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曲沃招聘,曲沃交通局招收临时工吗知情人透露一下

曲沃招聘,曲沃交通局招收临时工吗知情人透露一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18:35:17 编辑:教育管理 手机版

1,曲沃交通局招收临时工吗知情人透露一下

暂时不招,但是过一些时间应该回招一些
废物,这样的消息会在网上透露吗??猪!用你的脚趾想想就知道,好单位是岗位如果在公开招聘也无非是个形式,你这样的废物去那里也没有用

曲沃交通局招收临时工吗知情人透露一下

2,曲沃县哪里招聘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电石厂正在招聘普工,车间制作和型材安装上的操作工。月基本工资1200元。可以直接去那里看下。
曲沃老人民银行那里有个彩绘坊可以做兼职
县政府 你能进去吗?

曲沃县哪里招聘

3,光大银行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怎么算 例如我刷卡消费了10000分12期

每期还款:10000/12+10000*0.6% 以上计算是大约数,信用卡分期手续费都在0.6%左右。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电石厂正在招聘普工,车间制作和型材安装上的操作工。月基本工资1200元。可以直接去那里看下。

光大银行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怎么算 例如我刷卡消费了10000分12期

4,2017曲沃教师招聘资格复审需要带啥

根据2017年曲沃教师招聘资格复审通知: 1.复审时间:2017年10月18日——20日,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2:30——6:00 2.携带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或具备取得报到证的证明)、教师资格证(或资格考试合格成绩单)、学历认定书相关证明原件到教科局人事股205办公室进行资格复审,过期视为自动放弃。
根据2017年曲沃教师招聘资格复审通知来看: 2017年10月18日——20日携带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或具备取得报到证的证明)、教师资格证(或资格考试合格成绩单)、学历认定书相关证明原件到教科局人事股205办公室进行资格复审,过期视为自动放弃。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2:30——6:00
曲沃教师招聘资格复审2017年10月18日——20日携带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或具备取得报到证的证明)、教师资格证(或资格考试合格成绩单)、学历认定书相关证明原件到教科局人事股205办公室进行资格复审,过期视为自动放弃。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2:30——6:00 工作日咨询电话:0357——4521761
您好,关于教师招聘的所有证件带上 保证万无一失 这样也是最全面的 一般是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 可能还需要复印件 长理 直 陪 教师资格证
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

5,春秋战国各国的君主排名

战国时期诸侯国 周 国名 姓氏 今地 爵位 起迄年 灭国者 东周 姬 名义上统治全国,实际上只控制首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围的狭小地区  王(天子) 前770年-前256年 秦朝 主要诸侯国 国名 姓氏 今地 爵位 起迄年 灭国者 齐国 田氏 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 侯、王 -前221年 秦 楚国 芈姓 湖北省、湖南省北部、安徽省西部、江西省西部、河南省南部一带 王 -前223年 秦国 秦国 嬴姓 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 伯、王、皇帝 -前206年 西楚、西汉 越国 姒姓 以浙江省为中心,曾经达到山东省南部和福建省北部 王 -前222年 秦国 燕国 姬姓 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北部一带 侯、王 -前222年 秦国 赵国 赵氏 河北省西部、山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 侯、王 -前222年 秦国 魏国 魏氏 山西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和陕西东部、河北省部分地区 侯、王 -前225年 秦国 韩国 韩氏 河南省一带 侯、王 -前230年 秦国 其他中原诸侯国 国名 姓氏 今地 爵位 起迄年 灭国者 东周国 姜 河南省巩义市西南 君 -前367年-前249年 秦国 西周国 姬 河南地区 君 -前440年-前256年 秦国 姜齐国 姜 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 侯 -前379年 田齐国 晋国 姬 山西省、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河北省东部一带 侯 -前349年 韩国、赵国、魏国三家分晋 鲁国 姬 山东省曲阜市 侯 前1043年-前256年 楚国 郑国 姬 河南省新郑市 伯 前806年-前375年 韩国 宋国 子 河南省商丘市、通许县一带 公、王 -前286年 齐国 卫国 姬 河南省淇县、濮阳市一带 侯、子、君 -前209年 秦国 许国 姜 河南省许昌市、安徽省亳州市附近 男 楚国 蔡国 姬 河南省新蔡县、上蔡县一带 侯 -前447年 楚国 邾国(邹国) 曹 山东省邹城市 子 -前281年 楚国 滕国 姬 山东省滕州市 侯 又称子 宋国/越国 杞国 姒 河南省杞县 伯 -前445年 楚国 郯国 己 山东省郯城县西南 子 楚国/越国 任国 山东省济宁市 薛国 任 山东省滕州市 侯 -前322年 田齐 费国 小邾国(郳国)(小邾娄国) 颜 山东省滕州市东 子 楚国 鄫国 莒国 邳国 楚国 中山国 王 -前296年 赵国 蜀国 四川省中部一带 没有臣服于中原王朝,所以没有爵位。后代君主称“帝”。 秦国 巴国 四川省东部一带 子 -前316年 秦国 苴国 杨国 侯 安陵国 侯 四裔(戎狄蛮夷)部族或国家 国名 姓氏 今地 爵位 起迄年 灭国者 戎翟 姜 河南省巩义市西南 君 -前367年-前249年 秦国 伊洛阴戎 河南洛河流域一带 代戎 河北省蔚县 赵国 河宗氏 内蒙古黄河以南 肃慎 长白山以北 东胡 辽河上流一带 匈奴 蒙古高原 楼烦 山西省北部、内蒙古、河北西北部 林胡 陕西省东北部、内蒙古 夜郎 贵州省西部、北部 且兰 贵州省贵阳一带 滇 云南省滇池一带 昆明 云南省西北部 瓯越 浙江温州 闽越 浙江南部、福建福州 南越 广东、广西 -前214年 秦国 淮夷 楚国 义渠 陕西省、甘肃省北部 秦国 大荔 陕西省大荔县东南 秦国 绵诸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 豲 甘肃省陇西县东南 希望对你有帮助
秦国 秦嬴 不详 不详 秦侯 不详 不详 公伯 不详 不详 秦仲 不详 不详 秦庄公 前821-前776 44 秦襄公 前777-前766 12 秦文公 前765-前714 51 秦宁公 前715-前702 13 秦出公 前703-前696 7 秦武公 前697-前676 21 秦德公 前677-前674 3 秦宣公 前675-前662 13 秦成公 前663-前660 3 秦穆公 前659-前619 40 秦康公 前620-前609 11 秦共公 前608-前602 6 秦桓公 前603-前577 26 秦景公 前576-前537 39 秦哀公 前536-前501 35 秦惠公 前500-前491 9 秦悼公 前490-前477 13 秦共公 前476-前443 33 秦躁公 前442-前429 13 秦怀公 前428-前425 3 秦灵公 前424-前415 9 秦简公 前414-前400 14 秦惠公 前399-前387 12 秦出子 前386-前385 1 秦献公 前384-前362 22 秦孝公 前361-前338 23 秦惠文王 前337-前311 26 秦悼武王 前310-前307 3 秦昭襄王 前306-前251 55 秦孝文王 前250 1 秦庄襄王 前249-前247 2 秦王(嬴政) 前246-前220 26 秦帝系表 (公元前221 至 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 前221-前210 11 秦二世 前209-前207 3 子婴 前207 8个月 晋国 晋唐叔 姬虞 1042 晋侯燮 姬燮 晋武侯 姬宁族 晋成侯 姬服人 晋厉侯 姬福 859 晋靖侯 姬宜臼 858 841 晋厘侯 姬司徒 840 823 晋献侯 姬籍 822 812 晋穆侯 姬费王 811 785 晋殇叔 784 781 晋文侯 姬仇 780 746 晋昭侯 姬伯 745 740 晋孝侯 姬平 739 724 晋鄂侯 姬却 723 718 晋哀侯 姬光 717 710 晋小子侯 姬小子 709 707 晋侯泯 姬泯 706 689 曲沃桓叔 姬成师 744 732 曲沃庄伯 姬鱓 731 716 曲沃武伯 姬称 715 679 晋武公 姬称 678 677 晋献公 姬诡诸 676 651 晋惠公 姬夷吾 650 637 晋文公 姬重耳 636 628 晋襄公 姬欢 627 621 晋灵公 姬夷皋 620 607 晋成公 姬黑臀 606 600 晋景公 姬据 599 581 晋厉公 姬寿曼 580 573 晋悼公 姬周 572 558 晋平公 姬彪 557 532 晋昭公 姬夷 531 526 晋顷公 姬弃疾 525 512 晋定公 姬午 511 475 晋出公 姬凿 474 452 晋哀公 姬骄 451 434 晋幽公 姬柳 433 416 晋烈公 姬止 415 389 晋孝公 姬颀 388 晋静公 姬俱酒 249 重要事件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 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和虢国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前646年,因为晋惠公拒绝向秦国卖粮食赈济饥荒,秦穆公大怒,在韩之战攻打并打败晋国。 前636年,重耳(晋文公)即位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 前628年,晋文公驾崩,其子晋襄公即位 前627年,晋秦肴之战,晋国打败秦国 前621年,晋襄公逝世,其子晋灵公尚幼,国相赵盾掌握政权。 前607年, 晋灵公被杀,其叔晋成公即位 前600年, 晋成公逝世, 其子晋景公即位 前453年, 韩、赵、魏三家灭知氏 前403年, 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前349年, 韩、赵两国杀晋君,晋国灭亡 赵国 赵简子 赵鞅 42 (前517年――前476年) 赵襄子 赵无恤 51 (前475年――前425年) 赵桓子 赵嘉 1 (前424年――前424年) 赵献侯 赵浣 15 (前423年――前409年) 赵烈侯 赵籍 9 (前408年――前400年) 赵武侯 赵□ 13 (前399年――前387年) 赵敬侯 赵章 12 (前386年――前375年) 赵成侯 赵种 25 (前374年――前350年) 赵肃侯 赵语 24 (前349年――前326年) 赵武灵王 赵雍 27 (前325年――前299年) 赵惠文王 赵何 33 (前298年――前266年) 赵孝成王 赵丹 21 (前265年――前245年) 赵悼襄王 赵偃 9 (前244年――前236年) 赵幽缪王 赵迁 8 (前235年――前228年) 代王嘉 赵嘉 6 (前227年――前222年) 魏国 -395 丙戌 魏武侯 元年 -376 乙巳 韩、魏、赵分晋 -369 壬子 魏惠王 元年 -318 癸卯 魏襄王 元年 -295 丙寅 魏昭王 元年 -276 乙酉 魏安厘王 元年 -242 己未 魏景闵王 元年 -227 甲戌 魏王假 元年 -225 丙子 (秦灭魏) 韩国 韩国君主列表 韩景侯 前409年-前395年 在位15年 韩烈侯 前394年-前372年 在位23年 韩哀侯 前371年-前369年 在位3年 韩共侯 前368年-前359年 在位10年(懿侯) 韩厘侯 前358年-前333年 在位25年(昭侯) 韩威侯 前332年-前326年 在位7年 韩宣王 前325年-前312年 在位14年(宣惠王) 韩襄王 前311年-前296年 在位16年(襄哀王) 韩厘王 前295年-前273年 在位23年 韩桓惠王 前272年-前239年 前34年 韩废王 前238年-前230年 在位9年 郑国 国君世袭 郑桓公 姬友 在位36年 前806年-前771年 郑武公 姬掘突 在位27年 前770年-前744年 郑庄公 姬寤生 在位43年 前743年-前701年 郑昭公 姬忽 在位1年 前700年 郑厉公 姬突 在位4年 前700年-前697年 郑昭公 姬忽 在位2年 前696年-前695年(复位) 郑子亹 姬子亹 在位7月 前694年 郑子 姬婴 在位14年 前693年-前680年 郑厉公 姬突 在位7年 前679年-前673年 (复位) 郑文公 姬踕 在位45年 前672年-前628年 郑穆公 姬子兰 在位22年 前627年-前606年 郑灵公 姬子夷 在位1年 前605年 郑襄公 姬子坚 在位18年 前604年-前587年 郑悼公 姬沸 在位2年 前586年-前585年 郑成公 姬睔 在位14年 前584年-前571年 郑厘公 姬恽 在位5年 前570年-前566年 郑简公 姬嘉 在位36年 前565年-前530年 郑定公 姬宁 在位16年 前529年-前514年 郑献公 姬趸 在位13年 前513年-前501年 郑声公 姬胜 在位38年 前500年-前463年 郑哀公 姬易 在位8年 前462年-前455年 郑共公 姬丑 在位31年 前454年-前423年 郑幽公 姬已 在位1年 前423年 郑繻公 姬骀 在位27年 前422年-前396年 郑康公 姬乙 在位21年 前395年-前375年 齐国 君主 姜齐 称号 国君姓名 在位年份 在位年数 齐太公 姜尚,字子牙 前年—前1000年 在位年 齐丁公 姜伋 (一说姜及) 前999年—前年 在位年 齐乙公 姜得 前年—前年 在位年 齐癸公 姜慈母 前年—前年 在位年 齐哀公 姜不辰 (一说姜不臣) 前年—前863年 在位年 齐胡公 姜静 前862年—前860年 在位3年 齐献公 姜山 前859年—前851年 在位9年 齐武公 姜寿 前850年—前825年 在位26年 齐厉公 姜无忌 前824年—前816年 在位9年 齐文公 姜赤 前815年—前804年 在位12年 齐成公 姜脱 (一说姜说) 前803年—前795年 在位9年 齐前庄公 姜购 前794年—前731年 在位64年 齐厘公 姜禄 前730年—前698年 在位33年 齐襄公 姜诸儿 前697年—前686年 在位12年 齐前废公 姜无知(公孙无知) 前686年 在位2月 齐桓公 姜小白 前685年—前643年 在位43年 齐中废公 姜无诡 前643年 在位3月 齐孝公 姜昭 前642年—前633年 在位10年 齐昭公 姜潘 前632年—前613年 在位20年 齐后废公 姜舍 前613年 在位5月 齐懿公 姜商人 前612年—前609年 在位4年 齐惠公 姜元 前608年—前599年 在位10年 齐顷公 姜无野 前598年—前582年 在位28年 齐灵公 姜环 前581年—前554年 在位6年 齐后庄公 姜光 前553年—前548年 在位6年 齐景公 姜杵臼 前547年—前490年 在位58年 齐晏孺子 姜荼 前489年 在位10月 齐悼公 姜阳生 前488年—前485年 在位4年 齐简公 姜壬 前484年—前481年 在位4年 齐平公 姜骜 前480年—前456年 在位25年 齐宣公 姜积 前455年—前405年 在位51年 齐康公 姜贷 前404年—前379年 在位26年 田齐 称号 国君姓名 在位年份 在位年数 齐太公 田和 前404年—前384年 在位21年 齐废公 田剡 前383年—前375年 在位9年 齐桓公 田午 前374年—前357年 在位18年 齐威王 田因齐 前356年—前320年 在位37年 齐宣王 田辟强 前319年—前301年 在位19年 齐愍王 田地 前300年—前284年 在位17年 齐襄王 田法章 前283年—前265年 在位19年 齐废王 田建 前264年—前221年 在位44年 燕国 燕惠侯 38 (前864年――前827年) 燕厘侯 36 (前826年――前791年) 燕顷侯 24 (前790年――前767年) 燕哀侯 2 (前766年――前765年) 燕郑侯 36 (前764年――前729年) 燕穆侯 18 (前728年――前711年) 燕宣侯 13 (前710年――前698年) 燕桓侯 7 (前697年――前691年) 燕庄公 33 (前690年――前658年) 燕襄公 40 (前657年――前618年) 燕前桓公 16 (前617年――前602年) 燕宣公 15 (前601年――前587年) 燕昭公 13 (前586年――前574年) 燕武公 19 (前573年――前555年) 燕前文公 6 (前554年――前549年) 燕懿公 4 (前548年――前545年) 燕惠公 9 (前544年――前536年) 燕悼公 7 (前535年――前529年) 燕共公 5 (前528年――前524年) 燕平公 31 (前523年――前493年) 燕孝公 38 (前492年――前455年) 燕成公 16 (前454年――前439年) 燕闵公 24 (前438年――前415年) 燕简公 姬载 42 (前414年――前373年) 燕后桓公 11 (前372年――前362年) 燕后文公 29 (前361年――前333年) 燕易王 12 (前332年――前321年) 燕王哙 姬哙 9 (前320年――前312年) 燕昭王 姬职 33 (前311年――前279年) 燕惠王 7 (前278年――前272年) 燕武成王 14 (前271年――前258年) 燕孝王 3 (前257年――前255年) 燕王喜 姬喜 33 (前254年――前222年 楚国 楚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楚武王(约前740年至前690年) :楚文王(前689年至前675年六月庚申) :楚王堵敖(约前674年至前672年) :楚成王(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楚穆王(前625年至前614年) :楚庄王(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楚共王(前590年至前560年) :楚康王(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楚王郏敖(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楚灵王(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楚平王(前528年至前516年九月) :楚昭王(前515年至前489年秋季七月或以后) :楚惠王(前488年至前432年) :楚简王(前431年至前408年) :楚声王(前407年至前402年) :楚悼王(前401年至前381年) :楚肃王(前380年至前370年) :楚宣王(前369年至前340年)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 :楚怀王(前328年至前299年) :楚顷襄王(前298年至前263年秋季) :楚考烈王(前262年至前238年) :楚幽王(前237年至前229年) :楚哀王(前228年) :楚王负刍(前227年至前223年) :昌平君(前223年) :楚怀王孙心或楚义帝(前208年至前206年) :西楚霸王项羽(前206年至前202年)

6,景春公孙衍张仪其人如何

景春是孟子的弟子,其他信息不详。 与张仪同时代的景春曾经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公孙衍为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和张仪是对手。公孙衍历仕秦国、魏国、韩国。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国。楚使者陈轸,也是一个纵横家,他经过魏国时,献计于公孙衍。他说“魏相田需约诸侯纵亲,楚王疑而未信。如果您请于魏王,说您与燕赵之王有交情,多次有使者来邀请相见。魏王如答应了您,给您车子,你也不必多要,有三十辆乘就可以了。您把车子陈列在庭中,公开宣称,要到燕国和赵国去。”公孙衍照办了,燕赵之王派使者迎公孙衍到他们的国中,楚王听说,大怒,以为田需欺负他,就全不听从田需的话了。齐国听说公孙衍要到燕赵去,也派人以国事相托。于是,公孙衍行三国相事,有了相当大的权力。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他们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公元前322年(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张仪相魏。公孙衍设法取得韩国当权的支持,破坏了张仪联合秦魏的政策。公元前319年,张仪被迫去魏,公孙衍代张仪为魏相。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合纵攻秦。这次进攻,没有取胜,五国联军至函谷关而还。但这次进攻,还是一次有名的对秦的进攻。西戎义渠跟魏有往来。有一次,义渠君朝魏。公孙衍就趁这个机会,劝告义渠君加强对秦的警惕。他说,如中原无事,秦就要对你们烧杀掠夺;如果中原有事,秦将轻使重币去同你们交好。后来,五国攻秦。恰巧这个时候,秦以文绣千纯,美女百人,遗义渠君。义渠君集合群臣议论这件事。义渠君说,这就是公孙衍当年所说的那话了。于是起兵袭秦,大败秦人。谋划攻魏与张仪一样,公孙衍也是魏国人。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由于商鞅变法,秦国正日益强大。在此之前,齐国经过马陵之战,全歼魏国10万大军;秦国通过进攻河西,诱俘魏国主将公子昂。魏国屡战屡败,主力尽失。秦惠文王继位后虽然杀了商鞅,重用公孙衍,但商鞅制订法令仍在继续施行。公元前333年,公孙衍任大良造后,很快率领秦军向魏国发起了进攻。此时的魏国既缺精兵,又缺良将,根本抵挡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他们所割让的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位于魏国与秦国的交界之处,也是公孙衍的家乡。50多年前,魏国名将吴起正是在这里以区区5万武卒打败了秦国的50万大军,从而长期占据河西之地。河西是秦国通向中原的门户。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对粮食的控制都很严,经常利用粮食问题来卡对方的脖子。魏国占据河西之地,死死地压制着秦国,卡死了秦国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国只能与魏国作生意。秦国不甘心受到魏国的盘剥,多次进攻河西,但都没有能够打通中原通道。公孙衍当然明白河西之地的战略地位。中原是当时各地的商品集散地,控制着各国的粮食命脉。只有走向中原,才能拥有充足的粮食补给,才能在战略上处于主动。但是,对于秦国来说,只有占据河西之地,才有可能走向中原。魏国被迫割阴晋与秦国修好,秦国东进中原的一颗钉子被拔除了。秦惠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即把“阴晋”这个魏国意味的名字,改为了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此后,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此一役,秦国已实际占据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首倡合纵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就在这时,张仪来到了秦国。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秦惠王被说得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到魏国做了将军。此时,魏国已经千疮百孔,国力衰退。于是,公孙衍就想拉拢别的国家,靠联合出击取胜。他首先找到齐国名将田朌,动员他出兵一起进攻赵国,还说只要出兵五万人,就可以很快打败赵国。田朌认为他说得太容易了,恐怕以后会带来大麻烦。公孙衍说,如果说得太难了,两国的国君就不同意出了。等出兵之后,两国国君见有危险,肯定会派兵增援的。后来果然如此,赵国被联军打得大败。合纵首尝胜果,引起了秦国的高度警觉。为防止齐楚魏合纵对秦国带来的威胁,张仪软硬兼施,极力破坏公孙衍的合纵策略。他亲自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依附秦国,又与齐楚两国大臣相会,拉拢齐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国合纵。当时,魏国宰相的惠施也主张合纵,多次陪同魏惠王朝见齐威王。魏惠王与齐威王互相推尊为王,又派太子出使齐国为人质,与齐国结盟。但是,由于张仪的破坏,合纵策略暂时遭到失败。在这种形势下,公孙衍开始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国相王”事件。所谓的“五国相王”,就是说,这五国一起互相承认对方称王。由于魏国早已经称王,韩国也在此前称王,这样就等于抬高了另外三国的君主身份,达到合纵的目的。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目的当然是联合各国,与秦国对抗。此做法遭到了齐、楚国等国的反对,秦国更是极力破坏。为了拉拢魏国,楚国打算废掉魏国现任太子,立在楚国的魏公子为太子,还派兵攻打魏国,占领8个城邑。在各大国的反对下,“五国相王”以失败而告终。出任魏相合纵再次失败后,魏国开始全面倒向秦国。于是,罢免了主张合纵的宰相惠施,改任张仪为魏国宰相。此时,秦国虽然已经对外宣布免去张仪的相职,但张仪实际上却是身兼两国宰相,目的是更有效地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在此之前,为彻底打开通往中原的通道,张仪曾率军猛攻魏国,攻取了多处战略要地,把魏国的势力赶出了黄河以西。通过多次争夺,秦国已完全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进可攻,退可守,对各国威胁很大。张仪当上魏国的宰相后,秦国便向魏国和韩国借道进攻齐国。齐威王派军应战,顽强抵抗,大胜秦军。秦国的这场失败,使张仪的连横策略遭受挫折。魏国内部主张亲齐的势力再次抬头。齐、楚两国要求驱逐张仪,魏国也派出使者到楚、赵、燕等国游说,争取合纵。公元前319年,魏国把张仪逐回到秦国。公孙衍主张合纵,而且得到了东方各国的支持,被任命为魏国宰相。公孙衍登上魏国相位,标志着东方各国的合纵联盟再次形成。公孙衍说服诸侯,组织起魏、赵、韩、燕、楚五个国家的兵马,联合出兵攻打秦国。但由于各国利害不同,各国君主各有打算,实际出兵的只有韩、赵、魏三国。联军气势汹汹攻到函谷关,遭到秦国出兵反击,结果竟不堪一击,一战而溃。魏国遭受损失较大,转而向秦国请求讲和,于是五国纷纷退兵。秦国乘胜追击,攻打没有求和的赵国。齐国也落井下石,趁机进攻赵国。赵国连遭惨败,大将几乎丧尽,损兵8万多人。“五国伐秦”宣告失败。再任韩相公孙衍发动五国合纵攻秦失败后,魏国大臣田需乘机指责、中伤公孙衍。魏襄王不再信任公孙衍,魏国大权接着由田需所掌握。公孙衍在魏国呆不下去了,打算到韩国去。公孙衍对中伤自己的田需十分不满,于是就向魏襄王建议请齐国公子田文接替自己当宰相。魏襄王同意后,公孙衍到齐国请来了田文,自己则去韩国当了宰相。这样,公孙衍为韩国宰相,田文为魏国宰相,而且取得齐国宰相田婴的支持,合纵的形势又好转了。公孙衍虽然被排挤出了魏国,但他的政敌田需等却仍然无法高兴起来。继任宰相田文是惹不起的齐国公子,此时还没有什么知名度,但不久便大放异彩,史称“孟尝君”。在公孙衍的策划下,新一轮的合纵运动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秦惠王为此深感不安,决定发兵攻打韩国。战斗打响后,韩国明显不占优势,其他盟国竟然无人发兵相救。前线日益吃紧,主张和秦连横的韩国大臣公仲朋,建议割地讲和,与秦国一起伐楚。楚怀王听到这个消息,急忙作出出兵救韩的样子,让战车停满了通向中原的大道。韩国接到报告,非常高兴,立即下令取消了入秦求和的计划。秦王大怒,下令向韩国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两军相持一年多,韩军被打得大败。公孙衍无力回天,只好逃走。无力回天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义渠是西方游牧民族政权,多年来始终与秦国为敌。在公孙衍积极组织合纵之际,义渠的国君恰好来到魏国。公孙衍求见义渠君,告诉他,秦国和东方各国交战时,就会奉上重礼讨好义渠;与各国和平时,就会掠夺义渠。他希望义渠国君警惕这一点,不要被秦国所蒙蔽。后来,秦国出动大军攻打韩国时,献上“文绣千匹、好女百人”与义渠修好。义渠君果如公孙衍所言,趁机发兵攻打秦国,大破秦军。由于本土遭到破坏,秦国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六国的战争。然而,公孙衍虽然组织了多次对秦国的进攻,却几乎均以失败而告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策略是错误的,而说明各国离心离德,根本没有很好地贯彻他的合纵策略。纵观战国局势,实力雄厚的,向来靠拳头说话;实力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孙衍首创的合纵策略,是当时弱小国家对抗强秦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办法。如果各国能够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团结起来,共同抗秦,那么天下局势就会发生改变,历史也会改写。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各国君主的失败。当时,已经无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浅、形形色色的君主们凝聚到一起,他们患得患失、左右徘徊,即使公孙衍倾尽心血,也是无力回天。公孙衍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合纵事业的创始人,与张仪齐名。但史书关于他生平事迹的记载并不详细,流传下来的事迹也不多。《史记》有公孙衍传,系附于张仪传。《战国策》中只有几条零星的记载。从史籍记载来看,公孙衍在韩国担任宰相,率军与秦国作战失败后,再次回到了魏国。但魏国朝廷勾心斗角,公孙衍没有能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据《韩非子》记载,他与大臣张寿有积怨,田需对他也怀恨在心,于是田需派人杀掉张寿嫁祸于他。魏王误以为是他杀的,就把他杀掉了。然而,作为一代风云人物,公孙衍的历史功绩是永不磨灭的。在战国中后期,正是因为他,东方各国对强秦才有了几次有较大影响的进攻,历史才变得更加波澜壮观。当时就有人曾说他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声势都足以倾动天下。在他去世后,他所开创的合纵大业日益深入人心,精妙绝伦的外交大战仍在继续上演。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受辱投秦张仪是魏国人[2] 。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张仪和苏秦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诸侯。[3] 后来,苏秦说服赵肃侯[4] ,而得以去游说各国诸侯实行合纵的联盟,但他担心秦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苏秦考虑再三,找不到一个能派往秦国为他工作的合适人选,于是他派人去悄悄劝说张仪来投奔他。张仪(左)于是张仪前往赵国,呈上名帖,请求会见苏秦。但是,苏秦却对张仪不理不睬,招待张仪的时候也只是用给仆人和侍女所吃的饭食,并且还当众羞辱张仪,说张仪那么有才能,竟弄得穷愁潦倒到这种地步,是不值得收留的,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张仪这次来见苏秦,本以为是旧交,可以求得好处,谁知反而受到羞辱,一气之下,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苏秦在张仪离去后,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5] 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张仪说:“唉呀,这些权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范围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没有苏先生高明啊!况且我刚刚被任用,又怎么能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替我感谢苏先生,苏先生当权的时代,我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6] 秦国任相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派遣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的蒲阳,攻打并占领了蒲阳。张仪趁机劝说秦惠王把蒲阳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张仪又趁机劝说魏王道:“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王。于是,秦惠王就任命张仪为相(古代官名),位居百官之首,参与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秦惠文君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农历四月,魏襄王、韩宣惠王为了对抗秦国,互尊为王。于是,秦惠王派张仪为将讨伐并占领了魏国的陕(今河南陕县),把那里的魏人全部交归魏国。秦惠王命张仪修筑了上郡要塞。[7] 秦惠文君十四年(公元前324年),张仪拥戴秦惠王正式称王,更年号为秦惠王元年。[8-9] 秦惠王二年(前323年),秦惠王派张仪和齐、楚两国的相国在啮桑(地名)会盟。[10-11] 魏国任相张仪从啮桑回到秦国,被免去相位。秦惠王三年(前322年)[12] ,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事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魏惠王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秦惠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给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张仪觉得很惭愧,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回敬来报答秦惠王。秦惠王六年(前319年),魏惠王去世,魏襄王即位。张仪又劝说魏襄王,魏襄王也不听从。于是,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魏国和秦国交战,魏国战败。秦惠王七年(前318年),韩国、赵国、魏国、燕国、齐国率领匈奴人一起进攻秦国,秦国还击打败了韩国申差的部队,杀死了八万官兵,诸侯们震惊慌恐[13] 。秦惠王八年(前317年),张仪再次游说魏襄王退出合纵盟约,臣事秦国[14] 。于是,魏国宣布退出南北合纵,请张仪担任中间人与秦国和解;张仪回到秦国,重新出任国相。[15] 秦惠王九年(前316年),秦惠文王派遣张仪、司马错救援苴国和巴国,趁机吞并了蜀国。张仪贪图巴国和苴国的富饶,又攻取了巴国,擒获了巴王,设立巴郡、蜀郡和汉中郡,将三郡土地分为三十一县。并在江州筑城。[16] 秦惠王十一年(前314年),魏国又背弃了秦国加入合纵盟约。秦国就出兵攻打魏国,夺取了曲沃。秦惠王十二年(前313年),魏国再次臣事秦国。[17] 张仪戏楚秦惠王十二年(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18-19] 楚怀王听说张仪来,空出上等的宾馆,亲自到宾馆安排他住宿。说:“这是个偏僻鄙陋的国家,您用什么来指教我呢?”张仪(左)欺楚张仪游说楚怀王说:“大王如果真要听从我的意见,就和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我请秦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国的女子作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间娶妇嫁女,永远结为兄弟国家,这样向北可削弱齐国而西方的秦国也就得到好处,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楚怀王非常高兴地应允了张仪。大臣们来向楚怀王祝贺,唯独陈轸劝谏楚怀王不要轻信张仪。楚怀王说:“希望陈先生闭上嘴,不要再讲话了,等着我得到土地。”于是,楚国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楚怀王把楚国的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张仪回到秦国,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跌下车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怀王听到这件事,说:“张仪是因为我与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吧?”就派勇士到宋国,借了宋国的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等的一种凭证),到北方的齐国辱骂齐宣王,齐宣王愤怒,斩断符节和秦国结交。秦国、齐国建立了邦交之后,张仪才上朝。张仪对楚国的使者说:“我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楚国使者说:“我奉楚王的命令,来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不曾听说过六里。”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结果秦、齐两国共同攻打楚国,夺取了丹阳、汉中的土地。楚国又派出更多的军队去袭击秦国,楚军大败,于是楚国又割让两座城池和秦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20] 被囚楚国张仪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秦国要挟楚国,想得到黔中一带的土地,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交换它。[21] 楚怀王说:“我不愿意交换土地,只要得到张仪,愿献出黔中地区。”秦惠王想要遣送张仪,又不忍开口说出来。张仪却主动请求前往。秦惠王说:“那楚王恼恨先生背弃奉送商於土地的承诺,这是存心报复您。”张仪说:“秦国强大,楚国弱小,我和楚国大夫靳尚关系亲善,靳尚能够去奉承楚国夫人郑袖,而郑袖的话楚王是全部听从的。况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出使楚国的,楚王怎么敢杀我。假如杀死我而替秦国取得黔中的土地,这也是我的最高愿望。”于是,张仪出使楚国。楚怀王等张仪一到就把他囚禁起来,要杀掉他。靳尚对郑袖说:“您知道您将被大王鄙弃吗?”郑袖说:“为什么?”靳尚说“秦王特别钟爱张仪而打算把他从囚禁中救出来,如今将要用上庸六个县的土地贿赂楚国,把美女嫁给楚王,用宫中擅长歌唱的女人作陪嫁。楚王看重土地,就会敬重秦国。秦国的美女一定会受到宠爱而尊贵,这样,夫人也将被鄙弃了。不如替张仪讲情,使他从囚禁中释放出来。”于是郑袖日夜向楚怀王讲情说:“作为臣子,各自为他们的国家效力。现在土地还没有交给秦国,秦王就派张仪来了,对大王的尊重达到了极点。大王还没有回礼却杀张仪,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国。我请求让我们母子都搬到江南去住,不要让秦国像鱼肉一样地欺凌屠戮。”楚怀王后悔囚禁了张仪,于是赦免了张仪,像过去一样优厚款待他。[22] 游说诸国游说楚王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张仪从囚禁中放出来不久,没有立即离开楚国,而是又去游说楚怀王。屈原(右)怒斥张仪(左)张仪向楚怀王提出:他可以向秦王建议不要黔中之地,请秦王派太子来楚国作人质,楚国派太子到秦国作人质,把秦王的女儿作为侍候楚怀王的姬妾,两国永结兄弟邻邦,不相互打仗的策略。此时,楚怀王虽已得到张仪,却又难于让出黔中土地给秦国,想要答应张仪的建议。屈原反对说:“前次大王被张仪欺骗,张仪来到楚国,我认为大王会用鼎镬(古代两种烹饪器鼎和镬)煮死他,如今释放了他,不忍杀死他,还听信他的邪妄之言,这可不行。”楚怀王说:“答应张仪的建议可以保住黔中土地,这是美好有利的事情。已经答应了而又背弃他,这可不行。”楚怀王最终答应了张仪的建议,背离了“合纵”与秦国结盟亲善。[23] 游说韩王张仪离开楚国,就借此机会前往韩国,游说韩宣惠王说:“韩国地势险恶,大王不归附秦国,秦就会发兵占据宜阳,截断韩国的上党地区,再东取成皋、荥阳,那么鸿台之宫、桑林之苑就不再属于大王所有了。要是阻塞了成皋,截绝了上党地区,那大王的国土就要被分割了。早归附秦国就安全,不归附秦国就危险。如果制造的是祸端却要想得到福报,计虑粗浅,结怨很深,违背秦国而顺从楚国,要想国家不亡,那是不可能的啊。所以我替大王谋划,还不如替秦国效劳。秦最大的希望是削弱楚国,而最能削弱楚国的就是韩国。不是因为韩国比楚国强大,而是由韩的地势所决定的。现在大王向西臣事秦国,进攻楚国,秦王必然高兴。攻打楚国有利于韩国扩大领土,转移了祸患,取悦了秦国,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韩宣惠王听从了张仪的主意。张仪回到秦国作了汇报,秦惠王赐给张仪五座城邑,并封他为武信君。[24-25] 游说齐王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又派张仪向东游说齐国的齐湣王说:“天下强大的国家没有超过齐国的,大臣及其父兄兴旺发达、富足安乐。然而,替大王出谋划策主张合纵的人,都为了暂时的欢乐,不顾国家长远的利益。如今秦、楚两国嫁女娶妇,结成兄弟盟国。韩国献出宜阳,魏国献出河外,赵国在渑池朝拜秦王,割让河间来奉事秦国。假如大王不臣事秦国,秦国就会驱使韩国、魏国进攻齐国的南方,赵国的军队全部出动,渡过清河,直指博关、临菑,即墨就不再为大王所拥有了。国家一旦被进攻,即使是想要臣事秦国,也不可能了,因此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它。”齐湣王说:“齐国偏僻落后,僻处东海边上,不曾听到过国家长远利益的道理。”就答应了张仪的建议。[26-27] 游说赵王张仪离开齐国,向西到赵国游说赵武灵王说:“如今秦国相约齐国、韩国、魏国的军队,准备进攻赵国。所以我不敢隐瞒真实的情况,先把它告诉大王左右亲信。我私下替大王考虑,不如与秦王在渑池会晤,面对面,口头作个约定,请求按兵不动,不要进攻。希望大王拿定主意。”赵武灵王答应了张仪的建议,张仪才离去。[28] 游说燕王张仪又向北到了燕国,游说燕昭王说:“大王最亲近的国家,莫过于赵国。赵襄子凶暴乖张,六亲不认,大王是有明确见识的,那还能认为赵国可以亲近吗?赵国出动军队攻打燕国,两次围困燕国首都来劫持大王,大王还要割让十座城池向他道歉。如今,赵国已经献出河间一带土地臣事秦国。如今,假如大王不臣事秦国,秦国将出动军队直下云中、九原,驱使赵国进攻燕国,那么易水、长城,就不再为大王所拥有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它。”燕昭王听信了张仪的建议,说:“我就像蛮夷之徒一样处在落后荒远的地方,这里的人即使是男子大汉,都仅仅像个婴儿,他们的言论不能够产生正确的决策。如今,承蒙贵客教诲,我愿意向西面奉事秦国,献出恒山脚下五座城池。”[29] 回到秦国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张仪返回秦国报告,还没走到咸阳的时候,秦惠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即位。秦武王从作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等到继承王位,很多大臣说张仪的坏话:“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家,以谋图国君的恩宠。秦国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耻笑。”诸侯们听说张仪和秦武王感情上有裂痕,都纷纷背叛了连横政策,又恢复了合纵联盟。秦武王元年(前310年),大臣们日夜不停地诋毁张仪,而齐国又派人来责备张仪。张仪害怕被杀死,就趁机对秦武王说:“我有个不成熟的计策,希望献给大王。”武王说:“怎么办?”张仪回答说:“为秦国国家着想,必须使东方各国发生大的变故,大王才能多割得土地。如今,听说齐王特别憎恨我,只要我在哪个国家,他一定会出动军队讨伐它。所以,我希望让我这个不成才的人到魏国去,齐国必然要出动军队攻打魏国。魏国和齐国的军队在城下混战而谁都没法回师离开的时候,大王利用这个间隙攻打韩国,打进三川,军队开出函谷关而不要攻打别的国家,直接挺进,兵临周都,周天子一定会献出祭器。大王就可以挟持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图户籍,这是成就帝王的功业啊。”秦武王认为他说的对,就准备了三十辆兵车,送张仪到魏国。[30-31] 重返魏国齐湣王听说张仪在魏国,果然出动军队攻打魏国,魏哀王很害怕。张仪说:“大王不要担忧,我让齐国罢兵。”就派遣他的门客冯喜到楚国,再借用楚国的使臣到齐国,使臣对齐湣王说:“大王特别憎恨张仪;虽然如此,可是大王让张仪在秦国有所依托,也做得够周到了啊!”齐湣王说:“我憎恨张仪,张仪在什么地方,我一定出兵攻打什么地方,我怎么让张仪有所依托呢?”使臣回答说:“这就是大王让张仪有所依托呀。张仪离开秦国时,本来与秦王约定说:‘替大王着想,必须使东方各国发生大的变故,大王才能多割得土地。如今齐国特别憎恨我,我在哪个国家,他一定会派出军队攻打哪个国家。所以我希望让我这个不成才的人到魏国,齐国必然要出动军队攻打魏国,魏国和齐国的军队在城下混战而谁都没法回师离开的时候,大王利用这个间隙攻打韩国,打进三川,军队开出函谷关而不要攻打别的国家,直接挺进,兵临周都,周天子一定会献出祭器。大王就可以挟持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图户籍,这是成就帝王的功业啊。’秦王认为他说的对,所以准备了兵车三十辆,送张仪去了魏国。如今,张仪去了魏国,大王果然攻打它,这是大王使国内疲惫困乏而向外攻打与自己建立邦交的国家,广泛地树立敌人,祸患殃及自身,却让张仪得到秦国的信任。这就是我所说的‘让张仪有所依托’呀。”齐湣王赞同使者的说法,就下令撤军。张仪出任魏国相国一年以后,于秦武王二年(前309年)死在了魏国。[32-3
公孫衍與張儀皆是縱橫家,他們一生留在歷史上的都是辅佐君王成就霸業,還有互相爭功,其他沒有了。至於景春是誰,我沒有查到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注】①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23.补充画横线的句子。 , (2分)24.结合文段分别概括景春和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观点。(3分)2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共2分,毎写对一句得1分)24.景春认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人就是男子汉大丈夫。(1分)孟子认为大丈夫既要胸怀天下,不畏强暴,坚守仁义道德的原则,又要有正确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文章TAG:曲沃招聘曲沃交通局招收临时工吗知情人透露一下曲沃招聘交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