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初唐四杰是,王子安是谁

初唐四杰是,王子安是谁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6-30 20:48:03 编辑:教育管理 手机版

1,王子安是谁

王子安是王勃,初唐四杰之一

王子安是谁

2,初唐四杰指的是

初唐四杰,是中国唐朝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塞漠,

初唐四杰指的是

3,初唐四杰是 有

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有(王子安集)或滕王阁序,人称诗杰

初唐四杰是 有

4,陈子昂是初唐四杰吗武则天为何要把诗人陈子昂送进大牢

初唐四杰是指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古书有载,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四杰也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邻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四杰齐名,是指其诗文而言,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但也有人认为四杰出名指文。四杰排名,历史记载不一。如“复有王杨卢骆”,依次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后人常以此次序论述诸人,如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如“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卢、王、杨为序。??? 初唐四杰的诗文,依然带有齐梁以来绮丽清新的气息,却已初步扭转文学传统的古朴风气。王勃表示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获得卢照邻等人的支持。四杰的诗歌,已从宫廷诗风走向人生诗意,诗的内容和题材较为广泛,诗的风格也较之前的诗清丽俊逸。卢照邻、骆宾王的七言诗行趋向辞赋化,气势显壮;王勃、杨烱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可以说初唐四杰正是初唐时期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四杰之一王勃(约650—676)出生名门望族,少时才华毕露。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他的诗文,对转变传统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6篇残缺之文。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代表作《檄英王鸡》,《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650年-692年),杨炯,初唐诗人,六岁时被举为神童,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约635-约689年”,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官至都尉,后染风疾,离职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由于政治上失意和疾病折磨,最后投水而死,享年60岁。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骆宾王擅长七言歌行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这种诗体,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最能代表当时的时代新风、是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诗集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今已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初唐四杰是指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古书有载,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四杰也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邻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四杰齐名,是指其诗文而言,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但也有人认为四杰出名指文。四杰排名,历史记载不一。如“复有王杨卢骆”,依次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后人常以此次序论述诸人,如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如“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卢、王、杨为序。??? 初唐四杰的诗文,依然带有齐梁以来绮丽清新的气息,却已初步扭转文学传统的古朴风气。王勃表示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获得卢照邻等人的支持。四杰的诗歌,已从宫廷诗风走向人生诗意,诗的内容和题材较为广泛,诗的风格也较之前的诗清丽俊逸。卢照邻、骆宾王的七言诗行趋向辞赋化,气势显壮;王勃、杨烱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可以说初唐四杰正是初唐时期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四杰之一王勃(约650—676)出生名门望族,少时才华毕露。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他的诗文,对转变传统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6篇残缺之文。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代表作《檄英王鸡》,《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650年-692年),杨炯,初唐诗人,六岁时被举为神童,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约635-约689年”,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官至都尉,后染风疾,离职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由于政治上失意和疾病折磨,最后投水而死,享年60岁。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骆宾王擅长七言歌行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这种诗体,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最能代表当时的时代新风、是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诗集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今已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四人。这个所谓的“初唐四杰”的由来,最早见于《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同时王勃传里对此的记载也是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杰的排名之争杨炯的“争座位贴”关于他们的排名问题,其实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杨炯的“争座位帖”。《旧唐书丨王勃传》中有记载:杨炯少年就被认为是神童一个,可谓少年得志,他对当时所谓的“王、杨、卢、骆”的排名颇为不满。他就经常对别人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闻一多对此的看法是,卢照邻年纪大,辈分高,杨炯所以愧不敢当其先。而王勃与杨炯同龄,则心有不甘,所以是“耻居”。而萧涤非的想法就比较腹黑了,他认为杨炯所谓的“吾愧在卢前”只是为了打埋伏,实际上他主要表达其实是“耻居王后”。当然,不管到底是什么意思,杨炯对于这个排在王勃之后,是非常不服气的。“争座位贴”的议论杨炯这争位贴一出,大家议论纷纷。而且他们这四位在文坛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所以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于《旧唐书?文苑传》和《新唐书?文艺传》都郑重其事的把这事儿记录下来。而且,在当时的舆论风向是偏向杨炯的。《旧唐书?杨炯传》:“当时议者,亦以为然”这些舆论不但是当时的龙套文人们的看法,而且一部分大作家也是这么看的。崔融和张说就此事还专门议论过。“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有韵的叫作文,无韵的叫做笔)。这三位大概是什么水平呢?崔融,初应八科制举,皆及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李峤,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张说,策论为天下第一,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这三位可以说是文坛巨擘了,他们也认定杨炯说的对。崔融说: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人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及;杨炯说的对!;张说更是表示我觉得崔融说的还很谦虚啊。这两位都是认为杨炯不比王勃差,起码得并列第一把。当实际上他们的评论并没有改变排名次序。杜甫的诗还是写作“王杨卢骆当时体”,依然沿用这个排名。四杰排名的确定按年辈论到底四杰是怎么排名呢?如果按年龄排序,就是“骆、卢、王、杨”或者是“卢、骆、王、杨”。而在近人考证中。他们实际生卒如下:卢照邻(634-684);骆宾王(?-684);王勃(650-676)、杨炯(650-693)。但是事实上当时排名并不是这样,很明显是表明当时对这四位的文章品第是有所安排的。排名的综合评定其实一贯以来,对于这种排名高下是非常有主观性的。那么摈弃这些主观性,我们应该从对文体的贡献力、作品水准、甚至是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来判断。从对文体的贡献力来看,四人同为文体的开拓者,所倡导的“四杰体”都是以四人为名。这点,权当四人对文体的贡献力是一样的。从作品水准来看,王勃作为死的最早的,只活了27岁,但是他的天分是最高。如《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以杨炯目前存诗文来看,无一篇能出其右;骆宾王虽然存诗词文不多,但是名篇却很多,就除王勃之后三人,大致天分水平排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胡应麟:(王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诗籔》 明周敬 谓:四杰并驱,子安 (王勃 )高华最胜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陆时雍: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诗镜总论》除去这几位的评价,钟惺甚至认为:杨寥寥数作,又不能称佳,其何称焉?大概意思就是能进这个排名就了不得了,还要争啥争?从当时社会影响力来看,《旧唐书》对杨炯、王勃记载最多,卢照邻、骆宾王陪跑;《新唐书》则以王勃为主,其余陪跑;同时从作品流存看,王勃、杨炯有文集三十卷,卢照邻二十卷,骆宾王有十卷。综上,除去对文体的贡献力,主要参考的便是天分水平,其次是社会影响力。那么按此排名,大家公论的排名是: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最后还有一点,事实上王勃和杨炯是基友来着,王勃去世以后,都是杨炯帮他整理遗著,并提了序《王子安集序》。而在序中杨炯对王勃是极力推崇的........后来也就有人说“耻居”是杜撰。但是没人考证,就权当作传闻了。
初唐四杰是指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古书有载,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四杰也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邻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四杰齐名,是指其诗文而言,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但也有人认为四杰出名指文。四杰排名,历史记载不一。如“复有王杨卢骆”,依次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后人常以此次序论述诸人,如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如“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卢、王、杨为序。??? 初唐四杰的诗文,依然带有齐梁以来绮丽清新的气息,却已初步扭转文学传统的古朴风气。王勃表示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获得卢照邻等人的支持。四杰的诗歌,已从宫廷诗风走向人生诗意,诗的内容和题材较为广泛,诗的风格也较之前的诗清丽俊逸。卢照邻、骆宾王的七言诗行趋向辞赋化,气势显壮;王勃、杨烱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可以说初唐四杰正是初唐时期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四杰之一王勃(约650—676)出生名门望族,少时才华毕露。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他的诗文,对转变传统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6篇残缺之文。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代表作《檄英王鸡》,《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650年-692年),杨炯,初唐诗人,六岁时被举为神童,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约635-约689年”,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官至都尉,后染风疾,离职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由于政治上失意和疾病折磨,最后投水而死,享年60岁。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骆宾王擅长七言歌行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这种诗体,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最能代表当时的时代新风、是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诗集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今已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四人。这个所谓的“初唐四杰”的由来,最早见于《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同时王勃传里对此的记载也是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杰的排名之争杨炯的“争座位贴”关于他们的排名问题,其实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杨炯的“争座位帖”。《旧唐书丨王勃传》中有记载:杨炯少年就被认为是神童一个,可谓少年得志,他对当时所谓的“王、杨、卢、骆”的排名颇为不满。他就经常对别人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闻一多对此的看法是,卢照邻年纪大,辈分高,杨炯所以愧不敢当其先。而王勃与杨炯同龄,则心有不甘,所以是“耻居”。而萧涤非的想法就比较腹黑了,他认为杨炯所谓的“吾愧在卢前”只是为了打埋伏,实际上他主要表达其实是“耻居王后”。当然,不管到底是什么意思,杨炯对于这个排在王勃之后,是非常不服气的。“争座位贴”的议论杨炯这争位贴一出,大家议论纷纷。而且他们这四位在文坛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所以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于《旧唐书?文苑传》和《新唐书?文艺传》都郑重其事的把这事儿记录下来。而且,在当时的舆论风向是偏向杨炯的。《旧唐书?杨炯传》:“当时议者,亦以为然”这些舆论不但是当时的龙套文人们的看法,而且一部分大作家也是这么看的。崔融和张说就此事还专门议论过。“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有韵的叫作文,无韵的叫做笔)。这三位大概是什么水平呢?崔融,初应八科制举,皆及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李峤,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张说,策论为天下第一,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这三位可以说是文坛巨擘了,他们也认定杨炯说的对。崔融说: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人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及;杨炯说的对!;张说更是表示我觉得崔融说的还很谦虚啊。这两位都是认为杨炯不比王勃差,起码得并列第一把。当实际上他们的评论并没有改变排名次序。杜甫的诗还是写作“王杨卢骆当时体”,依然沿用这个排名。四杰排名的确定按年辈论到底四杰是怎么排名呢?如果按年龄排序,就是“骆、卢、王、杨”或者是“卢、骆、王、杨”。而在近人考证中。他们实际生卒如下:卢照邻(634-684);骆宾王(?-684);王勃(650-676)、杨炯(650-693)。但是事实上当时排名并不是这样,很明显是表明当时对这四位的文章品第是有所安排的。排名的综合评定其实一贯以来,对于这种排名高下是非常有主观性的。那么摈弃这些主观性,我们应该从对文体的贡献力、作品水准、甚至是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来判断。从对文体的贡献力来看,四人同为文体的开拓者,所倡导的“四杰体”都是以四人为名。这点,权当四人对文体的贡献力是一样的。从作品水准来看,王勃作为死的最早的,只活了27岁,但是他的天分是最高。如《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以杨炯目前存诗文来看,无一篇能出其右;骆宾王虽然存诗词文不多,但是名篇却很多,就除王勃之后三人,大致天分水平排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胡应麟:(王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诗籔》 明周敬 谓:四杰并驱,子安 (王勃 )高华最胜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陆时雍: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诗镜总论》除去这几位的评价,钟惺甚至认为:杨寥寥数作,又不能称佳,其何称焉?大概意思就是能进这个排名就了不得了,还要争啥争?从当时社会影响力来看,《旧唐书》对杨炯、王勃记载最多,卢照邻、骆宾王陪跑;《新唐书》则以王勃为主,其余陪跑;同时从作品流存看,王勃、杨炯有文集三十卷,卢照邻二十卷,骆宾王有十卷。综上,除去对文体的贡献力,主要参考的便是天分水平,其次是社会影响力。那么按此排名,大家公论的排名是: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最后还有一点,事实上王勃和杨炯是基友来着,王勃去世以后,都是杨炯帮他整理遗著,并提了序《王子安集序》。而在序中杨炯对王勃是极力推崇的........后来也就有人说“耻居”是杜撰。但是没人考证,就权当作传闻了。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骈体文并称,当时称“王杨卢骆”又称“四杰”。闻一多的《唐诗杂论》评之为“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他们的创作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加强了诗歌的感情力量,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王勃和杨炯大量写作五言诗,在促进这种诗体定型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把五言律诗的表现领域从宫廷、台阁拓展到江山、塞漠,用这种新兴的诗体表现浓郁充沛的感情。诸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超越了浓郁的悲情,表现出志在四方的豪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杨炯的诗歌中两个主题比较突出,一个是山水行游,另一个是边塞从军,写的都非常有气魄。其代表作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骆宾王、卢照邻善歌行,对于后来李杜的歌行作品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诸如: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等等。总体来看,“初唐四杰”还未完全摆脱齐梁以来的文风,但他们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量,盛唐诗歌那种声律、骨风是从他们开始的,在初唐到盛唐诗风的转变过程中,他们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初唐四杰是指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古书有载,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四杰也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邻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四杰齐名,是指其诗文而言,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但也有人认为四杰出名指文。四杰排名,历史记载不一。如“复有王杨卢骆”,依次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后人常以此次序论述诸人,如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如“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卢、王、杨为序。??? 初唐四杰的诗文,依然带有齐梁以来绮丽清新的气息,却已初步扭转文学传统的古朴风气。王勃表示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获得卢照邻等人的支持。四杰的诗歌,已从宫廷诗风走向人生诗意,诗的内容和题材较为广泛,诗的风格也较之前的诗清丽俊逸。卢照邻、骆宾王的七言诗行趋向辞赋化,气势显壮;王勃、杨烱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可以说初唐四杰正是初唐时期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四杰之一王勃(约650—676)出生名门望族,少时才华毕露。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他的诗文,对转变传统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6篇残缺之文。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代表作《檄英王鸡》,《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650年-692年),杨炯,初唐诗人,六岁时被举为神童,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约635-约689年”,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官至都尉,后染风疾,离职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由于政治上失意和疾病折磨,最后投水而死,享年60岁。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骆宾王擅长七言歌行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这种诗体,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最能代表当时的时代新风、是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诗集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今已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四人。这个所谓的“初唐四杰”的由来,最早见于《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同时王勃传里对此的记载也是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杰的排名之争杨炯的“争座位贴”关于他们的排名问题,其实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杨炯的“争座位帖”。《旧唐书丨王勃传》中有记载:杨炯少年就被认为是神童一个,可谓少年得志,他对当时所谓的“王、杨、卢、骆”的排名颇为不满。他就经常对别人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闻一多对此的看法是,卢照邻年纪大,辈分高,杨炯所以愧不敢当其先。而王勃与杨炯同龄,则心有不甘,所以是“耻居”。而萧涤非的想法就比较腹黑了,他认为杨炯所谓的“吾愧在卢前”只是为了打埋伏,实际上他主要表达其实是“耻居王后”。当然,不管到底是什么意思,杨炯对于这个排在王勃之后,是非常不服气的。“争座位贴”的议论杨炯这争位贴一出,大家议论纷纷。而且他们这四位在文坛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所以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于《旧唐书?文苑传》和《新唐书?文艺传》都郑重其事的把这事儿记录下来。而且,在当时的舆论风向是偏向杨炯的。《旧唐书?杨炯传》:“当时议者,亦以为然”这些舆论不但是当时的龙套文人们的看法,而且一部分大作家也是这么看的。崔融和张说就此事还专门议论过。“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有韵的叫作文,无韵的叫做笔)。这三位大概是什么水平呢?崔融,初应八科制举,皆及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李峤,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张说,策论为天下第一,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这三位可以说是文坛巨擘了,他们也认定杨炯说的对。崔融说: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人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及;杨炯说的对!;张说更是表示我觉得崔融说的还很谦虚啊。这两位都是认为杨炯不比王勃差,起码得并列第一把。当实际上他们的评论并没有改变排名次序。杜甫的诗还是写作“王杨卢骆当时体”,依然沿用这个排名。四杰排名的确定按年辈论到底四杰是怎么排名呢?如果按年龄排序,就是“骆、卢、王、杨”或者是“卢、骆、王、杨”。而在近人考证中。他们实际生卒如下:卢照邻(634-684);骆宾王(?-684);王勃(650-676)、杨炯(650-693)。但是事实上当时排名并不是这样,很明显是表明当时对这四位的文章品第是有所安排的。排名的综合评定其实一贯以来,对于这种排名高下是非常有主观性的。那么摈弃这些主观性,我们应该从对文体的贡献力、作品水准、甚至是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来判断。从对文体的贡献力来看,四人同为文体的开拓者,所倡导的“四杰体”都是以四人为名。这点,权当四人对文体的贡献力是一样的。从作品水准来看,王勃作为死的最早的,只活了27岁,但是他的天分是最高。如《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以杨炯目前存诗文来看,无一篇能出其右;骆宾王虽然存诗词文不多,但是名篇却很多,就除王勃之后三人,大致天分水平排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胡应麟:(王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诗籔》 明周敬 谓:四杰并驱,子安 (王勃 )高华最胜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陆时雍: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诗镜总论》除去这几位的评价,钟惺甚至认为:杨寥寥数作,又不能称佳,其何称焉?大概意思就是能进这个排名就了不得了,还要争啥争?从当时社会影响力来看,《旧唐书》对杨炯、王勃记载最多,卢照邻、骆宾王陪跑;《新唐书》则以王勃为主,其余陪跑;同时从作品流存看,王勃、杨炯有文集三十卷,卢照邻二十卷,骆宾王有十卷。综上,除去对文体的贡献力,主要参考的便是天分水平,其次是社会影响力。那么按此排名,大家公论的排名是: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最后还有一点,事实上王勃和杨炯是基友来着,王勃去世以后,都是杨炯帮他整理遗著,并提了序《王子安集序》。而在序中杨炯对王勃是极力推崇的........后来也就有人说“耻居”是杜撰。但是没人考证,就权当作传闻了。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骈体文并称,当时称“王杨卢骆”又称“四杰”。闻一多的《唐诗杂论》评之为“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他们的创作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加强了诗歌的感情力量,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王勃和杨炯大量写作五言诗,在促进这种诗体定型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把五言律诗的表现领域从宫廷、台阁拓展到江山、塞漠,用这种新兴的诗体表现浓郁充沛的感情。诸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超越了浓郁的悲情,表现出志在四方的豪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杨炯的诗歌中两个主题比较突出,一个是山水行游,另一个是边塞从军,写的都非常有气魄。其代表作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骆宾王、卢照邻善歌行,对于后来李杜的歌行作品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诸如: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等等。总体来看,“初唐四杰”还未完全摆脱齐梁以来的文风,但他们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量,盛唐诗歌那种声律、骨风是从他们开始的,在初唐到盛唐诗风的转变过程中,他们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初唐四杰》,是唐代初期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四人的并称,简称为:"王杨卢骆"。据《旧唐书:杨炯传》中记载,排在第二位的杨炯颇不服气,曰:“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意即:把自己排在卢照邻之前,觉得惭愧。但是把王勃排在我的前边,我却是"背着手撒尿_ _不服的很!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杨炯如此说话,一是表示了对卢照邻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才气具有很多自信的。另据《旧唐书:杨炯传》称"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戏为六绝句》第二首中,亦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南朝齐、梁时代的诗风,其特点是讲究声律,崇尚对偶,词藻华丽,内容贫乏,流于浮薄淫靡。为改变这种齐梁浮靡的诗风,初唐四杰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虽然未能脱尽绮丽习气的影响,但是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亦较清竣,初具雄伟气势,对唐代文学风气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王勃(650~676) 字子安。隋唐诗人王绩的侄孙。唐代文学家。其诗作内容广泛,对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有一定的作用,且显示出唐代诗风的新方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送别名篇。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传诵至今。其文以《滕王阁序》最为有名。其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然是仿照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的《马射赋》中"荷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所写,但是能够袭旧逾新,亦不失为名句!△杨炯(650~693) 唐代诗人。其诗多五律,虽然在"初唐四杰"中最少艺术创造性,但是他的边塞诗却颇有特色,开盛唐边塞诗之先河。代表作:《从军行》、《出塞》等等。△卢照邻(635~689) 字昇之。唐代诗人。其诗作以七言歌行见称。内容广泛,韵味深厚,多有"忧愤之词、愁苦之音、不平之气。"其代表作《长安古意》,名托古意,实抒今情,揭露了长安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对初唐诗风的变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骆宾王(640~?)唐代文学家。因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初时作有《讨武曌檄》,文辞华丽,对仗工整,结句"请看今日之城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颇有气势。据说,武则天初读时报以嘻笑,至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竟矍然有"宰相安失此人!“之感叹…其代表作《帝京篇》,整练夕缜密,慷慨流动,排比铺陈而不堆砌,当时被誉为:"绝唱"!也许有人不识骆宾王,但是,其《咏 鹅》一诗却是千家万晓的,过去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此为骆宾王七岁时所作…
初唐四杰是指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古书有载,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四杰也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邻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四杰齐名,是指其诗文而言,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但也有人认为四杰出名指文。四杰排名,历史记载不一。如“复有王杨卢骆”,依次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后人常以此次序论述诸人,如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如“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卢、王、杨为序。??? 初唐四杰的诗文,依然带有齐梁以来绮丽清新的气息,却已初步扭转文学传统的古朴风气。王勃表示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获得卢照邻等人的支持。四杰的诗歌,已从宫廷诗风走向人生诗意,诗的内容和题材较为广泛,诗的风格也较之前的诗清丽俊逸。卢照邻、骆宾王的七言诗行趋向辞赋化,气势显壮;王勃、杨烱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可以说初唐四杰正是初唐时期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四杰之一王勃(约650—676)出生名门望族,少时才华毕露。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他的诗文,对转变传统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6篇残缺之文。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代表作《檄英王鸡》,《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650年-692年),杨炯,初唐诗人,六岁时被举为神童,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约635-约689年”,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官至都尉,后染风疾,离职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由于政治上失意和疾病折磨,最后投水而死,享年60岁。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骆宾王擅长七言歌行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这种诗体,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最能代表当时的时代新风、是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诗集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今已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四人。这个所谓的“初唐四杰”的由来,最早见于《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同时王勃传里对此的记载也是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杰的排名之争杨炯的“争座位贴”关于他们的排名问题,其实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杨炯的“争座位帖”。《旧唐书丨王勃传》中有记载:杨炯少年就被认为是神童一个,可谓少年得志,他对当时所谓的“王、杨、卢、骆”的排名颇为不满。他就经常对别人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闻一多对此的看法是,卢照邻年纪大,辈分高,杨炯所以愧不敢当其先。而王勃与杨炯同龄,则心有不甘,所以是“耻居”。而萧涤非的想法就比较腹黑了,他认为杨炯所谓的“吾愧在卢前”只是为了打埋伏,实际上他主要表达其实是“耻居王后”。当然,不管到底是什么意思,杨炯对于这个排在王勃之后,是非常不服气的。“争座位贴”的议论杨炯这争位贴一出,大家议论纷纷。而且他们这四位在文坛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所以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于《旧唐书?文苑传》和《新唐书?文艺传》都郑重其事的把这事儿记录下来。而且,在当时的舆论风向是偏向杨炯的。《旧唐书?杨炯传》:“当时议者,亦以为然”这些舆论不但是当时的龙套文人们的看法,而且一部分大作家也是这么看的。崔融和张说就此事还专门议论过。“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有韵的叫作文,无韵的叫做笔)。这三位大概是什么水平呢?崔融,初应八科制举,皆及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李峤,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张说,策论为天下第一,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这三位可以说是文坛巨擘了,他们也认定杨炯说的对。崔融说: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人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及;杨炯说的对!;张说更是表示我觉得崔融说的还很谦虚啊。这两位都是认为杨炯不比王勃差,起码得并列第一把。当实际上他们的评论并没有改变排名次序。杜甫的诗还是写作“王杨卢骆当时体”,依然沿用这个排名。四杰排名的确定按年辈论到底四杰是怎么排名呢?如果按年龄排序,就是“骆、卢、王、杨”或者是“卢、骆、王、杨”。而在近人考证中。他们实际生卒如下:卢照邻(634-684);骆宾王(?-684);王勃(650-676)、杨炯(650-693)。但是事实上当时排名并不是这样,很明显是表明当时对这四位的文章品第是有所安排的。排名的综合评定其实一贯以来,对于这种排名高下是非常有主观性的。那么摈弃这些主观性,我们应该从对文体的贡献力、作品水准、甚至是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来判断。从对文体的贡献力来看,四人同为文体的开拓者,所倡导的“四杰体”都是以四人为名。这点,权当四人对文体的贡献力是一样的。从作品水准来看,王勃作为死的最早的,只活了27岁,但是他的天分是最高。如《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以杨炯目前存诗文来看,无一篇能出其右;骆宾王虽然存诗词文不多,但是名篇却很多,就除王勃之后三人,大致天分水平排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胡应麟:(王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诗籔》 明周敬 谓:四杰并驱,子安 (王勃 )高华最胜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陆时雍: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诗镜总论》除去这几位的评价,钟惺甚至认为:杨寥寥数作,又不能称佳,其何称焉?大概意思就是能进这个排名就了不得了,还要争啥争?从当时社会影响力来看,《旧唐书》对杨炯、王勃记载最多,卢照邻、骆宾王陪跑;《新唐书》则以王勃为主,其余陪跑;同时从作品流存看,王勃、杨炯有文集三十卷,卢照邻二十卷,骆宾王有十卷。综上,除去对文体的贡献力,主要参考的便是天分水平,其次是社会影响力。那么按此排名,大家公论的排名是: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最后还有一点,事实上王勃和杨炯是基友来着,王勃去世以后,都是杨炯帮他整理遗著,并提了序《王子安集序》。而在序中杨炯对王勃是极力推崇的........后来也就有人说“耻居”是杜撰。但是没人考证,就权当作传闻了。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骈体文并称,当时称“王杨卢骆”又称“四杰”。闻一多的《唐诗杂论》评之为“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他们的创作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加强了诗歌的感情力量,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王勃和杨炯大量写作五言诗,在促进这种诗体定型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把五言律诗的表现领域从宫廷、台阁拓展到江山、塞漠,用这种新兴的诗体表现浓郁充沛的感情。诸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超越了浓郁的悲情,表现出志在四方的豪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杨炯的诗歌中两个主题比较突出,一个是山水行游,另一个是边塞从军,写的都非常有气魄。其代表作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骆宾王、卢照邻善歌行,对于后来李杜的歌行作品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诸如: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等等。总体来看,“初唐四杰”还未完全摆脱齐梁以来的文风,但他们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量,盛唐诗歌那种声律、骨风是从他们开始的,在初唐到盛唐诗风的转变过程中,他们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初唐四杰》,是唐代初期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四人的并称,简称为:"王杨卢骆"。据《旧唐书:杨炯传》中记载,排在第二位的杨炯颇不服气,曰:“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意即:把自己排在卢照邻之前,觉得惭愧。但是把王勃排在我的前边,我却是"背着手撒尿_ _不服的很!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杨炯如此说话,一是表示了对卢照邻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才气具有很多自信的。另据《旧唐书:杨炯传》称"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戏为六绝句》第二首中,亦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南朝齐、梁时代的诗风,其特点是讲究声律,崇尚对偶,词藻华丽,内容贫乏,流于浮薄淫靡。为改变这种齐梁浮靡的诗风,初唐四杰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虽然未能脱尽绮丽习气的影响,但是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亦较清竣,初具雄伟气势,对唐代文学风气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王勃(650~676) 字子安。隋唐诗人王绩的侄孙。唐代文学家。其诗作内容广泛,对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有一定的作用,且显示出唐代诗风的新方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送别名篇。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传诵至今。其文以《滕王阁序》最为有名。其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然是仿照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的《马射赋》中"荷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所写,但是能够袭旧逾新,亦不失为名句!△杨炯(650~693) 唐代诗人。其诗多五律,虽然在"初唐四杰"中最少艺术创造性,但是他的边塞诗却颇有特色,开盛唐边塞诗之先河。代表作:《从军行》、《出塞》等等。△卢照邻(635~689) 字昇之。唐代诗人。其诗作以七言歌行见称。内容广泛,韵味深厚,多有"忧愤之词、愁苦之音、不平之气。"其代表作《长安古意》,名托古意,实抒今情,揭露了长安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对初唐诗风的变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骆宾王(640~?)唐代文学家。因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初时作有《讨武曌檄》,文辞华丽,对仗工整,结句"请看今日之城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颇有气势。据说,武则天初读时报以嘻笑,至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竟矍然有"宰相安失此人!“之感叹…其代表作《帝京篇》,整练夕缜密,慷慨流动,排比铺陈而不堆砌,当时被誉为:"绝唱"!也许有人不识骆宾王,但是,其《咏 鹅》一诗却是千家万晓的,过去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此为骆宾王七岁时所作…据《新唐书.王勃传》说,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以诗文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之所以被称为初唐“四杰”,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诗歌创作不为时流所左右。他们的诗与“上官体”诗相比,另有一种清新的气息。从题材来说,他们的诗突破了宫廷和应制的藩篱,接触了一些社会现实,例如士子的宦游,将士的赴边,上会社会的奢侈,弃妇、妓女、宫娥的痛苦等等。从诗歌的思想性来说,比起“上官体”诗的应时娱乐来,严肃得多,那自不待言;就是以“诗言志”的标准来衡量,诗中所反应的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和受打击排挤的无限感慨,也有足供称道的地方。从诗歌的艺术形式来说,他们都在五言律诗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遂为律家正始”。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经过他们的手开始定型化了。其实,“四杰”之间,各有特点。王勃,原籍太原,移居龙门(今山西省内),一生只活了二十七岁。他的《腾王阁序》是骈文中的佳作,向来受到历代赞许。他的许多诗流露了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情,一些常见的题材(如惜别)在他手下常有新的写法,显得意境开阔,不落俗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以壮健的口气说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深长话语,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杨炯,陕西人,他以边塞诗在当时诗坛上颇显高手。《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当时许多士人渴望到边塞立功的真情实感的写照。卢照邻,幽州(今北京)人。擅长七言歌行体,《长安古意》是他托古讽今的名作,诗中通过对汉代长安的描写,曲折的反映了唐代京城长安的繁华盛况,揭露了当时贵族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是颇费艺术构思的长诗。骆宾王,婺州乌义(今浙江省内)人。他的诗篇较多,题材较广泛。其中《帝京篇》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内容相似,而形式上有更多的铺排,词赋味道较浓。他写了不少边塞诗,有壮志,有实景,颇为动人。他的《在狱咏蝉》用蝉自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寄托了无限的悲痛之情,是初唐杰出的咏物诗。总之,王、杨、卢、骆是初唐这个特定时期文坛上的佼佼者,是声律和风骨兼备的唐诗的揭幕人。至于他们四杰中谁的成就最大,我们现在和今后的文学批评家会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给他们以应有的恰当的评价。
初唐四杰是指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古书有载,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四杰也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邻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四杰齐名,是指其诗文而言,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但也有人认为四杰出名指文。四杰排名,历史记载不一。如“复有王杨卢骆”,依次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后人常以此次序论述诸人,如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如“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卢、王、杨为序。??? 初唐四杰的诗文,依然带有齐梁以来绮丽清新的气息,却已初步扭转文学传统的古朴风气。王勃表示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获得卢照邻等人的支持。四杰的诗歌,已从宫廷诗风走向人生诗意,诗的内容和题材较为广泛,诗的风格也较之前的诗清丽俊逸。卢照邻、骆宾王的七言诗行趋向辞赋化,气势显壮;王勃、杨烱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可以说初唐四杰正是初唐时期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四杰之一王勃(约650—676)出生名门望族,少时才华毕露。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他的诗文,对转变传统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6篇残缺之文。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代表作《檄英王鸡》,《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650年-692年),杨炯,初唐诗人,六岁时被举为神童,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约635-约689年”,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官至都尉,后染风疾,离职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由于政治上失意和疾病折磨,最后投水而死,享年60岁。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骆宾王擅长七言歌行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这种诗体,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最能代表当时的时代新风、是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诗集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今已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四人。这个所谓的“初唐四杰”的由来,最早见于《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同时王勃传里对此的记载也是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杰的排名之争杨炯的“争座位贴”关于他们的排名问题,其实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杨炯的“争座位帖”。《旧唐书丨王勃传》中有记载:杨炯少年就被认为是神童一个,可谓少年得志,他对当时所谓的“王、杨、卢、骆”的排名颇为不满。他就经常对别人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闻一多对此的看法是,卢照邻年纪大,辈分高,杨炯所以愧不敢当其先。而王勃与杨炯同龄,则心有不甘,所以是“耻居”。而萧涤非的想法就比较腹黑了,他认为杨炯所谓的“吾愧在卢前”只是为了打埋伏,实际上他主要表达其实是“耻居王后”。当然,不管到底是什么意思,杨炯对于这个排在王勃之后,是非常不服气的。“争座位贴”的议论杨炯这争位贴一出,大家议论纷纷。而且他们这四位在文坛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所以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于《旧唐书?文苑传》和《新唐书?文艺传》都郑重其事的把这事儿记录下来。而且,在当时的舆论风向是偏向杨炯的。《旧唐书?杨炯传》:“当时议者,亦以为然”这些舆论不但是当时的龙套文人们的看法,而且一部分大作家也是这么看的。崔融和张说就此事还专门议论过。“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有韵的叫作文,无韵的叫做笔)。这三位大概是什么水平呢?崔融,初应八科制举,皆及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李峤,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张说,策论为天下第一,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这三位可以说是文坛巨擘了,他们也认定杨炯说的对。崔融说: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人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及;杨炯说的对!;张说更是表示我觉得崔融说的还很谦虚啊。这两位都是认为杨炯不比王勃差,起码得并列第一把。当实际上他们的评论并没有改变排名次序。杜甫的诗还是写作“王杨卢骆当时体”,依然沿用这个排名。四杰排名的确定按年辈论到底四杰是怎么排名呢?如果按年龄排序,就是“骆、卢、王、杨”或者是“卢、骆、王、杨”。而在近人考证中。他们实际生卒如下:卢照邻(634-684);骆宾王(?-684);王勃(650-676)、杨炯(650-693)。但是事实上当时排名并不是这样,很明显是表明当时对这四位的文章品第是有所安排的。排名的综合评定其实一贯以来,对于这种排名高下是非常有主观性的。那么摈弃这些主观性,我们应该从对文体的贡献力、作品水准、甚至是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来判断。从对文体的贡献力来看,四人同为文体的开拓者,所倡导的“四杰体”都是以四人为名。这点,权当四人对文体的贡献力是一样的。从作品水准来看,王勃作为死的最早的,只活了27岁,但是他的天分是最高。如《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以杨炯目前存诗文来看,无一篇能出其右;骆宾王虽然存诗词文不多,但是名篇却很多,就除王勃之后三人,大致天分水平排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胡应麟:(王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诗籔》 明周敬 谓:四杰并驱,子安 (王勃 )高华最胜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陆时雍: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诗镜总论》除去这几位的评价,钟惺甚至认为:杨寥寥数作,又不能称佳,其何称焉?大概意思就是能进这个排名就了不得了,还要争啥争?从当时社会影响力来看,《旧唐书》对杨炯、王勃记载最多,卢照邻、骆宾王陪跑;《新唐书》则以王勃为主,其余陪跑;同时从作品流存看,王勃、杨炯有文集三十卷,卢照邻二十卷,骆宾王有十卷。综上,除去对文体的贡献力,主要参考的便是天分水平,其次是社会影响力。那么按此排名,大家公论的排名是: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最后还有一点,事实上王勃和杨炯是基友来着,王勃去世以后,都是杨炯帮他整理遗著,并提了序《王子安集序》。而在序中杨炯对王勃是极力推崇的........后来也就有人说“耻居”是杜撰。但是没人考证,就权当作传闻了。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骈体文并称,当时称“王杨卢骆”又称“四杰”。闻一多的《唐诗杂论》评之为“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他们的创作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加强了诗歌的感情力量,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王勃和杨炯大量写作五言诗,在促进这种诗体定型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把五言律诗的表现领域从宫廷、台阁拓展到江山、塞漠,用这种新兴的诗体表现浓郁充沛的感情。诸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超越了浓郁的悲情,表现出志在四方的豪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杨炯的诗歌中两个主题比较突出,一个是山水行游,另一个是边塞从军,写的都非常有气魄。其代表作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骆宾王、卢照邻善歌行,对于后来李杜的歌行作品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诸如: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等等。总体来看,“初唐四杰”还未完全摆脱齐梁以来的文风,但他们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量,盛唐诗歌那种声律、骨风是从他们开始的,在初唐到盛唐诗风的转变过程中,他们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初唐四杰》,是唐代初期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四人的并称,简称为:"王杨卢骆"。据《旧唐书:杨炯传》中记载,排在第二位的杨炯颇不服气,曰:“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意即:把自己排在卢照邻之前,觉得惭愧。但是把王勃排在我的前边,我却是"背着手撒尿_ _不服的很!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杨炯如此说话,一是表示了对卢照邻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才气具有很多自信的。另据《旧唐书:杨炯传》称"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戏为六绝句》第二首中,亦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南朝齐、梁时代的诗风,其特点是讲究声律,崇尚对偶,词藻华丽,内容贫乏,流于浮薄淫靡。为改变这种齐梁浮靡的诗风,初唐四杰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虽然未能脱尽绮丽习气的影响,但是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亦较清竣,初具雄伟气势,对唐代文学风气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王勃(650~676) 字子安。隋唐诗人王绩的侄孙。唐代文学家。其诗作内容广泛,对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有一定的作用,且显示出唐代诗风的新方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送别名篇。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传诵至今。其文以《滕王阁序》最为有名。其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然是仿照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的《马射赋》中"荷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所写,但是能够袭旧逾新,亦不失为名句!△杨炯(650~693) 唐代诗人。其诗多五律,虽然在"初唐四杰"中最少艺术创造性,但是他的边塞诗却颇有特色,开盛唐边塞诗之先河。代表作:《从军行》、《出塞》等等。△卢照邻(635~689) 字昇之。唐代诗人。其诗作以七言歌行见称。内容广泛,韵味深厚,多有"忧愤之词、愁苦之音、不平之气。"其代表作《长安古意》,名托古意,实抒今情,揭露了长安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对初唐诗风的变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骆宾王(640~?)唐代文学家。因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初时作有《讨武曌檄》,文辞华丽,对仗工整,结句"请看今日之城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颇有气势。据说,武则天初读时报以嘻笑,至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竟矍然有"宰相安失此人!“之感叹…其代表作《帝京篇》,整练夕缜密,慷慨流动,排比铺陈而不堆砌,当时被誉为:"绝唱"!也许有人不识骆宾王,但是,其《咏 鹅》一诗却是千家万晓的,过去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此为骆宾王七岁时所作…据《新唐书.王勃传》说,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以诗文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之所以被称为初唐“四杰”,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诗歌创作不为时流所左右。他们的诗与“上官体”诗相比,另有一种清新的气息。从题材来说,他们的诗突破了宫廷和应制的藩篱,接触了一些社会现实,例如士子的宦游,将士的赴边,上会社会的奢侈,弃妇、妓女、宫娥的痛苦等等。从诗歌的思想性来说,比起“上官体”诗的应时娱乐来,严肃得多,那自不待言;就是以“诗言志”的标准来衡量,诗中所反应的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和受打击排挤的无限感慨,也有足供称道的地方。从诗歌的艺术形式来说,他们都在五言律诗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遂为律家正始”。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经过他们的手开始定型化了。其实,“四杰”之间,各有特点。王勃,原籍太原,移居龙门(今山西省内),一生只活了二十七岁。他的《腾王阁序》是骈文中的佳作,向来受到历代赞许。他的许多诗流露了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情,一些常见的题材(如惜别)在他手下常有新的写法,显得意境开阔,不落俗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以壮健的口气说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深长话语,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杨炯,陕西人,他以边塞诗在当时诗坛上颇显高手。《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当时许多士人渴望到边塞立功的真情实感的写照。卢照邻,幽州(今北京)人。擅长七言歌行体,《长安古意》是他托古讽今的名作,诗中通过对汉代长安的描写,曲折的反映了唐代京城长安的繁华盛况,揭露了当时贵族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是颇费艺术构思的长诗。骆宾王,婺州乌义(今浙江省内)人。他的诗篇较多,题材较广泛。其中《帝京篇》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内容相似,而形式上有更多的铺排,词赋味道较浓。他写了不少边塞诗,有壮志,有实景,颇为动人。他的《在狱咏蝉》用蝉自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寄托了无限的悲痛之情,是初唐杰出的咏物诗。总之,王、杨、卢、骆是初唐这个特定时期文坛上的佼佼者,是声律和风骨兼备的唐诗的揭幕人。至于他们四杰中谁的成就最大,我们现在和今后的文学批评家会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给他们以应有的恰当的评价。陈子昂中进士后,曾一再上书朝廷,得到武则天的重视,任麟台正字,升右拾遗,他正直勇敢,揭发時弊,不畏权贵《谏刑书》《谏用刑书》对武则天进谏,劝她不要奖励告密,轻信酷吏,株连无辜,滥施刑法,又反对她对外用兵,这都和武则天意旨相左,因而不被重用,接连受到打击,终于下狱。在赦免以后,他请求束身塞上奋命贼庭,他虽然如此效忠朝廷,但仍受到主将的排斥,三十八岁,辞官归家,竞然又被武三思指使当地县令段筒罗织罪名,逮捕入狱,结果他以四十二岁的壮年,死在狱中。

5,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友情吟唱诗句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初唐四杰是谁

初唐四杰是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他们都是初唐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在青少年时就获得【四杰】的美誉。他们同样是官小名大,年少才高的诗人,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便是从他们才开始定型。

7,现代和古代王氏有哪些名人

王氏最出名的算是晋朝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敦,王导,后来的书圣王羲之,儿子王献之。隋末的王世充,初唐四杰之王勃,宋之王安石,明之王阳明等。 现代的,就不清楚了。

8,帮助我想一个关于扬州八怪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方面问题

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其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坛, 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炳彪于文学之林。 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以革新六朝以来骈丽雕饰、专事浮华的文弊,建立崭新的文风为号召,在文坛上蔚为一股风度潮。宋代的欧、曾、王、苏等文家,继承唐朝古文运动的传统,更拓展了散文创作的领域,因此可说“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 而李白以诗歌留名于世。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edu.com/101resource004/wenjianku/200425/101ktb/ynjd/yn9chj0a/yn9chj0a.htm
王安石的诗词有哪些

9,初唐四杰是指哪四个人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唐朝初期的四位杰出诗人。四位杰出的文人名气不相上下,最初是指他们的诗歌和散文,但主要是指骈文和赋。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改变了文学氛围。1、王勃:王勃年幼时写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久为众口传诵。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读不厌。2、杨炯: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3、卢照邻: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代表作《长安古意》,诗笔纵横奔放,富丽而不浮艳,为初唐脍炙人口的名篇。4、骆宾王:骆宾王辞采华胆,格律谨严。出身寒微,少有才名。公元684年,跟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撰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

10,嘟嘟称王勃为奇才是为什么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传说,唐代文学家王勃到南昌,赶上都督阎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写成《滕王阁序》。最后写了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王勃在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不写,将序文呈上就上马走了。在座的人看到这里,都很奇怪,于是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阎伯舆都觉得不对,派人去追回王勃,请他补上。 派去的人赶到驿馆,王勃的随从对来人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随便写了。”阎伯舆知道后,说道:“人才难得。”便包好千两银子,亲自率领文人们到驿馆来见王勃。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地问:“我不是把字都写全了吗?”大家都说:“那里是个空子呀!”王博说:“对呀,是空子,槛外长江空自流嘛!” 大家听了都连称:“绝妙!奇才!”
文章TAG:初唐四杰是初唐四杰王子王子安

最近更新

  • 历史论坛,在一些论坛用历史人物的名称来命名论坛的名称犯法吗

    本文目录一览1,在一些论坛用历史人物的名称来命名论坛的名称犯法吗2,能给介绍几个有名的历史类论坛吗3,哪有比较好的历史网站4,推荐一些好的历史学术交流论坛5,历史上有哪些急功近利的人6,知名的广州论坛有哪些啊7,求中国历史较为权威的杂志和论坛8,我想知道BBS的历史1,在一些论坛用历史人物的名称来命名论坛的名称犯法吗只要内容不涉及暴,色,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元宵节为什么不放假,元宵节为什么不能够放假呢如果只能放半天假也OK啊这样和家人团

    本文目录一览1,元宵节为什么不能够放假呢如果只能放半天假也OK啊这样和家人团2,请问元宵节放假吗3,我国的元宵节为什么不放假4,同样是团圆佳节为什么元宵节没有法定放假呢5,元宵节放假吗6,元宵节为何不是法定假期7,为什么元宵节不放假元宵节假期什么时候取消的1,元宵节为什么不能够放假呢如果只能放半天假也OK啊这样和家人团呵呵,元宵节不是国家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三支一扶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1,三支一扶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2,限三支一扶及志愿服务西部人员什么意思3,三支一扶等项目生的定向报考公务员是什么意思4,三支一扶是做什么的5,三支一扶与四支一扶的区别6,三支一扶和村官的区别7,三支一扶与支教什么区别1,三支一扶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服务期第二年应该可以吧,我也不是太清楚就是你期满了,找工作,可以随便找,好像还有贷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保定黑社会,想知道保定市 保定混混多吗 在哪

    本文目录一览1,想知道保定市保定混混多吗在哪2,保定哪儿有买女大学生和黑社会老大这本书3,保定支队张何4,保定公安局通缉犯5,保定李旭1,想知道保定市保定混混多吗在哪不多2,保定哪儿有买女大学生和黑社会老大这本书向阳桥这一个书摊挺多的书可能有吧3,保定支队张何张何,保定支队一大队四中队战士,2004年入伍,中士警衔。做饭得呵呵4,保定公安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入木三分的意思,入木三分的意思五十字

    本文目录一览1,入木三分的意思五十字2,入木三分的意思3,入木三分么意思4,入木三分的含义5,入木三分的意思昰什么6,入木三分的意思是什么7,入木三分是什么意思8,入木三分的意思是什么呢9,入木三分的意思是什么10,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11,怎样解释入木三分12,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的意思1,入木三分的意思五十字〖成语〗:入木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徐州市房管局,谁知道徐州房管局在哪

    本文目录一览1,谁知道徐州房管局在哪2,徐州房管局十月几号开始上班3,徐州铜山县房管局在什么位置4,徐州市云龙区房管局所在哪里5,徐州房管局网址6,徐州市房产管理局产权监理处在哪房管局分区域吗我家属于鼓楼区7,徐州房管所在哪里1,谁知道徐州房管局在哪坝子街9号中和大厦2,徐州房管局十月几号开始上班8号搜一下:徐州房管局十月几号开始上班3,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2012福建高考理综,2012福建高考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各占几分

    本文目录一览1,2012福建高考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各占几分2,有什么2012福建高考理综冲刺练习是比较好的3,2012年福建高考状元是谁1,2012福建高考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各占几分理科综合试卷满分300分,全卷难度值为0.6左右,其中必考题共27题,共265分;选考题共5题,考生作答3题,共35分。物理试题总分120分,选考内容占10%;化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退休警察,警察退休警衔可由自己当作纪念

    本文目录一览1,警察退休警衔可由自己当作纪念2,退休警察死亡抚恤金3,最新警察退休政策出台4,已经退休的警察还可以说是警察吗5,我国警察多少岁退休6,警察退休后有那些工资7,退休的人民警察如何给予纪律处分8,退休警察好看吗1,警察退休警衔可由自己当作纪念警衔还在,待遇也还在,但是不能再佩戴警衔,不能留作纪念。是自己保留的我朋友是警察,他的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