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五大战区司令员,最新2013年七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名单

五大战区司令员,最新2013年七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名单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7 07:00:24 编辑:教育管理 手机版

1,最新2013年七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名单

2013各军区主要领导 满意请采纳

最新2013年七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名单

2,五大战区司令

东部战区司令员刘粤军、政治委员郑卫平,南部战区司令员王教成、政治委员魏亮,西部战区司令员赵宗岐、政治委员朱福熙,北部战区司令员宋普选、政治委员褚益民,中部战区司令员韩卫国、政治委员殷方龙。

五大战区司令

3,陆军司令员可以对五大战区司令员发号司令吗

陆军司令员可以对五大战区司令员发号司令。1、部队还是在各军种司令员的手里,战时由兵种司令员分配军队到各战区司令,比如有一个任务,军种司令员认为只需要一个团的兵力,那么战区司令只能得到一个团的兵力。2、各战区设立战区军种司令员(有5位,归各自的军种总司令管。)与战区司令员是合作关系,因为人事权不在战区司令的手里,在军种司令员手里,最终在主席手里。3,总结就是,军种司令员是国家级别的,战区军种司令员是地方级的,战区司令员是地方级的老大,和国家级不在一个层面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是陆地作战的主力,是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中历史最久,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历次作战中发挥最出色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抢险救灾中的中坚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五大战区直接领导所属陆军部队。

陆军司令员可以对五大战区司令员发号司令吗

4,哪个省市院士最多

在解放军的军事编制单位中,不存在“司令”的官职,只有“司令员”的官职,通常为了简化,才把“司令员”叫成了“司令”。司令员确实是某些军事编制单位最大的官职,但却不是解放军最大的官职,解放军最高官职为军委主席,以及组成军委会的军委委员,前者是正国级编制,后者为副国级编制。如果某些军事单位有“司令员”职位,必然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司政后三部门是正团级及以上军事单位的标配,但“司令员”职位最低在正师级单位中才会出现。在军事单位里,司令员和政委是单位平级的主官,司令员主管军事工作,政委主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部门中的司令部由参谋长主持工作,政治部由政治部主任负责,后勤部由后勤部长主持工作,这三大部门的负责人比司令员要低一级。而且,解放军中设置有“司令员”职位的军队单位,其实还有行政级别之分、军衔高低之分。战区级司令员:我国“司令员”级别最高的当属于战区级上将司令员,包含解放军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共五大战区司令员,还有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六大军种部队司令员,这些单位的司令员标配就是上将军衔。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单位的主官设置有司令员和政委,但双主官却没有军衔,那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新疆特有,实行党政军企高度统一的特殊管理体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双主官分别是司令员彭家瑞,政委王君正,两人属于文官,从没有军事履历,更谈不上有军衔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正部级单位,司令员和政委就是正部级官员,比五大战区以及军种部队司令员略微低一级。战区级正职上将通常属于正部级和副国级之间的级别,但个别还有副国级。比如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的参谋长、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国防部长等4人属于战区级上将,由于他们兼任中央军委委员职位或国务委员职位,使得他们的行政级别比正部级以上的战区级上将司令员要高一级。副战区级司令员:比如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海军下属的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的司令员都属于副战区级中将军衔,他们的行政级别同样在正部级和副国级之间,只是军队编制级别低于战区级正职。正军级司令员:正军级的军队编制单位有各省级武警总队、武警部队各警种部队指挥部、解放军各省军区等单位都属于正军级单位。比如武警上海总队司令员、武警部队交通部队指挥部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司令员,他们通常都是正军级少将,属于副部级官员。但也有例外,北京卫戍区(相当于各省的省军区)属于正军级单位,司令员却是高配的副战区级中将。还有西藏军区和新疆军区被明定为副战区级单位,远比湖北省军区、四川省军区等单位要高一级,西藏军区司令员和新疆军区司令员为副战区级中将,高于其他各省正军级少将司令员的级别。正师级司令员:正师级的单位通常为各省下辖地级市的军分区单位。比如湖北省军区襄阳市军分区,省军区司令员就是正军级少将、军分区司令员仅仅是正师级的大校。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司令员并非是所有军事编制单位最大的军官,是根据所在单位的级别来定的。战区级司令员是上将,行政级别高于正部级官员,低于副国级官员,属于所有设有司令员职位的军事编制单位中最大的军官,而正师级的军分区司令员,行政级别是正厅局级,属于级别最低的司令员。
在解放军的军事编制单位中,不存在“司令”的官职,只有“司令员”的官职,通常为了简化,才把“司令员”叫成了“司令”。司令员确实是某些军事编制单位最大的官职,但却不是解放军最大的官职,解放军最高官职为军委主席,以及组成军委会的军委委员,前者是正国级编制,后者为副国级编制。如果某些军事单位有“司令员”职位,必然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司政后三部门是正团级及以上军事单位的标配,但“司令员”职位最低在正师级单位中才会出现。在军事单位里,司令员和政委是单位平级的主官,司令员主管军事工作,政委主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部门中的司令部由参谋长主持工作,政治部由政治部主任负责,后勤部由后勤部长主持工作,这三大部门的负责人比司令员要低一级。而且,解放军中设置有“司令员”职位的军队单位,其实还有行政级别之分、军衔高低之分。战区级司令员:我国“司令员”级别最高的当属于战区级上将司令员,包含解放军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共五大战区司令员,还有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六大军种部队司令员,这些单位的司令员标配就是上将军衔。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单位的主官设置有司令员和政委,但双主官却没有军衔,那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新疆特有,实行党政军企高度统一的特殊管理体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双主官分别是司令员彭家瑞,政委王君正,两人属于文官,从没有军事履历,更谈不上有军衔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正部级单位,司令员和政委就是正部级官员,比五大战区以及军种部队司令员略微低一级。战区级正职上将通常属于正部级和副国级之间的级别,但个别还有副国级。比如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的参谋长、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国防部长等4人属于战区级上将,由于他们兼任中央军委委员职位或国务委员职位,使得他们的行政级别比正部级以上的战区级上将司令员要高一级。副战区级司令员:比如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海军下属的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的司令员都属于副战区级中将军衔,他们的行政级别同样在正部级和副国级之间,只是军队编制级别低于战区级正职。正军级司令员:正军级的军队编制单位有各省级武警总队、武警部队各警种部队指挥部、解放军各省军区等单位都属于正军级单位。比如武警上海总队司令员、武警部队交通部队指挥部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司令员,他们通常都是正军级少将,属于副部级官员。但也有例外,北京卫戍区(相当于各省的省军区)属于正军级单位,司令员却是高配的副战区级中将。还有西藏军区和新疆军区被明定为副战区级单位,远比湖北省军区、四川省军区等单位要高一级,西藏军区司令员和新疆军区司令员为副战区级中将,高于其他各省正军级少将司令员的级别。正师级司令员:正师级的单位通常为各省下辖地级市的军分区单位。比如湖北省军区襄阳市军分区,省军区司令员就是正军级少将、军分区司令员仅仅是正师级的大校。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司令员并非是所有军事编制单位最大的军官,是根据所在单位的级别来定的。战区级司令员是上将,行政级别高于正部级官员,低于副国级官员,属于所有设有司令员职位的军事编制单位中最大的军官,而正师级的军分区司令员,行政级别是正厅局级,属于级别最低的司令员。我军在1952年设置的军队级别中开始正式有“大军区级”,即指某一战略区域内的最高军事领导和指挥机关,一般以领导机关所在地、辖区或者地理方位来命名,而大军区的数量和地域划分,从解放战争后期到2016年的2月1日,期间经历了多次变化。具体可分为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时期,1955年至1985年的十二大军区(含调整为十一大军区时期),以及1985年至2016年的七大军区时期,这七大军区的名称想必铁杆军迷都是耳熟能详的。而2016年随着军改而出现的“战区”,虽然一字之差,但其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华人民解放军的战区是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重组改制的,是根据我国安全环境和军队负担的使命任务来确定的,并且有利于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而为了构建联合作战体系所形成的五大战区,在地域范围的划分上,其实是跟之前的七大战区有一定传承的。2016年之前的七大军区分别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和兰州军区。而重组的五大战区则分别是中部战区、北部战区、东部战区、西部战区和南部战区。从地理位置上看,从五大战区目前的战区指挥机关驻地来看,确属在调整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比如笔者家乡所在的辽宁省锦州市,原属沈阳军区,现在则属于“北部战区”。那就先说北部战区,北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东北三省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临近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等五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从传承上看,它包括了原沈阳军区大部和济南军区大部。目前战区指挥机关驻辽宁省沈阳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辖三个集团军,分别是驻黑龙江哈尔滨市的第78集团军、驻辽宁省辽阳市的第79集团军、驻山东省潍坊市的第80集团军。战区必须具备各军种联合指挥和作战能力,因此在战区领导机关之外,还下辖各军种司令部,比如北部战区的陆军司令部驻山东省济南市、海军司令部驻山东省青岛市、空军司令部驻辽宁省沈阳市。上述军种司令部归属于战区和各军种总部双重领导,按照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主旨要求,担负我国北方战略方向上的安全任务。中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湖北省等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了原北京军区的大部和济南军区、广州军区各一部。战区指挥机关驻北京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卫戍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第81集团军、驻河北省保定市的第82集团军、驻河南省新乡市的第83集团军。中部战区的陆军司令部驻石家庄,空军司令部驻北京,不设海军司令部。南部战区领导和指挥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湖南省、贵州省等六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了原广州军区大部和成都军区一部。战区机关驻广东省广州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力量下辖驻广东惠州的第74集团军、驻云南昆明的第75集团军。南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广西南宁市、海军司令部驻广东省湛江市、空军司令部驻广州市。东部战区领导和指挥华东地区的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等六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基本都是原南京军区的所辖地域,战区指挥机关驻江苏南京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卫戍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东部战区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江苏徐州的第71集团军、驻浙江湖州的第72集团军、驻福建厦门的第73集团军。东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福州市、海军司令部驻浙江省宁波市、空军司令部驻南京市。西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新疆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四川省和重庆市等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原兰州军区的全部和成都军区之大部,战区指挥机关驻四川省成都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青海西宁的第76集团军,驻四川崇州的第77集团军。西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兰州市,空军司令部驻成都市,不设海军司令部。从原七大军区的司令部驻地调整来看,保留了沈阳、北京、南京、广州和成都这五个城市为战区核心所在,裁撤了兰州和济南两个城市,但是这两个城市也分别驻扎了战区的军种司令部,所以应该了解,无论指挥和作战体系如何调整,军事重镇的确定和划分是基本不变的。选择战区指挥机关驻地、划分各战区的辖地,是需要根据地理地形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和专业分析的,我们只叙不论。整合七大军区为五大战区,将野战集团军从18个调整为13个,这些军改措施的进行,更加着重的是实现战区内的垂直和多相的指挥体系,增强各部队机动力和各军兵种联合协同作战的能力,是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对确保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解放军的军事编制单位中,不存在“司令”的官职,只有“司令员”的官职,通常为了简化,才把“司令员”叫成了“司令”。司令员确实是某些军事编制单位最大的官职,但却不是解放军最大的官职,解放军最高官职为军委主席,以及组成军委会的军委委员,前者是正国级编制,后者为副国级编制。如果某些军事单位有“司令员”职位,必然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司政后三部门是正团级及以上军事单位的标配,但“司令员”职位最低在正师级单位中才会出现。在军事单位里,司令员和政委是单位平级的主官,司令员主管军事工作,政委主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部门中的司令部由参谋长主持工作,政治部由政治部主任负责,后勤部由后勤部长主持工作,这三大部门的负责人比司令员要低一级。而且,解放军中设置有“司令员”职位的军队单位,其实还有行政级别之分、军衔高低之分。战区级司令员:我国“司令员”级别最高的当属于战区级上将司令员,包含解放军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共五大战区司令员,还有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六大军种部队司令员,这些单位的司令员标配就是上将军衔。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单位的主官设置有司令员和政委,但双主官却没有军衔,那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新疆特有,实行党政军企高度统一的特殊管理体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双主官分别是司令员彭家瑞,政委王君正,两人属于文官,从没有军事履历,更谈不上有军衔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正部级单位,司令员和政委就是正部级官员,比五大战区以及军种部队司令员略微低一级。战区级正职上将通常属于正部级和副国级之间的级别,但个别还有副国级。比如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的参谋长、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国防部长等4人属于战区级上将,由于他们兼任中央军委委员职位或国务委员职位,使得他们的行政级别比正部级以上的战区级上将司令员要高一级。副战区级司令员:比如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海军下属的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的司令员都属于副战区级中将军衔,他们的行政级别同样在正部级和副国级之间,只是军队编制级别低于战区级正职。正军级司令员:正军级的军队编制单位有各省级武警总队、武警部队各警种部队指挥部、解放军各省军区等单位都属于正军级单位。比如武警上海总队司令员、武警部队交通部队指挥部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司令员,他们通常都是正军级少将,属于副部级官员。但也有例外,北京卫戍区(相当于各省的省军区)属于正军级单位,司令员却是高配的副战区级中将。还有西藏军区和新疆军区被明定为副战区级单位,远比湖北省军区、四川省军区等单位要高一级,西藏军区司令员和新疆军区司令员为副战区级中将,高于其他各省正军级少将司令员的级别。正师级司令员:正师级的单位通常为各省下辖地级市的军分区单位。比如湖北省军区襄阳市军分区,省军区司令员就是正军级少将、军分区司令员仅仅是正师级的大校。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司令员并非是所有军事编制单位最大的军官,是根据所在单位的级别来定的。战区级司令员是上将,行政级别高于正部级官员,低于副国级官员,属于所有设有司令员职位的军事编制单位中最大的军官,而正师级的军分区司令员,行政级别是正厅局级,属于级别最低的司令员。我军在1952年设置的军队级别中开始正式有“大军区级”,即指某一战略区域内的最高军事领导和指挥机关,一般以领导机关所在地、辖区或者地理方位来命名,而大军区的数量和地域划分,从解放战争后期到2016年的2月1日,期间经历了多次变化。具体可分为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时期,1955年至1985年的十二大军区(含调整为十一大军区时期),以及1985年至2016年的七大军区时期,这七大军区的名称想必铁杆军迷都是耳熟能详的。而2016年随着军改而出现的“战区”,虽然一字之差,但其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华人民解放军的战区是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重组改制的,是根据我国安全环境和军队负担的使命任务来确定的,并且有利于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而为了构建联合作战体系所形成的五大战区,在地域范围的划分上,其实是跟之前的七大战区有一定传承的。2016年之前的七大军区分别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和兰州军区。而重组的五大战区则分别是中部战区、北部战区、东部战区、西部战区和南部战区。从地理位置上看,从五大战区目前的战区指挥机关驻地来看,确属在调整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比如笔者家乡所在的辽宁省锦州市,原属沈阳军区,现在则属于“北部战区”。那就先说北部战区,北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东北三省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临近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等五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从传承上看,它包括了原沈阳军区大部和济南军区大部。目前战区指挥机关驻辽宁省沈阳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辖三个集团军,分别是驻黑龙江哈尔滨市的第78集团军、驻辽宁省辽阳市的第79集团军、驻山东省潍坊市的第80集团军。战区必须具备各军种联合指挥和作战能力,因此在战区领导机关之外,还下辖各军种司令部,比如北部战区的陆军司令部驻山东省济南市、海军司令部驻山东省青岛市、空军司令部驻辽宁省沈阳市。上述军种司令部归属于战区和各军种总部双重领导,按照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主旨要求,担负我国北方战略方向上的安全任务。中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湖北省等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了原北京军区的大部和济南军区、广州军区各一部。战区指挥机关驻北京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卫戍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第81集团军、驻河北省保定市的第82集团军、驻河南省新乡市的第83集团军。中部战区的陆军司令部驻石家庄,空军司令部驻北京,不设海军司令部。南部战区领导和指挥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湖南省、贵州省等六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了原广州军区大部和成都军区一部。战区机关驻广东省广州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力量下辖驻广东惠州的第74集团军、驻云南昆明的第75集团军。南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广西南宁市、海军司令部驻广东省湛江市、空军司令部驻广州市。东部战区领导和指挥华东地区的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等六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基本都是原南京军区的所辖地域,战区指挥机关驻江苏南京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卫戍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东部战区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江苏徐州的第71集团军、驻浙江湖州的第72集团军、驻福建厦门的第73集团军。东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福州市、海军司令部驻浙江省宁波市、空军司令部驻南京市。西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新疆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四川省和重庆市等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原兰州军区的全部和成都军区之大部,战区指挥机关驻四川省成都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青海西宁的第76集团军,驻四川崇州的第77集团军。西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兰州市,空军司令部驻成都市,不设海军司令部。从原七大军区的司令部驻地调整来看,保留了沈阳、北京、南京、广州和成都这五个城市为战区核心所在,裁撤了兰州和济南两个城市,但是这两个城市也分别驻扎了战区的军种司令部,所以应该了解,无论指挥和作战体系如何调整,军事重镇的确定和划分是基本不变的。选择战区指挥机关驻地、划分各战区的辖地,是需要根据地理地形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和专业分析的,我们只叙不论。整合七大军区为五大战区,将野战集团军从18个调整为13个,这些军改措施的进行,更加着重的是实现战区内的垂直和多相的指挥体系,增强各部队机动力和各军兵种联合协同作战的能力,是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对确保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新中国的首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同时兼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授予的什么军衔?开国大将。罗部长是1949年10月正式就任的,一直到1959年才卸任,转任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长。看出第一个问题了吗?作为公安部的正部长,罗瑞卿大将转任国防部的职务却只能是副的,因为国防部长当时必须是元帅军衔。比如彭总、林总都担任过国防部长一职,这足以说明军队级别的特殊性,是不能与公安系统混为一谈的。即便如此,罗瑞卿以“军委委员”的级别兼职公安部长,仍然属于建国初期的“高配”,主要是在特殊历史阶段中,剿匪反特的任务较重,这可以从罗瑞卿后来的政府职务中体现出来:国务院副总理。客观来说,早期公安部长如果由现役军官出任的话,最合适级别的应该是第二任的谢部长,正兵团级,上将衔。但是一定要注意,50年代的上将跟如今的上将是有区别的:开国上将属于第三档军衔,上面还有开国元帅和开国大将,而如今的上将军衔属于最高现役军衔,三颗将星是天花板。(剧照)换句话说,如果在5、60年代我国同时也设立了警衔体系的话,作为最高警衔佩戴者的公安部长,衔级“含金量”是一定要低于最高军衔一级或者两级的,不清楚这个差距,就不能弄懂现如今军衔和警衔如何“大致对称”的原则,简单地以几个花几个豆去比较,显然是业余的。实际上,军衔和警衔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体系,其评定原则、职衔配套、行政级别的属性也各有一套标准,是不可以精确比对的。因此我们的讨论的前提,也只能是“大致对称”的方式,而且是一衔多级的情况,在这一点上不要钻牛角尖,须得有言在先。(一级警监剧照)目前我国的警衔体系设置,是五等十三级:部级正职:总警监;部级副职:副总警监;厅局级正职: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厅局级副职: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处级正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处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科级正职: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科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办事员(警员)职: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三级警监剧照)而目前我国现役军官的军衔,却只有三等十级:正战区职:上将、中将;副战区职:中将、少将;正军职:少将、中将;副军职:少将、大校;正师职:大校、少将;副师职(正旅职):大校、上校;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副团职:中校、少校;正营职:少校、中校;副营职:上尉、少校;正连职:上尉、中尉;副连职:中尉、上尉;排职:少尉、中尉。可以看出,不仅两个体系的等级数量不同,而且各自体系内部的职衔配套范围也并非唯一性,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做到两个系统完全一一对应更是不可能的,必须是近似的、有浮动范围的,简单地一一对应起来,肯定错误。(一级警监)既然建国初期公安部长最合适最恰当的军衔,应该是上将,也就是第三档军衔,而现如今的上将属于第二档军衔(设有一级上将,但是和平时期不授),那么也就是说,同级警衔比军衔“至少要低一级”。所以最高警衔“总警监”相当于现役部队的上将或者中将军衔,即军衔的第二档或第三档,级别是正战区、副战区职,至于到底是上将还是中将,要因人而异了;“副总警监”则相当于中将或者少将军衔,副战区职,军衔的第三档或第四档,究竟是中将还是少将,仍然要具体看资历和级别了,比如正部级的副部长也是有的。(一级警督)就行政级别来说,也是大概如此,目前授予上将军衔的现役将领,级别多为“国家级副职”,即同时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或者中央军委委员,而公安部长的级别肯定是“省部级正职”(有的高配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大致等于省委书记、省长的职务,要差上一到二级呢。一级警监:大致对应部队的少将军衔或大校军衔,职务多为省公安厅厅长,相当于部队的副军职、正师职。二级警监:大致对应部队的大校或上校军衔,职务多为省厅副厅长、省会城市的公安局长,相当于部队的副师职、正旅职。三级警监:大致相当于上校或中校军衔,职务多为地级市公安局长,相当于部队的副旅职、正团职。(三级警监的肩章)说明一下,只有三级警监以上的警官才够条件穿白衬衫的,也就是说,三级警监是非常关键的的一个分界点,它的授衔标准必须是“实职正处”,那是包含两个必要条件的:第一是必须有相应的警界职务,光有警龄和资历还不成;第二,是级别要达到正处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正县级”。我们又知道,早年间是有省军级、地师级、县团级的职级称谓的,正县级(正处级)跟部队的团级基本对等,因此三级警监最合适的对应军衔,就应该是上校。但是上校军官转业却不可能直接挂上三级警监的警衔,因为级别虽然差不多,却没有可能直接担任“正处级”以上的警界职务。(一级警司剧照)这事挺复杂的,一是部队的校尉级转业干部到了地方后,基本都要降级安排工作,上校团长脱下军装,别说当市公安局长,连任命为副局长职务都极其罕见,至多是分局副局长、支队政委等等。二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市局局长多由副市长兼任,属于“副厅级干部”,上校的级别还是有一定差距。一级警督:大致对应部队的上校或中校军衔,正团职或副团职;二级警督:大致对应部队的中校或少校军衔,副团职或正营职;三级警督:大致对应部队的少校或上尉军衔,正营职或副营职。一级警司:大致对应部队的上尉军衔,副营职或正连职。二级警司:大致对应部队的上尉或中尉军衔,正连职或副连职。三级警司:大致对应部队的中尉军衔,副连职。一级和二级警员:大致对应部队的少尉衔,正排职干部。要注意一下,人民警察队伍实行的是“干警制度”,也就是正规的警察都是干部籍,所以一级、二级警员跟部队的士官还是有区别的,别往部队的士官体系上套,没有可比性。
在解放军的军事编制单位中,不存在“司令”的官职,只有“司令员”的官职,通常为了简化,才把“司令员”叫成了“司令”。司令员确实是某些军事编制单位最大的官职,但却不是解放军最大的官职,解放军最高官职为军委主席,以及组成军委会的军委委员,前者是正国级编制,后者为副国级编制。如果某些军事单位有“司令员”职位,必然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司政后三部门是正团级及以上军事单位的标配,但“司令员”职位最低在正师级单位中才会出现。在军事单位里,司令员和政委是单位平级的主官,司令员主管军事工作,政委主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部门中的司令部由参谋长主持工作,政治部由政治部主任负责,后勤部由后勤部长主持工作,这三大部门的负责人比司令员要低一级。而且,解放军中设置有“司令员”职位的军队单位,其实还有行政级别之分、军衔高低之分。战区级司令员:我国“司令员”级别最高的当属于战区级上将司令员,包含解放军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共五大战区司令员,还有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六大军种部队司令员,这些单位的司令员标配就是上将军衔。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单位的主官设置有司令员和政委,但双主官却没有军衔,那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新疆特有,实行党政军企高度统一的特殊管理体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双主官分别是司令员彭家瑞,政委王君正,两人属于文官,从没有军事履历,更谈不上有军衔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正部级单位,司令员和政委就是正部级官员,比五大战区以及军种部队司令员略微低一级。战区级正职上将通常属于正部级和副国级之间的级别,但个别还有副国级。比如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的参谋长、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国防部长等4人属于战区级上将,由于他们兼任中央军委委员职位或国务委员职位,使得他们的行政级别比正部级以上的战区级上将司令员要高一级。副战区级司令员:比如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海军下属的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的司令员都属于副战区级中将军衔,他们的行政级别同样在正部级和副国级之间,只是军队编制级别低于战区级正职。正军级司令员:正军级的军队编制单位有各省级武警总队、武警部队各警种部队指挥部、解放军各省军区等单位都属于正军级单位。比如武警上海总队司令员、武警部队交通部队指挥部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司令员,他们通常都是正军级少将,属于副部级官员。但也有例外,北京卫戍区(相当于各省的省军区)属于正军级单位,司令员却是高配的副战区级中将。还有西藏军区和新疆军区被明定为副战区级单位,远比湖北省军区、四川省军区等单位要高一级,西藏军区司令员和新疆军区司令员为副战区级中将,高于其他各省正军级少将司令员的级别。正师级司令员:正师级的单位通常为各省下辖地级市的军分区单位。比如湖北省军区襄阳市军分区,省军区司令员就是正军级少将、军分区司令员仅仅是正师级的大校。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司令员并非是所有军事编制单位最大的军官,是根据所在单位的级别来定的。战区级司令员是上将,行政级别高于正部级官员,低于副国级官员,属于所有设有司令员职位的军事编制单位中最大的军官,而正师级的军分区司令员,行政级别是正厅局级,属于级别最低的司令员。我军在1952年设置的军队级别中开始正式有“大军区级”,即指某一战略区域内的最高军事领导和指挥机关,一般以领导机关所在地、辖区或者地理方位来命名,而大军区的数量和地域划分,从解放战争后期到2016年的2月1日,期间经历了多次变化。具体可分为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时期,1955年至1985年的十二大军区(含调整为十一大军区时期),以及1985年至2016年的七大军区时期,这七大军区的名称想必铁杆军迷都是耳熟能详的。而2016年随着军改而出现的“战区”,虽然一字之差,但其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华人民解放军的战区是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重组改制的,是根据我国安全环境和军队负担的使命任务来确定的,并且有利于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而为了构建联合作战体系所形成的五大战区,在地域范围的划分上,其实是跟之前的七大战区有一定传承的。2016年之前的七大军区分别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和兰州军区。而重组的五大战区则分别是中部战区、北部战区、东部战区、西部战区和南部战区。从地理位置上看,从五大战区目前的战区指挥机关驻地来看,确属在调整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比如笔者家乡所在的辽宁省锦州市,原属沈阳军区,现在则属于“北部战区”。那就先说北部战区,北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东北三省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临近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等五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从传承上看,它包括了原沈阳军区大部和济南军区大部。目前战区指挥机关驻辽宁省沈阳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辖三个集团军,分别是驻黑龙江哈尔滨市的第78集团军、驻辽宁省辽阳市的第79集团军、驻山东省潍坊市的第80集团军。战区必须具备各军种联合指挥和作战能力,因此在战区领导机关之外,还下辖各军种司令部,比如北部战区的陆军司令部驻山东省济南市、海军司令部驻山东省青岛市、空军司令部驻辽宁省沈阳市。上述军种司令部归属于战区和各军种总部双重领导,按照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主旨要求,担负我国北方战略方向上的安全任务。中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湖北省等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了原北京军区的大部和济南军区、广州军区各一部。战区指挥机关驻北京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卫戍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第81集团军、驻河北省保定市的第82集团军、驻河南省新乡市的第83集团军。中部战区的陆军司令部驻石家庄,空军司令部驻北京,不设海军司令部。南部战区领导和指挥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湖南省、贵州省等六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了原广州军区大部和成都军区一部。战区机关驻广东省广州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力量下辖驻广东惠州的第74集团军、驻云南昆明的第75集团军。南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广西南宁市、海军司令部驻广东省湛江市、空军司令部驻广州市。东部战区领导和指挥华东地区的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等六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基本都是原南京军区的所辖地域,战区指挥机关驻江苏南京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卫戍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东部战区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江苏徐州的第71集团军、驻浙江湖州的第72集团军、驻福建厦门的第73集团军。东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福州市、海军司令部驻浙江省宁波市、空军司令部驻南京市。西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新疆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四川省和重庆市等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原兰州军区的全部和成都军区之大部,战区指挥机关驻四川省成都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青海西宁的第76集团军,驻四川崇州的第77集团军。西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兰州市,空军司令部驻成都市,不设海军司令部。从原七大军区的司令部驻地调整来看,保留了沈阳、北京、南京、广州和成都这五个城市为战区核心所在,裁撤了兰州和济南两个城市,但是这两个城市也分别驻扎了战区的军种司令部,所以应该了解,无论指挥和作战体系如何调整,军事重镇的确定和划分是基本不变的。选择战区指挥机关驻地、划分各战区的辖地,是需要根据地理地形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和专业分析的,我们只叙不论。整合七大军区为五大战区,将野战集团军从18个调整为13个,这些军改措施的进行,更加着重的是实现战区内的垂直和多相的指挥体系,增强各部队机动力和各军兵种联合协同作战的能力,是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对确保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新中国的首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同时兼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授予的什么军衔?开国大将。罗部长是1949年10月正式就任的,一直到1959年才卸任,转任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长。看出第一个问题了吗?作为公安部的正部长,罗瑞卿大将转任国防部的职务却只能是副的,因为国防部长当时必须是元帅军衔。比如彭总、林总都担任过国防部长一职,这足以说明军队级别的特殊性,是不能与公安系统混为一谈的。即便如此,罗瑞卿以“军委委员”的级别兼职公安部长,仍然属于建国初期的“高配”,主要是在特殊历史阶段中,剿匪反特的任务较重,这可以从罗瑞卿后来的政府职务中体现出来:国务院副总理。客观来说,早期公安部长如果由现役军官出任的话,最合适级别的应该是第二任的谢部长,正兵团级,上将衔。但是一定要注意,50年代的上将跟如今的上将是有区别的:开国上将属于第三档军衔,上面还有开国元帅和开国大将,而如今的上将军衔属于最高现役军衔,三颗将星是天花板。(剧照)换句话说,如果在5、60年代我国同时也设立了警衔体系的话,作为最高警衔佩戴者的公安部长,衔级“含金量”是一定要低于最高军衔一级或者两级的,不清楚这个差距,就不能弄懂现如今军衔和警衔如何“大致对称”的原则,简单地以几个花几个豆去比较,显然是业余的。实际上,军衔和警衔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体系,其评定原则、职衔配套、行政级别的属性也各有一套标准,是不可以精确比对的。因此我们的讨论的前提,也只能是“大致对称”的方式,而且是一衔多级的情况,在这一点上不要钻牛角尖,须得有言在先。(一级警监剧照)目前我国的警衔体系设置,是五等十三级:部级正职:总警监;部级副职:副总警监;厅局级正职: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厅局级副职: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处级正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处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科级正职: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科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办事员(警员)职: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三级警监剧照)而目前我国现役军官的军衔,却只有三等十级:正战区职:上将、中将;副战区职:中将、少将;正军职:少将、中将;副军职:少将、大校;正师职:大校、少将;副师职(正旅职):大校、上校;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副团职:中校、少校;正营职:少校、中校;副营职:上尉、少校;正连职:上尉、中尉;副连职:中尉、上尉;排职:少尉、中尉。可以看出,不仅两个体系的等级数量不同,而且各自体系内部的职衔配套范围也并非唯一性,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做到两个系统完全一一对应更是不可能的,必须是近似的、有浮动范围的,简单地一一对应起来,肯定错误。(一级警监)既然建国初期公安部长最合适最恰当的军衔,应该是上将,也就是第三档军衔,而现如今的上将属于第二档军衔(设有一级上将,但是和平时期不授),那么也就是说,同级警衔比军衔“至少要低一级”。所以最高警衔“总警监”相当于现役部队的上将或者中将军衔,即军衔的第二档或第三档,级别是正战区、副战区职,至于到底是上将还是中将,要因人而异了;“副总警监”则相当于中将或者少将军衔,副战区职,军衔的第三档或第四档,究竟是中将还是少将,仍然要具体看资历和级别了,比如正部级的副部长也是有的。(一级警督)就行政级别来说,也是大概如此,目前授予上将军衔的现役将领,级别多为“国家级副职”,即同时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或者中央军委委员,而公安部长的级别肯定是“省部级正职”(有的高配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大致等于省委书记、省长的职务,要差上一到二级呢。一级警监:大致对应部队的少将军衔或大校军衔,职务多为省公安厅厅长,相当于部队的副军职、正师职。二级警监:大致对应部队的大校或上校军衔,职务多为省厅副厅长、省会城市的公安局长,相当于部队的副师职、正旅职。三级警监:大致相当于上校或中校军衔,职务多为地级市公安局长,相当于部队的副旅职、正团职。(三级警监的肩章)说明一下,只有三级警监以上的警官才够条件穿白衬衫的,也就是说,三级警监是非常关键的的一个分界点,它的授衔标准必须是“实职正处”,那是包含两个必要条件的:第一是必须有相应的警界职务,光有警龄和资历还不成;第二,是级别要达到正处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正县级”。我们又知道,早年间是有省军级、地师级、县团级的职级称谓的,正县级(正处级)跟部队的团级基本对等,因此三级警监最合适的对应军衔,就应该是上校。但是上校军官转业却不可能直接挂上三级警监的警衔,因为级别虽然差不多,却没有可能直接担任“正处级”以上的警界职务。(一级警司剧照)这事挺复杂的,一是部队的校尉级转业干部到了地方后,基本都要降级安排工作,上校团长脱下军装,别说当市公安局长,连任命为副局长职务都极其罕见,至多是分局副局长、支队政委等等。二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市局局长多由副市长兼任,属于“副厅级干部”,上校的级别还是有一定差距。一级警督:大致对应部队的上校或中校军衔,正团职或副团职;二级警督:大致对应部队的中校或少校军衔,副团职或正营职;三级警督:大致对应部队的少校或上尉军衔,正营职或副营职。一级警司:大致对应部队的上尉军衔,副营职或正连职。二级警司:大致对应部队的上尉或中尉军衔,正连职或副连职。三级警司:大致对应部队的中尉军衔,副连职。一级和二级警员:大致对应部队的少尉衔,正排职干部。要注意一下,人民警察队伍实行的是“干警制度”,也就是正规的警察都是干部籍,所以一级、二级警员跟部队的士官还是有区别的,别往部队的士官体系上套,没有可比性。谢谢你的邀请!司令和司令员实际上是一回事。正式场合,书面行文称司令员,一般场合以司令称之,如解放军团以上的编制设政治委员,除正式场合,一般以政委称之,和司令与司令员的关系雷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级别最低的司令员是师级,即各地级市或地区的军分区司令员,如临沂军分区,扬州军分区,延安军分区,军分区司令员和野战部队的师长,一般都是大校军衔。我军现阶段最高级别的司令员是各军兵种司令员,即陆军司令员,海军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火箭军司令员,武警司令员;和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司令员,一般都是中将身份,当然也有例外。另外各省军区,直辖市的警备区,沿海城市的水警区也设司令员,省军区、直辖市的警备区司令员,相当于野战部队军长的级别,少将军衔;水警区则和军分区一样,基本都是师级。军队和地方相应的级别,是县团级,地师级,省军级,也就是说团长和地方的县长,师长和地级市的市长,军长和省长是一个级别;兵种和战区的司令员和上世纪地方大区制时的东北局,华东局等大行政区的书记一个级别,多年以前地方大行政区已取消。旅的级别低于师,高于团,也就是付师级。
在解放军的军事编制单位中,不存在“司令”的官职,只有“司令员”的官职,通常为了简化,才把“司令员”叫成了“司令”。司令员确实是某些军事编制单位最大的官职,但却不是解放军最大的官职,解放军最高官职为军委主席,以及组成军委会的军委委员,前者是正国级编制,后者为副国级编制。如果某些军事单位有“司令员”职位,必然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司政后三部门是正团级及以上军事单位的标配,但“司令员”职位最低在正师级单位中才会出现。在军事单位里,司令员和政委是单位平级的主官,司令员主管军事工作,政委主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部门中的司令部由参谋长主持工作,政治部由政治部主任负责,后勤部由后勤部长主持工作,这三大部门的负责人比司令员要低一级。而且,解放军中设置有“司令员”职位的军队单位,其实还有行政级别之分、军衔高低之分。战区级司令员:我国“司令员”级别最高的当属于战区级上将司令员,包含解放军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共五大战区司令员,还有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六大军种部队司令员,这些单位的司令员标配就是上将军衔。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单位的主官设置有司令员和政委,但双主官却没有军衔,那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新疆特有,实行党政军企高度统一的特殊管理体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双主官分别是司令员彭家瑞,政委王君正,两人属于文官,从没有军事履历,更谈不上有军衔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正部级单位,司令员和政委就是正部级官员,比五大战区以及军种部队司令员略微低一级。战区级正职上将通常属于正部级和副国级之间的级别,但个别还有副国级。比如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的参谋长、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国防部长等4人属于战区级上将,由于他们兼任中央军委委员职位或国务委员职位,使得他们的行政级别比正部级以上的战区级上将司令员要高一级。副战区级司令员:比如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海军下属的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的司令员都属于副战区级中将军衔,他们的行政级别同样在正部级和副国级之间,只是军队编制级别低于战区级正职。正军级司令员:正军级的军队编制单位有各省级武警总队、武警部队各警种部队指挥部、解放军各省军区等单位都属于正军级单位。比如武警上海总队司令员、武警部队交通部队指挥部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司令员,他们通常都是正军级少将,属于副部级官员。但也有例外,北京卫戍区(相当于各省的省军区)属于正军级单位,司令员却是高配的副战区级中将。还有西藏军区和新疆军区被明定为副战区级单位,远比湖北省军区、四川省军区等单位要高一级,西藏军区司令员和新疆军区司令员为副战区级中将,高于其他各省正军级少将司令员的级别。正师级司令员:正师级的单位通常为各省下辖地级市的军分区单位。比如湖北省军区襄阳市军分区,省军区司令员就是正军级少将、军分区司令员仅仅是正师级的大校。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司令员并非是所有军事编制单位最大的军官,是根据所在单位的级别来定的。战区级司令员是上将,行政级别高于正部级官员,低于副国级官员,属于所有设有司令员职位的军事编制单位中最大的军官,而正师级的军分区司令员,行政级别是正厅局级,属于级别最低的司令员。我军在1952年设置的军队级别中开始正式有“大军区级”,即指某一战略区域内的最高军事领导和指挥机关,一般以领导机关所在地、辖区或者地理方位来命名,而大军区的数量和地域划分,从解放战争后期到2016年的2月1日,期间经历了多次变化。具体可分为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时期,1955年至1985年的十二大军区(含调整为十一大军区时期),以及1985年至2016年的七大军区时期,这七大军区的名称想必铁杆军迷都是耳熟能详的。而2016年随着军改而出现的“战区”,虽然一字之差,但其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华人民解放军的战区是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重组改制的,是根据我国安全环境和军队负担的使命任务来确定的,并且有利于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而为了构建联合作战体系所形成的五大战区,在地域范围的划分上,其实是跟之前的七大战区有一定传承的。2016年之前的七大军区分别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和兰州军区。而重组的五大战区则分别是中部战区、北部战区、东部战区、西部战区和南部战区。从地理位置上看,从五大战区目前的战区指挥机关驻地来看,确属在调整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比如笔者家乡所在的辽宁省锦州市,原属沈阳军区,现在则属于“北部战区”。那就先说北部战区,北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东北三省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临近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等五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从传承上看,它包括了原沈阳军区大部和济南军区大部。目前战区指挥机关驻辽宁省沈阳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辖三个集团军,分别是驻黑龙江哈尔滨市的第78集团军、驻辽宁省辽阳市的第79集团军、驻山东省潍坊市的第80集团军。战区必须具备各军种联合指挥和作战能力,因此在战区领导机关之外,还下辖各军种司令部,比如北部战区的陆军司令部驻山东省济南市、海军司令部驻山东省青岛市、空军司令部驻辽宁省沈阳市。上述军种司令部归属于战区和各军种总部双重领导,按照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主旨要求,担负我国北方战略方向上的安全任务。中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湖北省等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了原北京军区的大部和济南军区、广州军区各一部。战区指挥机关驻北京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卫戍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第81集团军、驻河北省保定市的第82集团军、驻河南省新乡市的第83集团军。中部战区的陆军司令部驻石家庄,空军司令部驻北京,不设海军司令部。南部战区领导和指挥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湖南省、贵州省等六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了原广州军区大部和成都军区一部。战区机关驻广东省广州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力量下辖驻广东惠州的第74集团军、驻云南昆明的第75集团军。南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广西南宁市、海军司令部驻广东省湛江市、空军司令部驻广州市。东部战区领导和指挥华东地区的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等六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基本都是原南京军区的所辖地域,战区指挥机关驻江苏南京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卫戍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东部战区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江苏徐州的第71集团军、驻浙江湖州的第72集团军、驻福建厦门的第73集团军。东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福州市、海军司令部驻浙江省宁波市、空军司令部驻南京市。西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新疆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四川省和重庆市等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原兰州军区的全部和成都军区之大部,战区指挥机关驻四川省成都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青海西宁的第76集团军,驻四川崇州的第77集团军。西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兰州市,空军司令部驻成都市,不设海军司令部。从原七大军区的司令部驻地调整来看,保留了沈阳、北京、南京、广州和成都这五个城市为战区核心所在,裁撤了兰州和济南两个城市,但是这两个城市也分别驻扎了战区的军种司令部,所以应该了解,无论指挥和作战体系如何调整,军事重镇的确定和划分是基本不变的。选择战区指挥机关驻地、划分各战区的辖地,是需要根据地理地形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和专业分析的,我们只叙不论。整合七大军区为五大战区,将野战集团军从18个调整为13个,这些军改措施的进行,更加着重的是实现战区内的垂直和多相的指挥体系,增强各部队机动力和各军兵种联合协同作战的能力,是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对确保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新中国的首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同时兼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授予的什么军衔?开国大将。罗部长是1949年10月正式就任的,一直到1959年才卸任,转任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长。看出第一个问题了吗?作为公安部的正部长,罗瑞卿大将转任国防部的职务却只能是副的,因为国防部长当时必须是元帅军衔。比如彭总、林总都担任过国防部长一职,这足以说明军队级别的特殊性,是不能与公安系统混为一谈的。即便如此,罗瑞卿以“军委委员”的级别兼职公安部长,仍然属于建国初期的“高配”,主要是在特殊历史阶段中,剿匪反特的任务较重,这可以从罗瑞卿后来的政府职务中体现出来:国务院副总理。客观来说,早期公安部长如果由现役军官出任的话,最合适级别的应该是第二任的谢部长,正兵团级,上将衔。但是一定要注意,50年代的上将跟如今的上将是有区别的:开国上将属于第三档军衔,上面还有开国元帅和开国大将,而如今的上将军衔属于最高现役军衔,三颗将星是天花板。(剧照)换句话说,如果在5、60年代我国同时也设立了警衔体系的话,作为最高警衔佩戴者的公安部长,衔级“含金量”是一定要低于最高军衔一级或者两级的,不清楚这个差距,就不能弄懂现如今军衔和警衔如何“大致对称”的原则,简单地以几个花几个豆去比较,显然是业余的。实际上,军衔和警衔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体系,其评定原则、职衔配套、行政级别的属性也各有一套标准,是不可以精确比对的。因此我们的讨论的前提,也只能是“大致对称”的方式,而且是一衔多级的情况,在这一点上不要钻牛角尖,须得有言在先。(一级警监剧照)目前我国的警衔体系设置,是五等十三级:部级正职:总警监;部级副职:副总警监;厅局级正职: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厅局级副职: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处级正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处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科级正职: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科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办事员(警员)职: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三级警监剧照)而目前我国现役军官的军衔,却只有三等十级:正战区职:上将、中将;副战区职:中将、少将;正军职:少将、中将;副军职:少将、大校;正师职:大校、少将;副师职(正旅职):大校、上校;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副团职:中校、少校;正营职:少校、中校;副营职:上尉、少校;正连职:上尉、中尉;副连职:中尉、上尉;排职:少尉、中尉。可以看出,不仅两个体系的等级数量不同,而且各自体系内部的职衔配套范围也并非唯一性,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做到两个系统完全一一对应更是不可能的,必须是近似的、有浮动范围的,简单地一一对应起来,肯定错误。(一级警监)既然建国初期公安部长最合适最恰当的军衔,应该是上将,也就是第三档军衔,而现如今的上将属于第二档军衔(设有一级上将,但是和平时期不授),那么也就是说,同级警衔比军衔“至少要低一级”。所以最高警衔“总警监”相当于现役部队的上将或者中将军衔,即军衔的第二档或第三档,级别是正战区、副战区职,至于到底是上将还是中将,要因人而异了;“副总警监”则相当于中将或者少将军衔,副战区职,军衔的第三档或第四档,究竟是中将还是少将,仍然要具体看资历和级别了,比如正部级的副部长也是有的。(一级警督)就行政级别来说,也是大概如此,目前授予上将军衔的现役将领,级别多为“国家级副职”,即同时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或者中央军委委员,而公安部长的级别肯定是“省部级正职”(有的高配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大致等于省委书记、省长的职务,要差上一到二级呢。一级警监:大致对应部队的少将军衔或大校军衔,职务多为省公安厅厅长,相当于部队的副军职、正师职。二级警监:大致对应部队的大校或上校军衔,职务多为省厅副厅长、省会城市的公安局长,相当于部队的副师职、正旅职。三级警监:大致相当于上校或中校军衔,职务多为地级市公安局长,相当于部队的副旅职、正团职。(三级警监的肩章)说明一下,只有三级警监以上的警官才够条件穿白衬衫的,也就是说,三级警监是非常关键的的一个分界点,它的授衔标准必须是“实职正处”,那是包含两个必要条件的:第一是必须有相应的警界职务,光有警龄和资历还不成;第二,是级别要达到正处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正县级”。我们又知道,早年间是有省军级、地师级、县团级的职级称谓的,正县级(正处级)跟部队的团级基本对等,因此三级警监最合适的对应军衔,就应该是上校。但是上校军官转业却不可能直接挂上三级警监的警衔,因为级别虽然差不多,却没有可能直接担任“正处级”以上的警界职务。(一级警司剧照)这事挺复杂的,一是部队的校尉级转业干部到了地方后,基本都要降级安排工作,上校团长脱下军装,别说当市公安局长,连任命为副局长职务都极其罕见,至多是分局副局长、支队政委等等。二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市局局长多由副市长兼任,属于“副厅级干部”,上校的级别还是有一定差距。一级警督:大致对应部队的上校或中校军衔,正团职或副团职;二级警督:大致对应部队的中校或少校军衔,副团职或正营职;三级警督:大致对应部队的少校或上尉军衔,正营职或副营职。一级警司:大致对应部队的上尉军衔,副营职或正连职。二级警司:大致对应部队的上尉或中尉军衔,正连职或副连职。三级警司:大致对应部队的中尉军衔,副连职。一级和二级警员:大致对应部队的少尉衔,正排职干部。要注意一下,人民警察队伍实行的是“干警制度”,也就是正规的警察都是干部籍,所以一级、二级警员跟部队的士官还是有区别的,别往部队的士官体系上套,没有可比性。谢谢你的邀请!司令和司令员实际上是一回事。正式场合,书面行文称司令员,一般场合以司令称之,如解放军团以上的编制设政治委员,除正式场合,一般以政委称之,和司令与司令员的关系雷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级别最低的司令员是师级,即各地级市或地区的军分区司令员,如临沂军分区,扬州军分区,延安军分区,军分区司令员和野战部队的师长,一般都是大校军衔。我军现阶段最高级别的司令员是各军兵种司令员,即陆军司令员,海军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火箭军司令员,武警司令员;和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司令员,一般都是中将身份,当然也有例外。另外各省军区,直辖市的警备区,沿海城市的水警区也设司令员,省军区、直辖市的警备区司令员,相当于野战部队军长的级别,少将军衔;水警区则和军分区一样,基本都是师级。军队和地方相应的级别,是县团级,地师级,省军级,也就是说团长和地方的县长,师长和地级市的市长,军长和省长是一个级别;兵种和战区的司令员和上世纪地方大区制时的东北局,华东局等大行政区的书记一个级别,多年以前地方大行政区已取消。旅的级别低于师,高于团,也就是付师级。秦代以前,将军只有七种,大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裨将军。其中,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又被合称为四方将军。其他的诸如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等军职,都是西汉以后才出现的。从这层意义上说,四方将军和偏将军可以说是历史悠久。等到东汉时,正牌将军的职位共分为四级,最高级别的是大将军,位于三公之上;其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位于三公之下、九卿之上。第三等级就是前、后、左、右将军,其地位比九卿略低或持平。第四个级别就是四征、四镇等将军,地位远在九卿之下,但也算是正牌将军。至于其他诸如偏将军、裨将军等,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只是杂牌将军。接下里,我们就来详细说下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这五个将军主要负责的职务。前将军: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刚开始主要是负责京师的防卫,类似禁军大统领。后又作为独挡一面的人物长期屯兵边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前将军算得上是地方上军衔最高的武将。至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和车骑将军,虽然军饷要高于前将军,但他们更多时候是在中央任职,所以前将军,其实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而且所负责的军区,绝对是国家最重要的军区。在三国时期,因为战事不断,所以前将军成为了常设的高级军职,比如蜀汉的上将关羽、重臣李严;曹魏的张辽、满宠、郭淮、文钦;东吴的吕范、朱桓等人都担任过这个职位,而他们也都是各国的高级将领,并长期镇守在边境最重要的军事重镇作防御。后将军:最早也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也是高级军官,但并不常设,一般只有在战时才设立,并且位于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的最末尾。它的主要职责,期初是作为防卫京师的一支后援部队,后来演变成在战时作为救援部队使用。在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黄忠、姜维;曹魏名将曹洪、文聘;东吴贺齐等人都担任过后将军一职。左将军:春秋战国的军队建制改革,常规部队共分为三军或者六军,左将军一职也就应用而生,其职责主要是掌管左路大军,一般情况下,左路大军也是这三军或六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等到秦汉以后,左将军就演变成为军队高级武官,主要负责对外征战,不过在当时不属于常置军职。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刘备、马超、曹魏名将张郃、于禁等人都担任过左将军一职。右将军:既然有左将军,那自然就有右将军。和左将军一样,右将军的出现也是因为春秋战国的军队建制改革,常规部队共分为三军或者六军,而右将军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右路大军。后来也演变成为军队高级武官,主要负责对外征战,同样在当时也不属于常置军职。三国名将张飞、徐晃等曾担任过该职务。偏将军:最早设立于春秋时代,一般是大将军的辅佐军职,也就相当于是大将军的助理,主要职责是负责协助大将军处理各种军事,所以相当而言地位要低一些。但因为偏将军是最高统帅大将军的嫡系助手,所以这个职务往往都是君主非常信任的人才能担任,并且它还是一个向上晋升的好职位。一般情况下,某个将军如果想从杂牌将军升迁为正牌将军,正常情况下都会先担任一段时间的偏将军作为实习和考核,其后才会被提拔为正牌将军。在三国时期,大家比较熟知的名将,比如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于禁、张郃、徐晃、周瑜等,都担任过偏将军的职务。后来,从三国后期开始,随着四征将军的地位越来越高,四方将军越来越变得有名无实,渐渐没有人再愿意担任,最后等到西晋时,四征将军就彻底取代掉四方将军的职责,而四方将军也由此被废除。
在解放军的军事编制单位中,不存在“司令”的官职,只有“司令员”的官职,通常为了简化,才把“司令员”叫成了“司令”。司令员确实是某些军事编制单位最大的官职,但却不是解放军最大的官职,解放军最高官职为军委主席,以及组成军委会的军委委员,前者是正国级编制,后者为副国级编制。如果某些军事单位有“司令员”职位,必然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司政后三部门是正团级及以上军事单位的标配,但“司令员”职位最低在正师级单位中才会出现。在军事单位里,司令员和政委是单位平级的主官,司令员主管军事工作,政委主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部门中的司令部由参谋长主持工作,政治部由政治部主任负责,后勤部由后勤部长主持工作,这三大部门的负责人比司令员要低一级。而且,解放军中设置有“司令员”职位的军队单位,其实还有行政级别之分、军衔高低之分。战区级司令员:我国“司令员”级别最高的当属于战区级上将司令员,包含解放军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共五大战区司令员,还有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六大军种部队司令员,这些单位的司令员标配就是上将军衔。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单位的主官设置有司令员和政委,但双主官却没有军衔,那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新疆特有,实行党政军企高度统一的特殊管理体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双主官分别是司令员彭家瑞,政委王君正,两人属于文官,从没有军事履历,更谈不上有军衔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正部级单位,司令员和政委就是正部级官员,比五大战区以及军种部队司令员略微低一级。战区级正职上将通常属于正部级和副国级之间的级别,但个别还有副国级。比如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的参谋长、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国防部长等4人属于战区级上将,由于他们兼任中央军委委员职位或国务委员职位,使得他们的行政级别比正部级以上的战区级上将司令员要高一级。副战区级司令员:比如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海军下属的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的司令员都属于副战区级中将军衔,他们的行政级别同样在正部级和副国级之间,只是军队编制级别低于战区级正职。正军级司令员:正军级的军队编制单位有各省级武警总队、武警部队各警种部队指挥部、解放军各省军区等单位都属于正军级单位。比如武警上海总队司令员、武警部队交通部队指挥部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司令员,他们通常都是正军级少将,属于副部级官员。但也有例外,北京卫戍区(相当于各省的省军区)属于正军级单位,司令员却是高配的副战区级中将。还有西藏军区和新疆军区被明定为副战区级单位,远比湖北省军区、四川省军区等单位要高一级,西藏军区司令员和新疆军区司令员为副战区级中将,高于其他各省正军级少将司令员的级别。正师级司令员:正师级的单位通常为各省下辖地级市的军分区单位。比如湖北省军区襄阳市军分区,省军区司令员就是正军级少将、军分区司令员仅仅是正师级的大校。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司令员并非是所有军事编制单位最大的军官,是根据所在单位的级别来定的。战区级司令员是上将,行政级别高于正部级官员,低于副国级官员,属于所有设有司令员职位的军事编制单位中最大的军官,而正师级的军分区司令员,行政级别是正厅局级,属于级别最低的司令员。我军在1952年设置的军队级别中开始正式有“大军区级”,即指某一战略区域内的最高军事领导和指挥机关,一般以领导机关所在地、辖区或者地理方位来命名,而大军区的数量和地域划分,从解放战争后期到2016年的2月1日,期间经历了多次变化。具体可分为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时期,1955年至1985年的十二大军区(含调整为十一大军区时期),以及1985年至2016年的七大军区时期,这七大军区的名称想必铁杆军迷都是耳熟能详的。而2016年随着军改而出现的“战区”,虽然一字之差,但其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华人民解放军的战区是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重组改制的,是根据我国安全环境和军队负担的使命任务来确定的,并且有利于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而为了构建联合作战体系所形成的五大战区,在地域范围的划分上,其实是跟之前的七大战区有一定传承的。2016年之前的七大军区分别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和兰州军区。而重组的五大战区则分别是中部战区、北部战区、东部战区、西部战区和南部战区。从地理位置上看,从五大战区目前的战区指挥机关驻地来看,确属在调整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比如笔者家乡所在的辽宁省锦州市,原属沈阳军区,现在则属于“北部战区”。那就先说北部战区,北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东北三省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临近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等五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从传承上看,它包括了原沈阳军区大部和济南军区大部。目前战区指挥机关驻辽宁省沈阳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辖三个集团军,分别是驻黑龙江哈尔滨市的第78集团军、驻辽宁省辽阳市的第79集团军、驻山东省潍坊市的第80集团军。战区必须具备各军种联合指挥和作战能力,因此在战区领导机关之外,还下辖各军种司令部,比如北部战区的陆军司令部驻山东省济南市、海军司令部驻山东省青岛市、空军司令部驻辽宁省沈阳市。上述军种司令部归属于战区和各军种总部双重领导,按照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主旨要求,担负我国北方战略方向上的安全任务。中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湖北省等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了原北京军区的大部和济南军区、广州军区各一部。战区指挥机关驻北京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卫戍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第81集团军、驻河北省保定市的第82集团军、驻河南省新乡市的第83集团军。中部战区的陆军司令部驻石家庄,空军司令部驻北京,不设海军司令部。南部战区领导和指挥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湖南省、贵州省等六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了原广州军区大部和成都军区一部。战区机关驻广东省广州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力量下辖驻广东惠州的第74集团军、驻云南昆明的第75集团军。南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广西南宁市、海军司令部驻广东省湛江市、空军司令部驻广州市。东部战区领导和指挥华东地区的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等六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基本都是原南京军区的所辖地域,战区指挥机关驻江苏南京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卫戍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东部战区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江苏徐州的第71集团军、驻浙江湖州的第72集团军、驻福建厦门的第73集团军。东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福州市、海军司令部驻浙江省宁波市、空军司令部驻南京市。西部战区主要领导和指挥新疆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四川省和重庆市等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包括原兰州军区的全部和成都军区之大部,战区指挥机关驻四川省成都市。除各省军区和警备区等地方军事机关之外,陆军野战部队下辖驻青海西宁的第76集团军,驻四川崇州的第77集团军。西部战区陆军司令部驻兰州市,空军司令部驻成都市,不设海军司令部。从原七大军区的司令部驻地调整来看,保留了沈阳、北京、南京、广州和成都这五个城市为战区核心所在,裁撤了兰州和济南两个城市,但是这两个城市也分别驻扎了战区的军种司令部,所以应该了解,无论指挥和作战体系如何调整,军事重镇的确定和划分是基本不变的。选择战区指挥机关驻地、划分各战区的辖地,是需要根据地理地形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和专业分析的,我们只叙不论。整合七大军区为五大战区,将野战集团军从18个调整为13个,这些军改措施的进行,更加着重的是实现战区内的垂直和多相的指挥体系,增强各部队机动力和各军兵种联合协同作战的能力,是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对确保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新中国的首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同时兼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授予的什么军衔?开国大将。罗部长是1949年10月正式就任的,一直到1959年才卸任,转任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长。看出第一个问题了吗?作为公安部的正部长,罗瑞卿大将转任国防部的职务却只能是副的,因为国防部长当时必须是元帅军衔。比如彭总、林总都担任过国防部长一职,这足以说明军队级别的特殊性,是不能与公安系统混为一谈的。即便如此,罗瑞卿以“军委委员”的级别兼职公安部长,仍然属于建国初期的“高配”,主要是在特殊历史阶段中,剿匪反特的任务较重,这可以从罗瑞卿后来的政府职务中体现出来:国务院副总理。客观来说,早期公安部长如果由现役军官出任的话,最合适级别的应该是第二任的谢部长,正兵团级,上将衔。但是一定要注意,50年代的上将跟如今的上将是有区别的:开国上将属于第三档军衔,上面还有开国元帅和开国大将,而如今的上将军衔属于最高现役军衔,三颗将星是天花板。(剧照)换句话说,如果在5、60年代我国同时也设立了警衔体系的话,作为最高警衔佩戴者的公安部长,衔级“含金量”是一定要低于最高军衔一级或者两级的,不清楚这个差距,就不能弄懂现如今军衔和警衔如何“大致对称”的原则,简单地以几个花几个豆去比较,显然是业余的。实际上,军衔和警衔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体系,其评定原则、职衔配套、行政级别的属性也各有一套标准,是不可以精确比对的。因此我们的讨论的前提,也只能是“大致对称”的方式,而且是一衔多级的情况,在这一点上不要钻牛角尖,须得有言在先。(一级警监剧照)目前我国的警衔体系设置,是五等十三级:部级正职:总警监;部级副职:副总警监;厅局级正职: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厅局级副职: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处级正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处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科级正职: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科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办事员(警员)职: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三级警监剧照)而目前我国现役军官的军衔,却只有三等十级:正战区职:上将、中将;副战区职:中将、少将;正军职:少将、中将;副军职:少将、大校;正师职:大校、少将;副师职(正旅职):大校、上校;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副团职:中校、少校;正营职:少校、中校;副营职:上尉、少校;正连职:上尉、中尉;副连职:中尉、上尉;排职:少尉、中尉。可以看出,不仅两个体系的等级数量不同,而且各自体系内部的职衔配套范围也并非唯一性,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做到两个系统完全一一对应更是不可能的,必须是近似的、有浮动范围的,简单地一一对应起来,肯定错误。(一级警监)既然建国初期公安部长最合适最恰当的军衔,应该是上将,也就是第三档军衔,而现如今的上将属于第二档军衔(设有一级上将,但是和平时期不授),那么也就是说,同级警衔比军衔“至少要低一级”。所以最高警衔“总警监”相当于现役部队的上将或者中将军衔,即军衔的第二档或第三档,级别是正战区、副战区职,至于到底是上将还是中将,要因人而异了;“副总警监”则相当于中将或者少将军衔,副战区职,军衔的第三档或第四档,究竟是中将还是少将,仍然要具体看资历和级别了,比如正部级的副部长也是有的。(一级警督)就行政级别来说,也是大概如此,目前授予上将军衔的现役将领,级别多为“国家级副职”,即同时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或者中央军委委员,而公安部长的级别肯定是“省部级正职”(有的高配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大致等于省委书记、省长的职务,要差上一到二级呢。一级警监:大致对应部队的少将军衔或大校军衔,职务多为省公安厅厅长,相当于部队的副军职、正师职。二级警监:大致对应部队的大校或上校军衔,职务多为省厅副厅长、省会城市的公安局长,相当于部队的副师职、正旅职。三级警监:大致相当于上校或中校军衔,职务多为地级市公安局长,相当于部队的副旅职、正团职。(三级警监的肩章)说明一下,只有三级警监以上的警官才够条件穿白衬衫的,也就是说,三级警监是非常关键的的一个分界点,它的授衔标准必须是“实职正处”,那是包含两个必要条件的:第一是必须有相应的警界职务,光有警龄和资历还不成;第二,是级别要达到正处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正县级”。我们又知道,早年间是有省军级、地师级、县团级的职级称谓的,正县级(正处级)跟部队的团级基本对等,因此三级警监最合适的对应军衔,就应该是上校。但是上校军官转业却不可能直接挂上三级警监的警衔,因为级别虽然差不多,却没有可能直接担任“正处级”以上的警界职务。(一级警司剧照)这事挺复杂的,一是部队的校尉级转业干部到了地方后,基本都要降级安排工作,上校团长脱下军装,别说当市公安局长,连任命为副局长职务都极其罕见,至多是分局副局长、支队政委等等。二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市局局长多由副市长兼任,属于“副厅级干部”,上校的级别还是有一定差距。一级警督:大致对应部队的上校或中校军衔,正团职或副团职;二级警督:大致对应部队的中校或少校军衔,副团职或正营职;三级警督:大致对应部队的少校或上尉军衔,正营职或副营职。一级警司:大致对应部队的上尉军衔,副营职或正连职。二级警司:大致对应部队的上尉或中尉军衔,正连职或副连职。三级警司:大致对应部队的中尉军衔,副连职。一级和二级警员:大致对应部队的少尉衔,正排职干部。要注意一下,人民警察队伍实行的是“干警制度”,也就是正规的警察都是干部籍,所以一级、二级警员跟部队的士官还是有区别的,别往部队的士官体系上套,没有可比性。谢谢你的邀请!司令和司令员实际上是一回事。正式场合,书面行文称司令员,一般场合以司令称之,如解放军团以上的编制设政治委员,除正式场合,一般以政委称之,和司令与司令员的关系雷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级别最低的司令员是师级,即各地级市或地区的军分区司令员,如临沂军分区,扬州军分区,延安军分区,军分区司令员和野战部队的师长,一般都是大校军衔。我军现阶段最高级别的司令员是各军兵种司令员,即陆军司令员,海军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火箭军司令员,武警司令员;和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司令员,一般都是中将身份,当然也有例外。另外各省军区,直辖市的警备区,沿海城市的水警区也设司令员,省军区、直辖市的警备区司令员,相当于野战部队军长的级别,少将军衔;水警区则和军分区一样,基本都是师级。军队和地方相应的级别,是县团级,地师级,省军级,也就是说团长和地方的县长,师长和地级市的市长,军长和省长是一个级别;兵种和战区的司令员和上世纪地方大区制时的东北局,华东局等大行政区的书记一个级别,多年以前地方大行政区已取消。旅的级别低于师,高于团,也就是付师级。秦代以前,将军只有七种,大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裨将军。其中,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又被合称为四方将军。其他的诸如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等军职,都是西汉以后才出现的。从这层意义上说,四方将军和偏将军可以说是历史悠久。等到东汉时,正牌将军的职位共分为四级,最高级别的是大将军,位于三公之上;其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位于三公之下、九卿之上。第三等级就是前、后、左、右将军,其地位比九卿略低或持平。第四个级别就是四征、四镇等将军,地位远在九卿之下,但也算是正牌将军。至于其他诸如偏将军、裨将军等,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只是杂牌将军。接下里,我们就来详细说下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这五个将军主要负责的职务。前将军: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刚开始主要是负责京师的防卫,类似禁军大统领。后又作为独挡一面的人物长期屯兵边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前将军算得上是地方上军衔最高的武将。至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和车骑将军,虽然军饷要高于前将军,但他们更多时候是在中央任职,所以前将军,其实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而且所负责的军区,绝对是国家最重要的军区。在三国时期,因为战事不断,所以前将军成为了常设的高级军职,比如蜀汉的上将关羽、重臣李严;曹魏的张辽、满宠、郭淮、文钦;东吴的吕范、朱桓等人都担任过这个职位,而他们也都是各国的高级将领,并长期镇守在边境最重要的军事重镇作防御。后将军:最早也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也是高级军官,但并不常设,一般只有在战时才设立,并且位于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的最末尾。它的主要职责,期初是作为防卫京师的一支后援部队,后来演变成在战时作为救援部队使用。在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黄忠、姜维;曹魏名将曹洪、文聘;东吴贺齐等人都担任过后将军一职。左将军:春秋战国的军队建制改革,常规部队共分为三军或者六军,左将军一职也就应用而生,其职责主要是掌管左路大军,一般情况下,左路大军也是这三军或六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等到秦汉以后,左将军就演变成为军队高级武官,主要负责对外征战,不过在当时不属于常置军职。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刘备、马超、曹魏名将张郃、于禁等人都担任过左将军一职。右将军:既然有左将军,那自然就有右将军。和左将军一样,右将军的出现也是因为春秋战国的军队建制改革,常规部队共分为三军或者六军,而右将军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右路大军。后来也演变成为军队高级武官,主要负责对外征战,同样在当时也不属于常置军职。三国名将张飞、徐晃等曾担任过该职务。偏将军:最早设立于春秋时代,一般是大将军的辅佐军职,也就相当于是大将军的助理,主要职责是负责协助大将军处理各种军事,所以相当而言地位要低一些。但因为偏将军是最高统帅大将军的嫡系助手,所以这个职务往往都是君主非常信任的人才能担任,并且它还是一个向上晋升的好职位。一般情况下,某个将军如果想从杂牌将军升迁为正牌将军,正常情况下都会先担任一段时间的偏将军作为实习和考核,其后才会被提拔为正牌将军。在三国时期,大家比较熟知的名将,比如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于禁、张郃、徐晃、周瑜等,都担任过偏将军的职务。后来,从三国后期开始,随着四征将军的地位越来越高,四方将军越来越变得有名无实,渐渐没有人再愿意担任,最后等到西晋时,四征将军就彻底取代掉四方将军的职责,而四方将军也由此被废除。什么是两院院士?所谓的“两院院士”是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统称。过去几十年,我国一共培养了2339位两院院士。2017年,又增加了127位两院院士。那么如果从省份的层面上看,你知道这些两院院士主要来自哪些省吗?到底是哪几个省为我国贡献了最多的两院院士?接下来带你去看看,你就知道了!图中是河北省,截止至2017年1月,一共有99位两院院士来自河北。2017年,河北又增加了9位两院院士,总量达到了108位。图中是安徽省,截止至2017年1月,一共有111位两院院士来自安徽。2017年,安徽又增加了10位两院院士,总量达到了121位。图中是福建省,截止至2017年1月,一共有139位两院院士来自福建。2017年,福建又增加了2位两院院士,总量达到了141位。图中是湖南省,截止至2017年1月,一共有131位两院院士来自湖南。2017年,湖南又增加了14位两院院士,总量达到了145位。图中是广东省,截止至2017年1月,一共有145位两院院士来自广东。2017年,广东又增加了1位两院院士,总量达到了146位。图中是山东省,截止至2017年1月,一共有143位两院院士来自山东。2017年,山东又增加了8位两院院士,总量达到了151位。图中是浙江省,截止至2017年1月,一共有375位两院院士来自浙江。2017年,浙江又增加了18位两院院士,总量达到了393位。图中是江苏省,截止至2017年1月,一共有450位两院院士来自江苏。2017年,江苏又增加了15位两院院士,总量达到了465位。

5,五大战区的司令政委都是啥来头

没什么特别的,都是从基层一点点锻炼起来的,不是战区司令前都是各大军区的司令员

6,五大战区司令官是谁

1.东部战区司令员、原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粤军上将简历刘粤军,男,汉族,1954年9月生,山东荣成市桥头镇马井泊村人。197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2月入伍。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毕业,中央党校大学本科学历。1998年10月至1999年04月任集团军参谋长。1999年04月至2002年02月任驻澳门部队司令员(副军职)。2002年02月至2007年06月任广州军区第42集团军军长。2007年06月任兰州军区参谋长。2012年10月升任兰州军区司令员。1999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08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15年7月31日晋升上将军衔。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2.东部战区政委、原南京军区政委郑卫平上将简历郑卫平,男,汉族,1955年生,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1970年入伍。2005年07月到2007年09月,任陆军第41集团军政委。2007年09月到2012年10月,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2012年10月到2016年1月,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2009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15年7月31日,晋身上将军衔。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七大代表。3.南部战区司令员、原沈阳军区司令员王教成上将简历王教成1952年生于浙江杭州,17岁入伍,曾长期在南京军区服役。1969年入伍。2000年,王教成出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2005年,王教成出任隶属于南京军区的陆军第12集团军军长,后于2007年底升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2009年,王教成晋升为中将。2012年,王教成调任至沈阳军区出任司令员一职,后于2014年晋升上将军衔。4.南部战区政委、原广州军区政委魏亮上将简历魏亮,男,汉族,1953年2月生,江苏高淳下坝人。中共党员。2004年10月,任陆军第26集团军政委、集团军党委书记。2009年6月,任武警政治部主任、武警部队党委常委。2010年7月,任总政治部主任助理、总政治部党委委员。2012年10月,任广州军区政委、军区党委书记。2002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10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2014年7月11日晋升为上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5.西部战区司令员、原济南军区司令员赵宗岐上将简历赵宗岐原名赵中奇,1955年生于黑龙江宾县。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98年,赵宗岐升任西藏军区副参谋长,随后成为参谋长。此后,赵宗岐先后在第14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担任军长,并于2007年升任济南军区参谋长。2009年,赵宗岐晋升中将军衔。2012年,赵宗岐当选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并升任济南军区司令员。2015年晋升为上将军衔。6.西部战区政委、原成都军区政委朱福熙中将简历朱福熙,1955年生,浙江临海人。中共党员。1974年12月应征入伍。2005年至2008年,任总政治部秘书长。2008年至2009年,任总政治部干部部长。2009年至2012年,任空军政治部主任。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任成都军区政委。2004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9年12月改授空军少将军衔。2011年7月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7.北部战区司令员、原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上将简历宋普选,男,汉族,1954年3月生,山东博兴人,1969年11月入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学历。2015年7月31日晋升上将军衔。2006年至2009年,任54集团军军长。2009年至2013年,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2013年07月至2014年12月,任国防大学校长(正大军区级)。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曾参与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8.北部战区政委、原沈阳军区政委褚益民上将简历褚益民,男,1953年7月生,江苏如皋人。1973年12月入党。1969年入伍。2005年至2006年,任陆军第47集团军政委、党委书记。2006年至2010年,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党委常委。2010年至2016年1月,任沈阳军区政委、军区党委书记。200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8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2014年7月晋升为上将军衔。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9.中部战区司令员、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韩卫国中将简历韩卫国,男,汉族,河北井陉人,1956年01月出生,毕业于国防大学联合战役指挥专业,研究生学历,军事学硕士学位。曾任南京军区第12集团军军长。2013年12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解放军代表团)。2015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10.中部战区政委、原总政治部副主任殷方龙上将简历殷方龙,汉族,1953年11月生,江苏扬中人,1972年12月参军。1999年01月至2004年03月,任总装备部政治部副主任。2004年03月至2009年01月,任总装备部政治部主任;2009年01月至2012年10月,任第二炮兵部队政治部主任、第二炮兵部队党委常委。2012年10月至2016年1月,任总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治部党委委员。2001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10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15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7,国防动员政委官五大战区司令员吗

他们没有隶属关系。都隶属于中央军委管理。所以说国防动员委员会管不了五大战区的事物。
互不隶属

8,台儿庄大捷是谁指挥的

李宗仁
李宗仁
李宗仁,当时是第五战区的司令官。
1938年,第二战区总司令李宗仁指挥的是台儿庄战役。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庄内是31师师长池峰城。要更详细的吗?
文章TAG:五大战区司令员五大大战战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