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什么样的人可以进红圈所,课改主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什么样的人可以进红圈所,课改主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17:57:2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公开课教学。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由校级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通过听评课,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的作用。全员参与听评课活动。形成“人人上课,个个评课”,“一人上课,全员听课、全员评课”的教研氛围。听评课时要求每一位教师上课前是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上是否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是否有效,学生学会的程度是否显著。

来强化教师的课堂行为。听课教师一边听、一边思。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并做好听课记录,为评课做好准备。在评课环节,评课活动由校长、教导主任主持,教师参加评课,课堂教学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听课教师从“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的有效落实上进行评议,评出了优点和缺点。

并讨论、研究了以何种形式来组合,又以何种形式来优化会可能带来显著的教学效果。跟踪课堂教学成果,让广大教师以教研促课堂,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强化自主研修。通过学习名师录像视屏课堂,网络研修等途径加强教研课堂化的工作格局。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自我反思是自我和教学的自我进行对话的过程,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在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根据时间,区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反思:是一种通过备课等进行预设性的反思,这个阶段的反思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为有针对性、实施性。教师长时间的课前反思,养成了课前预测、分析和反思的习惯,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研究性的实践活动。

课中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可以处理和思考即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能使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高质、高效、顺利地进行。养成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习惯,对教师的教学调控和教学应变能力也是一个提高。 课后反思:在结束课堂教学之后,及时并有效地回顾自己的教学活动,批判性地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反思水平,长期坚持,可以使教师成长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重视教研组互助。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而教研组互助则是校本教研的基基础。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教研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积极开展课例研究,定期开校本教学研讨会,并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各抒己见,大胆批评,促进教师与教师的对话,从而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

普通中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放在高考制度的改革上,还是放在课程设置的改革上?

应该在制度上和课程上统一进行改革…课改主要还看高考的指挥棒,高考怎么指挥,下面就怎么教,这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目前的高考改革来看,还是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分数很高,死记硬背的多,学生的能力没有…从小学到高中,从来不动手实践(个别高中生鞋带不会系),基础实验又不上(设备不足,还浪费时间),其它的科技能力、研发设计能力就更不用提了…实际高考改革、教育改革,都应该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动手能力、科技发明上下大功夫。

这是中国人的弱项。自古以来,国人就不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只会背那四书五经,然后就是练琴棋书画,形成了只注重“外表风光”,实则“内心彷徨”。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人口又众多,却没有几项重大发明…这不是教育的问题吗,就靠个别人、个别单位(公司),有那么几项(伪)先进技术,能代表中国的先进吗?不能,差远了!所以,中国人的观念就不对,教育的目标也不对。

应当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下大力度,增加实验、实习和科技能力的训练时间,增加能培养学生基本动手能力方面的实验器材的投入和生产,让学生每天都有动手实习、实验的时间去培养、熏陶科研能力…减少理论课灌输时间,这个必须统一安排。在高考上也要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与之相关的设备的改进(或实验创新),这样学校才能去抓实验、实习课程,才能让学生接触实践,才能提升能力。

文章TAG:进红圈课改什么样的人可以进红圈所课改主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