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论余华写作风格的转型,余华 为什么写作

论余华写作风格的转型,余华 为什么写作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3:22:2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余华为什么能写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作品?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真实的生活体验是写作的第一灵感和素材来源。从余华的年龄来看,他没有那么多的惨痛的经历,虽生于三年困难时期,但懵懂的童年对他精神层面的影响应该是有限的,等他真正开始了解生活应该是进入改开放时期了,真正开始创作已经是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能有如此深刻的体会而创作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么优秀的作品呢?一、深刻的生活洞察力。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个优秀的作家有深刻的洞察力,能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转化成对人性宽广的思索,超然于生活之外,才是其艺术创作最根本的力量来源,余华正是一位这样一直想生活纵深探索的作家。正如他在创作《活着》时,就是源于被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深深地打动,于是就有了《活着》。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作品关心社会,社会就会关心她的作品,就会引起社会反响。

余华的作品从题材、主题到艺术构思,都能紧扣社会琴弦进行深层次解析,让人看到现实生活的色彩。《许三观卖血记》就是他深刻认识到描写现实比形式上的探索更为感人,更为有力,担当起了一个作家拥有的社会责任。三、高尚的写作呈现面。余华的作品没有得过茅盾文学奖或者鲁迅文学奖,作品数量也不是很多,但他却有庞大的读者群,作品的生命力甚是强大,这源于他的写作理念以及呈现出的爱和善良。

余华在写《活着》时,写到有庆的死亡时,为什么要痛哭流涕呢?

余华是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早期擅长写淋漓的鲜血,揭露人性,后期逐渐进行人文的反思,笔调柔和而更有深度。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并且他刚开始的职业也是牙医,不知道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还是以前的职业留下的“后遗症”,他在行文过程中始终带着手术刀般的冷静凌厉。作家余华如此冷静凌厉,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的以为作家,却在写小说《活着》的时候,写到有庆的死亡时却痛哭流涕。

伟大的作者之所以能够写出伟大的作品,就是因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当中,正如路遥写小说《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写到田晓霞被洪水冲走了,便痛苦不能自已;陈忠实在写小说《白鹿原》的时候,写到田小娥的死的时候突然觉得眼前一黑,余华写到有庆的死痛哭流涕也是内心的感情所致,因为有庆太懂事,太善良了,却被人性的恶早早夺取了生命。

《活着》中的有庆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庆是主人公福贵的儿子。福贵是一个败家子,吃喝嫖赌抽样样都占,最终赌博输光了家产,气死了父亲。福贵便搭起了简易的窝棚,一家人住了进去,有庆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出生了。有庆特别善良。有庆特别善良,不光对人,就是对待动物也是非常的具有爱心。他经常割草去喂羊,看着羊吃饱他心中就欢喜。

后来羊都收归集体了,但是他依然割草去喂它们,害怕它们挨饿。如果有羊被拉出去宰了吃肉了,有庆会伤心好久。有庆开始上学了,学校离家很远,每次中午有庆都担心羊吃不上草,于是跑回来割草喂养,喂好后再跑去上学。善良的有庆有庆特别懂事。有庆每天因为喂羊,往返家和学校四次,鞋子特别费,看着妻子家珍不断给儿子有庆缝补鞋子,福贵心疼妻子,于是就对儿子来气,出门将有庆打了一顿。

有庆为了不磨坏鞋子,每天跑路都将鞋子脱下来,提到手里,光着脚跑,福贵看到这样的情形,心中充满了自责。每次读到这里都会暗暗地落泪,有的时候子女的懂事,却是父母的心酸。懂事的有庆有庆特别无辜。在小说《活着》中,县长夫人难产需要输血,但是血库中没有血,于是就发动学生献血,有庆因为常年奔跑,练就了一身跑步的本领,出于小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有庆第一个跑到医院,而且他的血性也和县长夫人的血性相匹配,于是有庆开始给献血,但是随着血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黑心的医生,尽然为了讨好县长,将有庆的血抽干了。

每次读到这里都是满腔的愤怒。有庆的无辜当福贵来到医院,看到躺在哪里已经没有了呼吸的有庆,他将儿子背回来家,埋在了村东头他家的祖坟中,但是他不能让妻子家珍知道,害怕妻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但是妻子家珍通过细节判断除了自己儿子已经没有了,每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都会像余华一样痛哭流涕。作者余华写的时候痛哭流涕的地方,肯定是最打动读者的地方,也是我们读的时候痛哭流涕的地方,我想无论是写小说的余华,还是看小说的我们,都是感情所致,所以痛哭流涕了。

文章TAG:写作余华论余华转型风格论余华写作风格的转型余华为什么写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