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心静无为是每个人应有的境界,老子思想无为是什么

心静无为是每个人应有的境界,老子思想无为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1:19:58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此时再遇到路上的种种状况,这个有着半年驾龄的司机,其手脚已经不再需要大脑指挥而会直接做出相应的动作了。直到此时,对于这项技能,已经可以由身体自动完成。我们知道,身体自动的行为叫做“无为”,而能够做到这种无为,是通过一段时间不停的“损”而获得的。因此,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后,我们需要经历“损之又损”最后达到“无为”的状态。

至此,有关这项技能,我们可以宣称:“学会了”。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即使是学会了,也不一定完美。例如开车这项技能,半年的实践过后可以说已经学会了,但是我们学会的这项技能中或许存在着某些坏毛病。比如跟车太近;遇到情况总是先打轮,而不是先刹车。这些坏毛病影响着我们对这项技能的完全掌握,它有可能在日后的某个时刻给我们带来大麻烦。

为了提前预防有可能出现的大麻烦,我们需要在“学会了”之后着手改掉那些会导致问题的习惯。这种修改的最终目标是我们的身体可以自动完成一件事而不会有问题发生,这个句式在前面出现过很多次,我们将其称之为“无为而无不为”。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将一项技能学会,或者做好一件事情的整个过程了,首先是大脑的学习,即“为学日益”;而后是将这些学到的知识由大脑下放到身体的相关部位,即“为道日损”;这样的下放不是一下子完成的,它需要不停地、反复地进行,即“损之又损”;最后达到身体可以自动完成这项技能的程度,就是“以至于无为”。

都说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无为、顺其自然,我看了《道德经》怎么觉得老子霸气十足呢?

都说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无为、顺其自然,我看了《道德经》怎么觉得老子霸气十足呢

先说答案老子之道,对百姓慈爱,对伪巧绝弃。无为,是为天道之无为,不为妄人之有为;顺其自然,是顺万物得以生而久的天道自然,而非任性妄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说的自然无为,是天真的产物,百姓天真,任其自然。没有天真,何谈自然,何谈无为。很多人认为,有道的社会,就是自由放任的社会,其实不然。老子讲的让百姓自然而然不加宰制的社会,不是流氓的联合体,而是婴儿的联合体。

对于流氓,老子的看法是,流氓都是跟不道的思想学坏的,发明这些思想的所谓的聪明人,自命的伪圣,杀掉就行了,流氓也就会消失。杀掉这些妖妄的意见领袖,没有人祸乱老百姓的大脑了,他们才能重新恢复成婴儿和天真。《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人和草木虫鱼飞禽走兽,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由天地所生,寿终正寝,再归于天地。

草木会畏惧死亡吗,动物会畏惧死亡吗?都不会。正常人,自然的人,也不会畏惧死亡。在老子看来,人为什么会畏惧死亡呢?是因为人变的不正常了,变的不自然了,失去了道德天真。人变得不自然,国家不得不先以礼仪规矩百姓,进一步不得不法度刑律规矩百姓,甚至用巫鬼崇拜规矩百姓,使得百姓生出畏惧之心。老子认为,这些都是奇,君主治理天下,不应使民生畏,而应该扶正祛邪,使民返璞归真,礼仪、律法,都是不得已为之的手段,而不是目标。

老子认为,那些以奇技淫巧器操纵人的生死的人,装神弄鬼,让人们畏惧死亡的人,应该把他们抓起来,全杀掉。这样一来,就不会再有人敢装神弄鬼,也不会再有人敢,认为自己就是天,认为自己可以操纵一切。《道德经》中的用兵思想中国的文化认为,内圣而后外王。圣王需要有道,有道、行不离道,方可为天下立教,教化百姓,另一方面,圣王在面对各方面的外来入侵,也需要以道用兵保护百姓。

一直以来,很多愚蠢的人以及别用用心的人,都在把道德经的思想,宣传渲染成懦弱无能的,藏污纳垢的,逆来顺受的,以德报怨的那种病态的弱者形象,并且对这种病态的弱者形象进行讴歌和美化,认为这就是道德。这些其实跟道德经一点关系都没有。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有两个:一个是生,一个是久。上述的那种病态的弱者,根本做不到生和久。

比如,有人打杀过来,难道洗干净了把脖子伸过去配合他们给他们砍?生存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长久呢。天下人,并非都是为道者,强梁之辈还是很多的。如果他们没有任何道理也不讲任何仁义的打杀过来,怎么办呢?《道德经》认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就是以战止战。《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文章TAG:无为心静境界应有老子心静无为是每个人应有的境界老子思想无为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