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西南地区十大重点大学,云南有什么重点大学

西南地区十大重点大学,云南有什么重点大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4 18:32:2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不过这些专业在未来的就业上可能会更有优势。说起云南大学,就不得不说历史人物唐继尧。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清末民国初年的人物,唐继尧(1883—1927年),又名荣昌,字蓂赓,汉族,云南会泽人。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云南滇系军阀的主要领导者。无论他的争议多大,唐继尧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是不容置疑的,他在云南创建了第一所大学——东路大学(现云南大学)。

据云南大学方面介绍,二十世纪初,全国各地开设大学之风渐盛。宣统三年(1911年)云南光复后,急需发展教育,培养人才。10年期间,海内外各界人士屡次提出在云南“创办大学”的各种动议和建言。身为云南督军兼省长的唐继尧外观世运,内审国情,慨人才之消乏,文化之颓废,毅然废督裁兵,振兴文治,作救国之远图,以“经邦建国,教育为先”为其治滇方略。

在唐继尧和云南首批留美学生董泽(后任东陆大学首任校长)等人的合力推动下,终于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成立了中国西南第二所大学——东陆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早日建设成为立足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

◆云大校徽 云大徽志之演变东陆大学(云大前身)筹备期间,就有校徽设计之考虑。1922年10月1日,东陆大学筹备处开会,其中一项议题就是确立校徽,会上议决:东陆大学校徽为“以金黄地绘碧绿圆形,中绘指南针,针之东西绘绿色‘东陆’两字,取‘金碧交辉,东陆指南’之义”。由东陆而云大,经省立而国立,盖校名已改,原校徽已不能用,遂有再设计校徽之举,此徽系三角形,中书“云大”两字。

因笔者所见乃一黑白稿,故不知其底色和字色如何。三角形校徽恐怕是当时之时尚,这可从“云大”徽记与“联大”徽记相比较便可得知。云大新徽记的设计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可谓集体创作,由姜汉侨副校长主持,广泛征稿,集多人智慧,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由郑滋在大家创作的基础上修改并经校领导敲定。此徽为圆形,环形带书以“云南大学”的中英文字样和建校时间,中间为会泽院线描图案——因会泽院乃云大标志性建筑物,几与云大同龄(东陆大学开学之日即会泽院奠基之时),故最可象征云大。

整个徽记是几种单色,以便在多种场合使用。20世纪末,云大成立形象工程设计与塑造小组,经过讨论,对郑稿作一些改动:一、圆形为盾形,不封口,以示“开放”;二、会泽院线描图案中之梯级,长条为“十”,短条为“一”,以九长条为“九十”,五短条为“五”,点明“九五”之数;三、整个图案为海蓝色,寄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

未几,该构想得到校方认可,盾形徽记便成了今日云大之校徽。——摘自云南大学档案馆 云大史话 ◆云大精神: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会泽百家”意指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百家争鸣、融合创新;“至公天下”,意在以天下为公,求“公在天下”。这是大学精神在教育观念、办学思路、发展目标、教学理念、治校之道中的体现,现已形成云南大学的一大特色。

这一特色集中体现为会泽百家的学术传统、至公天下的爱国传统、艰苦奋斗的创业传统以及与之相呼应的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追求自由的民主精神、负重进取的自强精神。耸立在云南大学校园内的会泽院、至公堂,既是这种传统与精神的历史见证,又是其时代标识。——摘自《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7日第七版 ◆云大校训:自尊 致知 正义 力行 东陆大学成之,唐继尧为之作校训四,如下:自尊志学而立,健以自强。

不偏不倚,毋怠毋荒。世方万变,我自抱一。高乃自危,立乃毋踬。致知子与有言,立乎其大。大者先立,天君自泰。何以致之,在致良知。良知吾心,吾心乃师。正义履蹈正谊,罔涉回邪。耿介拨俗,尽扫浮夸。廉隅外砺,诗书内华。不折不挠,凛然孔嘉。力行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知行合一,允矣名言。庄敬曰强,同撑大厦,愿持此言,质诸天下。

这八字校训,“自尊”谓心态,“致知”求学,“正义”谈道德,“力行”求实践,其下的四首四言诗,系唐氏之注也。校刊颁行,唐氏还作了《序》文。序中称“民国十二年,东陆大学成。继尧以兴学育才,愼厥始,图厥终,辅之翼之,启之迪之,乃述所学为校训。”可见,校训中有唐继尧自己的投影在。唐氏述其学历:“自幼蒙家书,服膺《传习录》,少长读,《文成全书》,及理学宗传,明儒学案诸名著,窃窃奉之以为宗。

文章TAG:大学重点西南地区十大云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