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田光为什么自刎,为了让太子相信

田光为什么自刎,为了让太子相信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0 21:48:31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樊於期鼓动成蟜造反之事,没有暴露。3年后,公元前237年,秦王政任命樊於期为将,第二年,他被派出攻赵,与王翦、杨端和一起领军。又4年后,公元前233年,樊於期再次被派出征赵国,这次与他对阵的却是赵国名将李牧,樊於期大败,导致秦军损失惨重,樊於期畏罪不敢回秦国,直接叛逃到燕国,这才被燕国拜为大将军。以人性的角度,笔者想说,如果樊於期真的不怕死,那么他根本不必逃亡燕国,直接以败军之将回秦国接受惩罚就行了,而且秦王政未必就会因罪而杀了他,因为李信曾经将20万秦军葬送在伐楚之战,也没见被族灭,打败仗没被杀的还有王齮、蒙骜,也没见被怎样

反常的就是,既然打败仗不会被诛杀甚至被灭族,那为何樊於期会因败仗而畏罪潜逃燕国?樊於期可能是私人原因,触怒的秦王政,让秦王必杀之而后快,甚至开出赏格高达“金千斤,邑万家”,这个赏格可不得了,跟万户侯差不多了。“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於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史记·刺客列传》(秦王政剧照)太史公也不确定樊於期为何逃亡燕国,因此用了得罪于秦王,而不是用因触犯秦法的词语。

既然樊於期可以抛下父母妻儿逃亡燕国了,说明他是个怕死的人。如他是个不怕死的,又重情重义的话,怎么会舍得抛下父母妻儿,独自逃生?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樊於期因为私人原因得罪了秦王政,他胆小怕死,所以逃到了燕国,连累父母宗族,皆被秦王政诛灭。荆轲向怕死的樊於期借人头时,绝对是不肯的,但太子丹的计策必须实行,可由不得樊於期不借,因此,笔者个人按人性猜测,肯定是太子丹与荆轲阴谋弄死了樊於期,对外说是樊於期自杀的,以保存太子丹的名声。

(荆轲刺秦王剧照)关于荆轲刺秦王这一事,太史公也是照抄《战国策》的内容,但此书原作者不详,原来的书名不确定,成书也并非一时,很多内容甚至荒诞不经,汉朝刘向整理后,才定名为《战国策》。此书中很多内容详细至极,令人怀疑,因为如果不是亲历当事,怎么连对话内容也一清二楚?所以,樊於期是否真的怕死,各位读者,应该心里有想法了吧。

秦始皇死后,蒙毅、蒙恬为什么没有支持太子扶苏,反而束手就擒呢?

首先纠正一个问题中的错误,当时的情况是蒙恬手握重兵,而蒙毅是个文官,怎么可能手握重兵呢?蒙恬、蒙毅两人是兄弟关系,其中蒙毅为弟弟,蒙恬为哥哥。蒙毅在朝内辅佐秦始皇执政,官拜上卿,而且秦始皇极其赏识蒙毅的才能,也极其相信蒙氏一族的忠心,因此对于蒙毅出则同车,入则同坐,蒙毅可谓是秦始皇的心腹之臣。而蒙恬则被秦始皇派到北方边境去抗击匈奴,修建长城。

文章TAG:田光自刎太子田光为什么自刎为了让太子相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