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在古代避讳也是一种法律,避讳对我们阅读古书有什么便利

在古代避讳也是一种法律,避讳对我们阅读古书有什么便利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1:23:3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通假字”的形似,音似,声韵的使用变化在古诗,词,歌。赋,曲的创作中起到的变更替换作用。在听觉上多了层美感,古人的文字创作很尊重韵律。即便当下的诗,词,歌,赋,对联的创作也有利用“通假字”和“古韵”,“今韵”的手段来改变作品的平仄韵律关系。老漁以为,作为国学文化的一部分,“通假字”的使用条件是有着一定的科学性。

有哪些推翻了人们对历史认知的考古发现?

答:比起那些与帝王将相有关的,“颠覆历史大事件”的考古发现来,下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考古发现,不但带来了新的历史认知,更足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的科技经济文化,有个全新的理解。一、陕西汉中石门隧道(东汉)古代交通条件落后,但凡王朝立国,都要卷起袖子修路,放在崇山峻岭的路段,往往都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那能不能把坚硬的山体打开,开出平直且节省人力物力的隧道来?火药问世以前,这简直是个不可能的高难度。

但陕西汉中市北17公里,汉代连接川陕的交通要道“褒斜道”上的一个“小山洞”,却颠覆了这个传统认知——石门隧道。石门隧道,开凿于东汉永平四年(61),全长16.3米,宽4.2米,可以供两辆车马并排通行。别看只是这么一条“短途”,它却是在陡峭的七盘山山体上,直接打开这样一条隧道。令“褒斜道”的这一路段,整整缩短了50公里。

更为奇迹的是,这个被打通了隧道的七盘山,整个山体由坚硬的山石构成,别看只是十六米长的隧道,要凭传统的开凿方式,一米也别想凿动。以现代学者的研究公认,这条奇特的隧道,采取的是两千年前先进的“火烧水激”技术,即先用柴火加热石壁,然后泼浇冷水使山体炸裂,再进行跟进开凿。就凭这中国独家的硬核技术,打出人类历史上最早用于通车的穿山隧道。

而比起今天常“圈粉”的“金缕玉衣”等汉代精美文物来,知名度比较低调的“石门隧道”,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自东汉年间开凿成功后,这条十六米长的隧道,不但长期是连接川陕的黄金要道,更叫历代多少文人墨客乘兴疾书,汉魏时代多少名家诗人,都在“石门隧道”石壁上留下佳作,刻写在石门隧道上的“汉魏十三品”,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不朽珍品,今天依旧收尽中外名家的膝盖。

其实最值得铭记的,哪里只是石壁上的文人妙笔?更重要的,是这条曾经的黄金通道,撑起的强国记忆。二、东汉广陵王玺金印(东汉)1981年2月,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县甘泉公社老山大队的几名村民,无意中在当地甘泉二号汉墓发掘后的土堆里,挖出一枚两厘米多高的“小东西”。南京博物馆鉴定后,结果惊了众人:这么一个先前被考古队差点当垃圾扔掉的玩意,竟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东汉广陵王玺金印。

文章TAG:避讳古书便利阅读法律在古代避讳也是一种法律避讳对我们阅读古书有什么便利

最近更新