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宗教文献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在田野理解地方宗教文献的几点体会

宗教文献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在田野理解地方宗教文献的几点体会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6 13:58:4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清朝时期人口逐渐增加,而土地却是逐步减少,人多地少,百姓生活也就无法保障,百姓也就把钱财看得极重。无法靠农业生产来果腹,就导致了一些胆大的刁民通过其他手段敛财活命。于是在朝廷大兴文字狱之际,这些人开始告发士绅,并从中牟利,甚至还有了以文字狱为政策而背书的另类现象。因为文字狱的一旦罪名落实,这些士绅便大多都被以谋反大逆罪论处,诸如凌迟、连坐等,处罚极重。

与此同时,朝廷为了发动群众进行举报,还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奖励,不仅对其授予官职、军职,就连罪犯的全部财产也会作为奖赏,送给这个举报者。这些奖励政策极为容易让人产生误读:一旦举报并且抓获犯文字禁忌的士绅,也就可以升官发财了。尽管清廷对于诬告陷害也有很多处罚,但是耐不住汉字的博大精深,一字多音、多义,还有比拟借喻的存在,即便是行文者无反逆之心,好事之人也可以从中挑出毛病来。

只要是有一个解释触动了朝廷的神经,那么就是成功的了。可见当时的文字诬陷基本是无成本,收益高的买卖,最终导致了清朝时期的诬告之风盛行。众所周知,文字狱的危害是许多的,那么这其中有没有一点对于国家的好处存在呢?是否真的百害而无一利?文字狱的危害确实不少。首先,败坏官场风气;清朝时期,官员以科举入仕。一方面,作为文人,这些臣子也极有可能成为文字狱的牺牲品。

而另一方面,作为官僚,他们又是文字狱的帮凶,甚至是制造者。因此他们不愿意自己身死家破,又不愿因遵谕旨不力,不能严究他人的文字之责而获罪。如此循环往复,导致了清朝的官员向着谨小慎微、没有节操的方向发展。满清时期的文字狱是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的,在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更是登峰造极。所以到了乾隆时期,更是无以附加的强化,导致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被扭曲变形,甚至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奴才”文化!中国文人的气节更是每下愈况。

在近代的侵略战争中,涌现的许多卖国贼,又何尝没有这个缘故在其中呢?没有民族的气性,没有文化的气节,怎能够为国家的发展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呢。文字狱造成的另外一个严重后果是大量文字书籍的泯灭。满清统治者收缴了全国藏书,一旦其中不利于满清的文献史实,都会被禁毁,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正史中,还要进行篡改和加工。

乾隆时期,被销毁的历代史书典籍将近三千余种,多达六、七万卷以上。第三,封建愚昧的满清统治导致了中国势力渐弱,落后于世界。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之时,清朝却仍然顽固地紧闭着与西方交流的大门,还蛮横地推行着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利用文字狱这样的极端手段,禁锢思想,统制言论,以维护其封建统治。于是最为直接的便是造成了当时中国整个社会的落后,从而拉大中西方的差距,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发展。

文章TAG:文献宗教几点田野体会宗教文献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在田野理解地方宗教文献的几点体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