其与公司的大股东崔炜已经被施加强制措施,限制出境。“崔炜会持续配合警方调查工作,留在有关部门,而我本人,会回到公司处理日常运营。”

7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随后来到贝米钱包办公地点,发现这里已聚集几十位投资人,其中不乏有从外地乘飞机赶来现场的投资人。记者发现,部分贝米钱包员工仍在各自工位上,且现场有多名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一位保安人员告诉记者,当天下午警察已经来过,至于其它具体情况,这位保安人员表示并不清楚。记者在贝米钱包的前台看到两张印有“用户信息收集”的二维码,以及一张取保候审通知单。在这张取保候审通知单上,记者看到下面的签名正是贝米钱包的CEO姚坤杰。

根据贝米钱包发布的消息,取保候审期间姚坤杰仍然在公司管理日常运营及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在8月1日发布的最新视频中,姚坤杰表示,目前公司每天都能收到回款汇到相关部门监管的账户,技术上已做好了兑付的准备,不过具体的兑付方案需等待有关部门的指示。

根据贝米钱包7月17日发布的公告,目前公司未兑付本金约为40.9亿,待收回出借资金及债权本息总计约45亿。

沪深两地一夜通报60多起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P2P的爆雷潮早已波及一些知名平台。

8月2日晚,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与福田分局通报了近期辖区内涉嫌非法集资犯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网络平台案件进展,一共19起!其中,福田分局通报了10个涉嫌非法集资案件;深圳南山公安连续通报9个涉嫌集资诈骗案件。

据通告显示:

钱富宝、投之家、普银、趣钱、吆鸡理财、金融圈、零钱罐、i财富、壹佰金融、咸鱼理财、五星财富、钱贷网、小金库、买金呗、财富中国、众贷汇、鑫贝通宝、钱爸爸与合时代均被点名。

与此同时,当晚上海市公安局多个分局也通报了近期辖区内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44起案件,关联主体均为互联网金融平台。

根据通告,涉及的平台包括:

壹理财、旺财猫、贸金所、优储理财、小沙僧、鑫荣咖、柚子理财、赶钱网、永利宝、火理财、巨人理财、合盘金服、孚汇财富、金蜂财富、网格金服、岳卿財富、惠民益贷、华泰金融、沪丰金服、邑民金融平台、金蛐蛐平台、钱妈妈、中吴财富、萨飞资本、博节金融、优衔金融、米袋计划、花木金融、华泰金融、坚果理财、小诸葛平台、抢钱通、翡翠岛、投米乐、快点理财、微积金、聚财猫、金吉利宝、禧龙来、聚胜财富、多融理财、随取宝、慠鸣宝、首投理财、金球所、溪安金服、靓钱宝、金砖国际、掌悦理财、多融理财、鑫龙金服、应文投资等。

7,想干 P2P先准备一张绿卡

一个月近200家P2P机构集体爆雷,让不少个人投资者一夜之间成了“金融难民”,损失资金从几千到数百万不等。这其中的众生百态令人唏嘘:有拿着自己多年积蓄“一掷千金”的博弈者;也有在亲朋好友怂恿下懵懂入局的盲从者;更有一些撺掇别人入场,以换取自身利益的掮客……

“四年来运营得好好的平台,说跑路就跑路,一点征兆都没有。”P2P投资者李迪告诉懂懂笔记,他在P2P平台上所投资的50万元里,有父母的20万,姐姐的10万以及朋友的5万,剩下的15万才是他个人的积蓄。

但自从上个月初,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P2P平台出现提现困难、实际控制人“失联”之后,他每天都不敢接听好友打来的电话,甚至每晚都主动要求留在公司加班,减少与家人接触的时间,避免被问及此事。

“感觉这也是个割韭菜游戏,或者说是个蓄谋已久的骗局罢了。”李迪无奈地说,不少看似背书实力雄厚的平台,都在短短的一个月内集中爆雷,不免让投资者怀疑,P2P从一开始就是金融机构设下的圈套,是赤裸裸的庞氏骗局。

那么,面对众多投资者们的质疑与恐慌心理,这些P2P平台幕后的核心管理层与所谓实际控制人,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行业野蛮生长,P2P平台坏账频发

“一开始并不是骗局,这点我很肯定。”

青岛一家P2P机构负责人吴松告诉懂懂笔记,平台创立至今已经快五年了。在这一次爆雷潮中,平台受到了一定的波及,申请提现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多,公司一时难以一一兑现。

他回忆说,早在创业之初,P2P机构数量并不多,竞争也不激烈。平台上线不久后,不少个人借贷需求便接踵而至,让他和团队看到了行业前景与希望。

“最早都是抵押借贷,做的最多的是车贷。”吴松表示,无论何种借贷方式,只要有价值相当的抵押品,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与投资回报,增加信任度。

然而不久之后,P2P迎来了井喷期,大大小小的平台诞生,让借贷者有了不少新的选择,行业竞争也变得十分激烈。于是,许多平台便开始打出“免押借贷”作为卖点以快速抢占市场。

“从这个时候开始,就乱了套了。”李迪告诉懂懂笔记,包括他在内的大部分P2P平台,都在这时推出了针对个人用户的小额免押审查的借贷业务。只要通过手机、身份证或第三方信用产品授信,简单的核实之后便可开始为其在平台上募集借贷资金。

没有了抵押,个人信息造假自然层出不穷,即便信息完全真实,也有可能在借款标定期限到达之后拒不还款,成为“老赖”。和不少网贷机构一样,P2P平台也面临着催收难的问题。

“催收现在也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数额小起诉也十分繁琐。”同样身为P2P平台高管的黄嘉浩也表示,虽然免押借贷数额只有几千、几万,但小数怕长计,一群“老赖”加起来,总的借贷金额就十分庞大了,这也是拖垮不少P2P机构资金流的主要原因。

为了按标的期限偿还投资者本息,不少P2P机构只能寻求融资、贷款,以维持平台的正常运作。但有限的资本并不能填补越来越大的资金窟窿。部分抗风险能力较低的金融机构,也因为难以维系支撑平台正常的运营,而早在一两年前就已经退出行业。

“不想让平台完蛋,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将新用户的投资用于偿还老用户的利息,并游说他们不提现做循环投资。”嘉浩说,这样一来,部分好端端的P2P项目,就被迫成了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陷入不断补窟窿的死循环中。

那么,因为坏账所引起的窟窿,真的能靠拆东补西补起来吗?

平台高返利吸引新投资,拆东补西的方式填窟窿

“想要堵窟窿,前提是让窟窿越来越小。”

曾在深圳一家P2P机构担任运营总监的何旭告诉懂懂笔记,为了避免遇上“老赖”,造成资金上的坏账,不少平台对于个人贷款的审核也都严格了不少。甚至有部分机构“一刀切”停掉了平台上的个人借贷业务,取而代之用虚拟“人物信息”以及高额返利,吸引新的用户投资。

也就是说,在部分平台上所看到“黄先生,借款5.5万元,还款期限24个月,用于购车首付”的借贷人介绍,有可能是平台凭空捏造出来的,并非真实存在的个人。而投资人只要能够按期拿到利息,也不会求证信息的真实性。

“没有真实的个人借贷,遇上老赖的风险就降低了,窟窿也就不会继续变大。”何旭说,想要堵住原来的资金缺口,光是这样做是远远不足的,还需要将投资者“托管”在平台的资金,进行增值,以填补坏账、支付利息。

虽然在P2P概念上的两端,分别都是个人,平台仅仅是以借贷中介的身份存在。但在现实中,却有不少P2P机构将用户的钱用于投资创业项目、理财产品,甚至借给了工厂、企业当周转金,以获得比个人借贷更高的回报。

“金融理财也好,借给企业也好,比个人靠谱。但大环境不景气,理财投资回报低,借给机构的钱也难以回笼。”何旭坦言,这是让不少P2P机构都感到十分苦恼的问题,而且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也不知道类似拆东补西的方式,能够维持多久。

那么,为什么数量如此庞大的P2P机构,会集中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接连爆雷呢?他告诉懂懂笔记,那是因为用户产生了恐慌心理,导致平台出现大量提现申请。

“只要用户不提现,平台所需支付的利息并不高,完全可以挪用新用户投资的资金用于支付利息、运营开支。”即便有少量用户提现,也完全影响不了平台的兑现能力。何旭表示,平台最担心的就是有大量用户同时申请提现,而一时之间拿不出这么庞大的现金流予以兑现。

只要有一家P2P平台出现类似的提现难问题,舆论势必就会不断发酵,其他平台的用户也会害怕出现风险而申请提现,从而波及到了整个行业。

“前几年陆续小规模爆过几次雷,但今年的规模太大了,太多投资者恐慌了。”在他看来,虽有不少P2P平台在几轮行业洗牌之后依旧存活下来,但实际控制人的心态却与创业之初大相径庭,试图利用吸引新投资维系平台运营的过程,为累积并转移个人资产争取时间。

而最近大量P2P平台突然爆雷的事件,也不难看出实际控制人早有“逃跑”的计划。只等东窗事发,所有投资人发现平台无法兑现利息甚至申请提现时,他们早已溜之大吉。

爆雷危机早就一触即发,控制人多预谋“跑路”

“一开始并没有发现问题,只是以为他们纯粹有钱。”

在涉外行业从事顾问工作近十年的陶小华告诉懂懂笔记,她过去几年经手的数百个涉外居留业务中,金融界人士几乎占了一半,而其中有近八成是P2P行业机构中的创始人、核心管理人。

据她透露,早期办理涉外居留业务的P2P高管大多还是指定美加澳地区,随着政策变化,后期办理的大多更倾向于等待时间比较短,满足投资金额即可获得居留资格的希腊、匈牙利等欧洲“穷国”。

“早就知道有危机的了,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一位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的P2P平台高管K表示,早在五年前创业初期,平台就已经陷入了不断融资“堵窟窿”的死循环中。

加上大投资环境不景气,实际控制人索性将部分新进投资者的钱,以大量莫须有的名目占为己有,当成“私人资产”进行转移,并给高管们发了所谓的“分红”,把大家都“拖下水”,成了“共犯”。

据他所知,实际控制人在转移资产的同时,也委托了第三方涉外机构,办理了全家的海外永久居留业务。但让他没想到的是,P2P平台爆雷潮居然在今年七月份就集中爆发了。按照估算,这距离控制人拿到正式海外居留权时间还有不到三年。

“全部申请提现,他有钱也不可能给呀,都已经成骗局了。”K告诉懂懂笔记,控制人虽然暂时没有拿到该国的居留权,但还是在爆雷潮的初期,选择抛下团队以及部分高管,独自逃离国境就此失联了,“这个锅我们不想背,也没那个能力背,只能找准时机脱清干系。”

面对大量扬言要提现、维权的平台投资者,他坦言,目前的解决方法依旧是以官方口吻发布安抚公告,好让投资者们看到希望,行为上保持克制,并为公司高管集体“跑路”争取一定时间。

当被问及P2P平台爆雷之后,被实际控制人“抛弃”的高管是否都有类似的想法时,K始终三缄其口,并反问了懂懂笔记:“仅剩那么点钱都让控制人卷跑了,(高管)除了配合调查之外,难道还能还钱不成?”

结束语

从P2P行业本身来看,过于野蛮的生长方式,让许多平台经营粗放,缺乏正规的资金管理,抗风险的能力较低,为了抢占市场而忽视信用审核、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经过了几年的运营,投资者数量增加的同时,坏账也在不断增多,资金流断裂的风险逐渐积聚,使得P2P平台危机进入了一触即发的阶段。

除了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于P2P行业的监管力度之外,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平台时,也应该理性,不要盲目相信平台宣传以及背书,更不要被高返利所蒙蔽。除了平台资质查询之外,更要考虑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尤其借钱投资的方式,更是万不可取。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年轻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缺点钱

解决不了贫困,就先解决困

「虎Cares X 自如」品牌联名

推出「易睡品」全棉T恤

祝你在任何尴尬无趣烦心无助的职场灾难里一秒入睡

¥99限量发售中,入睡手请赶早

8,429起投诉4000万金额小米推荐P2P疑杀熟

编者按:本文来自“网易财经”,作者 张艳、李兆元,责任编辑 王晓武。36氪经授权转载。

7月以来,P2P行业的爆雷潮仍在持续,并到达巅峰,把刚上市的小米(1810.HK)也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

“我全家人都用小米手机,电视、扫地机器人、音箱、耳机,平板,电视盒子……满屋子的小米”,8年资深“米粉”李林(化名)直指小米辜负了自己多年的信任,其通过小米投资了七家p2p平台连遭爆雷,金额超150万,那是全家的积蓄。

与李林有着相同遭遇的“米粉”有上千人,他们集结成群对昔日“偶像”声讨维权,其中多位高级会员直指小米“杀熟”,纷纷选择“路转黑”。据网易财经不完全统计,“米粉”提到的问题平台就有约30家。

小米方面向网易财经表示,P2P平台均为购买了小米广告入口的客户,与P2P并无其它合作或利益捆绑,在接到米粉投诉后主动下架了3000款金融类应用。目前累计接到429起相关投诉,统计金额约4000万元。

对于小米是否需要对“米粉”的损失承担相应责任的讨论,业内和律师都存在一定的争议。

老“米粉”连踩7个雷投入150万 数千人“粉转黑”

来自湖北的李林,在上大学时就买了小米的第一款产品——小米手机,从而开始长达8年的“米粉”生涯,他向网易财经细数家里的小米产品,大大小小数十件,可万万没想到,多年来积累的信任竟成了踏入雷区的路标。

2017年4月,李林第一次在小米的VIP任务系统里看到其推荐的人人爱家平台。任务显示,新用户投资满相应要求可以领小米礼品。“当时因为是在小米平台上推荐觉得比较信得过,而且利息不高,应该比较安全。”李林还表示,这家产品显示如果你能够推荐5个人,每个人都投资1万额度以上,就可以拿到500元返现,并且得到推荐人利息的20%。

在如此高额收益的诱惑之下,李林开始用自己家人的账号也投资人人爱家,投资一年多以来都回款正常,便不断复投,累计投资金额达到89.2万元。

此后,他发现小米App经常会发布VIP用户的每日任务,用户可以通过这些任务下载P2P理财平台,并得到返产品、返现金之类的优惠。“这些产品一般是伴随VIP任务发布给米粉,如果我们下载应用并投资这些产品,会得到比平时高很多倍的经验升级,或者是兑换码去兑换小米的产品”。

出于对小米平台的信任和高返的诱惑,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李林陆续投资了将近20家小米平台推荐的P2P产品,累计投资金额达到154.8万元。

2018年6月底,P2P行业引发爆雷潮。7月1日晚上,人人爱家平台无法提现,这是李林噩梦的开始。此后的十几天里,其所投资的另外6家平台相继爆雷,分别捷麦理财、靓钱宝、帝象金融、和祥行理财、金柚金服理财、2025金融理财,超150万的资金被吞没,他追悔莫及,“不敢告诉我父亲,他年纪大,怕接受不了”。

据网易财经了解,像李林这样通过投资小米推荐的平台踩雷的“米粉”已有上千人,在向小米投诉仅得到报案的建议后,这些老“米粉”们选择了“粉转黑”。网易财经不完全统计,“米粉”提到的问题平台就有约30家,包括秋田财富、2025、小诸葛、靓钱宝、小灰熊、捷麦理财、人人爱家、帝象金融、百融金服、优衔金融等等。

小米回应:系广告客户已下架应用

在小米推荐的P2P平台出现爆雷潮之后,官方尚未对此作出表态。

网易财经从小米方面得到的回应是,接入小米的P2P平台均为购买了小米广告位入口的客户,并无任何其它合作或利益捆绑,在接到米粉投诉后主动下架了3000款金融类应用,并不再接入新的P2P平台。

据小米内部统计,目前累计接到429起相关投诉,涉及金额约4000万元。小米会为米粉维权积极提供协助,并且已有米粉在其帮助下追回了部分投资。

针对网 传小米推荐的80%的平台都暴雷的说法,小米方面表示不清楚该数据的来源,“真实性并不可靠”。

他还表示,小米有专门的商务团队从事销售,在广告主准入门槛上,小米MIUI(小米基于安卓原生系统的操作系统)采取了严格的广告推广审核标准,所有P2P平台均要求提供资金存管证明+ICP证或ICP截图+运营时间+注册资金等多项证明,强制要求进行风险提示。

一位P2P业内资深人士向网易财经指出,网贷行业至今未完成备案工作,仍有不少平台连资金存管等基本合规动作都没完成,在官方都无法拿出一份“白名单”的背景下,小米若真的能够严格执行上述标准,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筛选作用。

“米粉”质疑“杀熟”:不只导流 有深度合作

对于小米关于P2P平台只是广告客户,不存在其它合作的说法,米粉们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小米和某些P2P平台之间是有着深度的合作,并拿出了相关的“证据”。

投资人刘先生向网易财经出示了其在小米运动的平台上推送的繁锦财富的广告,显示“缤纷四月领小米暖春福利”,福利奖品有小米笔记本、电视、平衡车等,他自述自己在小米的应用里面被推送“送小米产品”的活动,自然而然就以为是小米的活动。

李林则强调,小米有诱导他们投资的行为,在小米会员制度中,做VIP任务得经验升级是米粉的“乐趣”之一,而下载P2P平台或者投资P2P产品就被设置成VIP任务,很多米粉都是通过做任务才进行了投资,包括购买了相关P2P平台的产品就能获得较高的会员经验。

最让他无法释怀的是,小米会针对高级会员推出专属的应用程序,这意味着有的P2P广告是只有高级会员通过专属的应用才能看见或者推送的,“为什么中招的都是资深米粉,很多项目还标着‘米粉专享福利’”,李林直指这是一波“杀熟”。

由于相关应用均已下架,网易财经无法亲自证实投资人的说法,但上述小米人士则非常肯定表示,P2P平台在小米平台投放的只是纯广告,不存在外界所言的战略合作行为,MIUI更不会参与(P2P产品销售的)分成。

一位网贷行业熟悉广告投放的市场部人士向网易财经分析指出,除了“高额返利”,通过小米开展“加倍送小米会员经验”、“送小米产品”等活动有故意“以假乱真”的嫌疑,正是抓了资深米粉的心理进行了“精准打击”,这或许也是资深米粉中招的原因。

小米收割流量广告收入130亿

事实上,自称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小米,一开始就设计好了不仅靠硬件销售获利,未来还将依靠硬件连接的巨大互联网服务入口来支撑利润的商业计划。2015年,小米进入流量收割期,至今拿下超130亿的广告费。

网易财经查询小米IPO的财报获悉,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的广告收入分别是18.2亿、38.38亿、56.14亿和18.74亿元,累计录得广告收入130亿元。

广告收入占据总收入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从2015年的4.9%攀升至10.9%。每个用户平均广告收入则是从2015年的28.9元上升到2017年的57.9元。

2018年3月,小米的用户小米基于安卓原生系统的操作系统MIUI有约190万月活跃用户。除了MIUI之外,小米的广告服务还扩大到“小米商城”、“有品”、“米家”以及“小米运动”。广告客户涵盖汽车、日用品、互联网服务及金融服务等不同行业。

一位网贷行业熟悉投放业务的市场部人士则向网易财经揭露了流量平台变现的内幕,其所在平台的合作对象,不仅包括小米,还有今日头条、抖音等流量平台。

“流量平台一般有两种变现模式,一种是展示型,比如开屏画面、固定的广告位,这种都是按照展示时长和位置来定价,是固定的收费;还有一种是效果型,按导流的效果付费,比如按照点击量、注册人数、投资金额来计算”,他透露道。

至于按照投资金额来计算广告费的做法,他直言就是参与分成,本质上是一种“代销行为”,而流量平台都是不具备代销资质的。他拒绝向网易财经透露和小米合作的细节,但是表示小米的广告业务的效果费应该不涉及投资金额这块。

在小米的IPO材料中,有提到展示类广告按时长收费,效果类广告按点击率、下载量收费,未列举投资金额这个指标。但效果类广告收入远远高于展示类,以2017年为例,效果类广告收入是36.38亿元,展示类是6653万元,其它广告服务(第三方应用购买广告进入小米手机预装应用程序名单)是13.1亿元。

责任认定存争议

对于此类P2P平台爆雷后牵涉广告平台的案例,小米并不是第一家,从目前的情形看,也不会是最后一家,那给问题P2P平台做广告的责任该如何明晰呢?

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金融证券投资律师杨兆全向网易财经表示,平台方承担的责任,基本上相当于要承担广告发布者的责任,要求平台方要审查并保证发布的产品有合法手续、发布产品的公司有合法资质。如果有资质与合法手续,产品出现问题,平台不承担责任。

“如果公司不具备发行产品的资质,或者产品没有备案,或者产品本身违反,平台要承担连带责任。平台还要保证发布产品的公司有准确真实的地址。对没有资质要求的,平台不需要审查。”杨兆全对网易财经表示。

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律师则认为,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应当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承担有合理提示或者警示。从媒体报道信息来看,相关P2P产品的广告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者产生了一些误解,如果不仔细甄别,还是有可能让投资者误以为这是小米发行的产品。

一位不愿具名的网贷行业资深律师则告诉网易财经:“导流”网站的行为在我国不属于销售,因此不承担兑付的责任;但是,在海外,这一行为会被认定为“销售”,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不管承担什么责任,小米在这件事上确实辜负了大家的信任。我相信通过小米投资P2P损失的所有米粉,都不止是转成黑粉,而是刻骨的仇恨。” 李林说。

9,涅槃还是覆灭P2P暴雷潮引发行业生死劫

编者按:本文来自“财经杂志”,作者 罗瑞兴 龚奕洁;36氪经授权转载。

一方面,出借人恐慌潮下,资本集中抽离,现金流不够强大的P2P被挤出;另一方面,头部效应加剧,机构资本开始重仓资质较好的合规P2P。雪崩式的行业出清,对中产及以下阶层形成一次财富洗劫。

行业“挤脓”,投资人“流血”。

累计用户数达287万的P2P平台投之家,7月13日发布公告称股东跑路,平台逾期202亿元,让投资者猝不及防。

投之家常年以网贷之家兄弟公司作为招牌,今年宣布得到一家“上市公司母公司”的B轮融资。截至6月时,平台总成交额超过264亿元。一度被圈内人公认为“安全系数极高”。

30岁的纪泽在深圳从事汽车销售工作,2014年底开启自己的网贷投资的生涯。只投一个月到期的短期理财的他本来认为风险可控,但还是赶上了暴雷潮。本应该7月13日到期,实际年化收益率9%的投之家理财产品,没有如期到账。

作为P2P投资“老人”的他,在网贷之家推荐的入口得知投之家,投之前他“查过一遍所有工商信息,包括投之家的业务模式”。

“都是赚辛苦钱,我只希望能分三四次把钱打回账户,还本金就可以。”纪泽说。他告诉《财经》记者,他被拉到3个达到2000人上线的维权QQ群,希望借由集体维权拿回自己多年的储蓄。

金融严监管和宏观经济去杠杆背景下,P2P网贷行业迎来历史上又一轮“至暗时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6月以来,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80家,平均每天就有近3家平台停业或出问题。仅7月18日当天,就有7家P2P平台暴雷。

恐慌情绪下纷纷撤资的P2P个人投资者,加快了这个1950亿美元行业的萎缩步伐。有人认为这是行业周期性的出清,但毋庸置疑,这是对中产及以下阶层的一次财富洗劫。

恐惧还在蔓延。一方面,出借人恐慌潮下,资本集中抽离,多米诺骨牌效应挤出现金流不够强大的P2P平台。据融360监测数据显示,上周(7.07-7.13)网贷行业成交量为405.17亿元,较前周环比回升下降5.90%,当周资金净流出额高达40.47亿元,其中14家平台资金净流出额均超过亿元。

另一方面,头部效应加剧,机构资本开始重仓资质较好的合规P2P平台。据零壹财经不完全统计,仅仅7月的第一周就有4家网贷平台获得融资,融资金额5亿余元。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多位市场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部分平台打着擦边球的超短期类现金贷模式、债权转让、期限和规模错配等产品,在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导致流动性紧张,风险暴露。

有市场人士担心未来随着暴雷潮的持续,风险从不合规平台外溢,传导整个行业,导致行业资金缩减,对合规平台资金流造成较大影响。

也有市场人士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对行业利好。“如果这波能把庞氏骗局拖垮,倒算是一件好事。”某头部机构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监管出手

暴雷潮中,以行业协会为主要力量,正在进行约束与自救。

7月19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下称“北京互金协会”)发布红头文件《加强业务合规性的风险提示函》,再次叫停“理财计划类”产品,鉴于其存在期限和规模错配等违规的可能,并表示,对已不具备继续营运条件、拟退出市场的机构,协会督促其制定清退方案。

7月18日,北京互金协会召开了一场由多家头部平台一把手出席的会议。据《财经》记者了解,叫停“理财计划类”产品并非协会要求,而是头部平台主动“要求”北京市互金协会出面叫停。

当日,北京互金协会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称,北京将加快推进“数据管理机制”、“良性退出机制”、“白名单机制”、“风险缓释机制”、“媒体沟通和监督机制”以及“金融消费者教育机制”等六大机制的建设。

北京互金协会会长、宜信CEO唐宁在7月20日表示,“白名单”机制建设,推进分级分类工作,动态监测网贷机构的合规性,有效预防及化解风险。这项举措的提出,无疑将给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

市场部分声音将此轮行业暴雷潮归咎于监管层的网贷备案延期。

此前有市场担心,备案久拖不决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拥抱合规者,不但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还需应对合规导致的用户体验下降造成的客户损失风险。“备案一再延期,一些机构索性继续按不合规的做法放手做,我们的成本上去了,用户体验下降了,很为难。”一位老牌P2P机构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但接近监管的人士指出,市场暴雷潮和备案延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当借新还旧的庞氏模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必然会出现融资链条的断裂情况。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互联网金融乱象的继续出清。在监管看来,如果P2P平台按照监管要求做到了信息中介,而不再是信用中介,那么逻辑上不会存在暴雷的现象。

机构呼吁备案,本质上也是在呼吁监管背书。但事实上,监管对于网贷行业的整改情况是不满意的。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指出,行业乱象层出不穷,几乎没有几家整改到位。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近日召开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上指出,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监管也在推动网贷备案工作落地。新京报援引相关人士称,监管或将于7-8月间落实187条的网贷备案验收具体细则。据《财经》记者了解,这相当于监管部门的工作手册,而非向行业公开的标准。

《财经》记者了解到,重庆对辖内P2P机构明确表示“备案不停”。而且,重庆市金融办明确指出,备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要“清盘”,即完成存量产品的清理和兑付。

重庆市某机构人士表示,重庆很可能成为网贷监管的一个试点。而京沪深杭是P2P平台比较集中的地区,辖内P2P平台的数量庞大,监管压力也比较大。

“行业中有些平台流动性出现问题,可能要波动现两星期。”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表示。

在周世平看来,监管目前也很难有所作为,守住底线即可,即要严厉区分恶意圈钱欺骗投资者的平台与正规经营平台。

“未来希望监管尽快出台合理的政策,拿出一个统一标准,符合一家就备案一家,不要说哪些地方一定要有多少家,因为平台都是做全国的业务。”一位P2P平台高管告诉《财经》记者。

挤出“脓包”

事实上,这不是P2P行业在国内的第一次暴雷潮。从2013年开始到2016年,几乎每年都会有一轮集中暴雷。

PPmoney网贷CEO胡新告诉《财经》记者,以往的P2P暴雷潮是行业由乱而治的过程,是监管不断落地的过程。但在他看来,近期行业不断出现平台逾期或暴雷事件,无论是数量,还是平台成交量,都比此前要多。

此轮暴雷的原因也更为复杂。

除了行业周期性的优胜劣汰外,此轮雷暴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去杠杆的影响,流动性收缩,导致中小平台的运营因此承受较大压力,再加上备案延期的影响,不堪压力的平台被迫退出。风险溢出效应对投资者的信心也产生一定干扰,行业恐慌蔓延,影响平台稳定运营。

一位股权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网贷平台的资产一般都是次级贷,平台盈利的逻辑通常是“用收益覆盖不良”,因此如果赶上去年现金贷风口的,已获得较高的收益,或许还能承担流动性风险;没有赶上的,比较容易出现流动性危机。

“P2P行业的资产类型是很复杂的,真正做小额分散、消费类型的借贷的平台是不多的。”拍拍贷副总裁申鑫告诉《财经》记者。据了解,一些平台的线下资产对接到房地产贷款、车贷等流动性差、高风险的领域。线上只是一个收集资金的端口,就是一个理财端。

事实上,自去年网贷监管再升级、清理现金贷以来,不少平台的逾期风险增加,催收难度增大。今年以来,“等着平台爆雷”,更成为不少老赖们的期待。

在多位市场内人士看来,这是此轮暴雷潮的主要助推力之一。资产端的一些骗贷公司,以及恶意欠款的借款人,恶意骗贷或借款,导致坏账率提升,这是部分逾期及暴雷平台的苦衷。

市场人士还担心,随着暴雷潮持续,风险从有问题的平台外溢,传导整个行业,行业资金缩减。

一位市场观察者告诉《财经》记者,对于P2P平台的关键指标,“应该看在贷余额,交易量不是很好的参考维度,有一些都是超短期的,交易量自然高”。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定义,在贷余额是指截至统计时点,平台所有借款人尚未偿还的本金总金额(不包括利息部分)。

行业风险的集聚并非旦夕之功。虽然有一系列限额、存管等规定,单网贷规模在整治期间不降反升。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P2P行业的在贷余额,从两年前的5400亿元,扩张到目前的超过1.3万亿元。

这场行业洗牌也重新带来了一场关于P2P平台是否有价值的争论。一个问题被频频抛出: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P2P吗?真的有这么多小微企业需要P2P吗?

世界银行首席信息安全官Clay R.Lin今年6月在公开场合表示,根据世行的估计,小额贷款的资金缺口大约有5.2兆。Clay R.Lin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估算中国约有1亿多人没有被银行信贷体系覆盖。有大概超过2.5亿万小微企业,没有办法取得金融方面的服务。

“这些虽然是一个存在的缺口,它也代表了很大的机遇,根据一项报告,在将来生意上的机会大概每年有2000亿元左右的生意机会,如果你提供小微企业的贷款的话,这个生意的发展有可能到每年可以增加2000千亿元收入的机会。”Clay R.Lin表示。

存在是合理的,在多位市场人士看来,P2P在服务小微企业、服务消费信贷上是有价值的,“只是在过往的几年,被利用这张皮,干了很多别的事情”。

多位市场人士呼吁,P2P平台应该回归本源。“P2P本身就应该是资产和资金一一对应,不然就会存在解释的空间,真实的借贷需求,和相应的借贷。”申鑫表示。

“这是P2P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一位市场人士说。

龙头的危与机

“这个行业99%的平台都不会走下去的。”申鑫告诉《财经》记者。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看来,当下P2P网贷这种大调整、大分化的情况,与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历史很相似。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各家银行、各部委和各地政府等纷纷设立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机构大量出现。从1980年到1982年底,全国各类信托投资机构已有620多家。但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优胜劣汰,信托公司数量一度下降到50家左右,到目前信托公司仅68家,集中度大大提升,行业平稳发展。”董希淼说。

中金在研报中表示,P2P退潮或仍将持续2年-3年。“在满足监管合规要求基础上,再考虑运营成本的攀升,预计三年后正常运转平台不超过200家,即目前运营平台的10%左右。”中金表示。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据中金的研报,目前行业前100家平台合计贷款余额占成交量比例为70%到75%,中金认为,未来集中度仍将持续提升。

洗牌期挤掉了不合规及能力弱小的竞争者,但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头部平台。市场恐慌蔓延到了二级市场。头部平台中,在美国上市的拍拍贷和宜人贷今年分别下跌41%和56%,信而富今年累计跌幅达到63%。

中金分析师姚泽宇认为,头部平台短期盈利能力受到影响,中期则面临平台定位难题,长期或受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下沉的冲击。目前约有3亿信用卡人群,每年银行新发行信用卡超过1亿张,目前蚂蚁花呗用户超过1亿。

行业洗牌期,市场信心是关键的砝码,头部机构在积极提升市场信心。7月19日,在美国上市的拍拍贷发布《网站运营方注册资本金增资实缴的预公告》将注册资本金增至10亿元人民币。

宜信CEO唐宁近日在公开演讲中表示,网贷行业一定能好,一定有光明前景,一定大有可为,面向小微、面向三农的需求也是大有可为。“这是关于网贷模式、行业前景的根本性判断。”唐宁说。

行业洗牌的终局或是一场“剩者为王”的战役。胡新认为,一批在细分领域各具特色、占据主导优势的头部平台依然有能力、有希望、有信心共享行业合规发展带来的成果。

洗牌的另一面是金融科技风口的方兴未艾。懒财金服CEO陶伟杰告诉《财经》记者,互联金融行业通过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是未来行业的机会所在。

机构资本抓住行业洗牌的窗口期,重仓部分资质较好或者有特色的P2P平台。据零壹财经不完全统计,仅仅7月的第一周就有4家网贷平台获得融资,融资金额5亿余元。

洗牌期后,行业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都是合规的大平台的竞争,对平台的人才需求、运营能力及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竞争无疑会更加激烈。”胡新告诉《财经》记者。

文章TAG:p2p理财网贷之家网贷之家和P2P圈的区别是什么理财网贷之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