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国务院政策问答平台,高校教师报道需要什么好处

国务院政策问答平台,高校教师报道需要什么好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19:33:5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某大学按综合评价给教师发绩效工资,对此你怎么看?

我是小学教师,我斗胆来说说自己的一孔之见吧。我认为这个三方评议的方案比较全面合理。题主没有给出三方的权重,我再大胆给个建议:学生评价的权重应该大一些,比如50%;专家次之,可占35%;同行的权重最小,15%。之所以让学生评议占半壁江山,是因为大学生毕竟大都是成年人,他们已经具备了理性、客观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以及师德师风,他们是最直接的感受者和观察者,也可以说学生的评价具有不可替代得“权威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久前《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明确规定“确保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因此不论你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授,你都应该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河大常萍老师)此前曾有报道,河南大学的常萍老师任教期间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只专注教学。

虽然她直到退休仍是讲师职称,却广受学生的赞誉,课堂堂堂爆满,被称作“口碑教授”。类似的还有上海交大普通讲师晏才宏老师。他2005年死于肺癌,由于他教学水平高超、师德高尚,去世三天内,交大BBS上竟发表了学生千余篇悼念文章。“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像这样一心扑在教学上且广受学生赞誉教师,现实中他们职称低、薪酬差,现在还不该通过“绩效工资”的形式予以合理补偿吗?相反,有些大学教师信奉“教学是公家田,科研才是自留地”,干私活卖力,教学敷衍。

比如最近被曝光学术不端的南京大学教授梁莹就是这样:早退,课堂上玩手机,在课堂讨论时吃零食,18周的课时,五六次没有到堂……当然,大学毕竟与中小学不同。它不仅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而且也应该是科研的基地。因此,教师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应该是二马并驰不可偏废。像上文的常萍老师、晏才宏老师,其人可敬,其行也没有必要当做标杆,这就是专家组参与评价教师绩效的意义所在。

至于同行评议,虽应有一席之地但权重不宜过大。在我们这个人情超级大国,这种评议有多大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大家都应该心知肚明。回答这个问题,笔者其实也在思考怎样对中小学教师的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我听说某地的做法是吃大锅饭,二一添作五、见者有份。这表面看起来这属于一团和气皆大欢喜,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您那里有较为科学的方案吗?欢迎留言赐教。

昨天才来大学报到的,刚刚就发现有同学给辅导员送礼,这是出于什么目的?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今天送个礼,见面三分情。学生给辅导员送礼,当然是为了以后有好事能想着他了。比如竞选班干部、评奖学金、党员、进学生会、保研资格、留校名额等等。大学不同于高中,老师没有那么清高,也不敢收礼。只要你敢送,我就敢收,而且差不多这个事情就能给你办成。所以对于那些早就谙熟这些规则的学生,在大学里是如鱼得水,混的也是风生水起。

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同学。他一来就给我们辅导员送礼了,而且没事总是往辅导员办公室跑,给擦桌子、帮忙端茶倒水、整理文件等等。然后他先是在班干部竞选中成了班长,然后又成了学生会干事,在第一学期还拿了奖学金,虽然他成绩只是中等,但是评奖学金的标准,成绩只是占一部分比重而已。后来过节或者从家里回来,也总给辅导员送特产,就这样接着大二就入了党,大三直接成了学生会主席,最后大四也争取到了留校名额。

虽然他最后没选择留校,去了一个外企,现在好像也到了总监的级别。直到现在大家提起他,也觉得是我们系的一个传奇人物。当时人家去外企上班,几千的飞机票公司都给报销,也是羡煞了我们一批人。毕竟我们那时候刚毕业,一个月工资也就才三千。作为一个过来人,真心的给同学们点建议,如果你能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我们国家就是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的国家。

文章TAG:高校教师问答国务院平台报道国务院政策问答平台高校教师报道需要什么好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