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浅析中西方绘画的色彩差异,中西绘画的差异是什么

浅析中西方绘画的色彩差异,中西绘画的差异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2 23:32:3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中国国画是世界东方绘画艺术的代表。西方绘画最具代表性的是油画,它是在西方水彩画水粉画基础上研制产生的。相对于中国国画,西方绘画产生的历史要晚一些,即便是从古希腊时期算起,也比我们的国画要晚上至少几百年。油画更是在公元十五世纪才基本形成。油画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缩影。主要特征是开放、直接、热烈、奔放。油画以造型具像写实为主,追求画面与客观物象的形貌一致逼真。

所以人们说,中国画追求的是“写意”,力求画的意境的表达。西方油画注重的是“写实”,力求画的形象和逼真。中国画是“笔墨线条的艺术”,西方油画是“造型色彩的艺术”。学习中国画必须先了解中国文化,懂得诗文,谱熟书法。学习西方油画,只要练习好素描,学会运用色彩,就可以掌握油画的基本技法。国画和油画不仅在创作理念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在创作工具材料技法和表现手法都不尽相同。

什么原因导致中西方绘画技术差距这么大?

没有什么原因也因为种种原因。中西绘画是近代以来提出的。中国绘画在十八世纪,对西方影响很大,当时,中国的艺术品出口到欧洲,非常受欢迎。中国和西方绘画是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发展起来的。应该说,中国画的写实性稍差一点。我们从汉代一起来比,情况确实如此。但是中国画一直独立发展,自我完善。唐代是中国画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中国画的综合水平已经高于西方。

宋代,中国画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写实能力已经非常精深。同时,从宋代开始,中国画主要以文人画为主。文人画,把绘画、书法和诗词文学融为一体,使得中国画艺术的分量和文化分量大大提高,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同时,中国画开始把写实性和抒情性表现性结合起来,开创了绘画的写意性。这是世界绘画历史上的巨大创造,足足比西方的“印象派”绘画的变革早了600年。

写意画讲究绘画的主观性,但是又不是完全脱离写实,保持了绘画的自身存在。所以,中国画至今是生命力和创造力都很旺盛的绘画。西方绘画的主流是写实。西方的文化传统是一种求实论证的思维。所以,对实物描绘真实的要求很高,而中国画把高度的写实绘画,看做是“画以形似论,见与儿童邻”的低能绘画。苏东坡的这个见解证实了写实绘画的道路不会长久。

而西方的绘画实践也证明写实距离绘画的终点不远。西方的绘画经历了“印象派”的变革以后,飘摇欲坠,出现了枯燥无味的“超写实”绘画,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各种各样的“现代派”绘画。但是,注重形式的各种现代派绘画的生命都不是很长,往往成为短暂的记忆,永久的遗忘文化。西方绘画正在经历痛苦的抉择。而中国画是内容非常丰富的文化,它包含了文学,诗歌,书法,篆刻。

东西方绘画差异明显,为何说国画的意境更胜一筹

这是值得回答的一个问题。但提问者显然带着一定的成见,潜台词是中国画优于西画。意境是中国文化系统中专有的词汇,也是中国古典绘画中的一个追求,其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物我融通。不过,在人们通俗的理解中,往往被简单化了,看到那些画得有吸引力的作品,就说意境好。其实意境关乎中国画在客观对象中进行主观认知和情感传达的问题,山水画讲意境,花鸟、人物也同样要讲意境。

意来源于意象,其原理东晋顾恺之的“迁想妙得”说得最精确,意象之意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周易,是孔子所说“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意”。而在西方绘画中,意境根本不是一个要追求的内容。国内艺术评论强用中国画的“意境”来评价油画,实际上是牵强附会。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评判与他者的优劣,显然更是不客观的。当然,没有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脑子里只有一个评价系统,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文章TAG:绘画差异浅析中西色彩浅析中西方绘画的色彩差异中西绘画的差异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